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德國電影節主席桃麗絲.多利呼籲給文藝片導演更多自由

2020-12-25 美通社

北京2014年11月20日電 /美通社/ -- 第二屆德國電影節(2nd Festival of German Cinema in China)已於近期正式啟動,時下正在全國四個城市火熱展映中。至29日,共15部德國當代電影在北京、成都、深圳和杭州四座中國城市向公眾展映,呈現德國近兩年電影界的重要作品。

第二屆德國電影節確定了全新的主題 -- 「認真娛樂」(Seriously Entertaining),旨在展示當代德國電影的多樣性,改變觀眾對於德國電影嚴肅刻板的傳統印象。德國電影節既是展示德國的窗口,而同時它也很好地證明:德國電影不但可以生動活潑,而且還可以保持高品質。

第二屆德國電影節由德國電影協會(German Films)與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The Goethe-Institut)聯合舉辦,主辦方代表德國電影協會總經理瑪麗埃特•裡森貝克 (Mariette Rissenbeek)和歌德學院院長彼得•安德思(Peter Anders)親臨新聞發布會現場。電影節期間知名德國電影製片人和演員親臨各城市,向中國觀眾推介他們的電影,包括本屆電影節榮譽主席、著名德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和作家桃麗絲·多利(Doris Dorrie)女士,今年德國競逐奧斯卡的候選影片也是電影節參展影片《雙面之路》的導演格奧爾格•馬斯(Georg Maas)先生,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較佳編劇銀熊獎影片也是電影節開幕影片《受難之路》的主演洛裡安•斯泰特(Florian Stetter)先生,和德國電影分級機構FSK負責人Christiane von Wahlert女士等。

電影節主席桃麗絲•多利呼籲給文藝片導演更多自由

桃麗絲·多利女士在北京開幕新聞發布會談到:「在德國電影拍攝電影是開放的,因此我希望世界電影市場變得更開放,尤其是給文藝片導演更多自由,給予更多向市場推廣文藝片的機會。電影的好壞應該由觀眾評判,看電影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希望全世界都建立電影分級制度。」

「我在影院裡看過賈樟柯導演的《三峽好人》等片,今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得主《白日焰火》我也看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電影或許太小眾,但對我來說,這些電影不僅很有趣,而且很感人,並且才華橫溢,這些電影人讓我尊敬。我也深切希望這些電影人能夠自由地拍攝電影,拍攝他們想拍的電影,因為他們是藝術家。他們應該得到國家的更多支持和幫助,因為他們是如此優秀。除了提到的這些人,還有許多中國導演以及一些我尊敬的作家和藝術家,正是通過他們,我這個外國人才有機會了解中國,而不會是通過那些商業大片。」桃麗絲·多利女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補充道。

第二屆德國電影節主席桃麗絲•多利在北京新聞發布會現場呼籲給文藝片導演更多自由

最新修復1920年老電影《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放映及樂團現場配樂

本屆電影節的另一大亮點是最新修復的老電影《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這部由羅伯特·威恩執導、1920年上映的默片是表現主義的經典代表作,敘述了身兼心理學博士和殺人狂雙重身份的卡裡加裡的生活。影片由弗裡德裡希-威廉-瑪努基金會(Friedrich-Wilhelm-Murnau-Foundation)修復,由阿尤莎·齊默曼樂團(Aljoscha-Zimmermann-Ensemble)配樂,並在活動現場演奏,為觀眾帶去原始拷貝正宗默片的非凡體驗。《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的另一個拷貝曾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20世紀初,中國電影業蓬勃發展,尤其是上海出現了許多一流製片廠。中國的無聲電影歷史悠久,許多經典電影亦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如何修復如此珍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如何將其保留至未來,慕尼黑電影博物館館長德羅斯勒(Stefan Droßler)和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史與電影修復領域的專家在電影節期間特別討論會上共同探討經典電影的修復技術以及國際合作方面的挑戰。

最新修復1920年老電影《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放映及樂團現場配樂

德國「得獎大戶」和「超高票房」電影首次來華展映

除了北京開幕影片 -- 布呂格曼導演的《受難之路》, 本屆德國電影節還放映了另外一部參與今年柏林電影節競爭的影片 -- 阿拉達戈的《艱難的抉擇》,影片斡旋於不同文化之間,引發觀眾深思。此外,電影節還展映了2013/2014年度德國電影院中較成功的影片《該死的歌德》,該片吸引了七百多萬觀眾,令男主演穆巴裡克一舉成為德國超級明星。賴茨的大作《鄉歸何處》在今年倍受關注,不僅在眾多國際電影節和影院中大獲成功,還榮膺三大德國電影獎項(較佳影片獎、較佳導演獎、較佳編劇獎)。在特別放映會中,電影節還獻上最新的奧斯卡提名影片:格拉夫的《姐妹情深》,以及施沃喬夫的《向西方》。

第二屆德國電影節日程安排和合作影院

北京: 111420

百老匯東方廣場店(新世紀影院)-- 開幕影片《受難之路》

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

北京百麗宮影城國貿三期店

成都: 111623日 -- 星美國際影城成都環球店

深圳: 111825日 -- 深圳百老匯影院

杭州: 112029日 -- 杭州百老匯影城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1120/0861408730-a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1120/0861408730-b

相關焦點

  • 獨立電影人李汶: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給青年導演更多的機會
    12月6日,獨立電影人李汶執導的《歸去來兮》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進行展映,圖為媒體見面會現場。記者 李昊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6日消息(記者 譚琦)12月6日,獨立電影人李汶執導的《歸去來兮》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進行展映。「第一次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我覺得很開心。」
  • 紐西蘭女導演將出任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根據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7日發布的消息,紐西蘭著名女導演簡·坎皮恩將出任今年5月14日至25日舉行的第6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 「深度」150萬獎金背後:海南電影節創投惹爭議,誰為文藝片的困境...
    創投評委會主席曹保平在評委見面會上透露了評選的方向和標準:最大的獎海南選擇大獎需要有排他性,也就是說,在其他電影節的創投項目上得過獎的將不在海南創投的範圍之內;兩個三亞關注大獎更多傾向於支持有作者表達且對投資有迫切需求的電影;三個行動力支持大獎傾向於給各種類型化、工業化、市場化的項目。
  • 文藝片「魔咒」難解,《日光之下》導演:房子已掛售,希望還能繼續創作
    12月份第二周,內地電影市場依然不鹹不淡,共取得了5.8億元的周票房。上周五,包括《沐浴之王》《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獵殺T34》等多部新片入市。除了喜劇電影《沐浴之王》表現稍微搶眼外,其餘影片票房都不理想,尤其是兩部青年導演執導的小成本影片《少女佳禾》和《棒!
  • 第15屆臺北電影節「驚悚」開幕
    6月28日,臺北電影節主席張艾嘉在電影節開幕式上。當日,第15屆臺北電影節開幕。   6月28日,臺北電影節開幕影片《失魂》主創人員在電影節開幕式上。當日,第15屆臺北電影節開幕。今年臺北電影節的開幕影片為電影《失魂》,該片由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鍾孟宏執導、演員王羽及張孝全主演。臺北電影節將持續至7月20日。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8日晚,第15屆臺北電影節由放映鍾孟宏執導的驚悚懸疑片《失魂》拉開序幕。  由張孝全和王羽主演的《失魂》,講述了一對關係疏離的父子,因一樁命案成為頭號嫌疑犯。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2月2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柏林市長穆勒在開幕式上致辭。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新華社柏林2月20日電(記者張毅榮 田穎)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0日開幕。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當我成為薩林格》為本屆電影節揭幕。
  •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
    12月1日,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正式拉開帷幕。如今中國電影坐擁銀幕總數全球第一、全球票房全球第二,影片產量全球第三的傲人成績,而回眸中國影史70載,中國電影在與時代共振中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在不同歷史時期又賦予我國電影不同的時代主題和美學氣質,既創造過榮耀和輝煌,也曾在低谷徘徊,卻始終在曲折中孕育著新的希冀。「70年來,我們的信心無比堅定!」
  • 爭議不斷的韓國文藝片導演金德基,在異國他鄉去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據外媒11日報導,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 金基德的電影公司也確認了金基德導演去世的消息,稱其家人當天也接到了消息。
  • 第八屆德國電影節開幕,感受《溫蒂妮》的浪漫主義童話
    11月13日,第八屆德國電影節開幕式在北京百老匯影城(當代MoMA中心店)舉行。本屆電影節由德國電影協會主辦,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百老匯影城協辦。
  • 三屆而立,新興電影節如何打造IP品牌?|直擊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因此,2018年12月,海南全島作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舉措下,以「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目標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應運而生。現如今,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已經於12月5日在三亞開幕,相關活動正在進行中。
  • 2020年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日程表公布
    活動日程顯示,王小帥、萬瑪才旦、郝蕾等國內外著名導演、演員、製片人將參加大師班活動,與在場觀眾分享創作心得。同時,電影節結合2020年焦點議題和焦點影人,邀請國內外著名導演、演員、製片人等以座談會形式,向業內人士及影迷講述自己從事電影工作的心得和體會,讓更多的人感受電影和電影人的魅力故事。
  • 《路邊野餐》導演:文藝片寶貴的易碎品會遭遇漠視
    原標題:文藝片 寶貴的易碎品會遭遇漠視 導演畢贛 業內頗受期待的《路邊野餐》昨日首映。該片可謂各大電影節寵兒,先後遊歷各國共斬獲了13個電影節的獎項。如今影片將於本周五上映,而對於慘烈的暑期檔競爭,導演畢贛表示,《路邊野餐》只會上映10天,因為在他看來現在電影市場還處於幼稚階段,藝術電影作為寶貴的易碎品難免會遭遇漠視。 《路邊野餐》講述了陳永忠飾演的詩人陳昇在尋找侄子的途中,與他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導演畢贛1989年出生於貴州凱裡,《路邊野餐》是他第一部長片項目。
  • 第三屆德國電影節在北京盛大開幕
    北京、成都、青島和深圳2015年11月16日電 /美通社/ -- 第三屆德國電影節(3rd Festival of German Cinema in China)在Audi City Beijing正式拉開序幕,將在北京
  • 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專訪女導演劉瀟珂
    網易娛樂11月10日報導 —— 電影《抱養奇緣》是一部走向國際的中國影片第三十九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在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如期而至,中國青年導演劉瀟珂執導影片《抱養奇緣》(英譯名「ADOPT」)入圍該電影節,並在加拿大時間28日下午放映首場,座無虛席,
  • 第二屆中韓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在首爾舉行
    11月12日,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和中韓電影節組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韓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在韓國首爾奧林匹克中心舉行。龍宇翔致辭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中韓國際電影節組織委員長龍宇翔在致辭中表示,中韓兩國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建交以來,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值得我們珍惜和維護。良好的中韓關係符合歷史和時代大勢,也是兩國人民共同願望。
  •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不帶華語片玩了?
    伍迪·艾倫指導的《Café Society》為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幕片。4月14日,第69屆坎城電影節公布了各單元的入圍名單。不過近些年來,歐洲老牌電影節越發地保守一直飽受詬病。目前坎城電影節尚有「導演雙周」和「影評人周」的單元尚未公布,希望屆時有華語片能補上這個慘澹的空白。
  • 第二屆中韓國際電影節在首爾舉行 電影《一路狂愛》開機
    (鳳凰網河南頻道 菅典領 馮磊 劉海崗)2018年11月12日,第二屆中韓國際電影節在韓國首爾奧林匹克中心舉行。來自中韓兩國知名導演、影視明星、好萊塢知名演員齊聚一堂,歡聚亞洲電影屆的盛會。來自中國的趙雅芝、鄭伊健、王寶強、葉璇等知名演員、影視新星出席電影節。據悉,本屆電影節由中國著名演員兼導演張國立擔任中方評審委員長,韓國導演李明世擔任韓方評審委員長,中國演員李冰冰、葉璇和韓國電影人鄭俊浩、文賢盛等出任評委。頒獎盛典環節,一批優秀的中韓影片和電影人收穫多個獎項,中國演員林永健獲電影表演藝術獎,中國電影《大破天門陣》獲最佳故事片獎。
  •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金椰獎」獎盃亮相 「椰子樹」精神顯新意
    人民網三亞11月30日電(宋彤桐)11月30日,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會上發布了本屆電影節「金椰獎」國際評委會陣容、入圍影片情況、獎盃及其設計理念。
  • 柏林電影節在陰影中迎來七十大壽
    「原本,我還想要就柏林電影節七十周年這一盛大時刻說上幾句,但昨天發生在哈瑙的事,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深受打擊。柏林電影節象徵自由、寬容、尊重與好客。我們反對任何的暴力和種族主義。讓我們向哈瑙的受害者與他們的家人致以同情、慰問。」
  • 第20屆釜山電影節頒獎 中國電影《喊·山》閉幕
    當天電影節執行委員長李鏞觀、姜受延、名譽執行委員長金東虎、新浪潮獎評委主席張艾嘉、評委金泰勇等、閉幕影片《喊·山》主創、年度演員獎評委文素利、演員樸重勳、曹秀香、韓國導演林常樹、中國導演王小帥,以及各展映影片的主創們集體亮相紅毯。閉幕式由樸星雄和秋瓷炫搭檔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