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10,閱讀約3分鐘
"小橋流水人家"是元代著名詞作家馬致遠的名句,也是江南水鄉的真實寫照。江南水鄉都是溫柔的,但都有自己的面孔。同裡是淳樸的,周莊是高貴的,而烏鎮的東柵則是靜水美人,顧城然後顧國。
很多人會因為陳逸飛的雙橋而去周莊,而劉若英在《似水年華》中的一句"我知道你會來",似乎是來自烏鎮的召喚。烏鎮建鎮至今已有1300多年,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北門"。
東柵原始的水鄉生活場景最令人難忘,寂靜的屋簷,安靜的石橋,緩緩流動的河水。這裡充滿了古鎮應有的寧靜,一切都呈現著生活的本來面貌。
木心先生是在他晚年回到烏鎮,嚴重譫妄的時候,面對木心館的設計,說:"風啊水啊橋。"。當我漫步在烏鎮的時候,我總覺得他無處不在。"風啊水啊橋"。江南溫柔,江南山水溫柔,江南詩歌也溫柔。
走在石板路上,時間變得如此緩慢,隔河相望,臨水而建的房屋,黑色的瓦片,陳舊的牆壁上印著人們生活的痕跡,純真質樸,卻最讓人感動。
小路又窄又長,頭頂的天空像漿過的藍色棉布,兩邊的房屋夾在中間,像是時光流逝,但在斜射的陽光下卻幽暗深遠。一根根柱子被歲月侵蝕上了顏色,包裹在紙漿裡,散發著淡淡的木香,不知歲月,在混沌中沉寂。
在柳條綠的春天,乘著小小的烏篷船在江上航行,應該是人生一大享受。民居倒映碧波,水上有人家,水下有家園,一切含蓄因曲折而生動,一切嫵媚都在曲折中走向極致。
茅盾在《大地山河》中這樣描寫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是小河,站在後門,可以用水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到的聲音是,飄過來的。"
橋是烏鎮東柵的獨特風景,不同的風格讓風景更加絢麗多彩。逢源雙橋、仁惠橋、仁義橋、永安橋、太平橋、宜秀橋、仁壽橋,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吉祥美好的名字,過這樣的橋,心情會特別舒暢。
經過一個冬天的沉寂,水邊的樹木變得茂密起來,散發出勃勃生機。江南迎來了最美的春天,青苔悄然生長,將整個小城裝點得綠意盎然。小船會遇到一座石橋,遠遠望去,或如玉帶,或如彩虹,在水聲和水響中,搖曳著身影。
烏鎮東站也有很多小景點,它們充滿了當地的文化特色,米酒、染布、喜床等等,這裡的特色是完整的江南傳統建築和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
一股溪水從東門穿過,這就是枕水人家。走在烏鎮,我第一次讀懂了顧城的詩:古巷聲聲,得瓦時,詩隨人,人隨夢。晚上在河邊這樣的小桌子上,喝一杯香茶,吃兩樣農家菜,再好不過了。夕陽西下,江水染金,月上柳梢。
活著就是一場寂寞與孤獨的修行,每個人一生都是會去經歷各種磨難。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痛苦,或歡悅;或雨雪紛飛,或陽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