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人品好,本事大,為何卻災禍不斷?貪戀了這兩種東西

2020-12-17 騰訊網

武松,堪稱《水滸傳》中最出彩的人物,其光芒都壓住了主角宋江。長久以來被人們所喜愛。至於理由,無外乎以下這三條。

其一:本事大。一個「景陽岡打虎」,就確立了武松「天人」地位。雖不斷有人說,武松本事不可信,因為沒有跟其他高手對決過。但敢問,水滸中還有哪位好漢,如武松這樣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再跟其他厲害好漢對比啥了。

除武功外,武松的精明、能力強也是出類拔萃的。如以一人之力,就乾淨利落、無懈可擊的破了哥哥遇害的案件,思維之冷靜,動作之利落,行動之嚴謹,無人能出其右。

其二:不貪財不好色。水滸好漢不好色似乎很正常,但想必大多是沒機會。對比宋江就清楚了。面對閻婆惜,宋江都養為外宅了。但武松面對潘金蓮呢?兩人情況明顯不同了吧,閻婆惜是為了報恩,潘金蓮是主動勾引。

號稱不好色的宋江扛不住。但武松不但抗住了,且還正義凜然!凡事就怕對比,一比就能看出問題!

至於貪財,則是好漢們的主旋律,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等為何劫持生辰綱?不就是貪財嗎!哪怕魯智深都有貪財的記錄,去了趟桃花山,把李忠和周通的金銀等物就給捲走了。而武松卻沒有這方面不良記錄。

但很可惜,如此不貪財不好色,本事又大的武松,按理說應有好前程才對,哪料卻是災禍不斷,這是為何?只因武松貪了這兩種東西。

其一:貪名的悲劇

一個人貪名聲,是好事。證明了他心中有敬畏,知正邪,明是非!否則就是惡名了,誰會貪戀?武松也是如此,他最珍惜的就是「打虎英雄」這個名號。

比如十字坡,武松嬉皮笑臉跟孫二娘纏鬥時,都把人家壓在身下時,當聽聞一聲「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再看武松立刻收手,後被孫二娘一逼問,都說出了這樣的話,「我是斬頭瀝血的人,何肯戲弄良人!」

從這裡就能看出,武松有多珍惜「打虎英雄」這個名聲。可惜成也是「打虎英雄」,敗也是「打虎英雄」。當武松醉打蔣門神,再報出這個名號時卻引來的禍端,最終被蔣門神夥同張督監等,差點要了他命。

絕望中的武松爆發了,來了個 「血濺鴛鴦樓」,然後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只不過這是武松最後一次貪名了!因為隨著這幾個字,武松就徹底把「打虎英雄」埋葬。從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從 「打虎英雄」變成「行者」。

因而武松貪名,其實反應出了他一心向上,滿懷正義感的本質,只不過被淘汰在遍布虛偽、奸詐的水滸江湖之中,使得武松災禍不斷!

這毫無疑問是個悲劇,但真正值得我們反思的,不是武松貪名悲劇的結果,而是如何讓一個人,能夠正大光明的「貪名」,不要被那些惡行,去公然傷害。

其二:貪酒的鬧劇

細觀察武松便會發現,他跟酒有不解之緣。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有兩次。一次是景陽岡前喝了十八碗,不聽勸告非要上山,絕地反擊這才打死了猛虎!從這個角度來看,武松打虎,就是一次酒後鬧劇!哪料卻反而促成了,武松的成名!

而另一次武松喝酒,是在他成為「行者」後,遇到孔亮時揍了人家後,又喝得大醉,遭遇一條大黃狗。這次武松拿著刀都打不了狗,還一頭扎入小河溝裡翻滾,是狼狽不堪!所以武松打狗,也是一次酒後鬧劇!

這真是「成也是酒,敗也是酒」。因此可以斷定,武松貪的不是酒,而是酒後肆意放飛的「快感」,哪怕醉打蔣門神時,他也是這樣——施恩越勸,他就越喝!那麼武松為何會這樣?

其實,武松貪酒,是在掩飾他內心的自卑感,或說一種不安全感罷了。如他在景陽岡時,懷疑店小二,「你留我在家裡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唬嚇我」。

所以,倘若說「武松貪名」是導致他災禍不斷的外部大環境,那麼他貪酒,則是自身原因導致了。酒醉後的武松,不是威風八面,就是丟人現眼。這種狀態顯然失去了靈活的彈性,使得他變得很極端。

所以,武松災禍不斷,還在於他自己做人極端。這給我們的反思便是,如何化解這種極端情緒?恐怕只有不斷的加強自身修養,起碼在做決定前,能否先不「喝酒」,冷靜哪怕是一分鐘,轉移一些情緒,這樣會不會好些呢?

相關焦點

  • 武松能走出飛雲浦,需具備這三個前提
    便發言發語道:「武松這廝,他是個賊漢,不爭我們吃你的酒食,明日官府上須惹口舌。你若怕打,快走開去!」施恩見不是話頭,便取十來兩銀子,送與他兩個公人。那廝兩個,哪裡肯接?惱忿忿地,只要催促武松上路。施恩討兩碗酒,叫武松吃了,把一個包裹拴在武松腰裡,把這兩隻熟鵝掛在武松行枷上。
  •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守住這三樣東西,一輩子遠禍招福
    本事不僅單一的代表能力,能力只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但絕不是全部。很多時候相比能力,一些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及人生態度更加重要。如果空有能力,卻不懂得在其他方面規範自己,於人生而言也會變得無濟於事。而相反,越有本事的人,其實越懂得守住這三樣東西,人生越走越順,一輩子遠禍招福。一、守住自己的位置一個人無論處於何種環境,懂得守住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既要把自己的分內之事做好,又不去隨意插手別人的事情。很多時候,過於鋒芒畢露終究不是一件好事。哪怕你的初衷是好的,但很可能會招來別人的嫉妒與反感。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
  • 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了一千貫銀子,武松為何不要?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武松打虎不要錢但是要了「賞」 武松去找他哥哥武大郎的時候,路過一地方,名字叫陽穀縣,這裡有一個景陽岡,關於武松景陽岡打死大蟲的故事是耳熟能詳的,這裡我就不再做贅述。但是大家可能對這隻大蟲不太了解。
  • 水滸傳中,包道乙為何只敢飛劍砍武松,卻不敢傷此人?
    武松作為水滸中的打虎英雄,但命運十分坎坷,在殺了西門慶與潘金蓮後,一路奔逃,先後「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最後不得已在二龍山落草,雖然危機重重但也算化險為夷,憑藉自己這雙拳頭殺出了一條血路。
  • 雪花鑌鐵刀每夜都嘯叫,為何給了武松,它就不叫了?
    這個雪花鑌鐵刀在孫二娘手中時,每到夜裡就要嘯叫,而當這把刀被送給武松後,就不再嘯叫了,令人驚奇。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為何會有這等奇異之事的發生。 雪花鑌鐵刀 雪花鑌鐵刀在書中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武松初到孫二娘的店裡時。當時武松因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被官差押送,在路途中就正好進了孫二娘的黑店。
  • 人品和良心(深度好文)
    人品端正,神明保佑,良心不壞,上天偏愛。人這一輩子,人品是最強的後臺,良心是最好的靠山。人品好,不怕人拆臺,良心在,不怕路艱難。把人品做好,一切才會好,把良心守住,比啥都管用。人品和良心,永遠是為人處事的標準,永遠是獲取好名的關鍵!1、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把人品做好,就是成功。
  • 這兩種人,人品極差,必定會孤獨終老
    做人,我們總是要看重人品與基本品格。不管是愛情也好,還是生活也罷,或者是工作當中,一個人的人品是極其重要的,這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衡量標杆,也必定會是一種底線。有這樣兩種人,他們活得很灑脫,自己過得很滿足。但是他們卻從不關心他人的想法,他們的世界很自我,他們的角度很刁鑽。但是,這兩種人,必定是孤獨終老,因為他們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
  • 行者武松的脾氣暴,看似愛憎分明,卻終落得個「虎頭狗尾」結局
    在遇到宋江之前其實根本沒人拿他當回事兒,這都歸咎於他的暴脾氣,一言不合就動拳頭,歸納一番他身上的暴力事件,原來武松是這麼個形象:一、打虎打虎足以顯示武松的功力,徒手格鬥的本事,在梁山眾英雄裡除了魯智深,應該沒有人可比了。打虎的意義很正面,因為這隻虎吃了很多過路人,為民除了一大害。
  • 一個人的人品好與壞,就看對這三個東西的態度,準不準大家說了算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很多人在討論,如何才能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問題,網友都眾說紛紜,有離職、吃飯、面對弱勢群體、面對有錢人的、說有關生死的時候等等。各說各有理,其實認清一個人的人品怎麼樣,但總結下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對待這三樣東西的態度是什麼樣的,準不準大家說了算!
  • 武松能打死老虎,可為何打狗時卻洋相百出?金聖歎說:武松是天人
    但問題是,倘若認真看書,則會發現一詭異之處,使得武松天人的形象,重重跌落塵埃,這便是第32章中的一細節,原文如下:武行者大醉,正要尋事。恨那隻狗趕著他只管吠,便將左手鞘裡制出一口戒刀來,大踏步趕。那隻黃狗繞著溪叫。武行者一刀砍將去,卻砍個空。使得力猛,頭重腳輕,翻筋鬥倒撞下溪裡去,卻起不來。冬月天道,溪水正涸。雖是只有一二尺深淺的水,卻寒冷的當不得。
  • 武松與孫二娘是兄弟關係還是情人關係?為何武松要去調戲孫二娘?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武松和孫二娘的第一次見面在十字坡。時值武松被發配途徑此處,恰好遇到了孫二娘開的人肉包子鋪。孫二娘為人詭計多端,陰險狡詐,虧得武松足智多謀,及時識破孫二娘的陰謀詭計,假裝喝醉抓住孫二娘避過一劫,不然武松將成為包中人肉餡兒。
  • 《水滸傳》中四個殺手為何在飛雲浦不對武鬆動手反而被武松宰殺?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這四人對武松的實力嚴重低估了;第二,這四人臨陣經驗比武松差得太遠;第三,武松佔據了三個優勢。孫二娘被武松輕鬆制服,痛得慘叫,這讓孫二娘和丈夫張青對武松的實力有了清晰認識,這也才讓夫婦二人對武松佩服得五體投地,心甘情願結交。
  • 有本事的男人,身上有這四個特徵
    來源:格上理財什麼是男人的本事?脾氣多大不是本事,聲音多響不是本事,火氣多旺不是本事,嘴巴多甜不是本事。一個男人,想在社會上立足,靠的不是運氣,也不是好嘴,而是實力、人品和韌性。真正有本事的男人,身上有這四個特徵。一、韌性生活苦不苦,自己最清楚。男人難不難,心裡最明白。活在這個世上,生活沒有想像中輕鬆,工作也沒有想像中舒坦。我們要面對很多磨難和風雨,很多考驗和波折。
  • 欒廷玉能打傷關勝,為何打不贏行者武松?其中原因可用三個字概括
    欒廷玉在復仇之戰中連敗關勝等十員大將,但卻奈何武松不得。於是有人為此感到十分詫異:欒廷玉能打傷關勝,為何打不贏行者武松?這個問題其實的答案很簡單,簡單到用三個字就能概括,咱們今天就按照古本水滸傳的描述,來看一看欒廷玉的悍勇和他打不贏武松的原因。
  • 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從言語開始
    人格從一個心理學說能夠劃分不同種類的人格,而人品是人格代表的一部分,一個人好不好,壞不壞,從人品當中就能夠完全地看出來。我們在社會當中,在人際交往當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什麼都不重要,人品好就夠了。 一個人的人品就只是好,還是壞是非常重要的。
  • 做人再有本事,也別炫耀這3樣東西,過來人:謹慎點好
    尤其是這樣3樣東西,我們儘量不要隨便拿出去炫耀。第1樣: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婚姻,是家庭興旺的根本。當我們覺得自己很有「本事」,混得「很好」的時候,就喜歡各種「撒狗糧」,到處曬自己的婚姻。可是,婚姻生活哪有一帆風順的呢。
  • 一起吃飯時,有這三種行為的女人,大多人品很差,不值得男人深交
    但是點餐的那會發現,小何女朋友從頭到尾都沒問過小何父母喜歡吃什麼,所有點的菜都是自己喜歡的,而小何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畢竟在他看來這是寵著女朋友。到了點菜那會,小何女朋友對服務員一點都不禮貌,態度也不怎麼好。
  • 武松為什麼一定要喝醉了才打蔣門神,清醒的時候打難道不好嗎?
    但是張團練這廝有一個好兄弟叫蔣忠,因身體高大,又有一身相撲的好本事,因此在江湖上送他一個外號叫做蔣門神。蔣門神依仗張督監和張團練的勢力保護網,公然奪了施恩的酒店,因此施恩才有意結識武松,要他幫助出這口惡氣,至此武松方才知道施恩要結識他的原因。
  • 男人的兩種行為,表明他只是愛吹牛,沒有什麼本事
    男人的兩種行為,表明他只是愛吹牛,沒有什麼本事一個真正有能力的男人會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所有人自己是有本事的,而那些整天吹吹噓自己來博取別人眼球的男人只是在裝逼。男人動的這兩種行為則表明她只是一個「裝逼犯」,根本就沒有什麼大本事。
  • 武松一步步進入陷阱,面對4位專業殺手,武松為何能絕處逢生?
    這還要說在張都監家裡端起酒的那一刻起,他很喜歡的玉蘭給他倒著酒還唱著小曲,這種快意逍遙的日子,讓武松很是受用,但是這個時候的武松卻不知道,此時他四處已經有了殺機,但是嗜酒如命,他卻一點都沒有發覺。就在這一晚,他被當成賊抓進了大牢,武松才發覺,這就是赤裸裸的陷阱,迅速在腦中一回顧,那張都監和蔣門神都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不得不說這次的他是在劫難逃了。這個蔣門神結仇,讓他現在落到了這步天地,其實就是為了施恩。多月對於蔣門神的復仇,他也瞬間都理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