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樂文化】在日本怎麼扔垃圾?

2021-02-07 行樂


到日本旅遊的人會發現,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垃圾箱!

公共場所沒有垃圾箱卻保持得乾乾淨淨,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奇蹟」,是靠了眾人努力。東京的電車站,曾經有一度菸頭和嚼過的口香糖扔得到處都是,是那些負責清掃的大姐們將地上的口香糖用小鏟子一點一點地鏟淨。她們即使看到有人就在眼前吐了口香糖到地上,也不會當場抗議,而只是默默地伏在地上一鏟一鏟弄乾淨。人們看到她們的辛苦,看到清潔的站臺,慢慢地改變了意識,自覺地把嚼過的口香糖包起來不亂扔。

日本的街頭以前也有很多垃圾箱。上個世紀90年代,垃圾量急劇增加成為社會問題,雖然當時日本全國已經有了1000多處垃圾焚燒廠,但埋設場地還是不夠用。為了補償一部分處理費用和減少垃圾量,家庭垃圾開始收費。可這樣一來,極少數不自覺的人就把家裡的垃圾扔到了公共場所,管理部門為此大傷腦筋。

大概在同一個時期,東京接連發生了數起毒氣傷人事件,有的擱在了地鐵車廂的行李架上,有的放在了車站的垃圾箱裡。作為治安措施,車站內的垃圾箱在一夜之間全部撤走。後來在有些地方重新設置了垃圾箱,但都改成透明的了。

那麼,人們出門的時候怎樣處理自己的垃圾呢?一般是裝進自帶的超市購物袋裡帶回家再扔;也有在設有垃圾箱的地方消費後就扔在那裡,像便利店或是自動售貨機;也有在新幹線裡吃了便當後,裝回購物袋投進車廂內或月臺上的垃圾箱裡,不留在自己的座位上;如果是出遊住在飯店裡,也可拿回飯店再扔。

人們把垃圾帶回家處理的背後有這樣的想法:處理垃圾需要費用,自己的垃圾讓別人處理無異於是讓人承擔了這筆本應自己負擔的費用,自己的垃圾應當自己處理;還有就是儘可能不給他人添麻煩。

日本的一般家庭是怎樣扔垃圾的呢?家庭垃圾大體可分為七類:可燃、不燃、粗大、資源、法定回收和有害垃圾,還有樹木剪下來的枝葉。其中,資源垃圾、有害垃圾與樹木枝葉是免費收集的,飲料瓶、鋁罐、布料、紙張屬於資源垃圾;乾電池、燈管屬於有害垃圾,要單獨處理;樹木枝葉不收費是為了鼓勵種樹。扔可燃與不燃垃圾是要收費的,收費方式各地不同,有的是事先買來含有處理費的專用垃圾袋,有的是將買來的垃圾票貼在要扔的袋子上。粗大垃圾要打電話讓人來拉走,或是自己拿到垃圾廠去。法定回收垃圾主要是家電,由廠家負責回收處理。

居民區設有資源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回收點,由居民輪流值班管理。可燃與不燃垃圾一般放在自己的家門口,如果前一天夜裡拿出的話,還要防貓和防烏鴉來破壞。清潔車來回收,可燃垃圾一般一周兩次,不燃垃圾兩周一次。為了分類,我家的廚房裡有五個垃圾桶, 分別裝可燃、不燃、飲料瓶、玻璃瓶和鋁罐。


|加藤隆三木

作家、翻譯家、詩人。出生於日本東京,自幼學習中文,訪問中國數百次,曾駐上海近六年。

2010年起從事專業寫作,用中日兩種文字發表,近年出版的作品有«日本和歌三十首»、«中國的美意識與日本的美意識»、«薰風濤聲»等。


文字摘自《行樂》2014.4月刊(追櫻不停),購買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窮人在日本都無法扔垃圾,很多人只能把垃圾屯在家裡,味道極重!
    窮人在日本都無法扔垃圾,很多人只能把垃圾屯在家裡,味道極重!如今環境汙染已經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許多地方,人們隨手亂扔垃圾已經成為了常態,但是在日本,窮人都無法扔垃圾,很多人只能把垃圾屯在家裡,味道極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在日本扔垃圾:分類錯了會被「退貨」
    來日本後,我住在一棟十多層的公寓裡。房東是日本一個大公司,房租比較高,管理也不錯。但在我來的最初幾天,就因為垃圾問題受到了「驚嚇」。有天在樓下大堂,看到角落裡有一些裝在塑膠袋裡的報紙、書籍,袋子上貼著醒目的紙條,用嚴厲的口吻寫著「請不要把報紙書籍當可燃垃圾扔,請嚴格遵循垃圾分類。」原來,報紙和書籍是資源物品,不能圖省事往可燃垃圾裡一扔了之,必須用繩子捆好,在規定的日子裡送到資源回收點。我估計,可能是管理員或某個住客發現有人分類不妥後,從垃圾箱裡把垃圾提了出來,並寫留言「警告」所有人。
  • 日本扔垃圾有多麻煩?牛奶盒洗乾淨才能扔,錯過時間得等一個月!
    在日本扔垃圾有多麻煩?   日本人的垃圾分類讓很多的中國遊客初次去的時候都難以接受,因為他們對於垃圾分類的細則近乎變態了。   比如牛奶盒飲料盒紙盒包裝的,需要剪開,洗乾淨,然後晾曬乾淨,把它鋪平整之後,和其他相同類型的垃圾一起,才能扔進垃圾桶。
  • 在日本,邊走路邊吃東西會被鄙視,垃圾扔酒店還要收錢?
    有個網友去了日本旅遊,發現這樣一件事情:在日本,」邊走邊吃「這一在我國很正常的行為竟然會被日本人鄙視!導遊讓我們買了吃的東西不要在外面和車上吃,讓我們都帶回酒店再吃,說日本走在路上吃東西很不禮貌,我好幾次便利店買了關東煮都不敢一邊走一邊吃,都躲在街角吃。這是為什麼呢?
  • 這個日本垃圾桶,扔得輕鬆、還能垃圾分類!
    喜歡做飯的小編,總是嫌棄家裡的垃圾桶不夠大,各種廚餘垃圾,真的很多。
  • 為什麼日本垃圾桶那麼少?想要扔垃圾的時候怎麼辦?
    所有去到日本的小夥伴,都會感慨日本的乾淨整潔。日本無論是大馬路還是小街小巷,都非常乾淨,沒有一點垃圾的痕跡。回收垃圾也有規定,每周7天,每天回收的垃圾各不相同。今天回收紙質垃圾,明天回收玻璃垃圾,會依次進行回收。街道上很少有這麼完整的分類垃圾桶,比起家庭垃圾分的10幾20個類別,資源回收率不高,日本政府不是很推崇。
  • 外國滿地垃圾是中國人扔的?
    每到假日,很多人會選擇出國玩耍,往年每到這種時候,都會有國外媒體報導「中國遊客素質差,大聲喧譁,隨地扔垃圾。」這個負面標籤我們背了好多年。而今年因為疫情,全球遍地跑的中國人都「消失」了,那外國的景點就終於清淨了嗎?
  • 「插樸」是什麼垃圾?「豁水」怎麼扔?摜垃圾的學問儂曉得伐
    「7月到,垃圾儂會分類了伐!摜垃圾搿樁事體再也不能淘漿糊咯!分了好,分了準,後續垃圾處理才能真正減量,處理起來也更環保!那麼,小布來考考大家,上海話裡的這些東西到底屬於哪一類垃圾?比如「豁水」是啥垃圾?「尿布」是溼垃圾嗎?今朝小布來幫儂弄弄清爽。
  • 咱們把它當垃圾扔了,日本人卻把它做成美食,而且吃了上千年了
    咱們把它當垃圾扔了,日本人卻把它做成美食,而且吃了上千年了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南北因為氣候的食材的差異,在飲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國內尚且如此,國外的差距就更大了,有的東西,在咱們國內都是當做垃圾一樣,在外國卻被當做一種美食,真的很令人詫異。這就是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有一種東西,國內很多,而且都是當做垃圾處理,從來沒人想過吃它,但是在日本卻被當作一種美食,而且據說已經吃了上千年了。這種東西就是楓葉,嚴格的來說是槭樹科的楓葉,網友:這也可以吃嗎?
  • 清潔工扔垃圾被打,業主:大半夜你扔垃圾扔到我家來了?
    現在每個小區樓下都有專門的提供扔垃圾的地方,這也方便小區人員扔垃圾,當然也會不定時的有清潔工來拉走這些垃圾,這不,下面這位清潔工和業主之前槓上了民警:怎麼回事?你說一哈。他說不是,他丟垃圾的。我問丟垃圾丟到我家,丟什麼垃圾,他就跑了。民警:你跑到哪被攔住的?趙先生:就在麻將館後面。一拳頭給我打過來。也難免讓人起疑心,大晚上跑人家房子去丟垃圾,丟也就丟了正大光明說工作嘛,問題是,趙先生撒腿就跑。
  • 來買 | 這個日本垃圾桶,扔得輕鬆、還能垃圾分類!
    而且一扔瓶瓶罐罐什麼的,垃圾桶就一下子就裝滿了。每次扔砧板上殘料,都要頻頻彎腰倒入垃圾桶,也是很累。所以,小編一直在找一款能讓自己用起來更順手、更舒心的廚房垃圾桶。它長47cm,寬34cm,高80cm,是雙層大容量設計,上層有30L,下層有15L,足以讓你扔個夠。
  • 印度人疑惑:這東西在印度是極品美食,怎麼中國人卻把它當垃圾扔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就像中國的臭豆腐一樣,很多外國人接受不了,但是喜歡吃這個的中國人卻覺得好吃。這在印度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在印度可是一道美味的料理,為什麼中國人卻把它當成垃圾呢?小編也猜不到,這就是香蕉皮。吃香蕉的時候吃白色的果肉,然後扔掉香蕉皮。
  • 【行樂攻略】9元機票飛向日本九州!
    專攻日本線路,從衝繩,到北海道,從關西,到關東。走過,看過,所以更懂得珍惜。你是一個和武曉丹一樣善於根據自己喜好合理規劃旅遊路線的攻略高手麼?行樂「遊記」欄目期待你的分享。徵稿郵箱:editor@zensy.com|緣起 此次旅程是由一場史無前例的網絡大促引發的。
  • 吉市行樂【把日本的中古市集開到北京三裡屯】
    在物質與文化發展豐富的北京,很多朋友都對中古不陌生,甚至中古的愛好圈也越來越大。中古在日本就是二手的意思,日本本無「舊」之說,對應於新日本用古來形容,因此就有中古之說。日本大街上隨處可見中古店,當前的日本中古行業從回收、鑑定、拍賣、售賣都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業模式。
  • 日本家電類「粗大垃圾」,要買「準扔證」,年代越久,費用越高!
    日本家電類「粗大垃圾」,要買「準扔證」,年代越久,費用越高!日本是個島國,能源匱乏使日本人都有一種能源危機感,他們從小就開始被灌輸和培養節能意識。節能在日本已經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細節中,並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 行樂料理心 ▎日本料理的最大「秘密」
    到日本旅遊少不得要品嘗一下日本料理,那麼它的特點是什麼呢?一般都會列出:日本料理注重色彩、清香可口、味道鮮純、餐具諧美等。
  • 【行樂食堂】去衝繩怎麼能錯過這些海鮮料理店?
    居酒屋的形式相對輕鬆,食物雖不及懷石料理精緻,但卻獨有一番街頭巷尾的市井味道。這家名叫銀次的居酒屋店開在衝繩那霸副中心Omoromachi,地理位置非常便利。乘坐單軌電車在這一站下車,逛逛日本最大的DFS免稅商城,一路向北,沿路還可經過Best電器、山田電機電器店、M U J I 無印良品倉庫店,在一番血拼後,坐在人氣極旺的銀次店內,逐一品嘗衝繩地道的美食和日本特色的佳餚,怎一個滿足了得。
  • 逛公園垃圾怎麼扔?北京的公園景區是否有「四色齊全」垃圾桶?
    逛公園時遊客產生的垃圾該怎麼扔?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各家公園基本都是根據遊客流量和習慣來配置垃圾桶,但有的公園垃圾分類標識出現錯誤,易誤導遊客開展正確分類。北京動物園假日期間,帶孩子來北京動物園遊玩的遊客不少。
  • 【行樂之"最"】日本第一高樓——阿倍野HARUKAS
    在2014年3月7日之前,「日本第一高樓」的稱號一直屬於橫濱市的「橫濱標誌塔大廈」所有,高296米的大樓建成於1993年。如今,這一紀錄被位於大阪市阿倍野區的阿倍野HARUKAS 打破——由近畿日本鐵道公司投資約1300億日元所建,佔地2.87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6萬平方米,地下5層,地上60層,是除電視塔之外日本目前最高的建築。在古語中,HARUKAS 意味著「使之晴朗明亮」。
  • 在日本,扔掉一件垃圾有多難-虎嗅網
    大街上吐痰、扔垃圾的人隨處可見,公共廁所更是最髒的地方。日本教育評論家高橋敷還怒其不爭地出了一本叫做《醜陋的日本人》的書,大批日本人的民族性。但在那之後,日本人漸漸習慣了沒有垃圾箱的狀態,再考慮到重新安裝的成本,這個現象就一直留存到了現在。沒有了垃圾箱,日本人要怎麼扔垃圾呢?答:把垃圾放進塑膠袋中帶回家扔。當然,對於去日本旅遊的外國人,很多時候就只能盡力找垃圾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