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百科

2021-02-22 承德蔬菜科研

     

花椰菜也叫花菜,是地中海沿岸栽培的蔬菜品種,我國引進後種植推廣。花椰菜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含有眾多微量元素,價格適中,吃起來脆爽,別有一番風味,老少皆宜。一、花菜簡介花椰菜,又稱花菜、菜花或椰菜花,花椰菜為十字花科芸苔屬一年生植物,又名花菜、椰花菜、甘藍花、洋花菜、球花甘藍。原產於地中海東部海岸,約在19世紀初引進中國。花椰菜是一種很受人們歡迎的蔬菜,味道鮮美,營養也很高,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還具有抗癌功效,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

  

二、花菜科學分類拉丁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三、花菜背景花椰菜別名花菜、菜花,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 起源於地中海東部的克裡特島,19 世紀中葉傳入我國。其營養豐富,風味鮮美,是我國閩、浙、臺等地主栽蔬菜品種之一。現代醫學發現,花椰菜富含多種吲哚類衍生物,有分解致癌物質的能力,被列入保健食品。近年來我國花椰菜生產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上花椰菜種植面積最大,總產最高,發展最快的國家。四、花菜形態特徵二年生草本,高60-90釐米,被粉霜。莖直立,粗壯,有分枝。基生葉及下部葉長圓形至橢圓形,長2-3.5釐米,灰綠色,頂端圓形,開展,不捲心,全緣或具細牙齒,有時葉片下延,具數個小裂片,並成翅狀;葉柄長2-3釐米;莖中上部葉較小且無柄,長圓形至披針形,抱莖。莖頂端有1個由總花梗、花梗和未發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質頭狀體;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黃色,後變成白色。長角果圓柱形,長3-4釐米,有1中脈,喙下部粗上部細,長10-12毫米。種子寬橢圓形,長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五、花菜植物學性狀1、根。花椰菜的根系和甘藍相比不是很發達,長勢也不如甘藍粗壯,且分布較淺,主要根群集中在30cm內的耕作層中,從而對肥水要求較高。在生長期間既要防旱,又要防澇,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並且要深溝高畦。但是花椰菜的鬚根很多,形成極密的網狀圓錐體,且再生能力強,故適合育苗移栽。為了高產,育苗時都應進行一段時間的假植後再定植,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促使根系生長健壯,定植後容易成活。2、莖。我省花椰菜植株呈矮壯緊湊的株型,故莖軸一般要比上海等地及國外引進品種的莖軸要短小,從而顯得植株緊湊、矮小一些,俗稱高腳、矮腳品種就是跟莖軸的長短有關,花椰菜的花球就著生在莖的頂端。3、葉。花椰菜的葉分為外葉和內葉兩種。外葉開張自外向內,葉片由小逐漸增大有葉柄,到花芽分化以後,不再增大。葉片較大,特別是葉的寬度較大。內葉無葉柄,包被花球,自外向內,葉子逐漸縮小,而外部小葉呈直立性。花椰菜的葉數、葉形、色澤和大小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從第一片真葉到花球外的內葉為止,葉片總數約為18~40片,一般早熟種18~20片,中熟種25一30片,晚熟種30~40片。葉形有卵圓形、長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長披針形等。葉色有淺綠、綠、灰綠、深綠。葉片上還附有臘粉,是葉表皮細胞的分泌物,有減少水分蒸發的作用,臘粉多少因氣候、生長栽培環境不同而有差別。4、花球。是整株花椰菜體現主要經濟價值的產品,由短縮肉質花莖系統組成的球狀貯藏器官,它是由肥嫩的莖軸和很多的肉質花梗及絨球狀的花枝頂端包括許多分化到花序階段的花芽原基聚合而成。花球是花椰菜營養貯藏器官,貯有大量營養物質,是人們食用部分。據觀察,一個花球主軸上約有50~60個小花球,基部小花球粗2~3cm,中心部的小花球不足Icm。花椰菜的花球組織非常緻密,在花枝頂端繼續分化的花芽,能開花的是極少數。正常的花球是半球形,球面是規則的左旋輻射輪狀排列,表面是顆粒狀,質地緻密。花球作為上市的產品,潔白勻稱,表面無茸毛,能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如遇不良氣候或不合適栽培環境,花球會出現「青花」、「毛花」與「紫花」等異常現象而影響了上市。

   

六、花菜生長環境花椰菜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適於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凍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難。葉叢生長與抽薹開花要求溫暖,適溫20-25℃。花球形成要經過低溫春化階段。花菜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而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耐澇,又不耐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以有機質高,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5.5-6.6。耐鹽性強,在食鹽量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長。七、花菜種質類型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巨大,各地種植品種差別也明顯。花椰菜品種類型按花球形狀可分為球形、半圓形、扁圓形和拱形;按花球色澤可分為潔白、乳白、乳黃、枯黃和紫色;按熟性分為極早熟品種、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1、極早熟品種。這類花椰菜品種適宜高溫栽培,花芽分化早、耐熱、耐溼性強,生長期短,從定植到收穫 30~40 天。植株矮小,產量低,花球小、單球重 0.3~0.5kg,適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種有:福州 30 天、福州 40 天、湖裡 40 天、夏花 40 天、泰國耐熱 40 天、夏雪 40 等品種。極早熟品種冬性弱,易發生早花現象。栽培上必須大水、大肥,以促為主。2、早熟品種。這類花椰菜品種,耐熱、耐溼性較強。從定植到收穫一般 50~60 天,花球中等大小,單球重為 0.5~1.0kg,適宜夏播秋收。代表品種有:白峰、矮腳 59 天、福州 60 天、豐花60、津品 60、龍峰 60、夏花 60 天、泉州 60 天、同安 60 天、溫州潔豐 60 天等品種。早熟品種栽培管理上必須水肥充足,培養碩大的營養體是豐產的關鍵。3、中熟品種。這類品種花芽分化較晚,較不耐熱,較耐低溫。從定植到收穫 70~90 天,植株生長勢較強,花球緻密緊實、較大,一般單球重 1.0~2.0kg,適宜夏秋播,秋冬收穫。代表品種有:福州 80 天、溫州 80 天、雲山、田邊 80 天、龍峰 80 天、申花 3 號、一代天使 80、津學 88 等品種。中熟品種要求播種期避開高溫季節,防止花球易出現莢葉、紫毛等異常現象。4、晚熟品種。這類品種不耐熱,花芽分化較晚,耐低溫,喜冷涼氣候。從定植到收穫需要 90 天以上,生長勢強,植株高大,花球緻密緊實、花球大,單球重 2.0kg 以上,適宜秋播,秋冬收穫。代表品種有:福州 100 天、傲雪、登豐 100 天、巨豐 130 天、荷蘭 83、祁連白雪等品種。大多數晚熟品種類型可作為春秋栽培,夏季高溫季節栽培易出現莢葉、紫毛等異常現象。

   

八、花菜育種簡史1、常規品種選育。花椰菜育種經歷了從產量到抗性,再到商品性、品質等多個方面進行的一個發展過程。上世紀 80 年代之前花椰菜育種主要是用單株系譜選育的方法育成的常規花椰菜品種,並形成豐富多樣的地方品種。2、雜種優勢利用。雜交優勢利用是花椰菜育種最主要的技術手段,國內外推廣的新品種中約 90%以上是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配製而成。姜平等1987 年從美國引種了胞質型雄性不育系 NY7842A 和保持系 NY7642B,經過 3 年的回交提純,已獲得不育率達 98%以上的穩定不育,並與國內的中熟花椰菜品種試配雜交組合,初步選育出「榕花一號」 和「榕花二號」 兩個雜種一代,其雜種優勢明顯。其後,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溫州蔬菜所等單位都先後開展了花椰菜雜種優勢利用的研究,培育了一系列花椰菜雜交品種,在全國各地推廣。3、 新技術在育種上應用。隨著花椰菜生物技術育種的不斷發展,使育種技術從依靠作物形態特徵的宏觀水平提高到微觀的細胞、基因水平。原生質體融合、小孢子培養、分子標記技術、基因工程等技術在花椰菜育種上應用。4、育種成就。由於我國花椰菜科技工作者長期努力,花椰菜育種取得豐碩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 項,省部級獎多項,培育了一系列新品種。通過育種研究,先後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品種有:福州 50 天、福花一號、福農 100天、廈花 4 號、津品 70、津雪 88、津雪 89、助農 45 天、秋生 70、秋生 80、椰豐 120、農峰 45、農峰 50、農峰 60、農峰 70、農峰 80 等。花椰菜育種在我國相對較短。花椰菜生產上品種類型繁多,存在種子質量參差不齊,常規種和雜交種共存,國產和進口品種競爭等各種形式。5、花椰菜育種的難點。花椰菜屬十字花科常自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現象極為嚴重,自交不親合系選育較其它十字花科作物困難。品種依靠群體雜合性保持穩定,而雜合群體選育的工作量比單株、單系選育大得多,其理論也複雜得多,這就大大增加了育種難度。同時,花椰菜屬低溫長日照植物,對低溫反應明顯,對氣候的適應範圍較窄,花椰菜由葉叢轉化為花球、由花球進入形成花芽而抽薹開花的時候,需要進行溫度刺激。氣候的異常變化(如夏季高溫,花期大量降雨)都可能導致花椰菜種子顆粒無收,造成育種失敗。花椰菜育種中雜交後代的選擇代數、群體大小及雜交品種選育,都有尚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九、花菜生產1、栽培歷史。花椰菜原產於地中海東部海岸,由十字花科甘藍演變來,約在19世紀初由英國引進。從1961~2003 年世界花椰菜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趨勢可以看出,1961~2003年 43a(年)間全世界花椰菜種植面積從 24.44 萬hm2發展到 82.27 萬hm2,增長了 3.4 倍,總的變化趨勢是比較平穩增長,且較大幅度增長在 8.2%~23.2%之間。1961~1990 年我國花椰菜種植面積佔世界花椰菜總種植面積的 14.04%~16.22%,變化幅度不大,1991~1996年我國花椰菜種植面積佔世界花椰菜總種植面積比例開始快速增加,到 2000~2003 年已佔世界花椰菜總種植面積 37.52%,位居世界第一。2、生產現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供的數據,1961 年全世界有 51 個國家種植花椰菜,面積為 23.5 萬 hm2,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為印度(4.1萬 hm2),其次是我國(3.6萬hm2),從第三位至第九位的國家依次是義大利(3.5萬hm2)、法國(2.5萬hm2)、英國(1.9萬hm2)、美國(1.1萬hm2)、西班牙(1.0萬hm2)、德國(0.7萬hm2)、孟加拉(0.5萬hm2)。全球花椰菜種植面積增長迅速,我國增長最快,到 2003 年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花椰菜生產和消費國。2003 年,全世界種植花椰菜有 74 個國家,總面積達到 86.2萬hm2,其中我國種植面積達 35.3 萬 hm2,佔總面積的 42%;印度次之(26.0萬hm2)。從第三位至第九位的國家依次是法國(2.6萬hm2)、義大利(2.4萬hm2)、墨西哥(1.8萬hm2)、美國(1.7萬hm2)、西班牙(1.2 hm2)、孟加拉(1.1萬hm2)、澳大利亞(1.1萬hm2)。十、花菜分布範圍原產地中海沿岸,19世紀傳入中國。初期只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專供西菜館的需要,被認為是一種很有營養價值的蔬菜。其後,由於栽培成功,逐漸推廣到各地,成為尋常的食用蔬菜,因此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1961年全世界有 51個國家種植花椰菜,面積為 23. 5萬公頃,至2005年中國花椰菜種植面積已達35. 3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花椰菜主要分布於印度,義大利 ,法國 ,英國,美國,西班牙,德國,孟加拉等國。十一、花椰菜無公害栽培1、適時播種。根據多年栽培經驗,屏南地區第 1 批一般於 5 月初(立夏)播種,7 月底至 8 月初收穫上市,恰逢銷售淡季,價格上揚,經濟效益高。最後一批宜在 7 月底(大暑)播種,霜降之前收穫完畢。

2、播種方法與管理。在高溫季節,為了克服死苗的弊端,生產上常採用營養塊和營養袋育苗 2 種方法。

1)營養塊育苗法。每 10m2 苗床施腐熟過篩農家肥150kg、45%氮磷鉀複合肥 0.5kg,然後犁地耙平,搗碎土塊,做成寬1.3m、長 7~8m 平畦,畦間留 30~35cm 寬排水溝 ,將畦面耬平,結合土壤處理藥劑(見病蟲害防治)澆透水,使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用六齒耙來回刨爛表土層,再用棒槌抹平畦面後蓋膜悶 2 周后備用。播種時,按8~10cm 見方在苗床上劃方格,在方格中央用手指(或棒子、竹竿等)扎眼,深度不要超過 0.5cm,這樣逐穴播種,每穴 1 粒(陳種 2~3 粒),播種後蓋 0.3cm 左右厚的過篩淨土 ,並在苗床上覆蓋 1 層草苫保溼,隨後澆水 1 次,如遇乾旱天氣,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播後 2~3d,當大部分幼芽拱土時,要及時撤去草苫覆蓋物。為了防止暴雨和烈日曝曬的不利影響,在苗床上要及時搭蓋蔭棚 ,頂層用遮陽網平拉搭蓋遮蔭,高度離苗床約1m 左右,以利早晚斜光照射幼苗,避免產生高腳苗;在遮陽網底下加蓋塑料薄膜做成小拱棚,以防暴雨襲擊;注意棚底四周應離地面 20~30cm 通風降溫,不致因高溫燙傷幼苗,薄膜一般都在雨天臨時加蓋。同時小拱棚上遮陽網要及時掀蓋,一般晴天上午 10 時左右蓋上,下午 4 時左右掀開,陰天不蓋;隨著苗齡增大,每天逐漸減少遮蔭時間,直到移栽前 1周,完全不蓋,進行適應性煉苗。當幼苗長出 2~3 片真葉後,應及時拔除苗床中雜草,並在幼苗根莖周圍覆含腐殖質細土 1~2 次,避免根系外露以防倒伏,還可保墒,若遇大雨應及時清溝排水。幼苗生長期間看苗情澆水,但澆水不宜太多,以免因高溫天氣幼苗徒長。追肥視菜苗生長情況,一般追施1~2 次稀薄人糞尿或尿素 ,但尿素追肥應注意用清水澆洗沾在葉片上的肥液。(2)營養袋育苗法。採用營養袋規格為 6.5 cm×6.5 cm 的薄膜袋,營養土配方比例為 5∶1,即 500 kg 泥土配腐熟 農家肥100 kg和鈣鎂磷肥 2.0~2.5 kg,並結合土壤處理藥劑(見病蟲害防治),把藥土肥混勻悶 2 周后裝袋使用 ,注意袋中營養土含水量要達到 80%左右為宜,即手捏成團,落地能散,才有利發芽出苗。然後把營養袋整齊排列於苗床進行播種,並在營養袋上覆蓋草苫保溼。播後 2d 內都要用細灑水壺進行澆水,保持溼度,出苗後管理同營養塊育苗。(1)土地選擇。花椰菜宜選擇耕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壤土、中壤土或輕壤土以及地勢較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切忌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重茬,否則病蟲害發生嚴重。(2)精細整地,下足基肥。夏秋花椰菜品種多以早中熟為主,其全生育期較短,營養生長期吸肥早 ,需求量較大 ,因此基肥應以腐熟的農家肥、人畜糞尿、速效性氮磷鉀肥為主,一般施腐熟有機肥 30~45m3/hm2、45%氮磷鉀複合肥 375-450kg/hm2、農用硼砂37.5~45.0kg/hm2,然後耕翻耙平,切碎土塊 ,按畦寬 1.3m、長10m左右開溝作畦,畦間留排水溝寬 30~35cm,溝深 15~25cm,低洼地宜深些,高燥地宜淺些。如果前茬是旱作或偏酸性土壤,在施基肥前 7~10d,施生石灰 900~1 800kg/hm2,翻耕入土 ,能起殺菌和調和酸鹼度作用,可有效消除土壤中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的不利因素。(3)合理密植,把好移栽關。密植規格因土質、耕作施肥水平、品種特性的不同來確定 ,通常每畦種2行 ,株距50~55cm,行距50~60cm,種植2.25~2.55 萬株/hm2 左右。株型較小可種密些,植株高大可種稀些。定植穴開挖後,生物有機肥與鈣鎂磷肥按3:1 混合,每穴底施 0.1~0.2kg,土肥拌勻後定植效果更好。因高溫高溼環境,植株生長迅速,苗齡稍長往往在苗床很容易抽薹早花 ,應嚴格控制苗齡在 20d 以內,當幼苗真葉達到 4~5 片時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苗床應澆透水(指營養塊育苗),使移栽時帶土起坨,起苗時要小心,儘量做到不散坨,少傷根,隨起隨栽。為了避免剛定植幼苗受中午烈日和高溫傷害,宜在傍晚或陰天定植。定植後應隨即澆定根水(稀薄的人糞尿水)1次,以促進髮根成活。如果遇乾旱天氣,每隔 2~3d 澆水 1次,保持土壤溼潤,加快緩苗發棵。(1)水分管理。因其植株生長旺盛高大 ,需水量較多 。苗成活後,催苗期的水分供給與追肥相結合,以發揮肥效,保持畦面溼潤,防止畦溝積水,促進根系深扎廣布。前期苗體較小,若遇颱風暴雨或連續陰雨,要保持畦溝通暢,及時排漬防澇。蓮座期和花蕾初現期需水肥多,如遇乾旱天氣 ,要實施溝灌,即灌跑馬水,保持畦面土壤溼潤為宜。總之整個生育期都應避免漫灌、積水等影響根系正常生長。(2)合理施肥。花椰菜需肥量大,蓮座期和現蕾期需要較多的氮素和適量的磷鉀肥,生長盛期還必須配施硼、鎂等微量元素肥料 。第 1 次追肥在移栽後 7~10d,施氮磷鉀(22∶6∶18)複合肥150~225kg/hm2 或尿素75-120kg/hm2;隔 7~10d進 行 第 2 次追 肥 ,施 45%復 合 肥 300~375kg/hm2 或 氮 磷 鉀(21∶6∶13)復 合 肥 225kg/hm2 加 硫 酸 鉀 60~75kg/hm2,結 合 中耕 除 草 進 行 穴 施 後 培 土 ;第 3 次 追 肥 應 在 蓮 座 期 前 施 完 ,施氮磷鉀(12∶11∶18)複合肥 375~450kg/hm2 或磷酸二銨 225kg/hm2 加硫酸鉀 225kg/hm2,施肥後澆足清水以免灼傷葉片。如果第 1 次用尿素追肥,第 2、3 次應注重磷鉀肥施用。定植後 15~18d,用 21%高硼肥 1 000~1 500 倍液加 50%微量元素鈣肥 800~1 000 倍液進行根外追肥 1 次。移栽後 30~40d 用21%高硼肥 1 000~1 500 倍液加硫酸鎂 100~200 倍液根外追肥 1 次,遇連續高溫乾旱天氣,應適當增加噴施次數 。如遇連續陰雨天氣,雨後要及時噴施 60%微量元素鉀肥和硫酸鎂 100~200 倍液 1 次。(3)折葉遮花蕾。花椰菜從現花蕾至逐漸膨大期,如不遮蓋,則易造成花蕾表面變淡黃、紫色,甚至還會生出黃毛和小葉 ,降低品質 ,所 以當小花球長至 6~8cm(即拳頭大小 )時,要束葉蓋花防曬。方法有 3 種:一是將內葉折而不斷蓋在花球上;二是用稻草將內葉束捆包住花球;三是當小花球出現後,將老葉扭曲後內折,把花球全部覆蓋住。

   

十二、花菜病蟲害防治1、苗床期病。育苗最好選用無病蟲、新土,如用舊園土 ,應特別注意對立枯病、猝倒病、東方螻蛄、蠐螬等防治。如果是採用營養塊 育 苗 ,結 合 整 地 作 畦 ,10m2 苗 床 用 40%五 氯 硝 基 苯 75~90g+70%代森錳鋅 30~40g,或 40%五氯硝基苯 50g+50%福美雙 40g,再與 10%氯氰菊脂乳油 40~50g 混合隨水施入畦中,藥土拌勻後蓋膜悶 2 周后即行播種。如果是營養袋育苗,每 500kg 營養土拌入 40%五氯硝基苯 75g+50%福美雙 75 克,再與 10%氯氰菊脂乳油60~80g混合,藥土拌勻悶 2 周后即可 裝袋 使 用 。立枯 病發病初期用50%井 岡 黴 素 1 000~1 500倍液,或新植黴素可溼性粉劑 2 500~3 000 倍液,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 200 倍液。猝倒病可用 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 800~1 000 倍液,或 58%雷多米爾—錳鋅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均勻噴霧。

2、大田期。

(1)霜黴病。從幼苗期至成株期都能發生,尤以苗床發生較重,發病初期用 50%烯醯嗎啉 800~1 000 倍液,或 66.8%丙森·結頁黴威可溼性粉劑 700~1 000 倍液,或 72.2%普力克水劑 800~1 000 倍液,或 25%瑞毒黴 800 倍液均勻噴霧防治。(2)黑黴病。黑黴病又叫黑斑病,是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可用20%苯醚甲環唑乳劑1000~1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600~700 倍液,或 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 1 000倍液噴霧防治。(3)黑腐病、軟腐病、細菌性黑斑病。該 3 種病都是由細菌所致,對防治細菌有效的藥劑都可使用。在病害始發期可用新植黴素 2 500~3 000 倍液,或 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 700~750 倍液,或 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300~500 倍液均勻噴霧。(4)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可結合防治其他菜蟲,採用黑光燈或糖醋酒液誘殺成蟲,前茬收穫後,要及時處理殘株敗葉或立即翻耕,可消滅大量蟲源。藥劑防治應掌握低齡幼蟲盛發期用 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 3 000~5 000 倍液,或5.7%氟鈴·氯乳油 1 000~1 200 倍液,或 5%卡死特(氟蟲脲)乳油 4 000 倍液噴防。(5)菜青蟲。用 2.5%溴氰菊酯 3 000 倍液,或 5%順式氯氰菊酯 2 000 倍液,或 0.2%甲維鹽(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 1 000~1 2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 500~1 000 倍液噴霧防治。(6)蚜蟲。可用 3%高氯·吡蟲啉乳油 1 000~1 200 倍液,或 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2 000 倍液,或 25%乙硫苯威(滅蚜威)乳油 1 000 倍液噴霧。(7)小地老虎。早春清除菜田周圍雜草,防止成蟲產卵是關鍵環節,也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或毒餌誘殺成蟲,減少蟲源。藥劑可用 2.5%氯氟氰菊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噴殺。還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 500~2 000 倍液灌根。十三、花菜越冬種植的8個關鍵技術越冬花椰菜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以下8個關鍵栽培技術1 、品種選擇至關重要。越冬花椰菜對品種要求較嚴格,應選擇耐寒性和抗病性較強的品種,以保證在冬季正常情況下不加任何保護措施即可安全越冬。品種生育期要求在220天以上,如果選擇生育期160~200天的品種,在12月或翌年1月現球時會遭遇極度寒冷氣候,導致葉片較少、花球較小,並且花球極易被凍壞,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從而影響種植戶收益。當前市場上相對比較優秀的越冬花椰菜品種有冬花一號、冬花二號、冬花三號、基地冬花、冬花越冬王等。2 、培育壯苗。科學配製育苗土 育苗土最好選用近3年沒有種過十字花科類蔬菜的大田土,取用15cm內的表層土。每1m3加入充分腐熟有機肥30~40 kg、硫酸鉀型三元複合肥(15:15=15)2 kg,然後混勻、打碎、過篩。科學消毒,將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1:1 混合,按每1 m3苗床用藥l0g與20~25kg營養土混合均勻,3/4鋪於苗床表面,厚10cm左右,1/4用於蓋種。苗床寬度視情況而定,一般為1m,長度隨育苗多少而定。種子處理 將花椰菜種子先放人常溫水中浸泡l5min,然後撈出,放入50℃熱水中不停攪動,15min自然降溫後持續浸種30~40min,撈出晾乾用溼布包裹催芽,2~4h後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育苗 高畦育苗,播種前將苗床整平、土塊打碎,先用小水澆透,待水全部滲下後,輕輕撒一層消毒的幹育苗營養土,然後均勻播種,播種後覆蓋0.5~1.0cm厚營養土,畦面上搭小拱棚,用雙層70%遮陽網或草苫遮蔭保溼。待7O%左右種子出苗後,于晴天9:00之後、17:00之前遮蔭覆蓋,當子葉展平時去掉遮陽網或草苫。播種後儘量保持25℃左右的溫度促其儘快出苗。出苗前不用再澆水,注意間苗,3葉1心時定苗,苗距lOcm×10cm。幼苗期應小水勤澆,保持苗床溼潤,注意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3、 適時定植,選擇最佳的定植密度。視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種植密度。姜堰地區越冬花椰菜一般7月底8月初育苗,8月底9月初,苗齡30天左右,4~6 片葉時定植,行距50~55cm,株距50cm, 每畝定植2600株左右。大小苗分開,以提高田間整齊度,去除太弱苗,以免定植後散球。定植密度過小,雖然單個花球大,但每畝種植株數少,總產量低;定植密度過大,營養生長相對生殖生長旺,花球表面夾生綠色小葉,外觀差,商品價值低,影響收益。4、 土壤肥水充足。越冬花椰菜喜溼、喜肥,需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保水力強、富含有機物質的疏鬆砂壤土。越冬花椰菜要想豐產,必須保證蓮座葉生長良好,形成一個比較大的營養體。如果肥水條件不足,植株營養體就會比較瘦小,形成的花球也小,並且不緊實,嚴重時形成老化苗。越冬花椰菜生長過程中如果土壤過於,植株生長不良,會提前形成花球,而且球小、品質差。土壤含水量過多,會影響根系生長,導致根系發育不良,嚴重時引起植株凋萎。5、 做好越冬前管理。越冬花椰菜冬前肥水管理要促控結合。定植後要及時澆緩苗水1~2次。花椰菜緩苗後,每畝及時追施15~20kg尿素作提苗肥,並且要中耕除草。苗期適時控水蹲苗,保持土壤見幹見溼,促使莖稈粗壯、葉色深綠,提高植株抗寒能力。植株封壟前中耕培土,以保護越冬花椰菜的根部,每畝追施20~30kg 尿素或腐熟有機肥500kg。越冬前越冬花椰菜植株葉片應有18片左右,才能保證安全越冬,從而獲得豐產。11月中下旬至12 月上中旬在低溫來臨前,及時澆好封凍水,且要澆足澆透,以提高土壤的保溫能力。越冬花椰菜越冬期間一般不澆水施肥,但如果遇到天氣特別乾旱的年份,植株出現局部萎蔫、下部老葉變黃時,可在晴天上午土壤和植株解凍後澆1次水,但要保證畦面沒有積水,避免由於冬季夜晚溫度降低而導致植株出現凍害。6、 冬去春來後的肥水管理。翌年2月中旬天氣轉暖,露地越冬花椰菜開始返青時,根據土壤墒情及時澆好返青水,促進外葉生長。待心葉旋擰時,每畝追施尿素15kg和硫酸鉀5~l0kg,以利越冬花椰菜營養體現球。花椰菜現球後每周澆水1次,,每2周根據情況適時追肥,保證花球生長需要。花球膨大形成期,花球對水分最敏感,水分過大花球易黴爛,商品性受影響,品質差,如果此時土壤缺水,葉片短縮、花球易散,產量低;因此,根據該區域春季雨水情況,務必做好澆灌和排澇的工作。7、 適時折葉護球。在陽光直射下,花球會由自色變鹹淡黃色、綠色或毛球,產品商品性變差,因此在花球初形成,直徑達8~10cm時,可折取花球下部的葉片遮蓋花球,保持花球潔白、光滑。8、 及時採收。按露地越冬花椰菜現球時間早晚分批及時採收上市。一般當花球充分長大、邊緣花枝開始向下反卷而尚未散開時採收。採收過早產量不高,採收過遲,花球鬆散、變黃、表面凸凹不平、商品性差。收穫時常保留5~6片葉包被花球,保護花球免受外界損傷和汙染,提高商品性。十四、花菜營養成分花椰菜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等。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是大白菜的 8 倍,維生素 B2 的含量是大白菜的 2 倍。鈣含量較高,堪與牛奶中的鈣含量媲美。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含有一種抗氧化劑異硫氰酸鹽化合物。因此花椰菜的食用價值和保健功能都非常高。

   

十五、花菜食用價值1、有抗癌防癌的功效。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導,在眾多的水果蔬菜中,花椰菜、大白菜的抗癌效果最好。花椰菜含有異硫氰酸鹽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功效,長期食用花椰菜可減少直腸癌、乳腺癌及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含有類黃酮化合物,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功效。類黃酮化合物可以防止感染,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能夠阻止膽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結成塊,能夠降低血栓形成,從而可以減少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冠心病的死亡率低。而花椰菜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蔬菜之一。2、有豐富的維生素 k。預防內出血及痔瘡、 減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進血液正常凝固的作用。有些人受到小小的碰撞和傷害卻不容易好,就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 K。花椰菜含有一般蔬菜所沒有的豐富的素維生素 K。3、花椰菜含有豐富的 Vc,每 100 克花椰菜中含 Vc85~100 毫克,比大白菜高 4 倍。具有解毒肝臟的功效。多吃花椰菜還會使血管壁加厚,不容易破裂。Vc 可增強肝臟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的發生。花椰菜含有豐富的硒和 Vc,同時還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對阻止癌前細胞病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花椰菜內還有多種吲哚衍生物活性物質,該物質能降低雌激素水平,減少乳腺癌的發病概率。花椰菜中還含有蘿蔔子素,蘿蔔子素能提高致癌物解毒酶活性,預防癌症的發生;另外花椰菜中還含有二硫酚硫酮,二硫酚硫酮能美白肌膚,其降低形成黑色素的酶及阻止皮膚色素斑的形成,經常食用還可滑潤開胃。花椰菜含水量高。其含水量達 90%以上,熱量較低,因此對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它可以填飽肚子,且不會肥胖。十六、花菜營養成分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即時刪除。

相關焦點

  • 【羅馬花椰菜】讓數學家著迷的青寶塔——羅馬花椰菜
    花椰菜吃過不少了吧?但是像寶塔一樣的花椰菜,還和佛祖頭髮那麼像,這是要人吃還是不要吃?世界有這樣的食材嗎?有,這貨就叫羅馬花椰菜,俗稱青寶塔。  一聽到青寶塔這個俗稱,我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這種花椰菜是青色的,其二長得很像寶塔。那麼,羅馬花椰菜到底是怎樣的?有什麼獨特之處?本期食材檔案一起來說說這種像「佛祖假髮」的羅馬花椰菜。
  • 花椰菜的種子哪個品牌好?花椰菜種子哪裡買?
    花椰菜品種與品牌較多,種子好與壞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任何一個花椰菜品種都是好品種,只要播栽到了它的適宜區域。相反,任何一個好的花椰菜品種不在它最適宜的區域種植,好品種也成了不好的品種。春提早茬花椰菜栽培,春季露地栽培,春季拱棚加地膜覆蓋栽培等栽培模式,對種子的要求是選擇適應性強,耐寒又比較耐熱和耐溼,抗逆性較強的花椰菜品種。因為花椰菜種植前期地溫較低,而花椰菜後期生長氣溫又偏高,而且降水量還增多。故在花椰菜的熟期上應該選擇中早熟或者中熟品種。
  • 世界最神奇的蔬菜之一-羅馬花椰菜
    羅馬花椰菜,俗稱青寶塔,是一種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16世紀發現於義大利。羅馬花椰菜花球表面由許多螺旋形的小花所組成,小花以花球中心為對稱軸成對排列。它的神奇在於其規則和獨特的外形,已經成為著名的分形幾何模型。
  •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花椰菜,如何引領植物基產品創新的潮流?
    「 花椰菜在歐美市場全面爆發,在中國有發展機會嗎? 」文:Mary Luo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近幾年來,花椰菜作為烘焙原料在歐美市場持續走紅,卡夫亨氏、通用磨坊和達能等食品巨頭和初創企業也紛紛在花椰菜上做文章,創新食品層出不窮。小小花椰菜為什麼大有可為?關於花椰菜的食品創新又有哪些新花樣?
  • 花椰菜的營養價值名列前茅,遠超其他蔬菜,花椰菜是如何種植的?
    花椰菜是一種很受人們歡迎的蔬菜,它味道鮮美,營養也很高,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它比辣椒的含量都高很多。它還具有抗癌功效,其功效已經被全世界人認可,花椰菜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那花椰菜應該怎麼種植呢,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花椰菜種子:廣良系列優品花椰菜
    ,又名花菜或菜花,綠色的又叫西蘭花、青花菜,白的叫白菜花,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營養成分  由於花椰菜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所含熱量較低(每杯23~32千卡),因此對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它可以填飽肚子,而不會使你發胖。與其他大多數甘藍品種比較,白色的花椰菜含有低量的維生素A。
  • 羅馬花椰菜
    花椰菜吃過不少了吧?但是像寶塔一樣的花椰菜,還和佛祖頭髮那麼像,這是要人吃還是不要吃?世界有這樣的食材嗎?有,這貨就叫羅馬花椰菜,俗稱青寶塔。  一聽到青寶塔這個俗稱,我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這種花椰菜是青色的,其二長得很像寶塔。那麼,羅馬花椰菜到底是怎樣的?有什麼獨特之處?
  • 花椰菜種植知識,有關有機花椰菜秋季露地種植,和我一起學習一下
    上期我們講解了花椰菜春、夏、秋季的露地種植知識,今天我們將繼續補充秋季花椰菜露地種植的相關知識,沒有閱讀過上期內容的朋友們可以翻閱我往期內容學習,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花椰菜生長在潮溼的氣候中,避免高溫和乾燥。當氣候乾燥炎熱時,花椰菜花球出現時間比較遲,所以花球小,造成產量降低,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必須加強澆水管理。定植3-4天後,給幼苗澆水一次,在無雨季節每隔4-5天澆水。在植物生長的早期階段,由於高溫和雨季,有必要防止乾旱和防止大水。在整個生長期內,有兩個大量用水的時期:一個是蓮座期,另一個是花球形成期。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應根據天氣和花椰菜的生長靈活控制水分。
  • 花椰菜西蘭花竟有700個新品種
    摘要: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溫商網訊(記者 劉娜筱)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
  • 花椰菜的種子哪個品牌好?花椰菜種子哪裡買?
    花椰菜品種與品牌較多,種子好與壞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任何一個花椰菜品種都是好品種,只要播栽到了它的適宜區域。相反,任何一個好的花椰菜品種不在它最適宜的區域種植,好品種也成了不好的品種。春提早茬花椰菜栽培,春季露地栽培,春季拱棚加地膜覆蓋栽培等栽培模式,對種子的要求是選擇適應性強,耐寒又比較耐熱和耐溼,抗逆性較強的花椰菜品種。因為花椰菜種植前期地溫較低,而花椰菜後期生長氣溫又偏高,而且降水量還增多。故在花椰菜的熟期上應該選擇中早熟或者中熟品種。
  • 農業養生丨富含B族維生素的花椰菜
    花椰菜的營養價值花椰菜的食用價值和保健功能超高!花椰菜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等。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是大白菜的8倍,維生素B2的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鈣含量較高,堪與牛奶中的鈣含量媲美。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
  • 【圖說農業】「畫」一道花椰菜豆漿芝士湯
    繪畫中,筆用得好,形就塑得好;色上得好,內容才鮮活。飲食也一樣,火候掌握得好,調料運用得當,造型又別具一格,才算得佳品。因此說做菜如繪畫,這說法一點不為過。  如果可以,我也想當一次畫家,「畫」一幅花椰菜豆漿芝士湯獻給您!  在「繪畫」之前,需備齊「畫料」——寶塔花椰菜一棵、豆漿一碗、車打芝士50g、黃油10g、番茄沙司2勺、鹽胡椒適量。
  • 如何保存花椰菜 花椰菜的儲藏保鮮方法
    花椰菜富含維生素B群、C群。但是它的儲藏保存卻是一個問題。花菜保存不好就會出現褐色斑點或者腐爛,或者失水萎縮。 用於儲藏的花椰菜應在花球莖部的花枝鬆散前收穫,以色澤淡白、組織緊密、大小適中的晚熟品種耐儲性最好。收穫時間應選擇在天氣晴朗、土壤乾燥的早晨採收。收穫時一般保留2~3輪外葉,以對內部花球起一定保護作用。
  • 大自然幾何學的鬼斧神工,生物界分形學典範:羅馬花椰菜!
    在英文裡羅馬花椰菜也可以稱作 Roman broccoli 或 Roman cabbage,據傳最早的種植記錄可追溯到 16 世紀的義大利。淡淡的綠色、細密排列的幾何碎形 (fractal) 結構,視覺上非常搶眼。和花椰菜一樣同屬十字花科,羅馬花椰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及維生素 C。不過和一般常見的綠白花椰菜相比,口感稍脆,風味則較細緻溫和,帶點堅果氣息。
  • 花椰菜菜:30-300元/篇
    「花椰菜菜」是一個可以說悄悄話的大學生秘密基地,只說真話,分享切實有趣的成長乾貨。除了通過靈魂匹配見證更多青年的相遇之外,還想和你一起保持熱愛,共赴山海。投 稿 方 式公眾號「花椰菜菜」菜單欄點擊「找到我」中的「個人微信」添加菜菜,以Word形式私發微信即可。無需排版,四號宋體、段落分明即可。
  • 直播丨全國花椰菜西蘭花種子溫州「選美PK」
    溫和的氣候造就了溫潤之州,孕育出溫州花椰菜育種、制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溫州人敢想、敢幹、敢闖、敢試,創造了無數的第一和奇蹟,回望溫州花椰菜育種和種植,從本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步裡,政府的扶持、農業政策的引導、農科人員的努力,還有育種企業和農戶的辛勞都歷歷在目。20世紀七十年代末,溫州花椰菜育種行業進入輝煌期。
  • 到花椰菜叢林探險!田中達也的奇幻世界
    當廚師揮舞甩動平底鍋,粒粒分明的炒飯成為衝浪者的天堂,清涼消暑的西瓜切片,是動物眼中的諾亞方舟,人們登上抹茶霜淇淋山或到花椰菜叢林探險,長棍麵包則是旅客搭乘的電車。這些創作不只顛覆日常生活的普遍認知,也突破成人的框架與視角。
  • 花椰菜和青花菜一樣嗎?如何分辨、哪個抗氧化營養更好?
    導讀:花椰菜和青花菜一樣嗎?如何分辨、哪個抗氧化營養更好?花椰菜和青花菜是一樣的蔬菜嗎?如果平常習慣用顏色來區分,那你可能還沒有真正認識它們,花椰菜和青花菜其實是不同的蔬菜!它們外形相似,其實有多個不一樣的地方,挑選花椰菜、青花菜時要怎麼分辨它們?記住以下差異,就能輕易辨識啦!營養上,想知道哪個抗氧化力更好嗎?花椰菜和青花菜,它們是一樣的嗎?花椰菜和青花菜都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但兩者是不同的蔬菜!它們皆由「甘藍」演變而成,但是青花菜則是甘藍演化成花椰菜過程的中間產物。
  • 羅馬花椰菜做法詳解
    羅馬花椰菜,俗稱青寶塔,是一種可食用的花椰菜,16世紀發現於義大利。按照蔬菜的屬性,羅馬花椰菜和西蘭花和白花野菜差別不大。但是羅馬花椰菜的花球是一由很多的螺旋形的小花組成,並且以花球中心對稱成對排列,十分有對稱美,讓很多數學家為之著迷,已經成為了著名的分形幾何模型。
  • 花椰菜在家就能種,一粒種子變一盤菜,太划算!
    八月份的時候花花在自家陽臺種了花椰菜,本來也只是想試一試,沒想到第一次種就格外順利,長出來的花椰菜又大又好吃。所以花花這次就想來和花友們分享一下自家種花椰菜的教程,這樣花友們也可以在陽臺上或者菜園裡種啦!再也不用去費口舌砍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