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開篇之作,到「漢魏文章半洛陽」,再到唐詩宋詞巔峰,洛陽這片沃土從來都不缺詩詞文化基因,也不缺詩詞愛好者。
從《詩經》開篇之作,到「漢魏文章半洛陽」,再到唐詩宋詞巔峰,洛陽這片沃土從來都不缺詩詞文化基因,也不缺詩詞愛好者。
正值新春,洛陽人的朋友圈因一名13歲的女孩刷屏。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舞臺上,她憑藉豐厚的古詩詞儲備,處變不驚,在高手雲集的舞臺上已創下四次守擂成功的神話。她,就是市五十五中八(5)班女生鄧雅文。
舞臺上的她:腹有詩書氣自華
「雅文聰眸聚碧蘭,文堂鶯語魁牡丹。才似道韞京城動,女自神都洛水邊。」8日21時42分,鄧雅文第四次守擂成功後,市五十五中八(5班)班級群沸騰了。同樣熱愛古詩詞的劉奕恬的父親即興寫詩祝賀。
在詩詞海洋裡暢遊,無論是單人追逐賽還是擂主爭霸賽,無論是「詩詞接龍」還是「超級飛花令」,小小年紀的鄧雅文都能出口成章,從容以對,信手拈來。她如同一個剛剛進入詩詞世界的探險者,對詩詞時刻保持新鮮感與好奇感,把古詩詞運用得恰到好處。
淡定而不失機智,自信而落落大方,沉穩而不失激情。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賽場上,洛陽女孩鄧雅文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鄧雅文的出色表現讓洛陽人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她的名字瞬間刷爆了洛陽人的朋友圈。認識的,不認識的,各行各業的市民都為她由衷點讚。
鄧雅文居住的華源河畔名居的鄰居們,每晚都守在電視機前不願離開,他們為和小才女居住一個小區而驕傲;鄧雅文的班級微信群更是熱鬧非凡,同學們每時每刻關注著鄧雅文的動態;鄧雅文的老師們紛紛在朋友圈轉發打擂精彩視頻……
正帶著女兒在貴州老家過年的鄧雅文媽媽萬靜慧說,看到這麼多人為女兒祝福、點讚,非常開心,非常感謝大家對孩子的關注。
央視採訪鄧雅文時,她謙虛地說:「我對自己的水平毫無把握,平時只是喜歡讀詩,從來沒有刻意背過詩,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詩詞量。可是《中國詩詞大會》前三季在我和千千萬萬觀眾心裡留下的印象太美好了,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去嘗試,去挑戰自己,去近距離感受詩詞之美。」
老師眼中的她:樸實好學自律專注
詩詞歌賦、歌舞戲曲、主持朗誦,樣樣精通。生活中的鄧雅文是啥樣?9日上午,記者來到鄧雅文就讀的市五十五中,聽聽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她。
「舞臺精彩綻放,學習精益求精,成績數一數二。」鄧雅文的班主任青雲老師說。
青雲介紹,因為常常要外出錄製節目而請假離校,鄧雅文隨時把課本帶在身邊,時時翻看;校內考試參加不了,就讓自己手機拍下試捲髮給她,找稿紙寫答案。雖然學習時間比同學短,但學習卻一點都不沒落下,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考了全年級第一名。
「這學期期末考試前要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錄製,近一個月沒有上成課,我讓班裡同學用錄音筆錄下每一節課,通過班級群分享給她,她回來後在不到兩周的複習時間裡盡力趕超,期末考試考到了年級第四名。」青雲說。
數學老師張真真說,鄧雅文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上課有記筆記的好習慣,去北京的高鐵上還在做百題競賽題目,期末考試數學得了滿分。
物理老師石凌用四個字來評價鄧雅文,那就是「自律」「專注」,「她做事情從來不用老師提醒,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能靜下心來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她的富足是精神上的。」
鄧雅文不僅才華橫溢,而且熱情暖心。在班裡人緣很好,與同學們相處非常融洽。同學們有不懂的,她認真講解;同學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她第一時間伸手援助。
舞臺上再光芒四射,回到學校依然樸實謙卑。參加了很多比賽,主持了很多晚會,收穫了很多榮譽,成績名列前茅,但鄧雅文並不驕傲自滿,她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幸運」。
青雲說,鄧雅文的樸實是從內到外的,她從沒見過鄧雅文穿過名牌衣服,帶過昂貴的手機。對她來說,最美的不過詩詞美文,最愛的不過中國傳統文化。
同學眼中的她:熱情開朗勤學向上
「雅文熱情開朗勤學向上,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她!」採訪時,鄧雅文的同學爭相發言。
鄧雅文最要好的朋友劉若彤說,雅文各方面都很優秀,作為班長,她威信很高,班裡組織啥活動,大家都聽她安排。作為同學,雅文性格熱情開朗,樂於助人。
「她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唐詩宋詞。她從骨子裡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但又從不張揚,在閒暇時間悄悄用功。」劉若彤說。
從北京錄製《中國詩詞大會》回來,鄧雅文送給了劉若彤一份禮物——北大才女、《中國詩詞大會》三期擂主陳更寫的《幾生修得到梅花》一書,還特意讓陳更為其籤名:「猶帶彤霞曉露痕」,這讓劉若彤非常感動。
「她對朋友特別用心,就像對古詩詞那樣熱情。」劉若彤說。
八(5班)副班長王冠棟說,別看鄧雅文是一弱女子,但全身充滿正能量。這次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特別低調,沒有和同學們說,一同學得知後,在班級群裡說了此事,大家才知道,同學們和家長都一場不落地看,為雅文加油。
詩人眼中的她:背後有一座了不起的城
「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河洛大地鍾靈毓秀、人文薈萃,一部古代中國詩歌史,半部是洛陽詩歌史。眾多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王昌齡、韓愈、劉禹錫、李賀、李商隱、元稹等都在洛陽或為官、或遊歷、或謀生,留下了無數千古名篇或名句。
近年,我市高度重視「書香洛陽」建設工作,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15分鐘文化閱讀圈。」僅2018年,全市已建成投用城市書房110座,其中城市區63座,縣(市)47個。全市城市書房建築面積1.7萬餘平方米,藏書共61萬餘冊,閱覽坐席5070餘個,接待讀者230萬餘人次,圖書借閱55萬餘冊次。《河洛詩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在洛陽舉辦或海選,從高校到幼兒園,從老人到孩童,不少人開始重拾詩詞,吟誦經典。
市五十五中校長徐龍介紹,為落實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學校不斷深化書香校園建設,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在學習之餘發展興趣愛好,讓他們走得更遠。鄧雅文個人素質很全面,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突出,與自身努力分不開,也與我市建設書香洛陽整體氛圍分不開。
「漢闕唐宮月影長,一城山水盡文章。問來天下詩書客,哪個不曾知洛陽?」洛陽市詩詞學會會長胡社橋看完鄧雅文在《中國詩詞大會》中的不俗表現,開心地寫下這首詩。
胡社橋說,鄧雅文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好成績,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鄧雅文了不起,因為她背後還有一座了不起的城,叫洛陽。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左思的《三都賦》、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出自於此,歷史文化積澱很深。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目前,市委、市政府倡導開展書香洛陽建設,受到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持。一個傳承洛陽優秀文化、重塑洛陽詩詞之都的全民性活動正在興起,期待洛陽湧現出更多的鄧雅文式的文化傳承者,共同為古都增光添彩。」胡社橋說。(洛報融媒記者 常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