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村村民驚險踩鋼索過河 調來渡船擬建漫水橋

2020-12-19 央廣網

  因為便橋被衝毀,繞行又遠達十公裡,巴中市通江縣兩河口鄉東坪村的幾百村民無奈冒險踩著鋼索出入村裡。10月28日,成都商報報導了這一事件後,引起通江縣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0月29日下午,通江縣海事部門運來鐵船,擬用渡船暫時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目前,渡船已經運行。

  通江縣兩河口鄉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坪村新修漫水橋計劃不變,修好橋之後,會考慮保留擺渡鐵船。

  最新進展:

  河上開了渡船,孩子們重返學校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東坪村的鐵渡船10月30日已正式在河面上運行。鐵船長9米,寬2米,可以乘坐12人同時渡河,擺渡人是當地的老船夫李萬春,他曾經就是村上的渡船人,非常熟悉河道情況。

  坐上渡船,村民鍾銀秀總算鬆了一口氣。她告訴記者,河面漲水衝毀便橋之後,孫子就一直沒去上學,在家耍了一周。渡船開通之後,孫子終於重新返校。

  兩河口鄉書記劉興介紹,其實東坪村以前就有渡口,鋼索橋修起來後被取消。當地政府經過研究決定恢復渡船,臨時解決村民的出行問題。並且,渡船相關開支由鄉上支付,不收取村民乘船費用。

  村民建議:

  即使建新橋,能否保留鋼索橋

  10月27日,劉興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曾介紹,當地擬在河上修建漫水橋,圖紙規劃好了,各環節也已準備好,正在招標階段。「橋長近90米,寬4.5米,可通人通車到村裡,計劃360萬元左右,位置在鋼索橋河道上行約150米處。」

  10月29日,有村民代表提出建議,雖然要建新橋,但能否對鋼索橋做保留和重建。理由是,漫水橋橋面離水面不高,萬一再次遇到洪水,新建的漫水橋會面臨被淹沒和衝毀的危險。

  對此劉興表示:「只要不是特大洪災,橋梁結構應該都沒有多大問題。」如果漫水橋和鋼索橋都要修,「還需要增加100多萬的資金,這筆錢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面對村民們提出的建議,暫無定論。但劉興表示,將計劃把擺渡的鐵船保留,以備不時之需。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張楊

  原標題:暫用渡船接送村民 未來擬建漫水橋

相關焦點

  • 渡口失修 渡船老化 海口將改造4渡口(圖)
    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很小時渡口就存在了,村裡很多人每天要到海口做生意謀生,村裡的小孩也要坐船到海口上學,坐這樣的木船過河,大家都擔心安全問題,而且風雨大時,這樣的船根本不能開,嚴重影響到村民日常生活。
  • 記者調查丨出村必經「漫水橋」 百姓多年出行難
    網友老張在「我向書記省長說句話」網友建言平臺上的留言:我是依蘭縣三道崗鎮長太村致富屯的村民,我們這裡出入屯子唯一的道路一下雨就會被衝斷,孩子上學難、老人就醫難、農民賣糧難,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五、六年了,找過多個部門都說解決不了,馬上又到秋收了,到底誰能來幫幫我們?」接到線索後,我們的記者來到了依蘭縣三道崗鎮長太村致富屯。
  •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帶領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鄉村振興步履鏗鏘「這漫水橋修好了!以後再也不擔心經過這裡時會翻車了。」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高石村爾信村民小組,譚文其等村民騎車滿載著一桶桶膠水,陸續駛過爾信水庫旁新建成的漫水橋。山泉順流而下,至此匯聚成小溪流,旁邊是成片的嶙峋怪石……這段長約30米、寬約2.5米的水泥漫水橋橫跨而過,使爾信村村民上山割膠的必經之路得以暢通。在漫水橋的東側,大約有2000畝橡膠林,村裡有四五十戶村民幾乎每天都經過這裡。
  • 開私家車巡查,派出所所長冒雨勸阻村民過漫水橋,但他的車卻被洪水...
    「車子被衝走了,但是當時只想著把要涉險過漫水橋的群眾攔下來……」12日,談起自己私家車被洪水衝走,綿陽市涪城區公安分局豐谷派出所所長周楊沒有一絲後悔。原來,當天因為河水上漲,轄區一處漫水橋被淹沒,周楊向上級匯報情況後,因為警車已外出巡邏,他便開著私家車前往巡查。
  • 吊橋「懸吊吊」學生踩石頭過河
    村民過河靠「石步子」。  不久前,持續的雨水讓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的村民感到苦惱。該鎮喻家鄉房巖窩村母家河上一座吊橋已成危橋,遇到大風便左右搖擺。來往的村民過河只能靠在水裡面搭建的石頭作為臺階,以此過河,或者乾脆繞道。榮山鎮鎮政府表示,已多次實地調研,並請專家做了危橋的改造方案,目前方案已上報有關部門。同時,當地正在積極申請擬建一座公路橋,方便當地群眾出行。
  • 陽東:改建東平兩座漫水橋
    去年12月動工的陽東區Y418線瓦北漫水橋、Y422線北城漫水橋改建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預計整個工程10月全部完工。屆時,當地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12日,記者來到Y422線北城漫水橋改建工程現場,看到這裡已經完成橋墩和橋臺建設,一臺大型挖掘機正在作業,幾名工人修建橋臺護坡工程。據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座新橋的下部構造採用單排雙柱式橋墩、橋臺,鑽孔灌注樁基礎。現在這兩座橋都已經完成了水下的施工工程,現在就剩下蓋梁和橋面工程,預計10月完成兩座橋的建設。
  • 漢中城固學生踩竹橋過河上學 村民期盼安全出行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史凱強)進入「三九」天寒地凍,而漢中城固縣天明鎮瓦屋村和黃泥村的67名小學生,每天上學放學時卻不得不完成一項高難度動作——在家長的陪護下走過一座不到一尺寬的竹橋,稍有不慎就可能掉進河裡。
  • 學生要過河 老師來開船——湖北唯一學生專用渡口的故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方程 乘渡船上學的孩子們。 (視界網 俞超 攝) 「老師好!」「你好,背好書包,小心路滑。」
  • 廣元小車司機開車冒險過漫水橋被困 消防架梯救人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1日電 (劉忠俊 廖濤 楊興照)9月11日,四川青川縣喬莊鎮濱河路廊橋附件河段發生驚險一幕,一輛小轎車被困在暴漲的激流中,車上2名駕乘人員進退兩難且隨時可能被激流衝走
  • 灌雲鹽河伊山渡船口
    兩橋之間還有一個渡船口。渡船口西岸位於劇場北巷東河邊。登上河岸迎面的是大會堂。大會堂門前有兩樽石獅,石獅是從中正的狀元府移來的。乘渡船到了河東,正對的是酒廠,向南是生產資料倉庫,河邊常停靠著巨大的竹排。沿酒廠北牆東行,折彎向北是東門河南岸,聽老人說,此處叫「雞心垛」,很有些歷史故事。
  • 祖孫過漫水橋三人落水:一人已遇難 對兩名失蹤者的搜救仍在進行
    8月3日,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等地普降暴雨,當天下午4點30分左右,遊仙區劉家鎮潘家庵一漫水橋,祖孫三人騎乘電三輪經過時,被水衝走。下午6點左右,當地政府部門以及消防等搜救人員到達現場開展搜救,半小時後打撈起一名女性,經醫護人員確認已無生命體徵。目前,對兩名失蹤者的搜救還在持續。
  • 對於新手司機,怎麼通過渡口,漫水橋,有集貿市場道路呢
    新手怎麼通過漫水橋開車通過漫水橋前,必須探明水深、路寬、水的流速,確認是否具備通過的條件。當確認可以通過時,應對車輛採取必要的防護,對電器系統採取必要的防水處理,並設法抬高排氣管出口等。1)在條件允許時,應在水中設置引導車輛通過的標杆。2)通過漫水橋時,應低速按固定路線勻速通過。行車途中,儘量避免停車、變速和急劇轉向。
  • 湖北唯一「學生渡口」:學生要過河 老師來開船
    從五點半到現在,劉禮富擺渡了十趟,302名學生全部安全過河。下船後,學生們在老師的照看下步行2、3分鐘,安全到校,開啟一天的校園生活;而劉禮富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南剅小學四(2)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課堂上,他喜歡跟學生互動,下課的時候,學生們也喜歡圍著他。
  • 四川一「矮人村」:村民平均身高80釐米,專家卻說不是侏儒症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四川一「矮人村」:村民平均身高80釐米,專家卻說不是侏儒症提到矮人這個詞的時候,很多人的腦海中想到的都是白雪公主故事中的七個小矮人的形象,也因為如此,估計才有那麼多人以為小矮人是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
  • 泌陽縣下碑寺鄉四合村漫水橋建成通車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建 通訊員 於永慶)日前,泌陽縣下碑寺鄉四合村通往小張莊村的漫水橋建成通車
  • 非侏儒症的四川「矮人村」現象,村民平均身高80釐米,原因為何?
    相信很多人都以為這個是虛構出來的故事,但是其實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類似這種族存在,他就是一群生存在四川的當代「霍比特村」人。這個「霍比特村」地理位置是在四川的資中縣,這裡的人平均身高只有80cm,縣上上一共有800多位村民,也被稱之為「四川矮人村」,最早之前這裡的人都有著正常的身高,直到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這裡的村民身體才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逐漸開始出現「矮人」這一現象,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村子裡的人也不清楚,但是由於身高稍微比平常人矮一些,所以大家才給起名為
  • 今日平樂|桂江渡船
    桂江渡船攝影:如果的事拍攝地點:長灘老街邊渡口攝影時間
  • 南沙故事丨你,坐過細瀝渡口的渡船嗎?
    兩鎮三村的重要連接點 大崗鎮的高沙村和新沙村四面環海,過去村民大多以捕魚為生。在公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水路交通是兩村群眾出行的唯一選擇。細瀝渡口和渡船,便成了高沙村和魚窩頭兩地的重要連接點。 在今天,到細瀝渡口坐渡船,仍然是大部分群眾往返兩鎮的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