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新竹城隍廟香火鼎盛 廟口小吃挑動味蕾

2020-12-19 東方網

新竹城隍廟,匯集經典小吃美食。

  東南網1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冬季來趟臺灣新竹風城旅遊,總要嘗嘗竹塹美食,新竹炒米粉,外加一碗貢丸湯,意猶未盡,還可以點盤蚵仔煎、新竹肉圓,並可以吃到蔬菜甜汁原味的潤餅,哪裡可以一網打盡「庶民味覺殿堂」?答案是新竹城隍廟,廟口小吃攤攤精彩,保證挑動你的味蕾。

  新竹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的城隍廟,列屬三級古蹟。本廟與觀音媽亭、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

  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指出,新竹城隍廟創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曰瑛倡議興建,1875年,淡水新竹分治,設臺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故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威靈公,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

  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來城隍廟享用美食小吃,南北遊客各有自己的喜好,有人愛吃炒米粉、什錦湯、貢丸湯,也愛香噴噴的滷肉飯以及新竹肉丸。

  也有人專門來吃蚵仔煎,鮮嫩蚵仔,蔬菜青翠,包在外面的蕃薯粉調的剛剛好,吃起來不會太軟,又不會硬到破壞的蚵仔的口感。

  城隍廟口百年老字號的潤餅店,總是大排長龍,目前己傳至第五代,現代人吃潤餅偏好蔬菜類的佐料,已不喜大魚大肉油膩的口感,老闆也特地為此將其配料做了一些調整。

  有豆乾、香草、蛋酥、肉鬆、花生粉、羅卜幹、韭菜、高麗菜、豆芽菜等佐料,潤餅皮香且Q,沒沾留多餘的麵粉凸粒,蛋酥是用麵粉加蛋所做成的,滷菜則是以高麗菜加上紅蘿蔔炒煮而成,使得潤餅更增添許多蔬菜的甜汁原味。至今仍然保持原有的製作方式與特色,誠心盡力的做可口的潤餅,很快的受到當地人與速食族的喜愛,這是它遠近馳名的主因。

冬天來碗薑汁熱湯圓,暖呼呼。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

郭潤餅店是知名百年老店

新竹城隍廟,庶民味覺殿堂。

城隍廟小吃,攤攤精彩。

新竹城隍廟,星期假日總是擠滿遊客,享用竹塹美食。

城隍廟口的潤餅店,總是大排長龍。

城隍廟旁的小攤販,包餡燒麻糬也大受歡迎。

貢丸、魚丸、肉圓,加上米粉,都是新竹特產。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新竹城隍廟口小吃 百年正宗好口味
    歷史悠久的城隍廟,除了香火鼎盛,周邊美食也同樣精採,動輒百年的小吃老攤,每家生意都好得不得了,其中這一碗暖胃的丸子湯,就是傳承百年的好滋味,來廟口品嘗丸子湯的朋友,幾乎每一位都是老顧客,小小的攤子前,歷經時光的流轉
  • 新竹城隍廟——是令人可回味再三的古蹟廟宇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列屬二級古蹟的新竹都城隍廟,位於北門街與東門街的路口,創建於清乾隆13(1748)年,廟內供奉威靈公都城隍,為本省諸城隍廟中神位最高者。
  • 新竹城隍廟
    「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在臺灣民間信仰裡,新竹城隍聲威顯赫,與北港媽祖的聲望不分軒輊。事實上,新竹城隍爺是臺澎地區「官階」最高的城隍祀神,從清代就香火鼎盛;而其城隍廟也有250年以上歷史,名列三級古蹟。
  • 上海旅遊必去,城隍廟可不僅僅是廟
    來上海旅遊,有個地方必須要去,那便是城隍廟了。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它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
  • 享有「江南第一廟」美譽,至今香火鼎盛
    ,香火鼎盛。,香火鼎盛。,香火鼎盛。,香火鼎盛。,香火鼎盛。
  • 吃遍臺灣:新竹城隍廟 肉圓?丸吃到飽
    吃遍臺灣:新竹城隍廟 肉圓?    城隍廟柳家滷肉飯,質量均佳。    新竹城隍廟入口第一家林家肉圓,肉圓皮與內餡,都有獨特口味。    新竹城隍廟小吃遠近馳名,在中山路與東門街間;這些小吃店清朝乾隆年間就蕈集,建議品嘗肉圓、?
  • 新竹城隍廟獨一家 連家阿婆蛋酥魷魚羹很特殊
    (圖片來源:欣新聞)  新竹城隍廟的小吃重複度很高,貢丸湯、米粉炒、肉圓、魷魚羹的攤子相當多,位於廟前正前方十步路的「連家阿婆蛋酥魷魚羹」顯得特殊。  連家阿婆已經傳承三代,是攤老字號的城隍廟口小吃,供應羹湯、肉圓、米粉與貢丸湯等新竹特色小吃,每碗都是35元,與臺北相較,這裡的價位平易近人,且料多又實在。  招牌的蛋酥魷魚羹內容相當豐富,除了新鮮魷魚外,還加入花枝丸、燕丸、肉羹、魚羹等好料,幾乎到了料比湯多的地步。
  • 臺灣的這兩個城隍廟,去過的人有多少?
    新竹都城隍廟「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在臺灣民間信仰裡,新竹城隍聲威顯赫,與北港媽祖的聲望不分軒輊。事實上,新竹城隍爺是臺澎地區「官階」最高的城隍祀神,從清代就香火鼎盛;而其城隍廟也有250年以上歷史,名列三級古蹟。
  • 山東日照:東夷小鎮美食街上,琳琅滿目的小吃再次挑動食客味蕾!
    近日,山東日照,日照市東夷小鎮的美食街上,琳琅滿目的小吃再次挑動起市民食客們的味蕾。近日,東夷小鎮美食街區80%多的商家已恢復營業,文創、手工藝品、餐飲、展館、遊樂場等項目逐步恢復運營,吸引來不少市民前來逛街品嘗美食。
  • 大陸踩線團參觀新竹都城隍廟 稱"範謝將軍"嚇人
    大陸踩線團參觀新竹都城隍廟 稱"範謝將軍"嚇人 2008年06月24日 15: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剛好是廟前小吃公休日,無法看到熱鬧景象。但踩線團團員對廟內的「範謝將軍」印象深刻,表示「看起來挺嚇人的」,而黑臉城隍爺也是他們從來沒見過的。  據「中央社」報導,大陸踩線團到臺灣的參訪行程已近尾聲,一路上由「觀光局」人員陪同。新竹市觀光局觀光營銷課長鄭冠國今天全程陪同,他把握難得機會促銷新竹,希望能讓陸客了解新竹市是一座小而美,同時也是友善的城市。
  • 臺灣知名的廟口小吃,很多遊客來這裡先拜城隍爺,然後就是吃吃吃
    「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凡靠近海邊的地方都信仰媽祖婆,但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新竹城隍爺與北港媽祖婆沒有區別,新竹城隍廟始建於清朝乾隆十三年,自城隍廟建立以來,新竹人才輩出,在御匪過程中大顯神威,增加了百姓對城隍廟的崇拜,城隍廟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的護城之神
  • 【原創】臺灣的故事 - 新竹
    新竹昔日是平埔族【竹塹社番】的聚落之地因此舊稱【竹塹】,從公元1683年臺灣正式併入清朝版圖,新竹皆歸諸羅縣管轄,漢人便開始來到竹塹開墾拓荒,漸漸形成客家移民聚落,竹塹城建於1733年至1875年竹塹改稱新竹。
  • 上海市資訊|上海旅遊必去,城隍廟可不僅僅是廟
    上海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上海旅遊必去,城隍廟可不僅僅是廟來上海旅遊,有個地方必須要去,那便是城隍廟了。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它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城隍廟是收費的,10元/人,只收現金。但他一直是香火鼎盛,尤其在節假日簡直就是人山人海。
  • 新竹城隍廟攤商目擊情殺案 整夜驚恐難眠
    原標題:新竹城隍廟攤商目擊情殺案 整夜驚恐難眠 昨天周日假期,廟內小吃攤商區有些冷清   據臺灣媒體報導,掌管陰間司法的城隍廟前竟成情殺案現場,不少民眾感到不可置信,直呼「在城隍爺面前殺人,太誇張了」。
  • 這裡是鄭州:城裡的城隍廟
    到了清朝,政府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城隍制度,大大小小的城隍廟也開始在中國各地遍地開花,如今我們在國內可以看到古代城隍廟,基本也都是集中於明清兩朝的廟宇和建築。當然,也正是因為城隍紮根民間、服務百姓的神祇形象,它也成為中國少有的「萬能神」,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等等,可以說對於百姓的需求是有求必應、無所不能。
  • 逛三原城隍廟 吃三原名小吃
    逛三原城隍廟 吃三原名小吃2016-04-18 三原旅遊三原城隍廟位於鹹陽三原縣城內東渠岸街中部,始建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600多年,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代整體建築群之一,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百名記者凌晨卡位 柯文哲郭臺銘赴新竹城隍廟參拜
    華夏經緯網9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和前鴻海事長郭臺銘,11日清晨6點同赴新竹城隍廟參拜,聯電榮譽副事長宣明智也陪同上香,柯文哲對媒體詢問相關問題,多沒有做正面響應。上百名媒體記者犧牲睡眠時間,很多人凌晨4、5點就來卡位,但郭柯對參選與否仍未給出明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