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雨娜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越來越多人關注對2021年的展望,投資永遠是站在當下看未來,對於未來的判斷遠比對於過去的分析更重要。
近期,國內掌管著超過240億資金的基金經理袁芳,進行了一場小範圍投資觀點的分享。
資料顯示,袁芳,工銀瑞信研究部大消費研究團隊負責人、基金經理,目前在管規模240.88億元。其中,她管理的工銀文體產業股票單只產品就超過100億,該產品自2015年12月至今收益率為251.62%(截至12月15日)。
袁芳這次觀點分享的維度包括明年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對消費、醫藥、汽車等熱門行業的預判。
小編將其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精彩觀點:
明年上半年大金融類周期的貝塔,慢慢會走出調整狀態,同時成長股可能會先見底。
從全行業來看,如果拿醫療服務板塊和消費中一些並不存在明顯量價瑕疵的板塊來對比,醫療服務板塊的估值性價比,吸引力並不大。
美股明年上半年,成長股超額收益或不如偏周期股的超額收益。
看好汽車行業,這個行業負增長已持續三年,同時汽車行業因為受到造車新勢力的影響,大家都會被動出很多新車型,我覺得明年很有可能會出現供需兩旺的市場。
以下為問答全文:
明年下半年成長股有望出現估值切換
問:請對明年宏觀經濟進行展望?
袁芳:展望明年上半年,我認為信用傾向於微緊縮,貨幣可能還是偏溫和的狀態。反映到剩餘流動性的心理圖譜,就是M2和GDP可能都會慢慢出現築頂,然後出現往下走的狀態,但是程度和幅度都不會特別劇烈。
在此背景下,我認為整個周期,尤其是低估值大金融類周期的貝塔,隨著今年四季度估值修復基本到位後,慢慢會走出調整的狀態,同時成長股可能會先見底。
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我們現在很難判斷,但總的來說我認為整個貨幣政策以及信用政策傾向是偏溫和的,明年下半年成長股有望出現相對理想的估值切換,不過核心還是要保證選出來的成長股業績增長要足夠確定。
問 :怎麼看明年港股的機會?
袁芳:客觀來說,港股投資者結構跟A股不太一樣,所以港股更多是從純基本面,就是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去選擇。港股現在還是有很多的優質公司,性價比也較高,未來南下資金會隨著公募新發規模而逐漸增大,這類公司的估值並不存在特別大的風險。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會選擇一些優質標的配置。
醫療服務與一些消費板塊相比,吸引力不大
問:怎麼看當前醫療服務行業的高估值問題?
袁芳:醫療服務其實類似於消費升級,是一個需求向上,同時價格又能夠通過服務質量的提升去提升的板塊。我覺得從醫藥基金配置的角度來講它是必配板塊,所以最後估值相對挺高的。
但從全行業來看,如果將醫療服務板塊和消費中一些不存在明顯量價瑕疵的板塊進行對比,我覺得醫療服務板塊的估值性價比,吸引力並不大。
消費公司要選有壁壘的
問:怎麼看明年消費板塊的投資,哪些細分行業有機會?
袁芳:我認為消費是相對完全競爭的行業,不存在很清晰的準入壁壘,所以消費公司更多不是看行業,而是看行業中公司自己所積累的經營壁壘。消費公司之間是可以有很大差異的。
從選股角度來講,我認為消費一向都是阿爾法為王。
明年周期或不具備大的配置價值
問:明年配周期嗎?
袁芳:周期成長股的擇時其實是蠻重要的,因為它不像消費股或是醫藥股,它的成長性相對穩定,你可以給穩定予溢價,增長相對持續。但是周期成長股它的成長中樞有可能偏低、有可能偏高、有可能為負。
所以客觀來講,對於周期成長股的操作是需要波段的,它的擇時很重要。
我覺得現在整個周期,位置上已經修復到一定的階段了,所以後面有兩個因素很重要:第一個是我對於整個宏觀環境的判斷,明年是溫和略向下的狀態,如果說明年的信用緊縮得很厲害,那麼整個周期板塊都不具備特別大的配置價值。
問:對美股的行情怎麼看,是否有風險,是否會影響到國內?
袁芳:現在因為金融開放,A股也好,港股也好,受到美股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的傳導是越來越多的。我自己很粗淺的認知,我覺得美股明年上半年可能會比較像國內市場今年三季度的狀態,即成長的超額收益不如偏周期的超額收益。但是整體市場還是有機會的。
如果成長是這種平穩的回調,用時間換空間去消化估值,那周期可能就會有一定的反彈機會。
四季度加倉了醫療、食品
問:四季度你這邊調倉布局的思路,以及對未來特別是對明年一季度布局,有什麼新的考慮?
袁芳:我今年在三季度以來做了比較大的策略上的變化,減倉了一些我覺得估值偏高的個股,然後加倉了一些周期成長類的公司。
四季度以來其實我沒有做特別大的調整,一方面我思考過四季度大金融會不會有機會的問題,但我最終覺得勝算可能不是特別大,或者是說我對它持續性的把握不足,所以我沒有太參與。
市場在追逐金融周期的時候,一些成長也在加速下跌,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是到了成長股比較好的布局機會。我首先加的是食品飲料裡面的食品,因為我覺得食品跌到了一個中長期我認為很舒服的地方。
另外,我最近加了一些醫療,這就是我整個四季度做的主要的操作。
可選消費看好汽車
問:想請教一下你對可選消費這方面的一些考慮?
袁芳:我認為最大的可選就是汽車,它是一個大板塊。去年三季度我就開始布局汽車板塊。
首先我是看好汽車板塊的,因為汽車不僅僅是經濟復甦尾聲可選復甦的概念,它還是有一些行業性的變化,這個行業已經負增長了三年,同時因為受到造車新勢力的影響,各家公司都被動的會出很多新車型,我覺得很有可能會出現供需兩旺的市場。
但這個確實很難預判,因為汽車是消費可選,又是大宗可選,是很難預判的。它和宏觀及大家的收入預期都有直接關係,我們只能邊走邊看。
目前,我還是相對看好汽車。一方面我覺得數據還是相對樂觀的,另一方面這個行業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所以我認為如果這裡面有一些龍頭公司在對應的車型周期上,在行業向上的時候,它的業績和估值都有望快速增長,這是我對於可選消費最主要的布局。
但客觀來說,我並沒有覺得目前經濟基本面能夠支撐普遍去布局可選消費,經濟轉型的大背景是沒有變的,如果汽車不是有特殊的行業背景,我也很難選中它。
明年風險更大來自於宏觀
問:明年最需要關注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袁芳:我認為最需要關注的風險因素,一個是信用層面,現在宏觀還是分歧比較大,有人覺得有可能會信用收縮,可能會短期出現一點點的風險。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們有前車之鑑,相對來講整個過程的調整和部門之間的協調會比較平穩。
另外是海外,可能存在一定輸入性通脹的風險,比如說像油價,還有匯率方面的風險,其實我覺得風險更多還是來自宏觀層面,微觀層面的風險相對更容易把握。
編輯 : sabrina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