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5分鐘空中飛行,從濟州島飛抵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
打開Best In City Hotel的窗戶,美景撲面而來,連綿不斷的山峰溫婉秀美,五彩斑斕的民居遍布山腰到山腳。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教堂的十字架特別醒目,坐在榻榻米上的浴缸裡凝聽教堂悠揚的鐘聲,開始靜靜感受釜山風情。
遠處,釜山的聖託裡尼--甘川洞文化藝術村
因為是自由行,少了些許趕路的煩惱,釜山第一站逛的是菜市場。周六,韓國好多餐廳中午都不營業,吃飯自然就成了一個問題。一路溜達,終於找到在一家人氣旺盛的韓國料理店。
午後搭乘地鐵1號線去往釜山大學,出站步行1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校園大門。「佔山為王」的釜大開放包容,沿著山坡而建,拾階而上,到達半山腰,校園全貌一覽無餘。夏天的釜大,景色迷人,似乎一點不遜色於曾經到訪過的沙巴大學、香港大學。多年養成的習慣,每到一地,探訪大學成了必去的環節,尤其是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更是如此。
釜山大學門口商鋪林立,人氣爆棚。
釜山,城市安靜,風格與重慶有幾分神似,到處都是山。釜山大橋,氣勢磅礴。第二天行程安排是沿著City Tour Bus線路展開的,沿途去了五六島、海雲臺海水浴場、海東龍宮寺。
五六島,看這名字,或許就能猜出點什麼:時而五個島,時而又是六個島,實際亦確如此,隨著每天潮水潮退情況不同,會有五個或者六個島嶼露出水面。退潮時,松島和燈塔島的底部就連在了一起,成了一個島。Skyway的玻璃棧橋免費開放,為了保護玻璃,需要穿上入口處的鞋套方可進入。
遙看海雲臺
對於旅行者來說,戶外最美的東西莫過於陽光、沙灘和大海。海雲臺的海岸,水清沙細,綿延12公裡的海灘被譽為是韓國最美的海灘。如此美景,小朋友們定不會錯過與大海親密接觸的機會。建議大有機會可以看一看電影《海雲臺》,評分還比較高,有評論稱「披著災難片的外衣,尋找人性中的真善美」。
釜山東海岸的海東龍宮寺,是韓國的三大觀音聖地之一,也是韓國唯一一座位於海邊的寺廟,依山傍海,景色優美,最特別的景致當屬108階、日出巖、四獅子三層石塔……。從龍宮寺入口,沿著108階,拾階而下,中間會經過日出巖,閉上眼睛,可聆聽驚濤拍岸;睜開眼睛可欣賞日出的壯觀美景。
憑海有古剎,滄海伴碧波。
龍王保四方,入定滅海波,
四獅守神塔,觀音居海上。
驚濤拍石壁,信徒誠浴佛。
信徒浴佛
不同於濟州寺廟中的石人,釜山可愛的小沙彌給人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龍宮寺的沙彌
上海街,又稱唐人街,整齊的街道兩側,遍布中國元素,路兩邊開有不少中餐館。
離開釜山前一天,去了太宗臺、龍頭山公園、釜山塔、札嘎其市場。
太宗臺是釜山影島最南端的一個公園,三面環海,茂密的松林與海邊的懸崖峭壁相得益彰,勾畫出這裡獨特的美景。傳說新羅太宗武烈王被這裡的美景所折服,常常來此遊覽,故而得名。從釜山站坐88路巴士抵達這裡。
觀景臺遠眺,海面上,各種大型貨櫃船隻往來絡繹不絕,可見釜山港的繁忙。
太宗寺的石沙彌,形態各異,活靈活現。去往太宗寺的路上,遍地開滿鮮豔的繡球花。
帶著小朋友遊太宗臺,小火車一定是要坐的,省去爬山的辛苦,中途車站可隨時下車參觀,參觀完還可以自己再走上一段,也可以繼續搭乘小火車去往下一站目的地。
釜山塔位於龍頭山公園中,從120米的高空俯瞰釜山全貌,大海、巨輪、大橋、城市、山川盡收眼底。
釜山塔下來,沿著龍頭山公園出來,一路走到海邊的札嘎其(자갈치시장)市場,左邊一棟樓賣的是冰凍海鮮,右邊一棟一層賣的全是鮮活海鮮,一樓買二樓加工,撒西米那種不收加工費,蒸烤的需要加工費。吃一頓生魚片(沾韓式辣醬包上生菜葉或蘇子葉),喝點當地的這種10幾度」白酒」,才算是真正到了釜山。釜山的菜市場、海鮮市場真的很乾淨,地面沒有垃圾沒有積水。買得舒服吃的開心。
我們所住的酒店斜對面就是日本領事館,8月15日韓國光復節(日本戰敗日)來臨之際,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如臨大敵,國旗也不敢升了。大量的韓國警察聚集巡邏,日本領事館位於韓國抗倭名將鄭拔將軍銅像旁,釜山民眾還在日本領事館後門豎起了一個象徵慰安婦的少女銅像,最近幾天不斷有韓國民眾前來弔唁。左邊和後門的這些建築,不知道日本人自己心裡會是什麼感覺?
豬肉湯飯,是經過孩子們集體評選,公認的釜山美食。
豬肉湯飯配蝦醬--味道超讚
釜山歸來,把《釜山行》又看了一遍。影片結尾爸爸的舉動相當感人。歷經艱險沒死在喪屍手裡的婦女和兒童,差點死在了士兵的手裡,死在了當權者的決斷下。女孩的歌聲讓士兵確認了其是否感染,逃過一劫。2020年7月15日,《釜山行2》上映,又譯《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半島》、《屍殺半島》》,講述上部災難發生的4年後,朝鮮半島滿目瘡痍,逃到海外的前士兵Jung-seok奉命回國,意外地遇到了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