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護士在檢測點的五天四夜:曾忙到忘記吃午飯,摘下護目鏡上面都...

2020-12-13 紅星新聞

中午,來採樣點檢測的人越來越少。肖紅梅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摘下護目鏡——上面都是呼吸產生的的霧水,接著就像在沙發上一樣仰倒,閉上眼睛,好像睡著了。

她是一名產科的助產士,與同事們來了郫都區五天四夜,為居民做核酸檢測採樣。從昨晚到今天凌晨,他們一共採樣了3600人,今天白天又採樣了1600人。

肖紅梅說,自己身上的衣服還是12月8日來的那天穿的,一直沒換。她也惦記家裡的燉排骨:自己很少下廚,7日那天做了排骨,第二天就來了郫都區。

這次在郫都做採樣,肖紅梅心裡也存下了不少溫暖的回憶:邀請她們去免費吃串串的老闆,送豬蹄的大姐,免費提供房間休息的酒店,還有領穿著防護服的她們去家裡用衛生間的大爺……

12日下午,和其他檢測點位上一樣,到他們檢測點排隊檢測的人漸漸稀少。午飯時,大家「偷空」合了張影,一起喊:「雄起!」

第一天

採樣到凌晨,忙到忘記吃午餐

肖紅梅,在12月7日那天給自己做了一個燉排骨,「就是突然想燉點湯喝。」按照她的計劃,第二天下了班回去可以喝。但8號早上還在去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上班的路上,她就接到了醫院的電話,「通知去急診科緊急集合」,她和另外17名同事要準備去郫都區。

根據衛健部門的通報,12月7日郫都區新增一例確診病例,12月8日0-6時,新增3例確診病例。

大約10分鐘以後,肖紅梅到了集合點,她看到有同事早餐還在手裡,「然後就扔了,因為我們要穿防護服上大巴,不方便吃東西,而且穿防護服也要儘量避免喝水,少上廁所。」直到上了車,肖紅梅才騰出手來給家人報告,父母擔心,她向家人保證,自己會做好防護。

12月8日,肖紅梅去郫都區時發的朋友圈

年初,武漢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肖紅梅曾寫過請願書,要求去支援,「後來沒安排上。」那之後,她在醫院一直做核酸檢測採樣工作。

12月7日約10點,大巴停在郫都區一個小區外。更早過去的同事被肖紅梅稱作「第一梯隊」,在那裡雙方交接。在郫都區的工作,從這個點開始了。

工作一開始就到了下午3點,這時大家才想起來:午飯還沒有吃。這時候他們正在郫都區的一處夜市,「正好旁邊有個麵包店的女士看到了,她先送來20個麵包,後面又送來10個。」

忙碌中,肖紅梅想起來了假期。就在之前不久,她剛剛休完假。肖紅梅解釋,她和同事休的假,其實是因為疫情耽誤的年初春節以及其他的假期。

在夜市的檢測採樣一直持續到9日凌晨的2點過,脫掉防護服後,肖紅梅習慣給手機也消一消毒。這時候她才有時間來看手機,「一堆未讀信息,挨個回復。」都是朋友親人的關心——她感覺好像和親人不在一個時區,回復的未讀信息裡,只有還在上夜班的同事即時來了消息。

摘下護目鏡

上面都是呼吸的霧水

10日下午直到次日凌晨,肖紅梅和同事們的工作點在郫都區的菠蘿社區。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天晚上9點開始,郫都區郫筒街道菠蘿社區中鐵奧維爾二期、三期調整為中風險地區,郫都區其他地區風險等級不變。

「如果去風險高的地方,我們會多備一些防護設備,鞋套也會套高一點。」肖紅梅說,甚至採集的時候她們也會要求居民之間更大的間隔距離,「因為採樣時要脫下口罩。」

在郫都的第三天,肖紅梅和同事們接到消息,要安排她們回去休息,「應該是考慮到我們太累了。」當天中午她們回了醫院。

「吃過飯,剛剛躺到床上面,通知就來了:第二梯隊要出發,還是去郫都區。」肖紅梅說,這次醫院一共派出了40多人的隊伍。

「哪來得及洗澡啊,被窩還沒有躺暖和呢。」肖紅梅想起來就是一陣笑,她的衣服從8號開始就沒有換,她還惦記家裡的排骨,「應該壞了吧?」

11日晚上7點過,天已經全黑,肖紅梅和同事們被分在紅光街道合興社區的一個核酸檢測採樣點。採樣持續到次日凌晨2點以後,「一共採樣3600人。」休息是在一輛大巴車上。

12日早晨7點過,採樣繼續。到中午的時候,排隊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午飯時間還沒有到,肖紅梅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摘下護目鏡——上面都是呼吸的霧水,接著就像在沙發上一樣仰倒,閉目養神;她對面的同事抱胸垂著頭,像是也睡著了。

檢測採樣現場,肖紅梅和同事在椅子上休息(右為肖紅梅)

那些溫暖:

送豬腳的大姐、免費開房的酒店……

12日下午3點過,肖紅梅所在的檢測點撤除。她告訴記者,之後他們將返回。坐上離開的大巴車後,她和同事們倒向車窗又睡著了。離開前,她們曾在採樣點前合影,拍照的人喊「想不想睡覺」,她們回答:「想!」

中午吃飯的時候,肖紅梅還冷的跺腳,下午郫都區紅光街道的上空,太陽就出來了。五天四夜的「逆行」裡,肖紅梅也有一些溫暖的記憶,她記得有個大姐要送他們同事豬腳,她記得在夜市採樣時,有個老闆和他們說「等弄完了來免費吃串串」;她記得,因為找不到廁所,有個大爺無視她們身上的防護服,領著她們到家裡上衛生間,她還記得有兩個同事不舒服時,有酒店為她們免費開房休息……

檢測採樣現場,肖紅梅和同事們合影

「雄起!」中午拍照時,除了「想睡覺」,她和同事們還這樣喊了一句。

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攝影報導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一名護士在檢測點的五天四夜:曾忙到忘記吃午飯,摘下護目鏡上面都...
    中午,來採樣點檢測的人越來越少。肖紅梅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摘下護目鏡——上面都是呼吸產生的的霧水,接著就像在沙發上一樣仰倒,閉上眼睛,好像睡著了。她是一名產科的助產士,與同事們來了郫都區五天四夜,為居民做核酸檢測採樣。從昨晚到今天凌晨,他們一共採樣了3600人,今天白天又採樣了1600人。
  • ...血、發明無觸式摘鏡法……哈醫大一院28名男護士個個「身懷絕技」
    男護士們紛紛請戰,自告奮勇投身一線。從抵達武漢的那一天起,28名男護士們不辱使命,在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卒中病房的男護士關震,家裡世代學醫,年輕一輩的4個兄弟姐妹,過年期間因為疫情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防控疫情、治病救人。
  • 一天檢測200多份標本!帶你看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核酸檢測現場!
    核酸檢測採集點護士梁惠:必須「面對」的高風險「穿上防護服,真的有了上戰場的感覺,心裡很緊張,也就能體會到抗疫一線那些醫護人員的偉大。」市中心醫院門診核酸檢測採集點的護士梁惠告訴記者。「頭髮都紮緊了,別留在外面,護目鏡扣好,衣服袖口都別留死角,相互之間再仔細檢查一遍,千萬要穿戴好防護服……」梁惠一邊穿戴防護服,一邊不忘叮囑同組另外的幾名護士。
  • 真心英雄丨護目鏡留下的深深痕跡,讓所有人心疼!
    從小年夜到現在,姚宇光沒有一天休息過,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的和肺炎疫情賽跑。醫院門診、隔離居民家中、青龍高速道口、臨時醫學觀測點……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姚宇光還積極帶動全院的黨員同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哪裡需要到哪裡,在大家眼中,他是永遠電量滿格的「超級替補員」。
  • 一名支援湖北護士的日記:到武漢的第一天我們剪了頭髮
    下午5點半,接班的同事來了,工作交接完畢後,6點半我乘坐班車回到酒店,7點多到達酒店房間。我們在自己的房間也劃分了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在汙染區脫掉外裝和鞋子後,我立即對房間進行消毒,然後洗澡洗頭洗衣服,忙完了才開始吃飯,雖然酒店送來的飯菜都已經涼了,但是吃著覺得很香。
  • 眼鏡口罩加護目鏡=呼吸的痛?抗疫醫護疫後掀起「摘鏡潮」
    紅網時刻4月22日訊(通訊員 李鑫)「我好想親親我的兒子;我特別期待著那一頓火鍋;我只想穿上白裙,去找我的白衣少年;受夠了霧裡看花,此時我最想摘下眼鏡,看清楚這個我們為之拼過命的,重啟的武漢……」隨著武漢解封,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部撤離,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抗疫一線醫護凱旋後,那些許下的小願望也都一一實現。
  • 護士隔著護目鏡給老人手指靜脈穿刺:真不容易
    全國各地都派出了醫護人員前去武漢進行支援,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一線進行救援支援,實在不容易,他們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近日,有一名老的病人營養吸收極差,導致重度的貧血,在夜裡病人繼續輸液,管床的護士找不到血管。有一個人做到了!一起跟隨小編來去了解一下吧!
  • 拯救世界-護士是疫情下世界的英雄
    (特德·沃倫/美聯社)馬裡蘭州:3月16日,在杜拜的一家醫院裡,護士們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之前正在整裝待發多米尼加:3月17日,在Jimani,一名護士負責進行檢查從海地過境人員的體溫計。(TIM AP)韓國:3月12日,大邱,護士Kim Eun-hee在輪班之間休息,她的前額用繃帶墊著,以防止臉部保護罩引起的擦傷,她正在照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人。 Ed Jones /法新社/蓋蒂圖片社)哥倫比亞:3月24日,一名護士在波哥大公共汽車總站外給一名婦女量體溫。
  • 一個隔離點裡的「夜貓子」
    新華社哈爾濱3月5日電(記者楊思琪)55歲的史文麗一直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但是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時候,她成了所在隔離點裡最能「熬夜」的人。 2月10日,哈爾濱市南崗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將一家賓館作為集中隔離點,急需醫護人員支援。作為南崗區榮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史文麗第一時間報名。
  • 95後護士朱海秀:「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朱海秀(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科ICU護士) 朱海秀摘下口罩後,滿臉的印痕。「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上面這句話,是剛剛參加工作才半年的95後護士朱海秀,在抗疫一線上的有感而發。
  • 鎮江摘鏡案例|康複眼科護士姐妹花攜手選擇近視手術
    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一對護士姐妹花選擇了近視雷射摘鏡改變自己。 小W是一名護士,疫情期間衝在前線,感受到了400度近視架著框架眼鏡的不便。 「以前做事沒什麼,近視了戴眼鏡就戴了,但是現在遇到疫情了,我們護士要全副武裝,防護工具一套,護目鏡一戴,一呼吸,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 檢測前哇哇哭檢測後給護士阿姨點讚
    小諾衣完成核酸檢測採樣,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唐東麗 圖社區提供本報訊 7月30日中午,來華北路小學敦煌社區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的居民仍絡繹不絕,排隊、登記、採樣,居民們在社區工作者的指揮下秩序井然。
  • 南通一院王麗護士:和家人分隔蘇鄂兩地,攜手共同抗疫
    王麗是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搶救室的一名骨幹護士,更是一名黨員。在醫院發出支援武漢的號召後,她第一時間請戰。為了能夠爭取到名額,王麗做起了科室同事們的思想工作:「沫沫,你身體不好,你不能去。」 「青兒啊,你才結婚的,下面準備要孩子,你不能去!」最終,她如願奔赴武漢一線抗疫。 王麗告訴記者,她居住的賓館距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步行大約10分鐘。每天早晨6點30分起床,在賓館吃完早餐後,就步行前往醫院。「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穿防護服,大約需要30分鐘才能穿好。
  • 怕哭花護目鏡的廣東護士今天哭了!313名援鄂醫療隊隊員返粵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PICU副主任唐遠平請廣東二隊的137名隊員在自己的外套上籤下名字。對他而言,這是最為珍貴的回憶。「現在感覺隨時都能哭出來」95後護士孔佩文剛說出這句話,眼淚就湧了出來。那個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的女護士,今天哭了朱海秀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說「不敢哭,哭花了護目鏡幹不了事情」。「我以前不想哭,因為護目鏡會花」,廣東第一批醫療隊隊員、中山三院護士朱海秀說,「很感謝、很不舍,留戀我戰鬥了50多天的地方。
  • ...鐵娘子帶病堅守核酸檢測一線——記廣外醫院婦科護士長 華曉蕾
    7月16日,廣外醫院醫務人員的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動態來源於廣外醫院婦科護士長華曉蕾,在此前的核酸採樣任務中擔任醫院某採樣點的小組長。其實華曉蕾的手術早應該在6月16日進行,但因為接到了核酸檢測任務,華曉蕾主動申請來到核酸檢測一線工作,所以手術才不得不推遲。核酸檢測任務完成後,她才放心的開始了自己的治療,而這場手術已經足足推遲了一個月。
  • 疫情之下的河北石家莊,每個故事都感動著無數人!
    在橋西區天滋嘉鯉南區,因天氣寒冷,檢測人員的呼氣凝結成水滴,掛滿了護目鏡。…… 圖為京東的送貨師傅,在365便利店門口吃早飯,屋裡有座位,但是因為吃東西要摘下口罩
  • 最美逆行者|18歲「疫」線護士邊建琴
    下了火車,出口處嚴格的排查、空蕩的街道、零星的人、靜悄悄的城市,邊建琴才發現,楊凌也已進入緊急「備戰」狀態。隨著疫情日益嚴峻,按照示範區指示,她所在的仁和醫院也要派護士進入楊凌田園酒店留觀點工作,她就是其中一名。而此時,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她,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 獨家整合|護士節來臨,為瓊島上的白衣天使們點讚
    5月1日晚上8點50分左右,海南運安急救站救護車和急救人員到達三亞市婦幼保健院,將患兒轉移到救護車的保溫箱。記者王洪旭攝5月1日晚上11點半,救護車下了海口繞城高速,等候在丘海大道的交警,騎著警摩一路護送,10分鐘後救護車到達海南省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完成了一場跨越260公裡的生命接力。
  • 抗疫天使:眼鏡+護目鏡+口罩=三大耳朵緊箍咒,需每天一粒止痛藥緩解
    「近視眼鏡、護目鏡、口罩同時壓著耳朵,每天都要吃一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才能緩解疼痛。」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投射出多少人情冷暖,湧現出多少抗疫英雄。陳星宇就是投身到抗疫第一線的一名普通卻不平凡的護士。
  • 重慶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鄧佳:護目鏡起霧了 抽血採樣...
    從接到電話到出門,我只用了5分鐘的時間。來不及給在家的公公、婆婆多說幾句,沒有叫醒熟睡中的孩子,也沒給出差在外的老公通電話,我就匆匆出門了。11點20分,當我趕到醫院的時候,疑似患者還沒到,我跟感染科的同事們一起抓緊時間將隔離病房所需物資準備好,穿上防護服、帶上護目鏡、口罩,等候病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