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訊|成都將消失的兩齣好戲 人氣曾不輸川劇變臉 如今街頭...

2020-12-16 百聞每日精選

四川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成都將消失的兩齣好戲 人氣曾不輸川劇變臉 如今街頭巷尾難尋蹤影

去成都,我們會找一個老茶館,最好是可以一邊看川劇「變臉」,一邊喝著茶享受成都市井生活。川劇「變臉」,儼然已經成為成都文化的一個符號。其實在成都街頭巷尾曾經還有兩齣好戲,它們的人氣不輸川劇「變臉」,只是現在很難再尋到蹤跡。晚清時期,成都木偶劇達到鼎盛時期,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廟會節慶都能夠看到木偶劇的表演,那個時候的人氣絲毫不輸川劇「變臉」。成都皮影戲興盛時期是在清末,在它興盛的時期成都周邊的縣城有多達16個「成都皮影」的戲班子,他們表演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人氣極高,也絲毫不輸川劇變臉。和成都木偶戲一樣,鼎盛時期,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尋其蹤影,每一個表演的場地都是人頭湧動,喝彩聲不斷,人氣絲毫不輸川劇絕活「變臉」。無奈的是成都皮影戲和成都木偶戲沒有川劇「變臉」的好際遇,現如今在成都的街頭巷尾已經很難再尋到它們的蹤影,成為成都即將消失的民間藝術。也希望它們能夠像川劇「變臉」一樣有好的際遇,有人代代相傳,有觀眾為其喝彩,不要在新時代娛樂方式的衝擊下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2、昔日成都人撿相因的老CBD,今淪為民宿群,本地人卻直言:住不得

來成都旅遊,你會選者住哪兒呢?隨著近年來民宿行業的迅猛發展,家庭、情侶出遊多偏愛選擇民宿,已然是個普遍現象。成都繁華市區有一老CBD,昔日是成都人撿相因的地方,如今卻淪為「民宿群」。本地人卻直言:這個地方住不得!這個「民宿群」坐落在一環內的順城大街上,前臨春熙路商業中心,背靠騾馬市地鐵、成都演藝中心。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價格適中,附近還有個美輪美奐的基督教堂,因此廣大遊人普遍會選擇訂這裡的民宿。哪怕正值周末、黃金周,這個地方的人也寥寥無幾。而一旁高聳入雲的寫字樓中,有幾十家酒店式公寓、民宿卻經營得風生水起,入住率極高,形成了「民宿群」。其實,來成都遊玩選擇入住富力天匯大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順城大街與總府路街近乎相交之處,有一座基督教教堂,原名聖約翰堂,後因「如鷹展翅上騰」得名上翔堂,這是中國西南最大的教堂之一,也是成都新婚燕兒舉行結婚儀式的地方,每逢聖誕佳節,這裡人潮湧動。選擇入住順城大街一帶的酒店公寓、民宿,臨近地鐵1/2號線天府廣場站,地鐵1/4號線騾馬市站,出行便利,房費適中。

3、感謝!四川廣元向新洲捐贈價值50萬愛心物資

2月24號晚,滿載著四川省廣元市人民心意的三輛貨車日夜兼程1100多公裡順利抵達新洲區,向新洲區捐贈雞、鴨、蔬菜等愛心物質,助力疫情防控。本次愛心捐贈是由廣元團市委發起倡議,得到當地不少愛心企業和愛心民眾的積極響應,捐贈的物資由廣元物美超市、大愛農耕公益聯盟、蜀之道研學文化傳播公司、好農哥、龔鴨子等企業以及昭化區紅巖鎮和青川縣青溪鎮土雞養殖合作社共同捐贈,包含劍門關土雞1490隻,廣元土鴨1000隻,蛋類23000枚,蔬菜80噸,共計50.39萬元。共青團廣元市委青創部辦公室主任楊新宇說:我們是從四川廣元趕過來的,總共這一次為武漢捐贈了有160多噸蔬菜,這是我們的第二批80噸捐給新洲。我們相信堅強的湖北人民能戰勝此次疫情,我們四川人民和湖北人民永遠心連心,永遠在一起。在愛心物資未抵達交接地點前,新洲區志願者們在現場拉起「感謝四川省廣元市人民對新洲區疫情防控支持」、「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等橫幅,歡迎和感謝廣元市馳援我區抗擊疫情的愛心義舉。

4、雅安市「石棉造」口罩、體溫槍即將上市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保體溫檢測設備性能穩定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雅安市石棉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想方設法積極引進相關企業,為棉城戰「疫」主戰場保駕護航。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學校、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車站等地,體溫測量則是關鍵一環,體溫槍更是成為一線戰「疫」人員的有力武器。所以,一款精度高、響應時間快、非接觸、使用安全及使用壽命長的體溫槍則能有效地為一線戰「疫」人員保駕護航。為了保障戰「疫」期間體溫槍的供應,四川君華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在標準化廠房還沒有建好之前,在石棉縣向陽電商中心臨時建立了一條非接觸式紅外體溫槍生產線,加足馬力確保市場供應。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所生產的體溫槍最初的定位是確保雅安和石棉的需求。據悉,四川君華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將於2月27日向市場供應第一批共1000隻體溫槍。四川君華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在我縣除了生產體溫槍外,目前還在進行口罩製造廠建設,也就是說在不久之後「石棉造」口罩也會面世市場。現在口罩製造廠已經建設到最後一步——淨化廠房,預計3月2日進行交付使用。

5、歷史上最嚴重的鐵路事故是什麼,240人失蹤或遇難?

這件事離我們並不久遠,事情發生在1981年,原來是當時一輛滿載乘客的火車跑出了軌道,撞直接撞擊到山體上。作為一項緊急災難事故,當時的救援其實很及時。這也是我國從修建鐵路到現在為止傷亡最大的一次災難事故。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火車在出發的時候車站突然停電了,導致火車上沒法跟車站取得聯繫。正是因為這些不利因素導致這次的災難事故死亡人數劇增。是我國1981年發生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火車事故,一列載滿乘客的火車衝出軌道撞擊山體,一部分車體墜入了河水中,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鐵路事故。歷史上最嚴重的鐵路事故是2005年的高鐵脫軌事故,由於速度過快,抓軌不牢,導致高鐵撞擊,飛到橋下,導致240人失蹤遇難,後來國家把高鐵速度降下來了。事故發生在我國1981年,具體地點處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縣,事故發生後開展救援,但是到了最後還是發現列車上確認死亡和失蹤的人數高達240人。發生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縣,那一次的火車事故是因為隧道中有東西倒塌,導致列車脫軌。

相關焦點

  • 成都即將消失的民間藝術,街頭巷尾難尋蹤影,曾人氣不輸川劇變臉
    不過它也曾面臨著失傳的境地,在多方的保護和傳承之下,川劇「變臉」得以繼續,現如今提到「變臉」,都知道是川劇中的招牌路數、看家絕技,所以在去成都旅行的時候也會在街頭巷尾尋找有川劇「變臉」的劇院或者茶館。其實在成都街頭巷尾曾經還有兩齣好戲,它們的人氣不輸川劇「變臉」,只是現在很難再尋到蹤跡。
  • 川劇變臉:"國寶"的危機
    2003年8月18日晚,杭州市一火鍋店請來一名川劇演員表演變臉助興。曾被譽為「國寶」的變臉如今已四處泛濫。6月1日,他在收徒儀式上和幾位記者聊天時提及,變臉在國內外泛濫讓他痛心。「我當時純粹是出於對變臉的愛護說了這番話。」  6月4日,一則「國家二級機密變臉藝術流傳海外,變臉王呼籲查處洩密者」的消息,讓變臉的神秘性再次為人們所關注。  「那不是我原來的意思。」王道正說,當時他談到變臉曾作為國家機密,只是希望這門藝術能夠得到尊重。而事實上,他本人並不贊成將「變臉」機密化。
  • 川劇人對變臉洩密「變臉」(視線)(圖)
    越來越多的川劇行外人會變臉,已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一位外地川劇愛好者給四川省川劇院發去一份報紙傳真,上面的消息令幾位負責人大吃一驚:當地一家小學剛舉行了千人變臉活動,學校還準備因此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變臉「洩密」成事實  這則消息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變臉絕技的保衛戰」。
  • 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在杜拜表演川劇變臉
    原標題: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在杜拜表演川劇變臉   2019年2月2日至9日,第二屆杜拜中國龍廟會在世界時尚之都阿聯杜拜舉行。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表演川劇變臉受到觀眾歡迎。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就在2天前,新版川劇《變臉》的彩排現場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一時間自發地吸引了不少戲迷去劇場觀看,400多個座位的劇場被坐得幾乎滿滿當當,展現出經典川劇劇目的「觀眾號召力」。當天彩排現場,演員們帶妝帶道具上臺表演,用正式演出的態度詮釋角色。
  • 川劇「變臉」由來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早在上世紀初葉,傳統大幕戲《歸正樓》之「三變化身」(或叫「九變化身」。
  • 慢鏡頭都看不穿川劇「變臉」背後的洪荒之力
    (原標題:慢鏡頭都看不穿川劇「變臉」背後的洪荒之力) 新華社成都11
  • 川劇變臉「洩密」在我國引起激烈爭論
    新華網成都6月9日電(記者苑堅 白潔)我國將在本月10日迎來首個「文化遺產日」,但屬於中國「國家二級機密」的川劇變臉「洩密」事件本周卻在我國引起激烈爭論。  有「變臉王」之稱的川劇演員王道正日前透露,屬於「國家二級機密」的川劇「變臉」藝術遭「洩密」,個別演員私自對外傳授川劇「變臉」,甚至已流傳到國外。
  • 成都滑翔傘「發燒友」4200米高空展示川劇變臉
    4200米高空展示川劇變臉 成都滑翔傘「發燒友」摘得飛行節銀牌這次飛行將用什麼姿態出現在空中?作為四川人,他想到了川劇。「和競技運動不同,這種飛行主要看創意,滑翔飛行技術只要合格就行。」朱明智說,競技運動要求快與準,但這種比賽拼的就是「腦洞」。  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祁連山,同行們都把「最好的」風讓給了他。「滑翔傘就是空中衝浪,這次變臉需要風力稍微大一點。」
  • 川劇的變臉,你都了解多少?
    小編認為,川劇是成都的特色之一,就連粵劇大佬羅家英,都曾來成都參觀學習。演員們兢兢業業,日復一日的出演著那些經典的故事,弘揚著專屬於中國的文化信息。在川劇劇臺上,能一次次利落瀟灑,通透至極的展現出熟練動作和聲音,是通過數十幾年一次次咬牙堅持到底的「修煉」才能做到的。其中有多少苦,也只有川劇人才知道。
  • 川劇劇本《變臉》曾入選中學教材 魏明倫創作
    一部精湛的劇本,可謂是一臺好戲的靈魂,歷史悠久的川劇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流傳至今,與川劇劇本高超的文學性密不可分。若要論川劇劇本文學性的典範之作,《情探》當之無愧。《情探》一折出自大幕戲《焚香記》,其前身是古本《活捉王魁》,經清末四川大儒趙熙之手改良而成,許多唐詩、宋詞、元曲的名句都被化用在趙熙的劇本中,頗具意境,格調高雅,受到戲迷的一致推崇,甚至一度成為成都市民廣為傳唱的流行歌曲。著名川劇小生藍光臨曾上百次演繹《情探》,並贏得了戲迷和專家的一致肯定。
  • 川劇「變臉玩偶」將走出川門
    【中外玩具網12月13日訊】川劇變臉是四川一絕,堪稱中華藝術之瑰寶,川劇變臉結合玩具,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近期,一款川劇「變臉玩偶」(Face-Changing)在國內玩具市場迅速躥紅,成為不少廠商熱議的話題。
  • 「變臉」失誤「腐蝕」川劇?藝術應該包容而開放
    近日,一段「川劇變臉」的視頻在網上火熱傳開,這「火」的原因卻有些尷尬,表演者在「變臉」過程中接連失誤,最終捂臉離場。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著名青年演員康勇稱,川劇變臉是國粹,更是國家二級文化機密,該表演者的失誤從直觀形式上洩露了川劇變臉特殊道具的組合程序,嚴格講是對川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名片的「腐蝕」。
  • 川劇變臉被私傳國外(組圖)
    晨報廣東專訊中國戲劇界唯一的國家二級機密川劇「變臉」絕技,目前正被個別貪圖錢財的演員私下向國外傳授,「變臉」現已流傳到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地。  今年已68歲的川劇「變臉王」王道正透露,1987年夏天,他隨四川省川劇院在日本東京表演川劇變臉,一度引起轟動。日本藝人表示願意一次性出資5萬美元買走變臉秘密被他當場予以拒絕。2000年,劉德華想拜師學習川劇變臉的新聞爆出後,變臉再次被炒熱。事隔兩年多,王道正再次到日本,竟發現日本已有藝人學會了變臉且在公開場合表演。
  •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經典劇目《白蛇傳》等亮相臺灣
    新華社臺北4月4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川劇變臉、吊打、託舉、站肩、掛頸、纏腰、鑽圈……四川省川劇院65名老中青演員將於4月6日至7日,在臺北演出匯聚川劇一系列高難度技巧的經典劇目《白蛇傳》,並精選《包公賠情》等六出折子戲,為臺灣觀眾呈現一場川劇盛會。
  • 曾金貴揣摩川劇變臉秘密 披露部分變臉過程(圖)
    媒體在得到了彼此想要的猛料之後,又開始發掘幕後的洩密「叛徒」,曾金貴曾說過他曾看過彭大師在電視螢屏上的表演,媒體又突然將這些支言片語放大,彭因此很委屈地背上了洩密的「罪名」,幾個回合,矛頭最後又對準報導中的「始作俑者」曾金貴-----「他是偷學的!」、「有一位神秘的四川藝人教會曾金貴變臉」、「他肯定出了錢剽竊的!」
  • 誰說成都的招牌是大熊貓,我說是川劇變臉,就在蜀風雅韻
    說到成都,真的是玩法太多了,可以吃美食,也可以看經典,還有就是看文化,而且一定要看國粹,川劇變臉肯定是少不了的。在成都可以看川劇變臉的地方很多,比如寬窄巷子,錦裡等,但是都比較小,而正宗的就需要去看蜀風雅韻和芙蓉國粹。
  • 你知道川劇變臉怎麼變的嗎?我知道!
    噴火是秦腔的絕招,變臉是川劇的絕技。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卻各有各的美。說起變臉的來源,就要先從川劇的來源說起了!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如今的四川,廟堂裡都會搭起戲臺演川戲,也就是現在的川劇。那個時候川戲遊走在街頭小巷裡,穿梭在酒肆街坊中,加以當時的時文趣事,史料風月,慢慢被加入許多元素,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川劇的變臉主要還是在二十世紀形成的,由於戲劇人物需要表現情感波動,內心戲碼,揭示角色內心感情的手法,所以採用變臉這一手法來展現情節的表現力。
  • 川劇變臉的原理已經被揭秘!守護了60多年的秘密,說洩露就洩露?
    去了成都除了看大熊貓,吃火鍋,泡茶館,還得親眼看一次變臉。毫無疑問,川劇變臉是貨真價實的國粹。甚至有民間坊傳,川劇變臉的秘密是國家二級機密,也是戲曲界唯一保密級的節目。雖然變臉到底屬不屬於國家機密還存在爭議,但維護傳統手藝,保護國粹,也成了大家的共識。「揭秘黨」讓變臉不再神秘總有人在一點點揭秘變臉的技巧。
  • 2018經典川劇迎新春 名角好戲齊薈萃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資助項目《鐸聲陣陣》、經典川劇《巴山秀才》、法治宣傳劇《秦香蓮》、經典折子戲……1月2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川劇院獲悉,「2018川劇迎新春經典劇目薈萃展演」活動,將於2018年1月11日-16日在成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