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中新社香港10月7日電 題:「誰遣香茶挽夢回」――從香港飲茶文化說起

  中新社記者 周志彬

  香港是現代社會,但傳統茶文化內涵卻十分豐富。飲茶是香港市民的飲食文化之一,很多人一天不到酒樓茶館喝杯茶,便渾身不自在。1997年7月1日,不少市民聚集在酒館茶樓,邊品茗,邊歡慶香港回歸祖國。

  香港人好飲茶,不僅喜歡上茶樓,喝杯下午茶也已經是大部分香港人的習慣。香港可能是除了各個茶葉產地之外,飲茶文化最普遍的地區,而且香港人喝茶的包容度大,無論紅茶、黑茶、綠茶……中國茶、印度茶、斯裡蘭卡茶通通都喝。

  香港人愛喝茶的習慣,更促成了茶葉生意在香港的長久發展。香港是亞洲區內人均年茶葉消耗量最高的城市,每名市民每年平均飲用達1.4千克的茶,超過全球人均年茶葉消耗量兩倍。香港地區是重要的茶葉進口與轉口市場。從1938年進口僅900噸,到2010年,香港的茶葉入口總值已高達數萬噸、總值6400萬美元,出口總值亦超過2千萬美元。

  「北窗高臥鼾如雷,誰遣香茶挽夢回?」1997年,香港首次演出話劇《誰遣香茶挽夢回》,劇名來自陸遊遊建州(福建南平)品嘗北苑茶時所作的《試茶》一首。《誰》劇透過女主角葉青青接手父母的老式茶莊後,改革成為迎合時代的現代茶莊,延續茶莊的生命,故事展現出香港新舊茶莊的變遷及香港茶文化的歷史。

  位於遊客購物熱點尖沙咀的香港新星茶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茶莊在年輕莊主楊建恆的帶領下,以拓展中國茶的年輕市場為主要目標,打破了傳統茶行的經營方法,將品質上乘的中國茶以新式包裝及銷售手法推出市場。

  楊建恆表示,香港由於特殊的歷史地位造就陳年普洱藏量豐富。他說,在英國殖民地時代,並不能自由與內地交易,因此當一有機會與內地交易,便會大量訂貨,因此到現在為止,仍積存有較多普洱舊茶,「現在很多內地喜歡普洱茶的行家反而要來香港尋找陳年普洱茶。可以說,香港為中國茶葉歷史保存了一些見證」。

  香港茶莊及喝茶文化的演變,其實也是香港社會的演變。香港回歸時經歷了金融海嘯,百業不振,喝茶也成了奢侈,舊茶莊面臨淘汰;在香港經濟一蹶不振之際,中央政府宣布多項惠港政策,包括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自由行」政策等,令香港經濟再度蓬勃,現在上茶樓飲茶更要排隊拿籌(等候順序編號),而舊茶莊也藉助「自由行」煥發新機,從簡陋的舊式茶莊改變成呈開放格局的新式茶莊,令顧客有了更多的貨品選擇,也有了舒適的購物環境。

  「誰遣香茶挽夢回?」從愛喝茶,到入口茶葉,再到轉口世界,香港不僅是愛茶者的一個樂園,也是國際茶葉市場的一扇窗口。雖然香港並無產茶,但世界的茶葉史必有一頁之地留給香港。(完)

相關焦點

  • 【普洱印象】香港飲茶文化以及商業文化
    香港人好飲茶,不僅喜歡上茶樓,喝杯下午茶也已經是大部分香港人的習慣。  香港是現代社會,但傳統茶文化內涵卻十分豐富。飲茶是香港市民的飲食文化之一,很多人一天不到酒樓茶館喝杯茶,便渾身不自在。1997年7月1日,不少市民聚集在酒館茶樓,邊品茗,邊歡慶香港回歸祖國。  香港人好飲茶,不僅喜歡上茶樓,喝杯下午茶也已經是大部分香港人的習慣。
  • 港文化 香港人的飲茶文化
    茶餐廳已經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無分年齡階層,不少政府高官都曾公開表示愛好茶餐廳食品,作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貼近普羅大眾生活的一種表示。 到茶樓去叫上一壺茶,幾件點心,然後好好享受一段悠閒的時光,這是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其實香港人愛飲茶,不單是為了品嘗清香的中國茶和講究的點心,更重要的是與三五知己或家人一邊閒聊,一邊享受美食,舒舒服服的消磨半天時間。此外,茶客們毫無顧忌地在茶樓高談闊論,喧鬧訕笑,也是香港飲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內地很多遊客出遊香港都一定得上茶樓一遭,感受一下那種香港式的熱鬧氣氛。
  • 從香港新鈔設計看港式飲茶文化!
    好聽的粵語歌曲還是港式飲茶?要說香港人喜歡喝茶有據為證從香港新發的紙鈔上就可見一斑新鈔上的主題圖案除了滙豐銅獅、皇后大道中1號滙豐總行大廈,還有中環商業區、香港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粵劇等這些最具外貌代表的傳統和現代元素,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展示。其中,引起茶小鳳注意的20元新鈔的設計主題——港式飲茶文化,這也是最貼近生活,深受香港市民喜愛的生活部分。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吧!
  • 得閒飲茶——體會香港茶樓文化
    和兩廣一帶一樣,香港人總是把「得閒飲茶」掛在嘴邊。上茶樓,喝早茶早已成為香港人生活日常,而茶樓文化自然也成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 香港茶餐廳攻略 | 香港茶餐廳文化和飲茶文化
    茶餐廳的一大特點,就是那種粗豪的地痞文化。侍應們不會講究禮數,文質彬彬的向你打招呼,也不會穿著整齊的侍應禮服。茶餐廳已經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無分年齡階層,不少政府高官都曾公開表示愛好茶餐廳食品,作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貼近普羅大眾生活的一種表示。到茶樓去叫上一壺茶,幾件點心,然後好好享受一段悠閒的時光,這是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其實香港人愛飲茶,不單是為了品嘗清香的中國茶和講究的點心,更重要的是與三五知己或家人一邊閒聊,一邊享受美食,舒舒服服的消磨半天時間。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飲茶文化
    提起香港,不少外國人第一樣聯想到的就是「點心」!茶樓「一盅兩件」的文化可謂是深入港人骨髓,每逢周末,飲茶更是一家人團聚的最佳活動。所謂「一盅兩件」,即是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香港人俗稱「飲茶」。「一盅」是焗盅,或稱蓋杯,意即用蓋杯泡茶,舊式茶樓「夥計」(茶樓侍應)拿著大水煲為茶客添水。
  • 香港的飲茶之風
    飲茶是中國的傳統,那麼香港定是不例外。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香港的茶業蓬勃發展。茶樓、茶室越來越多,飲茶風尚異彩紛呈。
  • 巴蜀的飲茶文化
    飲茶習俗是古重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飲茶的方式,茶館的情趣上都別具一格,吸引中外遊客的興趣,體現出重慶古老文化傳統和迷人的魅力。抗戰時期寓居重慶的一位作家在回憶戰時陪部重慶生活在香港《星島旅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說「領略巴黎的風情在咖啡館,領略重慶的風情在茶館。寫重慶,不可不寫茶館。用蓋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談夭,想談多久就多久。」足見重慶茶館濃鬱的巴渝風情韻味,為海內外遊客所讚賞。重慶人飲茶之風俗,歷史悠久。
  • 【揭秘】南北飲茶文化的區別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
  • 南北飲茶文化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文化。飲茶,不僅僅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更是一種自我的文化提升。但是因為地域的差異,北方人粗獷豪放,南方人清新婉約,飲茶文化上面,南方北方有怎樣的區別呢?說起南方飲茶,不得不提到福建的茶文化。大抵上,閩南人嗜烏龍茶,福州人好花茶,閩北人喝烏龍茶和綠茶,閩東人則飲綠茶。因此,八閩形成富於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 「Yum Cha」:香港特色 創意飲茶
    「一家大小去飲茶!」,一杯香茗,一盅點心,茶樓是香港人生活一部份,也是外國人對於香港的印象之一。
  • 香港假日飲茶
    「香港人愛吃」所以每天總由茶樓飲茶開始,香港人在上海也有飲茶
  • 在香港飲茶|食肆
    在香港飲茶|食肆文|姜嘉    出鏡|燕喃    攝影|Lucas
  • 古人的秋日浪漫:重陽飲茶話菊花——從茶聖陸羽開始說起
    農曆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秋高氣爽,飲茶賞菊,在古人眼中也是遠離世俗的一種風流雅事。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唐 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皎然是唐代著名詩僧,既嗜茶,也善於烹茶、品茶,對茶事也頗有研究,是茶聖陸羽的好友。陸羽從家鄉竟陵來到苕溪以後,與 皎然結為忘年交。重陽佳節,皎然與陸羽在院中飲茶,寫下了此詩。
  • 【香港人飲茶「五步曲」】
    在香港進入中式酒樓飲茶,可能因為語言的差異讓你一下子無所適從,不過沒有關係,以下為各位提供一個飲茶「五步曲
  • 得閒飲茶
    香港中上環一帶擠滿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公司,其中跟香港的所有事物一樣,公司與公司,行業與行業之間,自有一條無形的鄙視鏈。這幾年內地總批判香港人歧視內地人,其實因為香港人本身就習慣歧視,香港社會是由大大小小的鄙視鏈構成。K的公司在中上環公司鄙視鏈的最上端,我的公司隔了好幾級,幾乎在鄙視鏈見底的地方。能讓我們這兩條平行線相交的點在於,南方某音樂節。
  • 馬斌分享『爸爸經』 逛茶樓感受香港飲茶文化
    鳳凰衛視11月17日點滴鳳凰人》節目播出,以下為文字實錄:竹幼婷:許多鳳凰人和我一樣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時間,而認為香港的文化呢,是藉由於飲食,而平時就喜歡逛菜市場,吃小攤子,生活非常平民化的馬斌,這一周的私約會就和我在一家非常有懷舊情調的廣東茶樓。在人聲鼎沸,還有點心叫賣聲當中,我們來感受一些香港以及廣東的飲茶文化。
  • 香港 | 廣東人說的「得閒飲茶」不是一句客套話
    / 全景延續百年的廣州早茶,作為本土飲食文化的精華,照樣可以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老茶樓要做的事,只有一件,服務更年輕的人,讓新新茶客成為自己的老茶客。反正,不管老的嫩的,廣東人得閒就要飲茶,這件事他們來真的,可不是客套。
  • 香港發行新版港元紙幣 粵劇飲茶成新圖案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尉奕陽)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7月24日聯同香港三家發鈔銀行,宣布發行新版港元紙幣。新鈔一改以往圖案設計,將多款香港元素作為面額圖樣。新鈔最快將從2018年年底起陸續上市流通。
  • 香港特色美食文化
    上館子「飲茶」品茗吃點心,是香港人社交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早、中、晚都可以飲茶。當然,這裡的「飲茶」並不單單是喝茶,還要吃點心。變化多樣的蒸餃、包子、糕餅、燉湯,以及數不清的精緻小點,保證吃撐了肚子,意猶未盡!從香港獨有的茶餐廳可見香港飲食文化裡平民化的一面,馳名的「絲襪」奶茶、蛋撻、菠蘿油,滋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