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尊龍的名字,有些小夥伴未必熟悉,但是看過《龍年》和《末代皇帝》的人,一定還記得那張憂鬱的面孔。
很多人提起李小龍還會津津樂道,但是知道尊龍的人確實不多,他曾獲得過「百老匯最高獎」,也是第一位兩次提名「金球獎」的得主,他還是第一位登上奧斯卡頒獎臺的華人。
即使他得到了這些,他也認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從他的藝名「尊龍」中,就可以窺見他的愛國情懷。
一、孤兒出身,卻擁有一種獨特的貴族氣質
1952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尊龍,原名叫吳國良,誰能想到這位渾身充滿貴族氣質的演員,是一個孤兒。
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在一個搖籃裡,他天真的看著這個世界,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棄兒。隨後他被一個身體上有殘疾的上海女人收養了,這個女人收養他,並不是因為喜歡他,而是能得到一大筆救助金。
養母生性涼薄,對尊龍並不憐惜,時常打罵他,根據尊龍回憶,有一次養母把他丟棄在一個汽車站,他知道養母的意圖,就那樣呆呆的看著她,後來養母良心發現,又走回來把他帶回了家,尊龍的童年就是在打罵與挨餓中度過的。
在她10歲的時候,養母把他送去學京劇,從那一刻起,尊龍才找到活下去的路,他才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學習京劇的日子並不好過,除了練習基本功外,吃的飯也並不好,但是好在不用挨餓了。
但是尊龍的出身,以及他溫文爾雅的性格卻經常被其他同學當做好欺負的典範,有一次他被同學打成了重傷,他也沒有錢去醫治,而是一個裁縫看到他可憐的樣子,心生惻隱為他縫合了傷口。
他當時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他想逃離,每次被抓回來,就被狠狠的打一頓,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還刻苦的練習,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這段經歷對尊龍來說是非常難忘的,當有人問他成為大明星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他回答,不是電影,也不是財富,而我還可以為那位養我的女士流淚。
這是一個多麼懂得感恩的人,即使生活並沒有善待他,但是他的心中依然還有陽光。
二、迎來人生的轉機
每個人都有一次機會實現自己的願望,就看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了,有些機會是稍縱即逝的,如果一溜走,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在尊龍17歲時,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如果不是這個美國人,就不會有後來的尊龍,這位欣賞他的美國人,幫助他到美國洛杉磯學習進行深造,從那一刻起,他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並給自己取了一個具有濃厚中國風的名字,尊龍。
到美國的尊龍,更加珍惜這個機會,他做過很多工作來賺取生活費以及學費,洗盤子,當廚師,做服務員,什麼活都幹。
他用賺到的錢去學習芭蕾、英語、戲劇等等,他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考取了美國戲劇藝術學院,這是他一步步踏實走來的。
他華人的面孔與身份在美國並沒有優勢,他只能接一些無足輕重的角色,可是機會這東西,有時候說來就來了,輕描淡寫的來到身邊,都來不及張開懷抱去迎接它。
終於在1976年,尊龍憑藉《金剛傳奇·重生》成功出道,在這部電影裡他的鏡頭只有一分鐘,但是這一分鐘鏡頭已經驚豔了觀眾。 1984年,尊龍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冰人四萬年》裡擔任主角,他飾演了一位不會說話的原始人。
1985年,憑藉《龍年》的精彩演繹躋身好萊塢一線男星,他在裡面飾演一個黑幫老大,美國媒體誇他是有史以來最帥黑幫老大,此次讓尊龍大放異彩,被提名為「金球獎最佳男配」,尊龍以黃皮膚的中國人形象,打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三、《末代皇帝》讓他再一次驚豔屏幕
由義大利名導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是尊龍驚豔屏幕的又一力作。講述的是中國的最後一代皇帝溥儀,從出身到到成為一個普通中國公民的動蕩起伏的一生。
拍攝這部電影時,很多人並不看好,由一個外國人來拍攝中國歷史片,這在當時是不為大家理解的,而貝納魯奇卻力求以一個客觀的視角還原歷史的原貌。
而尊龍在這部戲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末代皇帝。
這部電影成就了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那一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九項大獎被頒給了這一部電影,成了大滿貫,而人們也知道了這個了不起的華裔演員,他有一個閃亮的名字,叫做尊龍。
尊龍雖然不再活躍於影壇,但是江湖上依然有他的傳說,一個在童年時代遭遇不幸的人,卻依然贍養著養母,他懂得了養母的不幸,也知道了她當時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