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新黨在臺北的中央黨部召開第九屆第一次黨代表會議,第九屆黨主席吳成典在會中正式就職,原主席鬱慕明正式交棒。吳成典表示未來和平統一仍是新黨的路線。
現年63歲的吳成典是金門縣人,曾擔任臺「立法院」第五、六屆「立委」和金門縣副縣長等職,長期擔任新黨副秘書長、秘書長。吳成典是廈門金門間通商、通郵、通航(「小三通」)的重要推手。2001年,吳成典率先赴大陸談判「小三通」,當時差點被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揚言治罪。近年來,吳成典更積極推動「金廈生活圈」理念,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堅定支持者。
自成立以來,新黨曾經有過輝煌,也經歷著目前的落寞。
1989年,一群年輕的國民黨幹將組層國民黨在臺「立法院」的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成為新黨的前身。1993年,因不滿李登輝日益姑息縱容 「臺獨」分裂路線,「新國民黨連線」自立,成立新黨,發起人包括鬱慕明、李勝峰、趙少康、王建煊、陳癸淼、李慶華等人。
1995年,成立僅兩年的新黨在臺灣「立委」選舉中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島內政壇第三大黨。當時,時任「立委」的鬱慕明等人因問政有力,在臺灣政壇扮演了「關鍵少數」的角色,掀起空前風潮。
可惜,脫胎於國民黨的新黨,也無法擺脫「內鬥」的魔咒,從1997年起,新黨內部開始矛盾不斷,導致新黨在1998年和2001年的「立委」選舉中接連落敗,連續兩屆臺「立法院」選舉,新黨僅存一個席次,臺灣政壇第三大黨的地位被親民黨取代。
2002年,鬱慕明開始改造新黨,實行「主席直選」入手,將新黨由柔性政黨轉變為剛性政黨。2003年,鬱慕明以98.8%的得票率,當選新黨建黨以來的首位由黨員直選產生的黨主席。
多年來,新黨始終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臺獨」。在島內政壇,新黨則高舉「泛藍合作」、「國親新合作」等大旗,促成泛藍陣營的團結。但十幾年來,「國親新」之間始終關係微妙,分分合合,新黨在「立委」選舉中再也無法複製以往的輝煌。
2016年1月,新黨在立委選舉中共獲得51萬零74張政黨票,得票率為4.18%,離獲得不分區立委席次5%的門檻只差一步之遙。到了2020大選,新黨僅拿到1%的政黨票,未達到3%的門檻,未來4年無法取得政黨補助款,一度傳出可能就此解散的消息。
1月13日新黨在召開內部會議後,隔天發聲明表示不會解散,將堅持「和統保臺」,主張兩岸在「一國兩制」下和平發展,絕不動搖。未來新黨也會繼續帶領認同新黨理念的支持者,追求中華民族的統一與復興,矢志不渝。
2月21日,鬱慕明將手中的接力棒交給了年富力強的吳成典。未來,新黨能否在吳成典手中再出發,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