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秀同志,姓陳。
陳先生是一位風雲人物,一生中有過高峰,也有過低落。一九四五年,最高首長在一次會議上說:「關於陳仲甫這個人,今天我們可以講一講,他是有過功勞的。他是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
1921年至1927年,陳先生擔任了最高職務。
1927年8月,在「八七」會議上,他被撤銷了職務。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因就中東路事件發表不同意見,陳先生被開除了黨籍。之後,蔣介石派人逮捕了他。將他判刑後囚禁在南京。
抗戰全面爆發後,在胡適、張伯苓等人的具名保釋下,陳先生被「減刑」,提前釋放。之後,應好友鄧仲純的邀請,他帶著夫人搬至江津地區的鶴山坪五舉鄉石牆村隱居。
1942年5月27日,陳先生因病於江津病逝。
陳先生先後有過四任妻子,四任妻子為他生下了七個子女。那麼,這四任妻子結局如何?
第一位:原配夫人高曉嵐。
一八九六年,為了「敷衍母親」,十七歲的陳先生頭一次進考場,參加科舉考試。厭惡科舉考試的他見試題出得彆扭,於是搞惡作劇,一通亂答,把難字和荒謬的古文寫了滿滿幾張紙。
不料,他的惡作劇蒙過了糊塗的考官大人,竟然被錄為第一名了!成了秀才!他考中秀才後,他的叔父陳衍庶十分高興,將其過繼為嗣子。
少年高中,前程似錦。之後,不少達官顯貴都爭著與他家聯姻,提親的媒婆接踵而至。
1897年,在母親與叔父的安排下,陳先生與安慶營統領、副將高登科的大女兒高曉嵐結婚。
高曉嵐,小名高大眾。她比陳先生大三歲,生得眉清目秀,體態端莊,大方開朗,處事得體,不失為將門閨秀。但她目不識丁,是一個典型的舊式女子。婚後,陳先生曾多次勸夫人高曉嵐讀書識字,了解一些文學知識,但她消極保守,不屑一聞。由於兩人沒有共同語言,為此也經常吵吵鬧鬧。有一次,陳先生要剪辮子,高曉嵐堅決反對,還罵他是洋鬼子。
陳先生與高曉嵐育有三子一女:陳延年、陳喬年、陳松年;女兒陳玉瑩(筱秀)
1927年、1928年,陳延年、陳喬年為了革命事業先後犧牲,陳玉瑩也因傷心過度而病逝。
三個親生骨肉接二連三地離去,高曉嵐萬分悲痛,遂於1930年9月9日離開人世。她含憤而死。
第二位:高曉嵐的妹妹高君曼。
高君曼,本名小眾,1888年出生,是高曉嵐的妹妹。
高君曼天生麗質,喜愛文學,思想進步。畢業於女子師範學校。在師範學校讀書期間,高君曼住在姐姐家。在與姐夫陳先生接觸過程中,二人意趣相投,產生熱戀。
1909年,二人正式走到了一起。育一子一女:陳鶴年和陳子美。
陳先生與高君曼,從1910年至1925年共同生活了15年。自1922年起,兩人感情逐漸冷淡。
高曉嵐含憤而死後,噩耗傳來,高君曼十分悲痛,同時又內疚不已,深感對不起死去的同父異母姐姐。1931年,高君曼病逝於南京。時年43歲。
第三位:隱婚妻子施芝英。
施芝英是陳先生的隱婚妻子。她生於1901年12月,泗州雙溝人。
施芝英細高個子,四方臉,眉清目秀,能看書報,待人和氣,很有禮貌,是一家醫院的護士。陳先生由於身體不好,經常跑醫院治病,由此二人相識。
施芝英對陳先生的才華十分崇拜,漸漸地,二人相知相戀,走到了一起。直至一九二七年,二人才分手。二人育有一女,叫陳虹。建國後,陳虹則在一家電影製片廠當化妝品保管員。
施芝英是陳先生四個妻子中,唯一活到解放以後的人。她於1973年12月23日因腦溢血病故。
第四位:陪伴他走過最後歲月的妻子潘蘭珍。
潘蘭珍又名潘若雲、潘雲仙,1908年出生於南通餘西鎮一個窮苦農民家庭。
潘蘭珍自小在一家紡織廠做了童工。幾年後,又到英美菸草公司當工人。
陳先生被撤職後,隱姓埋名,在永裡租界居住下來。一天,他因胃病去醫院看病,不小心跌倒在弄堂裡,昏迷不醒。剛好下班回來的潘蘭珍看見了,將陳先生背到家中請醫看病。
遇上這樣一位好人,陳先生十分感激。自此之後,他們經常往來。陳先生常教她讀書寫文章,二人感情日漸融洽。後來,經鄰居許大姐出面作媒,二人在1930年底正式結婚。
當時,陳51歲,而潘蘭珍只有22歲。潘蘭珍其時還不知她的夫君就是聲名赫赫的人物。
1932年10月15日,陳先生被捕了,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潘蘭珍得知實情後,無怨無悔,並決意與丈夫同甘共苦。她在監獄旁租了間房子,並經常到監獄照顧陳先生的生活,關心備至。
1938年初,日機轟炸南京,陳先生那間牢房的房頂被炸塌了,他躲在桌下,倖免於難。
陳先生對蘭珍說:「這是敵人轟炸的重點,你快回南通家裡去!」
潘蘭珍說:「我怎麼能走?死就死在一塊兒吧。」
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陳先生出獄了。
之後,他帶著妻子潘蘭珍搬至江津幾江鎮的鶴山坪地區居住,從此開始了窮困潦倒的生活。
晚年時期的陳先生貧病交加,妻子潘蘭珍自始至終陪伴他、照料他。
1942年5月27日,陳先生因病與世長辭,享年63歲。
7年後,1949年春,潘蘭珍因患癌症,醫治無效,走完了她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