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說紅樓之北靜王

2020-12-20 騰訊網

三言兩語說紅樓之北靜王

寶雞市石油中學 王成

在中國文學史上,《紅樓夢》被譽為「封建末世的百料全書」,它的地位之高,成就之大,是其他古典小說難以企及的。在這部巨製中,作者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這些神採各異的人物形象中,北靜王由於文中著墨不多,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角色。但在這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巨著中,其光彩奪目、真情真意,卻是少有的真男子之一。

一、俊美且有風度。

巨著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中,北靜王出場: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的形容秀美,情性謙和。僅僅21字,就將北靜王的名字、年齡、長相、性格全部囊括,寥寥數字,就以看出此王絕非官場平庸之輩。

巨著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中,通過賈寶玉之眼詳細展現北靜王之形:話說寶玉舉目見北靜郡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記得小說第二回中賈寶玉曾說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般駭俗驚世的奇談怪論。

但寶玉見到北靜王之後,非但沒有排斥、敷衍,反倒是「忙搶上來參見」,這一個「搶」字,足以看出寶玉見到北靜王之後的急切心情以及對北靜王從心底的一種認同。這種認同首先來自於對北靜王外貌氣質的一種認同,最起碼說明其並不「濁臭逼人」,深層次來看,應該來自於精神的一種認同。難怪北靜王此時看寶玉也是「戴著束髮銀冠,勒著雙龍出海抹額,穿著白蟒箭袖,圍著攢珠銀帶,面若春花,目如點漆」,還頻頻誇出「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這種惺惺相惜、互相認可的情狀,不能不說北靜王在一出場,就以其不俗的氣質、俊美的外表成為了賈寶玉精神可交之人。

二、平易不拘禮法。

王爺是封建社會的爵位,作為封建社會的封爵,他擁有無盡的財富和較高的政治地位,有著難以企及的尊貴。但在小說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後,雖然賈府煊赫一時,但聯繫秦可卿身份,她畢竟只是賈府孫媳輩,其地位別說和王爺,即就是和賈府中的主子們都不可相提並論。可是就在秦可卿的葬禮上,北郡王卻來了。「走不多時,路旁彩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東平郡王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棚是西寧郡王的,第四便是北靜郡王的」。如果此處描寫四王設路祭能夠顯示出賈府的尊寵的話,那麼下面的文字就不只是在寫賈府的尊寵了。

「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已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見了連忙迎來以國禮相見的賈府主子們,「在轎內欠身含笑答禮,仍以世交稱呼接待,並不妄自尊大」。

這些文字將敘寫的焦點直接鎖定在北靜王身上,其他三王只設路祭而已,北靜王不僅設了路祭,而且在公務辦畢之後,親自前來。書中並沒有言說其他三王到來,但依揣度作者的意思和敘寫的形勢來看,作者應該是以未來之人來襯託前來之人。北靜王親自前來,不僅給了賈府殊榮,更體現了北靜王沒有依仗位高權重,感恩親和、平易近人、不拘禮法的特點。

三、誠摯且慧眼獨具。

小說第三回,作者假託後人的口吻,用《西江月》二詞評判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悽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此二詞從寶玉的性格特點來看,褒揚的是他叛逆、個性張揚的一面,但站在封建正統的立場來看,二詞對寶玉極具批判性,稱其為紈絝子弟,不務正業,不求仕途功名。依於封建正統,寶玉除了混於內帷之中之外,別無用處。這樣的後生是被立志功名的人所不屑的。

但同樣的寶玉,北靜王卻不這樣認為,他見了寶玉,向賈政笑道:「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對於王夫人眼中的「混世魔王」,對於世人眼中的「不肖子孫」,想來不屑讀書求仕的無能公子,北靜王卻是由衷的稱讚,可謂不為世俗眼光所累,獨具慧眼,獨出一格。

他又說:「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在都者,未有不另垂青,因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講,則學問可不日進矣。」當著賈政等人的面,北靜王以促進學問為由誠摯邀請寶玉前往王府,這些話語自是打消賈政等人的顧慮,說了些冠冕之言讓其心安罷了,真實的用意應是和寶玉一見如故,喜其形,樂其性,欲為知己。他還將皇帝御賜的念珠卸了下來贈與了寶玉,面對寶玉,他忽略了王爺的身份,只求坦誠真摯對待寶玉,難能可貴。

四、智慧且有情有義。

小說第一百零五回「錦衣軍查抄寧國府,驄馬使彈劾平安州」中,賈府天降大禍,西平王爺奉旨查抄寧國府,府上眾親友見勢不妙,紛紛散去,歹毒之人趙堂官慫恿將寧榮二府一起查抄。幸好北靜王水溶奉旨趕來,只一句「奉旨『著錦衣官惟提賈赦質審』」,就讓榮國府免於查抄。且來到賈府穩住了局面後,急忙問及賈政和寶玉在哪裡,情形如何,北靜王能夠在賈府失勢之時,再次以自己的地位和官職最大限度的保護了賈府眾人與多數財產,這有祖上交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對寶玉的欣賞與認可,救人於危難之中,可謂擁有智慧且有情有義。

由此可見,北靜王作為一個著墨不多的人物形象,出場不多,但卻舉足輕重,正面第一次出場,結識了寶玉這個知己,加深了兩府的關係;後一次出場,解救賈府於危難之中。北靜王於寶玉來說,無異於精神領袖,於賈府來說,無異于堅強的後盾。他的俊美與平易,誠摯與有情有義,都彰顯著一種溫潤如玉的人格魅力,成為紅樓夢藝術寶庫中的一抹亮色。

歡迎將您的專題講座、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等與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紅樓夢:15回北靜王拿出了一個東西,預示賈府之敗成定局
    《紅樓夢》第十五回,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水溶小王爺送寶玉一串鶺鴒香念珠,預示賈府之敗已成定局。接下來承諾一事:因北靜王府海上名士高人多聚,寶玉可以常去談會;出現一物:將聖上親賜鶺鴒香念珠轉贈寶玉。這兩處極為重要!北靜王這個動作透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北靜王最喜歡結交海上名士。作者這裡雖然說的不太直白,其實也算是說清楚了。
  • 《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紅樓夢中有一人物,身份尊貴,但性格極為謙遜,雖是男子,曹公卻沒有像對待普通男子那樣貶低痛斥,而是塑造了這樣如清風朗月般的人物,就連寶玉都自嘆弗如。他,就是北靜王,名水溶。他對通靈寶玉「稱奇道異」了一番,誇獎寶玉果然如「寶」似「玉」,「真乃龍駒鳳雛」,並把皇上親賜之鶺鴒念珠一串贈與寶玉。賈寶玉素厭官僚權貴,但平日聞得北靜王風流瀟灑,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所以相見之下,彼此都有惺惺相惜之意。北靜王說:「我在朝內聽見王爺奉旨查抄賈宅,我甚放心,諒這裡不致荼毒。不料老趙這麼混帳。
  • 北靜王不是賈寶玉好朋友,他對賈家的算計,才是賈家抄家真正原因
    最近總說北靜王,今天聊聊北靜王與賈家的關係。原文雖說時時有北靜王的影子,但其出場並不多。不算八十回後續書,北靜王真正出場只有一次,就是秦可卿出殯。還有兩次側面出場,一次是老太妃去世與賈家租賃院子,一次是賈母生日,北靜王也有出席。都與賈家有關係。作為賈寶玉的「好朋友」,北靜王對賈家也好得過分。那麼,他與賈家到底什麼關係?
  • 北靜王和林黛玉有關?這些線索你注意到就有答案了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曹雪芹一共寫了兩次賈寶玉要將北靜王送給他的東西再送給林黛玉。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它!」北靜王的東西必然是好的(能好過皇宮裡的?),賈寶玉送給林黛玉也無可厚非,愛你給你最好的。可事實真是如此麼?其他賈寶玉給林黛玉的東西,要麼假手他人如紫娟,要麼從對話中一帶而過,為何偏偏這兩次都是賈寶玉的主動行為,親自施行?真是好的,元春賜下來的東西比北靜王的還貴重,是皇宮出來的,賈寶玉怎麼不自己端了出去給林黛玉挑選?所以賈寶玉這兩次行為重視林黛玉固然不錯,但曹雪芹如此慎而重之的描寫,顯然還有深意。
  • 北靜王給秦可卿路祭,不是秦可卿的面子,而是元春的面子
    北靜王也不例外。第二,北靜王和賈府的關係歷來很鐵。(北靜王)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 「賢王」北靜王,在秦可卿葬禮上露出三個不軌行為,他結局如何?
    北靜王擁有很多擁躉,不光因為他與賈家交情莫逆,更因他風神俊朗溫文爾雅。僅只一次出場,如沐春風的皮質令賈寶玉為之折服。自此北靜王與賈寶玉私交甚好,常有來往,是賈寶玉朋友圈的首腦人物。這樣一個人物,他的結局會怎樣?其實曹雪芹在第十三回已經寫出了北靜王的結局。秦可卿出殯,北靜王出席路祭太不尋常。如果秦可卿是賈母,一切無可厚非。
  • 87紅樓寶玉北靜王隔33年再相聚,60歲侯長榮比57歲歐陽奮強還顯小
    6月4日,演員歐陽奮強在自己的社交平臺曬出一段與侯長榮相聚的視頻,並配文幾次南京之行都沒有見到在外拍戲的長榮兄。這次終於相聚。還誇讚到侯長榮,是德藝雙馨的老戲骨。歐陽奮強最後說祝長榮兄藝術青春永駐,期待再有合作的那一天。
  • 秦可卿,如果是一個平民的女兒,何德何能得以北靜王路祭?
    秦可卿一死,賈寶玉聽聞,急火攻心,吐血而驚厥,這也不怪,倒是身份貴為王爺的北靜王一出場,居然是來參加秦可卿的葬禮來了,並設祭品,自己穿著素服,帶著隨從靜候路過,好拜祭,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要知道,根據書中曹雪芹交代: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什麼意思?就是三個郡王不抵北靜王一人功勞高,那可是多大的功勞以及爵勳呢?
  • 北靜王路祭秦可卿,結交賈寶玉是掩飾,真實意圖被蔣玉菡表露出來
    北靜王就抓住了良機,不得皇帝下旨允許,悍然親自出席在秦可卿出殯的路上。並且親自召見賈寶玉,表現得很是禮賢下士。關於北靜王之前說的很多。總結起來就是這個王爺是個逆臣賊子!北靜王出席秦可卿葬禮有三個大不敬,表明他毫不將皇帝放在眼中,自恃位高權重目中無君!一,不得聖旨違法出席。
  • 北靜王的蓑衣,是賈寶玉的噩夢,不但賈家因此抄家,還痛失林黛玉
    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蓑衣是三件套。一雙棠木屐,一領蓑衣,一頂可以拿下「頂兒」的鬥笠。賈寶玉下雨天穿好了來看林黛玉,卻是情深義重,箇中滋味唯有戀愛中男女才能真實體會。三樣禮物都來自北靜王,賈寶玉得到後的處置都與林黛玉有關。有人說茜香羅汗巾沒有給林黛玉,而是給了襲人。
  • 那雙一筆帶過的木屐,才是北靜王水溶的品格密碼
    話說以前,本人也猜測過水溶的黑化,那是我在寫紅樓的第一篇正式文章——這個,就不給傳送門了,不過過了兩個月,當我開始再次細讀紅樓,就開始給水溶翻案了,而這周,將是繼續為北靜王水溶當粉絲的一周——為北靜王翻案,主要起源於重讀【秋窗風雨夕】那一章,驀然發現,此前竟然從未在意到——黛玉雖然說不要寶玉轉贈源於水溶的那一套防風雨的
  • 北靜王對賈政說,雛鳳清於老鳳聲,是什麼意思,來源於何處
    這裡北靜王所說的「雛鳳清於老鳳聲」,是什麼意思?他是對賈政的誇獎,還是對賈寶玉的誇獎,抑或是一種外交辭令,並沒有什麼具體意思?依我看,上面這幾種意思都有。但最主要的還是看好賈寶玉。因為在北靜王的眼裡,賈政四平八穩,就只能這樣了,以後也不會再有大的加官進爵。而賈寶玉還是初出茅廬,以後前途不可限量。
  • 紅樓夢中皇帝忌憚賈府,抄了賈府,只因龍禁尉背後的秘密
    紅樓夢中龍禁尉是什麼樣的官職,就連皇帝都很忌憚,還抄了賈府紅樓夢中秦可卿的葬禮是備受矚目的,因為兒媳婦死了,作為公公的賈珍居然比自己的兒子還要傷心,不僅如此,為了能夠自己的兒媳婦的葬禮的規格能夠上升,就為自己的兒子捐官,還把葬禮辦的如同親王的一般
  •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林黛玉和賈寶玉是前世的緣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絳珠仙子就跟著投胎去還他的澆水之恩。由於幻境的仙子們很想念絳珠仙子,就一起去榮國府夢中看她,不想遇到了榮國府,寧國公,委託仙子們教育一下賈寶玉,讓他早點知道男女之事,享受完了,就不會深陷其中,然後好好學習,光宗耀祖。可以說投胎變成林黛玉的絳珠仙子,與神瑛侍者的賈寶玉他們是前世的恩情。所以今生是一對冤家。
  • 87版紅樓夢裡,除了柳湘蓮北靜王,這個角色才是侯長榮最大的成就
    王貴娥和夏明輝初見他時,一眼相中他就是紅樓夢中人。可李志新(賈珍扮演者)卻認為侯長榮虎背熊腰,不符合紅樓夢中人的標準,於是堅決反對招他進劇組。為此,王貴娥和李志新還吵了一架。冷靜了一會後,王貴娥和夏明輝商議說,先帶侯長榮的資料帶回去給王扶林導演看。於是,侯長榮就錄製一段視頻,讓選角老師帶回紅樓夢劇組。
  • 被寶玉推崇,被黛玉嫌棄,北靜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可以說,北靜王和寶玉在出身上有相同之處:先祖都是開國功臣,都享受著「天恩祖德」,都過著「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 從世交的輩分上說,秦可卿是北靜王的晚輩;從地位上說,北靜王是郡王,秦可卿只是五品夫人,都沒有北靜王為秦可卿送行的道理。然而,北靜王卻說秦可卿已登仙界,非凡人可比,自然應該凡人為仙者讓路送行。 這正是作者曹雪芹的高明之處,雖然只給北靜王一次出場的機會,卻讓他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極為完美。
  • 【新「三言兩語」說貴州】之美麗景觀如畫卷
    「三言兩語」在貴州有了新的解釋,「三言」即涼爽的天氣、清爽的空氣、養生的福地;「兩語」即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新「三言兩語」是對貴州氣候環境、生態旅遊最好的注釋。  為了讓廣大網友們對貴州新「三言兩語」有更多了解,多彩貴州網推出專欄《新「三言兩語」說貴州》,今天推出「景觀篇」以饗網友。
  • 曾經的「紅樓男神」侯長榮,如今再度翻紅,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曾經的「紅樓男神」侯長榮,如今再度翻紅,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相信這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很多觀眾都有所關注吧,這部劇貼近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體現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取得這樣高的熱度當之無愧。除了《以家人之名》,這幾年還有很多值得觀看的親情劇,比如去年的《都挺好》,這也是一部讓人深思的好劇,不得不說,這兩部劇的編劇很懂觀眾們的心思。《都挺好》這部劇播出後,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這部劇反應的社會問題更加貼近當下的現狀,所以一直都話題不斷。即使這部劇播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是有很多觀眾在觀看這部劇,由此可見這部劇的火爆程度。
  • 林黛玉嫁給北靜王,可能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北靜王在《紅樓夢》中出現的次數不多,形象卻是栩栩如生。他第一次出現在書中的第十四回中,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林黛玉的父親在揚州城裡去世了,賈寶玉在路上拜見了北靜王。
  • 漫話紅學——從「紅樓」說開去
    他拍拍桌上我帶去的小文《「紅樓」未必在京都》,說一定看。那篇小文,主要是針對「紅樓」何在,與周汝昌商榷。周汝昌在《「紅樓」本是燕京典》中說:「『紅樓』一詞所代表的歷史實體和概念,是隨著京都地點的遷變而轉移的。」「曹雪芹是清代人,清代建都於北京,那麼雪芹之用此一詞來寫富家女流,自然就是指北京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