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紛呈
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大幕開啟
「拜春節之源·到閬中過年」。在距離春節不到一周的時間裡,17日晚,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正式在閬中古城開幕。
當天,全球最大燈籠亮相,千龍千獅熱鬧古城,嘉陵江浮橋打卡……一個接一個精彩紛呈的活動,在古城裡提前掀起了熱鬧過大年的氛圍。一口氣推出5大主題活動、14個特色活動,一場「年味最濃、時間最長、舞臺最大、傳承最廣」面向全球的春節文化盛宴在閬中開啟。
「最年味」春博會開幕
領略高雅藝術魅力
儘管距離春節還有一周多時間,可是走在閬中古城街道巷落裡,早已是張燈結彩,燈籠高掛,家家戶戶門上貼上了喜慶的對聯,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當天晚上7時,在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中,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宣布: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正式開幕。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建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會長沙馬拉毅、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出席開幕式並分别致辭,南充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主持開幕儀式。
在開幕式上,與會人員觀看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來自專業劇團的演員,以及閬中本地的業餘演員登臺,為市民們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動人嗓門亮起來,優美的舞蹈跳起來。當天晚上的文藝演出,在開場群舞《中國年·鬧春》中拉開序幕,一開始,便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表演的節目,要麼是獲得大獎節目,要麼就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閬中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介紹說。以第二個節目《亮花鞋》為例,該節目榮獲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節目以閬中老觀鎮的一項春節民俗文化活動為創作元素,結合本地民歌小調和童謠,創作成文藝作品,不僅體現的是傳承民俗文化,更多的是與時俱進的創新與突破,反映了新時代人民生活的新面貌。
第三個節目是雜技《舞梅》,也榮獲了巴蜀文藝獎,在表演時,一群美麗的少女撐著花傘在梅花叢中翩翩起舞,花傘在足尖靈動地旋轉、翻騰、跳躍,就像一朵朵美麗的梅花在寒冬中傲然怒放。
雙人舞《情緣》也獲得了中國舞蹈獎荷花獎,舞臺上,兩名演員用舞姿展示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侗族大歌》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山的回音,悠揚婉轉。山野裡的草木,自由奔放。天籟之音是土地裡生長出來,大歌是融入侗族人民血脈的歌唱。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大木偶當天晚上也登臺獻藝,表演了拿手好戲《千裡共嬋娟》,優美的音樂,唯美的畫面和細膩的表演,展示了川北大木偶獨特的技巧和藝術魅力。人偶合一、十米長綢、現場書法是古老傳承的生命活力。明月千裡共享受,團圓正是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禮讚。
特邀愛爾蘭表演團隊表演的踢踏舞《大河之舞》,也讓現場觀眾眼前一亮。踢踏舞是愛爾蘭的特色,更是愛爾蘭的國粹,結合藝術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奔放不羈,詼諧活潑,讓現場觀眾領略了世界高雅藝術的魅力。
戲曲集粹《梨園賀春》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齣好戲醉了一輪春秋,生旦淨末醜爭奇鬥豔,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
亮點紛呈
到閬中開心過大年
全球最大燈籠亮相
17日晚,記者在閬水中路春博會主會場看到,這盞巨型燈籠吸引了市民和遊客的興趣,拍照圍觀的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
閬中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介紹,這盞巨型燈籠為全球最大,設計高度26.887米,加上8米的避雷旗杆,共計34.887米,最大直徑51米,上下口內徑均為30米,最大內徑38米,燈籠內為演藝大廳,可同時容納約400人。
千龍千獅熱鬧古城
除了巨型燈籠外,17日當天,「安逸走四川·閬中過大年」,四川省2020年「千龍千獅鬧新春」群眾文化活動也在閬中古城正式啟動。
來自全省其它市州的42支舞獅隊、21支舞龍隊人員,以及南充各縣(市、區)的龍獅表演隊人員、春節文化非遺項目傳承人、文創產品展示展銷人員,共1000餘人在古城集體獻藝,特別是60餘支龍獅隊伍以行進式、板塊式的個性化特色表演,龍頭威嚴,龍鬚飄飄,目光如炬,舞龍的演員身穿對襟黃褂、燈籠褲,腰扎紅綢帶,頭裹黃布,高舉舞龍杆,一時間,祥龍在他們手頭上下翻騰、跳躍……
按照安排,「千龍千獅鬧新春」群眾文化展演分為「龍吟獅嘯喜賀新春」「龍騰獅舞歡慶盛世」「龍飛獅躍築夢興川」三個篇章,在展示舞龍舞獅的恢弘氣勢的同時,配以歌舞歡騰的民俗表演方陣,表達了「溯源閬中古城春節文化由來——慶祝太平盛世吉祥如意歡樂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主題寓意。
迎春燈會硬核吸晴
隨著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的正式開幕,17日晚,閬苑仙葩迎春燈會也正式亮燈,讓喜慶的節日氣息撲面而來,燈會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火爆,一眼望去,各式各樣精緻的燈組分布在各個角落,絢麗多彩的燈組不僅讓閬中市民們大飽眼福,也讓外來遊客驚嘆不已、流連忘返。
「南自貢、北閬中」,作為閬中最具特色的新春文化活動之一,春節燈會是年味的根本,花燈則成了新春的靈魂,此次展出花燈均為匠人們手工精心編制,色彩鮮豔,工藝精緻,無論是人物神態,還是花草尖梢,都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記者在現場看到,燈會正式亮燈後,立即呈現出了一場集聲光電、音樂、傳統文化等元素為一體的彩燈盛會,為遊客帶來了恢宏、立體的觀燈體驗。
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組委會一名負責人介紹,此次燈會共有100餘個燈組,如農耕二十四節氣,栩栩如生的太初曆故事,以及鼠年生肖系列等。「最奪目的主燈渾天儀,巨型的渾天儀上繁星點點,與頂上二龍相映成輝,既有現代科技感,又融古文化於其間。」這名負責人說。
而「鴻運之路」、「時光隧道」等區域,則由五彩繽紛的燈組組成了寓意幸福美滿的康莊大道,絢麗的藝術彩燈點亮打造「火樹銀花不夜天」靚麗夜景。
除此之外,「川北皮影」燈組將燈光與民俗表演結為一體;「哪吒戲鼠」用時下熱門動畫IP與鼠年生肖結合一體,憨態可掬的卡通形象,讓人忍俊不禁。荷花池中央的閬苑仙境,山巔之上屹立著唯美古建築,群山間遊龍戲鳳五彩斑斕,宛若人間仙境。
閬苑仙葩迎春燈會現場,還有各地的名小吃,以及豐富的文藝節目。根據安排,燈會將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將在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和錦屏山景區同時舉行,為市民和遊客端出一場視覺盛宴。
嘉陵江浮橋打卡去
到閬中過年,還可以去另一「網紅」處打卡,那就是浮橋。
為再現嘉陵江昔日勝景,在這之前,長為350餘米的嘉陵江上浮橋恢復重建,新建浮橋由60艘船隻串連而成,連通古城兩岸,燈籠彩旗裝扮橋身,氛圍濃烈。
「踩『福橋』祈福,歡樂過大年。」閬中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介紹,史料記載,華光樓外嘉陵江上曾有大型浮橋連接對崖南津關,浮橋為公元1472年間所建,橋以木船連接於水面,鋪上木板,兩岸以鐵獸為樁,鐵纜系牢。秋冬水落時鋪設,春夏水漲時拆除,華光樓周遭曾為商賈雲集的鬧市和水碼頭。清人金玉麟《夜登華光樓》詩云:「春城天不夜,人語市如潮」,可想見當日的繁華景象。
此次復建的浮橋,將閬中古城、南津關古鎮、錦屏山區、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在內的多個旅遊景區連為一體,形成古城古鎮相依相融格局,成為遊客參與體驗的又一個水上旅遊項目。
主題活動+特色活動
打造面向全球的春節文化盛宴
1月2日,元旦剛過,「閬中古城萬人同品臘八粥」活動在中天樓為軸心的古城核心街區開幕,當天中午12時,在古城數十家院落和廚房裡精心熬製的臘八粥出鍋,一碗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端上了桌子,伴隨著飄香四溢的臘八味、沁人心脾的五穀香,上萬市民和遊客尋味踏來,端著臘八粥品嘗起來。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對於古城閬中來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閬中古城萬人同品臘八粥」活動的開啟,也標誌著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開啟。
按照部署,今年的春博會從1月2日(臘月初八)開始,將一直持續到2月8日(正月十五),共39天。其中,開幕式將於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舉行。
「在春博會期間,閬中共將推出5大主題活動、14個特色活動。」閬中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介紹,5大主題活動包括2020春博會開幕式暨文藝展演、春節文化博覽園賀年會、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論壇、向百家使(領)館暨時代楷模大拜年、「千龍千獅鬧新春」演出暨春博會閉幕式。
14個特色活動包括海內外家庭閬中過大年、「春節發源地·閬中天下稀」網絡春節聯歡晚會、落下閎及春節文化知識競賽、川劇《落下閎》閬中演出、「亮花鞋」等鄉村文旅大看臺、萬人同品臘八粥、閬苑仙葩迎春燈會、網絡系列徵集活動、「全球網紅·閬中有禮」打卡活動、古城迎春書畫攝影展、川北婚俗新體驗·我在閬中上花轎、踩嘉陵江福橋·賞山水城勝景、春節郵品大拜年、正月十六遊百病暨閬中迎春健步行。
這名負責人介紹,舉辦5大主題活動、14個特色活動,目的是打造一場「年味最濃、時間最長、舞臺最大、傳承最廣」面向全球的春節文化盛宴,以持續擴大春博會的影響力。
活動國際範擦亮
擦亮「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金字招牌
持續舉辦春博會,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已是第三屆,與前兩屆相比,今年春博會持續時間更長,從1月2日(臘月初八)開始至2月8日(正月十五),共計39天。
閬中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介紹,在內容和形式上,今年的春博會活動更具國際範,如海內外家庭閬中過大年;向百家使館大拜年;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政要、專家、學者與國內眾多春節文化專家歡聚閬中,共同出席開幕式和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論壇;邀請愛爾蘭踢踏舞、侗族大歌等國內外精品節目集中展演,體現中外文化融合交流;著眼全國傳播、全球傳播,開展系列傳播活動等。
與前兩屆春節文化博覽會不同的是,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突出團圓這一核心內涵,大力弘揚春節文化。光明日報社第四黨工委書記、記者部主任周立文認為,一方面,團圓體現了春節文化的基本內核,春節帶給國人的幸福、快樂、喜悅,主要源於家人的團圓、親人的團聚、單位的團拜。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回鄉祭祖、圍爐守歲、走親訪友等行為,掛年畫、掛燈籠、貼窗花、貼福字等習俗都是對團圓的追求和慶祝,團圓這根心弦契合了人們的追求圓滿的心理;其次,團圓描繪了人類相處的和美圖景,代表家人、友人、族人的相聚、相親、相愛,無論千裡萬裡、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團圓」二字,就是中國人從靈魂深處對團圓的深情呼喚,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向心力的來源。
閬中市委書記張斌認為,持續舉辦春博會,原因首先是,落下閎是閬中人,在閬中人民心中地位崇高,閬中人民對他有深厚的感情,這是舉辦落下閎春博會的基礎;其次,落下閎恆定正月初一為新年第一天,使閬中人民倍感驕傲,閬中人民非常珍視、重視過年。春節文化在閬中源遠流長、精彩紛呈,閬中榮獲了全國唯一的個「中國春節文化之鄉」殊榮,這是舉辦落下閎春博會的條件;最後,落下閎不僅是四川的落下閎,更應該是中國的落下閎、世界的落下閎,閬中有責任、有義務推動落下閎及春節文化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為推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作貢獻,這是舉辦落下閎春博會的目標。
「連續舉辦春博會,也是為了貫徹落實中省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安排部署,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擦亮『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金字招牌。」張斌說。
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
時間跨度長、花樣兒多、年味最濃
是閬中獻給全球華人的一道年味大餐
熱情邀請海內外賓朋到閬中親身感受
相思不如相見,我們在閬中等您~
過年
來玩
來自:閬中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