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池-天然的溫泉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裡,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周、秦、漢、隋、唐歷代統治者,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遊宴享樂的行宮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築羅城,大興溫泉宮。白居易、杜牧等詩人在詩作中均有提及。
華清池具有6000年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
驪山
驪山是華清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上文物勝跡眾多、自然景觀秀麗,遍布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眾多著名景點。
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裡"鍊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悽美的愛情故事;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於驪山之上。驪山是中華民族歷史脈絡的見證。
遊玩建議
建議白天去爬山,了解驪山的風土人情,下午遊覽華清池,晚上在華清池看看表演。
文人墨客筆下的華清池
西安華清宮「南依驪山,北面渭水」,有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佳句的天下第一溫泉著稱的華清池;有不盡溫柔湯泉水,千古風流華清宮;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華清池旅遊攻略
「靜」態觀光為主的唐風唐韻濃鬱的皇家園林區,有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的「長生殿」、溫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寶樓、果老藥堂、御茗軒等十餘處新景觀。溫泉沐浴休閒區,佔地約26畝,主要建有五星級賓館、唐式御宴功德院、仿唐式沐浴長湯十六所、歐、日式沐浴芙蓉湯、仿唐茶道、仿唐式娛樂區等,將成為西北唯一一個代表唐文化內涵的皇家園林遊覽觀光、休閒沐浴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唐華清宮遺址的恢復擴建對改變陝西旅遊新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促進我省旅遊業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九龍湖南岸和東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飛霜殿、宜春殿、宜春閣等仿唐宮殿,以紅色為主調,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碧波粼粼的九龍湖宛如瑤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對稱,廊廡逶迤,龍橋橫亙,柳蔭匝岸,令人賞心悅目。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飛簷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飛霜殿,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飛霜殿中。據說,冬天,這裡經常漫天飛雪,但由於華清宮有地下溫泉,使地表溫度較高,熱氣上升,化雪為霜,故稱「飛霜殿」。
五間廳:五間廳由西往東依次是:秘書室、蔣介石臥室、蔣介石辦公室、部署進攻紅軍的會議室、侍從室主任錢大鈞的辦公室。五間廳旁,還有一座蔣介石沐浴室,裡面的浴池建於清代,仿貴妃池形制而建,康熙、慈禧、光緒都曾在此沐浴,蔣介石下榻五間廳期間,將此池作為他的行轅沐浴室。1957年,梅蘭芳來華清池遊覽沐浴,為該池題名「楊妃池」。
五間廳的玻璃窗、牆壁上,迄今還保留有兵諫發生激戰時的彈痕,各房間辦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複製擺放。
五間廳建於清朝末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駐蹕於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為高級官員遊覽休憩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入陝,以華清池為「行轅」,下榻五間廳,在此策劃高級軍事會議,堅持「攮外必先安內」的錯誤國策,強迫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率東北軍、十七路軍進攻紅軍。張、楊兩位將軍為促蔣抗日救國,在此諫阻蔣介石放棄內戰政策,聯合紅軍抗日,蔣介石斷然拒絕。張學良、楊虎城遂聯合行動,於12月12日發動兵諫,在院內進行了一場激戰,蔣介石在寢室聽見槍聲,從後窗倉皇出走,越後牆而過,躍入深溝,碰傷脊背,由侍衛攙扶上山,匿身於西繡嶺虎斑石處的草叢中,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