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雲南梅裡雪山,銀裝素裹之山,旅遊看雪的好地方
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許多過去不熱的地方似乎都生活在火爐裡,尤其是工業發達的城市和沿海城市。每年夏天,許多人都會逃離他們居住的城市,去那些氣候條件惡劣的地方。也許你會錯過冬天銀裝素裹的群山的照片。今天,你不妨跟著邊肖編輯的鍵盤去看白雪公主的地方,那就是梅裡山。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是西藏非常著名的一座山。它在南方與羅比雪山相連,被稱為北方的十三座王子峰。位於十三座山峰之上的卡瓦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的第一座山峰。他們冷漠無情。如果你不想冒犯他們,你最好心中有一點敬畏。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聖地。據說它是這裡的守護神,守護著這裡的每一寸山川河流,數千年以來都被這裡的人們敬仰。藏族人在不同的一般年份崇拜特定的神山,梅裡雪山是羊年開始崇拜的地方。遊客們經常看到川邊梅裡雪山的主峰。拍攝梅裡雪山的最佳地點是214國道下15公裡處的武農頂天文臺。飛來寺,距離德欽縣10公裡,沿滇藏公路,是觀賞梅裡雪山的最佳場所,也是拍攝梅裡雪山陽光金山的最佳場所。這是觀賞梅裡雪山的最佳地方。還有以自助旅遊為主題的酒店。
2、一天採血30萬毫升!「6.14世界獻血者日」主題活動周火爆開啟
6月14日,由雲南省輸血協會、雲南昆明血液中心、昆明日報·掌上春城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6.14世界獻血者日」主題宣傳活動周在全市主要獻血點拉開帷幕。截至記者發稿時,6.14當天全昆明市獻血點共有1008人參與無償獻血,採血量近30萬毫升。每年的6月14日為世界獻血者日,2019年世界獻血者日主題為「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本次活動以「獻點滴血·綠生命樹」為主題,慶祝世界獻血者日和感謝獻血者,吸引市民關注無償獻血公益事業,普及獻血知識,讓更多人加入到獻血者行列中,進一步擴大無償獻血志願者隊伍。活動現場,獻血車以「共築生命樹」為主題進行裝飾,這一移動的「城市風景」,吸引很多市民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獻血者日當天參與無償獻血的獻血者們還將獲得由雲南昆明血液中心定製的首次獻血及獻血5次、10次、20次、50次、100次、200次的「無償獻血紀念徽章」。全年採血目標為60噸,半年時間完成50.11%的採血任務。
3、雲貴川雞鳴三省之地,你猜到是哪裡了嗎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廣西的靈山縣,這期我們把目光往西北方向轉移,說一下在雲南有著「雞鳴三省」之地的鎮雄縣。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看下吧。鎮雄縣是雲南省昭通市的下轄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和四川以及貴州接壤。西接昭通彝良縣,北靠威信縣,而南邊則是貴州的畢節市赫章縣,東邊則是以赤水河為界線與四川瀘州市的敘永縣相鄰。縣總面積3696平方公裡,縣城距離昭通市265公裡,而距離雲南首府昆明為598公裡,比去貴州首府貴陽的326公裡還遠。距離最近的城市是貴州的畢節市,但也有73公裡。縣車牌號為雲C。鎮雄縣下轄20個鎮、7個鄉外加3個街道辦事處,共計254個村和社區,而縣內的坡頭鎮德隆村就是「雞鳴三省」之地了。縣總人口170萬左右,是雲南省第一人口大縣,除了漢族外,還有彝族、苗族等17個少數民族。而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其中以煤炭資源為主,工業儲量佔全省的17%以上。鎮雄縣的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雲貴川的雞鳴三省之地:西面為鎮雄坡頭鎮的德隆村,東面則為貴州畢節市林口鎮,北邊就是四川省敘永縣水潦鄉的岔河村了。
4、4人路邊偷楊梅,被抓後拒不承認,男子還狡辯:在雲南隨便摘
導讀:眼看著各種水果的上市,一些人倒是有些消費不起,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無奈,在這個過程中,有1種水果楊梅即將走進市場,這更讓很多人不能接受其中的價格。最近,在浙江某公路邊,市民的楊梅突然被人偷偷採摘了,而且還是4個人一起採摘。最後,果農向警察報了警,而面對民警的到來,這4個月拒不承認。就在今天早上,1家四口的雲南人來到了慈谿,見到路邊的楊梅上去就偷摘,在打理楊梅樹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了響動,最終李師傅發現了這些人。面對他的質問,這4個人都不承認,並不認為是在偷東西。被抓現行的4人中有3名女性,另1名是男性。面對民警的質問,這位男子振振有詞,他表示自己不知道,大家都以為是路邊的野楊梅,可以隨便採摘。自己是外地的雲南人。交談過程中,4人不停地向民警強調,在雲南有很多這種野生的楊梅,在路邊可以隨意採摘,不知道是專人種植的。儘管百般狡辯,4人最終還是承認了盜竊的事實。最終,該男子帶著母親,媳婦,妹妹3人挑選了1塊楊梅地,剛採摘沒多久就被發現了,最終一家4口均被帶回了派出所接受調查,現場王某也承認了自己的行為。
5、建文帝失蹤之謎終於揭開?專家:最終落腳地,在雲南的一座寺廟裡
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獅山上,有一座名為正續禪寺的寺廟。如此對古代史稍微有所了解,就會知道這幅楹聯指向一個歷史故事,即大明第一歷史謎案,建文帝失蹤之謎。然而,當朱棣率領大軍進入南京城後,卻找不到建文帝。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這個記載前後矛盾,前面說朱棣進入南京城時皇宮已經發生火災,建文帝已經失蹤了。事情沒有結束,《明史》中還有記載,「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意思是說,朱棣做了皇帝後,西南一帶就流傳出建文帝在這裡出家為僧的消息。到了清康熙年間,建文帝在雲南出家為僧有了確鑿的證據,「建文帝,止於獅山正續寺數十年。」獅子山是一座海拔近3000米的佛教名山,因與建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被譽為「西南第一山」。除了前面提到了那副楹聯外,獅子山關於建文帝的遺蹟比比皆是。在正續禪寺藏經樓的配殿裡,曾有專門供奉護送建文帝出逃的文武大臣們的靈位。上世紀90年代,《人民日報》曾刊登了上海一位歷史專家的研究報告,據這位專家多方面考證,確認獅子山就是建文帝的最後落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