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直是今年表現不俗的資產。與其他宏觀資產相比,比特幣在傳統金融市場上的表現已超過同儕。今年稍早,著名對衝基金經理PaulTudorJones高調宣布,「比特幣是當前宏觀環境中跑最快的那匹馬」如果把時間軸縮短來觀察,比特幣價格行為確實變化無常,因為投機需求導致價格波動(高槓桿衍生產品能夠進行短期投機)。但是,從更長的時間框架來看,很明顯,比特幣自誕生以來一直表現出色,並且其長期的上升趨勢仍然完好無損。
展望2021年,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以下5個指標。
1.交易所的比特幣持倉量
絕大多數交易活動發生在交易所,欣喜若狂的交易者和投機者為方便交易,通常會把加密貨幣存在交易所錢包內,以應對快速的價格波動和市場動向。
2.關注大公司配置的比特幣
商業軟體公司MicroStrategy的執行長MichaelSaylor宣布,自己的公司今年夏天已購入4.25億美元的比特幣,消息隨後在整個加密貨幣行業掀起了波瀾。
其他公司如Square緊隨其後,配置了5千萬美元的投資,約佔公司總資產的1%。上市公司的收益往往具有較長的長期使用期限,並且累積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比特幣會進一步減少可用供應量。
3.guge搜尋熱度
毫不稀奇,隨著比特幣在2017年底達到20,000美元的峰值,人們在guge上搜尋「比特幣」一詞的熱度激增。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比特幣已接近相同的價格門檻,但guge搜索量僅為其2017年頂峰的10%。這表明,散戶投資者並沒有推動比特幣當前的價格走勢,而是由機構投資引領漲勢。
4.期貨永續掉期資金率
永續掉期產品由BitMEX首次提出,並很快被更廣泛的加密貨幣交易者社區所接受,它是一種衍生產品合約,類似於期貨合約,但沒有到期或結算日期。這些合約是加密貨幣領域特有的,可提供無與倫比的槓桿作用,在某些交易所中高達100倍。極端的槓桿作用會導致短期內劇烈的波動,因為交易錯誤的交易者可能會清算其倉位,並被迫不適當地買賣資產,從而增加了價格波動的幅度。
5.比特幣供應量
迄今為止已發行了約18,545,000比特幣(循環供應)。有效供應是衡量「Hodler」心態的有效指標,主動供應量表示在給定期間內至少交易一次的比特幣數量。隨著活躍供應的減少,比特幣持有者表達了他們囤積比特幣的願望,這進一步減少了可供出售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