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攬儲正烈,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理財、結構性存款成替代?

2020-12-14 獨角金融

作者:姜旭波 劉芬

來源:獨角金融

攬儲大戰愈演愈烈,多家銀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卻匆匆下架。

近日,《華夏時報》報導稱,多省市銀行收到《關於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下稱《市場利率定價要求》)。

獨角金融獲悉,一些銀行近期已取消靠檔計息產品,轉而積極推薦自家其它理財產品。那麼,對普通用戶而言,已購買的靠檔計息產品會有影響嗎?銀行其它諸如結構性存款、普通定期存款、理財產品等很多產品能成為替代選擇嗎?

1

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智能存款會否受影響?

靠檔計息產品主要是指客戶在銀行買入定期理財產品時,如果提前支取,銀行會根據客戶實際存入時間,以靠近的定存檔計算定期利息。如此一來,用戶可以在靈活支取下獲得更多的存款收益。

由此,這類存款產品也成為近幾年銀行最具吸引力的吸儲手段,也是各家銀行存款業務的標配產品。監管部門此次暫停靠檔計息產品後,預計將在市場上產生一些影響。

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認為,「靠檔計息產品實際上變相拉高了銀行吸儲的成本,也非常容易使銀行陷入流動性風險。」

「暫停靠檔計息產品之後,特別是對民營銀行來說,通過這種產品創新吸收存款的難度加大。另外,與國有大行等強勢銀行的存款利率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吸儲能力也是民營銀行該考慮的問題。未來,很多民營銀行可能還會往銀行理財這邊去努力創新。」陳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年底,靠檔計息模式的網際網路智能存款就遭相關監管部門窗口指導,且一些銀行也對相關產品進行了下架或者利率調整等。最近,在《市場利率定價要求》下發後,做出相應調整的包括江蘇銀行等多家銀行。

《華夏時報》報導稱,有銀行表示舊的不合規的下架,同時不斷根據監管要求優化,推出新產品即可。部分銀行可能要對靠檔計息產品進行調整,有些銀行的智能存款,存期不滿1年利率就高達4%以上,這類產品可能會下架或是調整利率,中短期利率會下調。

目前,一些智能存款產品具備靠檔計息類產品的典型特點。

1月2日,獨角金融在富民銀行APP上發現,富民銀行推出了一款名為「富多利」的產品。該產品隨存隨取、靠檔計息,並且1000元起存,1元遞增,5年滿期年利率為4.80%。

(圖片來源:富民銀行APP)

此外,達州銀行推出的「多利智能存F款」,5年期利率4.8%,持有時間達到7天,利率3.9%,持有1個月,利率升至4%。眾邦銀行、客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同樣以「收益高、支取靈活」為賣點在第三方平臺上大力推廣智能存款產品。

2

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成替代選擇?

靠檔計息產品對新用戶暫停,那對此前購買了產品的用戶來說,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目前沒有靠檔計息了。存定期的話,提前支取將按活期計算。如果是之前買的,現在取可以是靠檔計息。」江蘇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多家銀行轉而向獨角金融積極推薦自家其它理財產品,表示贖回方便,利率較高。一些產品宣稱「1萬起購,保底金額1分錢,交易時間隨時贖回,實時到帳。收益大概百分之三點幾,大額存單也就三點多到四點多。」

有銀行客服人員稱,「普通用戶除了選擇一般的定期,也可以選理財產品,利率基本都3點多到4.4之間。」

此外,一些結構性存款也成為銀行熱推的產品。銀行宣稱,此類產品雖然保本不保息,最高利率時收益要比普通活期存款高。

江蘇銀行工作人員稱,銀行提供結構性存款收益比活期存款高。結構性存款的起投金額比較低,1萬、5萬就可以投。5萬的定期一年,在2%-3.7%,保本不保息,但也比活期高;1萬的定期3個月,利率比5萬的低點,在1.55%-3.562%。

有行業人士建議,年底銀行攬儲、銷售保險和理財產品的方式多樣,用戶在選擇產品時要提高警惕、問清產品屬性、看清合同,避免因高利息吸引而蒙受損失。

你對「靠檔計息」類銀行產品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互動。

相關焦點

  • 銀行攬儲正烈,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成替代?
    來源:獨角金融作者:姜旭波 劉芬攬儲大戰愈演愈烈,多家銀行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卻匆匆下架。近日,《華夏時報》報導稱,多省市銀行收到《關於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下稱《市場利率定價要求》)。獨角金融(微信公號:uni-fin)獲悉,一些銀行近期已取消靠檔計息產品,轉而積極推薦自家其它理財產品。那麼,對普通用戶而言,已購買的靠檔計息產品會有影響嗎?
  • 央行整頓高息攬儲後續:銀行靠檔計息產品陸續退場
    最新調查:該類產品正陸續退場。假設存一年的定期存款,在7個月時提前取出,還能享受6個月定期+1個月活期利息?類似計息方式已陸續退出市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8月19日諮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盛京銀行、杭州銀行及成都銀行客服獲悉,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自2019年底以來已陸續被銀行叫停。
  • 銀行「開門紅」攬儲激戰!靠檔計息被叫停 這類產品賣得火熱
    最近,有投資者發現,民營銀行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產品都不見了或者售罄,反而多了很多按周期付息的產品。與此同時,靠檔計息的大額存單也下線了。倒是從去年一路火爆的結構性存款依舊「網紅」,依舊時不時出現在各家銀行理財經理的朋友圈。
  • 三湘銀行違規攬儲: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仍在售
    在監管層三令五申之下,三湘銀行旗下智能存款的靠檔計息問題仍未解決《中國科技投資》記者 汪下弟目前,三湘銀行旗下智能存款隨存隨取且可得到固定利息,另有產品每三天付息,利率水平較高,這兩款產品對應的都是三湘銀行3年期定期存款。
  • 監管約束下存量產品逐漸「隱退」 廣發銀行即將下架靠檔計息類產品
    由於能夠彌補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損失的利息收益,靠檔計息類產品曾一度快速發展,不過在監管多次規範後,這類產品正逐步退出江湖。廣發銀行日前表示,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在此之前,風靡一時的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也很難見到身影。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靠檔計息產品再難有發展空間,銀行未來應加強產品設計,減少對高息產品的依賴。
  • 監管約束下存量產品逐漸「隱退」,廣發銀行即將下架靠檔計息類產品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253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由於能夠彌補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損失的利息收益,靠檔計息類產品曾一度快速發展,不過在監管多次規範後,這類產品正逐步退出江湖。廣發銀行日前表示,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
  • 六大國有銀行喊停「靠檔計息」
    「靠檔計息」利率較高 與傳統的銀行定期存款相比,靠檔計息的存款比較靈活,屬於一種創新存款產品。最先推出靠檔計息存款的是一家國有大行,接著其他銀行也推出了類似的靠檔計息產品。2018年前後,民營銀行大量推出這類存款,靠檔計息的創新存款一度成為存款市場的寵兒。 「靠檔計息」是如何計算利息的呢?
  • 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規範,部分銀行資金壓力會上升
    一位民營銀行人士表示,會根據監管要求優化,推出新產品。其實,近年來,存款期限靈活且利率收益較高的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越來越多,比如藍海銀行的「藍貝貝」、北京中關村銀行「會存A」、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等等。
  • 銀行靠檔計息存款為什麼被叫停?
    臨近年關,各家銀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吸收存款,可是誰也沒想到,在年底衝刺的環節,很多銀行都收到了來自人民銀行的《關於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規範定期存款提前存款靠檔計息有關要求》。這份文件一出,最難受的就是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民營銀行。
  • 定期存款明年起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不再「靠檔計息」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過去,如果你在銀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剛過了2年就要取出來,銀行就會「靠檔計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要改變了。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 民營銀行的靠檔計息智能存款還能繼續持有嗎?
    然而近期,張家口銀行和廊坊銀行的清退通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爭議,通告內容大致是決定近日清盤所發行的靠檔計息的智能型存款產品,存量資金在清盤日起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雖然銀行在一片爭議呼聲下刪除了公告,但清退行動已在進行中。
  • 定期存款明年起不再「靠檔計息」 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也就是說,把10萬元存3年定期,才過2年就提前取出,過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開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 「315」金融產品檢閱臺|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停售 民營銀行存款產品高...
    不過,3月11日,《華夏時報》記者查閱發現,目前這些智能存款產品大部分處於停售或者售罄狀態。比如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顯示 「產品維護中」;藍海銀行「藍寶寶」顯示為「售罄」;重慶富民銀行客服人員則表示,該行的「富民寶」已經停售了。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或和監管規範靠檔計息存款產品有關。
  • 明年起,定期存款不再「靠檔計息」!
    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銀行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叫停 業內人士稱是好事
    為規範一些非理性的存款「衝時點」行為,監管部門近期有所行動。 上證報記者昨日從滬浙多家銀行的相關人士處證實,監管部門近期要求銀行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由於支取靈活、付息率較高,近年來「靠檔計息」定存產品成為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在存款爭奪戰中的「利器」,但卻違反了央行《儲蓄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 靠檔計息叫停,您的銀行存款正在縮水
    財學森奶爸財相信許多經常去銀行存錢的朋友,對於「靠檔計息」這個概念應該都不會陌生,靠檔計息的存款不僅支持隨存隨取,且還能給到不錯的收益,一直是許多人的首選。即便你對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變動不敏感,也應該能從餘額寶越來越低的收益中感受到:未來無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收益只會越來越低。而靠檔計息的銀行存款利用高吸攬儲適合這一趨勢相悖的,存這類存款的人越多,意味著銀行的付息壓力就越大,銀行的成本和運營風險大大增加。
  • 六大行整改存款「創新產品」:明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
    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髮〔2020〕59號),各存款類金融機構需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產品。近年來,為降低銀行存款利率,推動貸款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央行先後出手整治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等存款產品。
  • 定期變活期 你的「靠檔計息」變了
    去年末,全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關於規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有關要求》。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髮〔2020〕59號),各存款類金融機構需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產品。  在監管多次指導下,目前市面上已難覓靠檔計息類產品的蹤跡,存量產品的處置也正在推進中。
  • 北京農商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下周一起相繼轉結
    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監管指引下,又一家銀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業務。日前,北京農商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終止「金色時光·悠享」靠檔計息類產品業務。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北京農商銀行同時明確了靠檔計息類產品的終止時間表,其中兩款產品將在9月21日迎來終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