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花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一張靚麗的名片。長春市的市花是君子蘭,在各個城市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為什麼長春市把君子蘭作為市花呢?
君子蘭,寓意著君子般的品格和風採。含著富貴、高尚、美好的意思。象徵著團結奮鬥、勇於創新的精神,體現出格調高雅的姿容,幽靜素雅的品格。它原產於非洲南部的熱帶森林,生長於樹下,既怕炎熱又畏嚴寒,喜歡半陰而溼潤的環境,怕強烈陽光直射。適宜於零上18——28度間生長。1823年由英國人博維在南非開普敦發現垂笑君子蘭帶回英國栽培。
我國君子蘭栽培是上世紀30年代由德國、日本傳入,主要是垂笑君子蘭和君子蘭兩個品種。1945年,抗戰勝利後,君子蘭由偽滿皇宮流入民間,長春很多人開始養植君子蘭。也在長春市內公園進行栽培和培育。上世紀60年代,長春市公園成立了君子蘭花卉培育基地,先後培育出"姜油匠"、"圓頭"、"黃技師"、"短葉"等系列新品種。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興起,激發了廣大群眾養蘭、育蘭、賣蘭的熱情,市政府適時提出了"窗臺經濟",全市家家養蘭,街頭巷尾戶戶建窖,民間交易蓬勃興起。並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君子蘭交易市場。經地方人大決定,把君子蘭定為長春市市花。
曾一時間,長春一度出現了瘋狂的君子蘭現象,全民瘋炒君子蘭,很多抱著一夜致富心理的人紛紛到長春買賣君子蘭。甚至出現一輛皇冠轎車換一盆君子蘭的都不賣的神話。君子蘭的"綠色黃金"一度成為泡沫經濟。被相聲大師侯寶林稱為長春的三大名產:汽車、電影、君子蘭。隨著君子蘭泡沫神話破滅後,它才真正回歸到理性,步入花卉產業發展和市場交易的正軌。
長春蘭花格外豔,滿城儘是君子蘭。現在,長春已經形成了君子蘭溫室面積30多萬平米,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年產君子蘭花卉3億多株,規模以上養植戶達5000多戶,從業人員5萬多人,成為單一花卉擁有量全國之冠,名列世界前列。並連續舉辦了15屆君子蘭節。
君子蘭,正向我們述說著一座城市的故事。君子蘭,高貴典雅,花香淡雅,光澤如臘,青翠欲豔。它已經發展成為長春市的重要產業,富民工程。君子蘭,這株美麗的市花,正伴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顯示出無限的魅力。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