在當代著名的作家當中,瓊瑤是很有名氣的一位。雖然她創作的文學形式內容較為狹窄,但是她對於古詩詞的運用卻是非常出色的。
就拿她的這個「瓊瑤」名字來說,就來源於古詩詞,而她的經典作品《一簾幽夢》,這個小說的書名也來源於古典詩詞。且看: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八六子·倚危亭》,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宋代詞人秦觀。秦觀有過很多經典詩詞,比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韶華不為少年留」等,都是他的經典之語。
在這首詞中,我們很輕易的就能看到「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其中的「一簾幽夢」,正是瓊瑤《一簾幽夢》書名的出處。
這首詞是一首懷人之作,整首詞的情感基調都是纏綿悱惻的,堪稱婉約詞中的經典之語。在這首詞中,秦觀寫出了對曾經愛戀的一位佳人之間的離別相思之情,情致悠長,讀來讓人傷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作者靠在一個亭子上,內心生出了種種怨恨,就如青草一般,清理了又長出來。「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想到昔日和意中人的分別場景,內心禁不住的傷感。
「無端天與娉婷」,你為何如此美麗?「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當年我們一同度過纏綿時光,當真是濃情蜜意。「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但是那樣的日子如流水一般,再也回不來。
「素弦聲斷,翠綃香減」,再也聞不到你紗巾上的香氣,也再也聽不到你悅耳的絲竹之聲。「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眼前所見到的,只有殘花飄落,只有細雨濛濛。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正在我愁緒難以排解之時,卻又聽到黃鸝鳥鳴叫,更讓我內心感到惆悵。
當時的秦觀雖然是而立之年,卻還是一事無成,沒有功名,只有美人相伴卻又天各一方。作者這首詞抒發的都是身世之悲,前途之暗,基調極為悲涼。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