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戶外知識科普——神秘的石頭瑪尼堆

2020-11-08 大鵝遊玩報告

鵝 鵝 鵝

這裡是大鵝遊玩報告

我是一隻喜歡四處溜達的大鵝

美麗而神秘的川藏線

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旅人的嚮往之地

行走在藏區

我們常常會看到


山間、路口、湖邊、江畔

都有一塊塊刻著藏語的石頭


層層堆砌在一起

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

納木錯的瑪尼堆

你可知道,它的名字叫瑪尼堆

而在它的背後

隱藏著如此簡單而深刻的含義

萬物皆有靈

納木錯的瑪尼堆

信仰是中國各民族、乃至世界

諸多原始部落自然崇拜的一種普遍形式

尤以巨石崇拜為廣泛


一些巨大的山石

既是朝聖者贖罪的場所

又被當地的村落視為神石

英國巨石陣

藏族受本教萬物有靈的昭示

認為即便一小塊石頭也是有靈性的


有靈性的物體必然有神佛的靈光

抑或被鬼魂所佔據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

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起來的

具有靈氣的石堆


石塊並沒有統一的規格和形狀

製作者用不著刻意選擇

撿著什麼石頭就在上面刻畫

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



有佛尊、動物保護神

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

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

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



每逢吉日良辰

人們一邊煨桑


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

並神聖地用額頭碰它

口中默誦祈禱詞

然後丟向石堆



天長地久

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

愈壘愈高


每顆石子都凝結著

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


不可隨意拿走


這些石堆,藏語又稱「朵幫」

「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

「阻穢災朵幫」和「鎮邪朵幫」


「阻穢禳災朵幫」大都設在村頭寨尾

石堆龐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階梯狀壘砌

內藏有禳除災難、祈禱祥和的經文

並有五穀雜糧、金銀珠寶及槍枝刀矛

「鎮邪朵幫」大都設在路旁

湖邊、十字路口等處

石堆規模較小,形狀呈圓錐形

沒有階梯,右堆內藏有鎮邪咒文

石堆內也藏有槍枝刀矛

大大小的朵幫

承載著藏民許多的期望和祝福


所以瑪尼石是不可以隨意拿走的

將它拿走就是在毀滅他人的福德

同時給自己帶來噩運


喜歡的話,在上面添一塊石子

再許下一個願望

即便你覺得這些地方不存在任何神靈

但卻是藏民特有的信仰習俗


只有尊敬他們的習俗

才會受到當地人真心的歡迎


世界上最大的瑪尼堆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

有個新寨瑪村

這裡有個著名的嘉那瑪尼石經城

據說這裡的瑪尼及經文石有25億塊左右

世界上最大的瑪尼石堆

這些經石大小不一

形狀各異

大的如同桌面

小的僅如雞蛋

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

來自西藏、四川、青海

藏族同胞就在瑪尼堆旁相聚

或轉瑪尼堆,或送瑪尼石

而後圍繞著瑪尼堆跳舞

場面宏大,情緒熱烈


「瑪尼石堆」之謎

通天河從青藏高原的腹地奔湧而下

兩岸是唐古拉山脈

巴顏喀拉山脈連綿的雪峰

在兩岸的峰嶺、草灘之間

有片石堆星羅棋布

大小不等,石堆高低不一


每塊片石的光滑面上

都刻有字跡工整的古印度文佛經經文



沒人統計過

青藏高原上的瑪尼石有多少塊

就其分布其廣來看

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


用錘、斧、刀、鑿一筆一划

在如此堅硬的片石上鑿刻

這麼浩瀚的工程量

恐怕不會小於尼羅河畔的金字塔


而瑪尼石起源於何年何月

何人組織完成,無從考證


在這海拔四五千米的荒原

刻出這麼多佛經文的瑪尼石


又把它們散布到高原的山山嶺嶺

要付出多少艱辛,克服多少困難!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


它是我們的藏族同胞

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相關焦點

  • 大鵝戶外知識科普——神秘的藏石瑪尼堆
    美麗而神秘的川藏線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旅人的嚮往之地行走在藏區我們常常會看到山間、路口、湖邊、江畔都有一塊塊刻著藏語的石頭層層堆砌在一起納木錯的瑪尼堆你可知道,它的名字叫瑪尼堆而在它的背後隱藏著如此簡單而深刻的含義
  • 西藏神秘的「瑪尼堆」,竟與唐僧師徒有關……
    這,就是青藏高原上神秘的「瑪尼石堆」。這些石堆據傳與唐僧師徒取經有著密切的關係。瑪尼堆為什麼越堆越大最初堆成的瑪尼堆規模不大,但按照高原上人們的傳統習慣,路過瑪尼堆時,他們會口中念念有詞,呼喚天神,祈求上蒼的恩賜與神靈的保佑,去除災難,得到幸福,並圍繞瑪尼堆轉一圈,再添上一塊石頭。即使沒有石頭,也會添上動物頭顱或角或羊毛,甚至自己頭髮之類的東西。這樣,經過長期來往於此的人們不斷添加,瑪尼堆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 西藏的瑪尼堆之謎
    這些石頭大小不等,石堆高低不一,每一塊石頭的光滑面上,都刻有字跡工整的古印度文佛經經文。這,就是青藏高原上神秘的「瑪尼石堆」。這些石堆據傳與唐僧師徒取經有著密切的關係。相傳唐僧取經過通天河時,奔騰的河水擋住了師徒四人的去路。河中有一隻老龜見狀,便答應馱他們過河。
  • 25億塊石頭堆成、刻200億字,盤點那些高原上的超級瑪尼堆
    對世人而言,那些神秘的字符、古奧的畫像既像密碼般難以理解,又如藝術品般極盡優雅 接下來,讓我們逐一走近一些「超級工程」一起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它是現存於世最古老的瑪尼堆,也是當今世界最具規模的瑪尼石堆之一。
  • 5億塊石頭堆成、刻200億字,看看那些高原上的超級瑪尼堆
    ▲岡仁波齊和瑪尼堆對世人而言,那些神秘的字符、古奧的畫像接下來,讓我們逐一走近一些「超級工程」一起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它是現存於世最古老的瑪尼堆,也是當今世界最具規模的瑪尼石堆之一。數百年後,公元17世紀,隨著眾生善業的成熟,瑪尼堆被附近寺院的大德發現,經挖掘後重見天日。
  • 全球最大的瑪尼堆:歷經300年由25億塊石頭堆成,現在還在變大!
    全球最大的瑪尼堆:歷經300年由25億塊石頭堆成,現在還在變大!青海地區一直擁有著非常優美的風景,也是近年來遊客們比較青睞的旅遊區域。遊客們在青海旅遊的時候,經常能夠在藏區的某些山腳下看到一些非常特別的用石板堆砌起來的石堆。
  • 「閩南瑪尼堆」:揭開閩南文化的神秘面紗!
    與此同時,漳州市長泰縣的王偉鵬也給我發來了他的家鄉長泰縣枋洋鎮科山村(狀元林震的故鄉)的「瑪尼堆」照片。此「瑪尼堆」酷似金柄村「瑪尼堆」與七高磜村「瑪尼堆」的合體,其地點位於溪道拐彎處,村裡有「把水尾」的說法。「瑪尼堆」邊上有一石碑,碑上刻「笏砂」兩字。砂在風水學上指龍脈附近的突出物,如山、塔等。顯然,科山的「瑪尼堆」與風水有關。王偉鵬告訴我,他們把這石堆稱為「塔」。
  • 瑪尼堆—沉默的信仰
    在西藏及青海雲南等藏民聚居地區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 這些石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在藏傳佛教地區,人們把石頭視為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
  • 歷時300年,25億塊石頭堆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瑪尼堆,原來有這寓意
    這些用石板圍聚成的石堆,看似普通,卻也是他們的習俗之一,這種儀式感十足的凸起,其中走近就會發現每一個石頭上面都繪畫著一些文字、以及圖像,我們稱這些石堆為瑪尼堆。這也是藏族人心中最神聖的瑪尼石堆,路過的藏民都會口中念念有詞,同時圍繞著石頭堆順時針轉圈,然後再往裡面添上一塊石頭。隨著經過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凸起的面積也就越來越大了。
  • 西藏路上隨處可見的瑪尼堆,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瑪尼石承載著藏族朝聖者的美好心願,在天長地久的累計下,也就漸漸的形成了諸多著名的瑪尼堆、瑪尼牆景點,來遊玩的人們選擇這裡拍照留念,五彩的彩繪石,形態各異的讓人們心情愉悅。在藏族歷史中,對佛教文化有著特殊的感情,男女老幼都以做佛事為崇高。在廣袤的草原上、偏僻的山溝裡,人們刀筆不停,艱苦勞作,在一塊塊普通的石頭上刻寫上經文以及各種佛像和吉祥圖案,並飾以色彩,使平凡的石頭變成了瑪尼石。
  • 廈門鴻山發現「瑪尼堆」,其為「和尚石」頭部!
    這「和尚石」的頭部竟然就是我這一年半來一直在苦苦追蹤的「閩南瑪尼堆」,也可以說是閩南「石塔」。此「塔」已坍塌,僅存一米左右的「塔身」。此「塔」以紅磚為基,似乎是正六邊形。此「塔」之粗樸,與其它一些「閩南瑪尼堆」無異,砌於山上,主要是鎮風。以故,「和尚石」,實為珍貴的「閩南瑪尼堆」文化遺存!
  • 石文化科普周講述「石頭的故事」
    本報訊  8月10日,由中山市科協、五桂山旅遊辦指導,五桂山石博宇宙城主辦的「石文化科普周」活動在五桂山石博宇宙城正式拉開序幕,活動將由即日起持續至8月18日。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將對全市中小學生(持學生證或相關證明)免費開放。
  • 中國最大的瑪尼堆
    玉樹新寨瑪尼城中國最大瑪尼堆。正名叫:嘉那嘛呢石經城。玉樹這裡,在整個青藏滇川的藏傳佛教流行區域裡,只是一個並不怎麼起眼的地方,過去交通不便時,更是人跡罕見。(地球到太陽,光速也才需要8分20秒)一個由信徒自發堆砌的瑪尼堆,在歷經300之後,向你展現了什麼是信仰的力量。雖然在來這裡之前,我已在網上查閱了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瑪尼堆的資料,還有個抽象的數據25億塊。但是在親眼看到它時,依然被震撼了!
  • 在藏區看見這樣的石頭,千萬不要碰,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西藏的故事,在中國所有的地方,西藏可以說是比較神秘的一個地方了,比如說西藏的石頭,如果你去西藏的話,經常能夠看到很多漂亮的石頭,但是你千萬不要碰,否則會讓你賠錢賠到懷疑人生,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探秘雪域高原:西藏千年瑪尼石堆——昌都丁青瑪尼堆
    作者:白玉芬編輯:李孝軍丁青縣1瑪尼石堆,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延續,名為「乃查瑪尼堆」。它堪稱西藏的一絕,這裡的規模龐大,數量之多,在全區也是絕無僅有的龐大瑪尼堆,瑪尼堆中最著名的是「蚌差瑪、涅差摩、各踏哆玻」等。
  • 玉樹縣有個最大的瑪尼堆,石堆中到底「埋」著什麼?
    在甘肅省玉樹,有一個最大的瑪尼堆,被人稱作是最有歷史文化的地方,還被譽為「世界第一石刻圖書館」,可是有人見到雄偉的瑪尼堆,就會想起寶藏,究竟瑪尼堆下面,是否埋藏著寶貝呢?所謂的石經城,就是由寫上經文的「石頭」,大的如同鍋蓋,而小的如同雞蛋,不管大小,上面都有字跡,或者圖像,這些堆積而成的石堆,而這些石碓,已經高高聳起,宛如石頭城。讓人看一眼,終身忘記不了。這座石經城是如何而來的?相傳開始在公元一七一五年,有位高僧在此開悟,留下了第一塊經文石塊,後人不斷隨其遺蹟,留下石塊,以求保佑。
  • 川藏線高爾寺山黑石城,一個即將被遺忘的神秘之地
    而在高爾寺山隧道貫通之前,川藏公路需要翻越海拔4400多米的高爾寺山埡口,經過埡口後前行左拐駛向祝桑鄉,即可到達川藏線高爾寺山上神秘的黑石城。由於高爾寺山舊盤山路地質災害較多,在高爾寺山隧道通車後,老路幾近於廢棄狀態,黑石城這個地名也因此更加神秘。
  • 閩南「瑪尼堆」調查後續:神奇的長泰山重古塔
    今日,莊國慶先生(網名金楓晚霞)給我發來了三張關於長泰陳巷鎮山重村石頭古塔的照片。這座古塔又名水尾塔,據《閩南日報》報導稱,「其始建於宋末,明代因遭受雷擊,塔剎塌毀,清代修葺。整座塔由鵝卵石壘砌成七層臺階式的實心結構,通高8.45米,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1.5米,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塔剎立一根1.2米高的八面石柱。
  • 嶽麗娜首當導演《我來自北京》之《瑪尼堆的秋天》開機
    (來源/明星界)9月19日,長信傳媒出品的電影《我來自北京》系列之《瑪尼堆的秋天》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德格縣開機。《瑪尼堆的秋天》開機合照系列前作深受好評 「瑪尼堆」片名寄語幸福生活《瑪尼堆的秋天》出自長信傳媒出品的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系列,該系列根據真實扶貧案例改編,講述了石全有、梁田、姜大為等一批共產黨人,響應黨中央號召,帶領地方村民脫貧致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故事
  • 嶽麗娜首當導演 《我來自北京》之《瑪尼堆的秋天》開機
    9月19日,長信傳媒出品的電影《我來自北京》系列之《瑪尼堆的秋天》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德格縣開機。本片由嶽麗娜執導,李春海、張煥引擔任製片人,嶽麗娜、朱鐵領銜主演,更登彭措、趙曉坤、趙曉蘇、陳俐君、澤仁呷登、旦珠翁姆、阿尼、充巴、任傑主演,最美的風景遇上最美的人,講述最具風情的扶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