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明光裡,還須結伴遊。」在這個端午小長假,不知大家是否和親朋好友一同出遊呢?
觀賞美麗的風景,自然是需要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黃君璧與張大千兩位國畫大師性情相近,志趣相合,在民國二十八年六月,黃君璧就曾邀請張大千同遊峨眉、青城,遊玩途中看到美景,少不得寫生助興。此遊兩人寫生,獲得許多好畫稿,相互切磋,獲益匪淺。
時年六月,張大千與黃君璧在峨眉山早起看佛光,一同欣賞峨眉山雲海,張大千後畫出《峨眉金頂》,筆觸輕靈生動,用色瑰麗柔和,被譽為最能表現峨嵋「天下秀」的傑作,此畫後被贈與黃君璧。
張大千《峨眉佛光》
在這幅《峨眉佛光》上,張大千題記:「二十八年,歲己卯,六月十一日上午佛光現,君璧道長登金頂,歡喜讚嘆,合掌誦佛,號予以口腹之累,留臥雲庵,無緣追陪,為寫此圖,以志愧怍,大千弟愛。」
黃君璧《臥雲庵遠眺》
後來與張大千談及峨眉山奇遇,黃君璧揮毫畫就了《臥雲庵風景圖》。
黃君璧與張大千
張大千繪畫天賦過人,生性豪爽,能夠汲取歷代名家之精華,大膽地進行嘗試與創新,融會貫通並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集中國美術史之大成。在集聚古今百家的廣度和深度上,他成就了無人能與之比肩的大師地位。
黃君璧則是在「師古人」即臨摹古人名畫的堅實基礎上「師法自然」, 他的畫作中摻入了西洋畫的寫實、透視、明暗等元素,並在歷遊中外名川大河、世界三大瀑布後寫生作畫,畫出了新穎古樸、賦予神韻和動感的彩墨山水畫,被西方畫壇譽為「中國新古典派」。
黃君璧與張大千
個性、繪畫風格不一的兩人卻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彼此大發相見恨晚之感慨。
黃君璧《結伴好同遊》
「眾裡吾能獨識君,當時俊氣絕人群。」畫壇大師張大千與黃君璧之間的交往,彼此仰慕,親密無間,以畫切磋,又以詩交流。他們同遊峨眉,共享人間美景,分享彼此欣喜的心情,實乃讓人羨慕。
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