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旖施的湖光山色飲譽天下的杭州,每到盛夏,它的遊暑炎熱同樣著稱於世然而距杭州六十彩公裡的莫幹山,卻象是神通廣大的造物主創造出來的令人嚮往的清涼世界,成為中外馳名的避暑勝地。
莫幹山不高,只有海拔七百多來。這裡之所以清涼,有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它處於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大小峰巒銜咬環抱,從山顛遠跳,莫幹山恰好被兩座山峰夾峙著.形成了一個空素的峽谷,呈馬蹄形,口子朝東南方向。每年夏天,這裡東南風勁吹,習習清風迴旋於山谷之中,格外涼爽宜人。即使是盛夏酷暑、山下驕陽當空,揮汗如雨,而山上依然京爽如秋。、從山下到山上,就象突然變換了一個季節。最高氣溫也不超過攝氏二十九度,早晚更為清涼。從前有個文人在石壁上刻了「清涼世界」四個大字,這對莫千山來說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莫幹山多修竹,幾千畝山地瀟湘綴遍,可謂竹海。解放後,莫幹山管理局精心種植了一千多畝竹,四千多畝樹,綠化面積達90%以上。這裡幽算從叢,綠蔭環繞,為避暑勝地披上了一件翠綠的衣衫,山上竹的品種繁多,有毛竹長竹、塘竹、細竹,高矮粗細不一,彌望皆是,風動波湧。閒步其中,只見水竹清華,綠茸披重,連正午都不見陽光,涼爽沁人,真如詩人所形容的:「狹徑不見日,午怯衣裳單「一路上山風起處,秀竹彎腰,婆娑起舞,歐間篩西斑駁秀影,滿地碎金,搖曳跳躍,煞是可愛。自際那沙沙的竹濤。猶似午夜的潮聲。從遠處踏波而來,轟而不鬧,動則更靜,使人遐想不知有暑。
莫幹多蟬,這是山上又一特點不明真情的遊人常常會擔心螂噪而心煩,蟲鳴而鬱悶。其實這是不懂莫幹山之妙處。每當夜闌深沉,那滿山盈千累萬的知了,齊鼓動羽翼, 引吭高歌,有緩有急,有抑有揚,時而如急雨驟降,空谷轟鳴時而如琴慧弦斷,寂然無聲,這一絕妙的天籟樂曲,催人萬念俱滅,甜甜入睡。 莫幹山的飛瀑流泉,與它的清涼幽靜同享盛名。山中泉水,到處都有。山中夜雨,到處是飛泉,滿眼舒亮白練。貫耳淙淙有聲。其中尤以創池的瀑布最為壯觀如果你依著指路牌,循石階而下,過蔭山橋,蔭山洞,條 白亮的山溪 在巖隙間緩緩簇擁向前, 好象一位熱情的導遊, 牽引著你到了景色壯觀的創池,抬眼望去,但見一堵峭壁巨巖兀立。上鐫「周吳幹將莫邪夫婦磨劍池」十一個篆體大字。如同莫幹山其他名勝古蹟一樣,創池的得名,也有她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吳越春秋時代,吳王周閶曾派千將莫邪到這裡鑄對雌雄寶劍削鐵如泥。鋒利異常,定名為「幹將」、「莫邪」。後人為紀念他們,將這座山也叫做「莫幹山」了。當年幹將、莫邪鑄劍的劍池和磨劍石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莫幹山勝景之一。
劍池南端的峭壁間, 一孔石橋橫跨峽谷之上,這就是石拱古橋一一觀瀑橋。 它坐落在峭巖壁立的半山腰上,和劍池正好相望.是觀賞飛瀑的最佳處。站在橋上,可以清楚地望見高崖上飛下一匹巨大的白絹,分三階順間而下,流經磨劍石、飛虹橋,忽象銀河下瀉,在深潭裡激起千波萬浪,轟鳴如鼓,霧氣瀠瀠,涼沁心脾這景象。猶如空谷中有兩軍對陣廝拼,硝姻瀰漫,殺聲陣陣,頗為壯觀。難怪古往今來,多少遊人,在此欖勝餐秀,或爭相攝影,或灌足池畔,領略瀑布的奇偉。莫幹山的霧,也是膾炙人口的佳勝之一。清晨起來,憑欄眺望,遠處山巒撒開道道輕紗。不一會,晨霧象被驅趕著的羊群奔湧而來,頃刻穿房入戶,滿室氤氳。整個莫幹山沉浮於霧海之中,仿佛神話中仙境一般。 當你俯瞰下界,雲鋪深壑,霧彌危巖,雲浪滾滾,汪洋無際。一九五一年七月、陳毅同志探視病友來莫幹山,曾寫有「莫幹好,大霧常彌天。時晴時雨渾難定,迷失樓臺咫尺間,夜來喜睡酣」的佳句。塔山是莫幹山最高處,站在峰頂上,只覺懸崖凌空,天風浩蕩,猶如泰山日觀峰。在這裡看日,條件天成,登臺遠制,東北能望煙波浩渺的太湖,東南可見萬馬奔騰的錢江。晨光微贏中,東方地平線上逐漸燃起一堆大火,水天溶為一片。接著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頓時山崖峭壁披上金色的衣裳,腳下山林,雲消霧散,晴空豔陽,滿目蒼翠,炫人眼目。
此外,如蘆蕩秀色,蔭山洞天,和治山附近石礄之奇特,石門卡之雄偉,碧塢、福水,葛嶺之飛瀑:聞鍾橋、雙疊泉、莫幹嶺之幽情,以及炮臺山、銅官山、天泉山處之勝景,相距都在二十裡之內,也是遊人探幽訪勝的涉足之處。 那麼你們對莫幹山怎麼看?歡迎將你們對此的看法留言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