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三卡魚看世界」關注我們。
這裡每篇文章都是我們自己寫的,分享我們旅行中有意思的事,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助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看到,謝謝你
-
知道這家店,是從一本香港人寫的臺北旅遊書上。大來小館坐落於號稱美食天堂的永康商圈,而能從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成名,更加說明此店料理的美味。
臺灣的美食,無論是糕點手信,還是美味餐廳,百年老店,通常都是由家族傳承且專注於老店,極少開設分店,通常即使有分店數量也極少,並且多為自己擴展經營,而非加盟。凡為寶島同胞盛讚之美食,往往如此。更少有如內地之稍有名氣,便引入投資大舉開設分店,最後變成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而成名老闆多半不再出現在店裡,更不可能掌勺了。從食客的角度來說,實在是對這種愛不起來,就是喜歡臺灣這種小小的自營店。
大來小館是由一對夫婦開設的,開店近30年,只是從原來的小門面擴展到同樣位於永康商圈的第二家旗艦店,而所謂旗艦店也只是家35個席位的小門臉,而老闆夫婦自然是常年出沒於店中,事必躬親,這,就是臺灣味。
永康店位於捷運東門站5號口,上來稍微找找就能找到,雖然門臉不大,但不算難找。
我們到那裡已經過了標準的飯點,所以非常巧妙的避開高峰,輕鬆入座。入座一杯冷泡茶,沁人心脾(當時是夏天)。一人一本菜單的小小細節之舉,在灣灣也屬標準配置。
店裡還有幾桌,老闆娘很熱情,讓我們慢慢看菜單,看好招呼她
店堂不大,所以也比較溫馨。想到正當午時一定不會如此清閒。牆上是各種媒體報導,名人合影
收銀臺
大來小館做的是標準的臺灣小菜,以少油少鹽,忠於原味的烹飪方式來料理美食。而最最招牌的,自然是那份獲得臺北第一屆滷肉飯料理大獎賽冠軍的「冠軍滷肉飯」
說起滷肉飯,這種簡簡單單的食品,卻絕對是臺灣最標緻性的美食。想起TVB的學警狙擊裡面,賤賤的laughing就一直嘲笑在臺灣做了十年監獄的苗僑偉,叫他滾回去吃他的滷肉飯吧。可見滷肉飯不可撼動的一哥地位,哈哈。大來小廚的滷肉飯,叫筍絲滷肉飯,而滷肉也相對較瘦,這大概是為了契合健康飲食的宗旨。不油不膩,此物必點,50新臺幣。
兩個人吃不多,好在臺灣小菜都是量小多點幾盤,可以嘗到更多美味。點的基本都是店內小菜招牌。這份是茄子鑲肉,50新臺幣。
滷豬腳,小份應該是,100來塊
一般分兩類菜,小菜和標準分量的炒菜,我們基本點的都是小菜。這樣可以多吃幾種。這是滷白菜,很見功力啊
煎菜圃蛋,標準的一道臺灣菜
大腸頭,必須要配薑絲
一道什麼雞湯,忘記了,但不是麻油雞,雖然看起來很像:)
炸雞卷,必點,80新臺幣
比較少的形容美食吃起來的感受,因為很難找到合適的詞,這個只能親身體會。所以只是看看圖吧
我們就餐的時候,老闆夫婦就在隔壁的小間裡面吃飯。那時已經差不多下午2點半了,能想像的出經營一家飯店是有多辛苦,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份堅守,才能換的好味道的傳承。打字間不禁想起大陸那些個只專注炒作營銷,而不專注於食品本身的「餐廳」,什麼大吉什麼爺牛之流,實在是難以打開味蕾,提起對他們的興趣。
臺灣在前幾年發行了一套臺灣特色美食郵票,其中有三道菜就是由大來小館做的,看就是下面這三道。
如果有機會去臺北又恰好去永康商圈,值得一試哦。
對臺灣美食的熱愛,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對臺灣人對待美食態度的認可。而這種態度,偏偏是同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所最缺失的東西,而我們也並非是歷來就缺失這種文化與態度。如果要深究原因,那就走得遠了,還是讓我們停留在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層面吧,還能怎樣?
----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三卡魚看世界」關注我們。
返回到我們的訂閱號主頁面點擊右上角的小人人頭像後,可以選擇查看我們歷史發送過的文章。真的每篇都是好文章值得一看。
我們會分享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吃喝玩樂,還有上海本地生活,希望能帶給大家快樂。
所有的文章,全部是三卡魚夫婦親自執筆,而所有的內容均為親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