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希望泳池抽檢增加次數不走過場
遊了幾次泳,卻得了陰道炎!這樣的遭遇讓家住石岐區的張女士「很鬱悶」,除了倒黴的張女士,還有不少市民在遊泳之後染上結膜炎、中耳炎,嚴重的還染上了皮膚病。有關專家告訴記者,這些很有可能是泳池水質不佳惹的禍。記者了解到,衛生部門一般會在每年8月左右公布市區遊泳池水質達標情況,有市民質疑公布的時間太晚,抽查次數太少導致檢查淪為「走形式」,有關專家提醒市民,市民可以根據上一年的檢驗情況選擇水質有保障的泳池。
遊泳後患上陰道炎、結膜炎
張女士今年38歲,她向本報致電稱,入夏以來,酷愛遊泳的她去過市內多個遊泳場館遊泳,其中不乏一些老牌的遊泳池和近年來比較火爆的水療中心,但是,除了在紫馬嶺遊泳館外,在其他三個泳池遊完泳後,她都得了陰道炎,需要治療一周左右才能好。
無獨有偶,市民王先生也向記者報料,他在市區一家水療中心遊泳後感覺眼睛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患上結膜炎,「醫生懷疑我是在遊泳時接觸了不乾淨的水造成的結膜炎。」王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記者隨後詢問有關皮膚科醫生了解到,每年的暑期都有不少市民在遊泳時感染皮膚疾病,「每年患病的情況有多有少,但是主要原因都是水質不好。」
對於自己的遭遇,本身就在醫療系統工作的張女士懷疑某些遊泳池的水質不合格,不過,苦於自己無法檢測遊泳池的水質,「聽說衛生部門會在每年暑期檢查遊泳場所的水質情況,可是效果好像並不理想。」
專家
選管理規範泳池 遊泳後認真清洗
對於市民的質疑,中山市衛生防疫專家接受採訪時表示,暑期氣溫高,各種細菌在水中更容易滋生,如果遊泳池的水質不達標,市民確實很有可能患上各種傳染性的疾病。他表示,衛生部門的監督和保護是一方面,市民也應該要學會挑選合格的泳池,保證自己的健康。
「可以通過查詢衛生部門上一年的泳池評價來了解泳池的情況,這樣的信息都會在衛生局和衛生監督所的網站上公布。」另外,儘量選擇一些設施較新,管理較為規範的遊泳池或者水療館,「有些地方收費可能貴一些,但是如果管理到位水質達標,也是值得的。」
同時,遊泳後要認真清洗身體,最好選用有除菌能力的沐浴液和洗頭水,避免感染疾病。
市民建議1
抽檢結果能否每天或每周公布
記者隨後從中山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為推行遊泳場所規範化管理,市衛生監督所一般會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啟動遊泳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審工作。並且按照評審的結果為全市超過100家的遊泳場所打分排名,分出A、B、C三個衛生等級,同時還會公布評審不合格的遊泳場所。今年的評審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評審工作看上去不錯,可是市民卻提出了質疑。「每年評審和公布結果的時間都在暑期,等到結果公布,遊泳的高峰期也都過了,最多市民遊泳的時候卻沒有可以參考的水質指導意見。」對於衛生部門的評審制度,張女士表示「不合理」,她建議最好能夠從暑期開始後每天或者每周公布一次抽檢結果,以此來保證市民遊泳衛生。
市民建議2
評審能否不僅限暑期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的水療中心也有遊泳的功能,「水療中心的遊泳池一般都是恆溫的,這些遊泳池一般都會全年開放,如果針對水質的評審只集中在每年的暑期,其他時候的水質怎麼保障?」他希望衛生監督部門在水質檢查中提出更多的可行措施,保證全年都能給遊泳場所施加壓力,保證水質的穩定和潔淨。 (記者李冀珩)
(責任編輯:何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