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塔克拉瑪幹腹地矗...

2020-12-09 國際在線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人民網 高亞永攝

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從原始到現代,仿佛發生在一夜之間;易地搬遷,讓這裡的人們過上了「從來沒想過」的生活。

搬遷前,300多戶村民在新疆于田縣城以北250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世代沿河而居。但荒漠化讓克裡雅河逐漸乾涸,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現實問題愈發突出。僅僅在幾年前,這裡80%的人們還處於貧困線以下,過著缺水、少電、不通電話的生活。

「達裡雅布依鄉只有一個行政村——達裡雅布依村,全村364戶1404人,其中貧困戶289戶1133人,貧困發生率近80%。」達裡雅布依鄉黨委副書記、扶貧專職書記王芳介紹說,由於自然資源條件的限制,「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根本達不到,易地搬遷是唯一的出路。

前往達裡雅布依村的沙漠公路。人民網 高亞永攝

2017年和2019年,達裡雅布依村先後進行了兩輪搬遷。2019年9月27日,最後一批114戶村民離開沙漠腹地,搬至距縣城91公裡的易地扶貧安置點。至此,新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16.94萬人喜遷新居。

「以前,騎著毛驢到縣城要8天,所以一年只買一次衣服。」今年56歲的買色地克·阿不都力木回憶起往事,嘴角帶出一絲苦澀,「住笆子房,喝苦鹹水,一直到2002年,才通了光伏電,每天只能提供幾小時照明,對於外界一無所知,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

說起如今,買色地克雙眼放光,「房子冬暖夏涼,乾淨的廁所,敞亮的客廳,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大網電、接入了天然氣、網絡信號全覆蓋,以前沒有見過的電器也用上了……這是從來沒有想過的生活!」搬到新家後,年過半百的買色地克實現了人生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買了手機,第一次用視頻通話,第一次用上了電飯煲、洗衣機,第一次用上了抽水馬桶……

買色地克夫婦講述搬遷後的故事。人民網 楊睿攝

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起了新學校、衛生室,全村417名在校學生無人輟學,貧困人口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100%全覆蓋。

「以前我們只能給村民看一些簡單的病,稍重的病就得到縣裡去。那時由於村民居住分散,巡診一次需要10天。」村醫再娜普罕·斯迪克說,如今這些情況都得到改變。

搬得出,穩得住,還要能就業。達裡雅布依村根據實際情況,圍繞「七個一批」,制定了符合該村的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措施。

達裡雅布依的村民有種植紅柳大芸的習慣,通過和幫扶單位對接,村裡為153戶易地搬遷戶每戶發放1公斤大芸種子,按照目前市場價,持續收益5年,每年可增收4000到5000元。

除此之外,達裡雅布依村還成立了養羊合作社,共計為143戶易地搬遷安置點貧困戶發放扶貧羊6213隻,村民以羊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紅。目前,全村存欄29600隻羊,戶均達到100隻。

「村民從養殖業解脫出來,可以通過外出就業再增加一份收入。」王芳說,目前搬遷點有勞動力422人,其中疆外就業29人,疆內縣外就業47人,就近就業346人,實現一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

庫瓦汗·買吐送和女兒在新家門前合影。人民網 楊睿攝

搬離的老村也沒有被廢棄,除了養羊合作社的人員繼續留守外,針對達裡雅布依鄉獨特的沙漠人文景觀,積極發展旅遊業。2019年,達裡雅布依鄉爭取援疆資金80萬,改造民宿50套,旅遊合作社帶動50戶穩定就業,戶年增加收入16000元。庫瓦汗·買吐送在新村開了個餐廳,旺季的時候每天能接待100多名遊客,平均每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再加上養羊和種植大芸的收入,今年預計能收入9萬多元。

四面環沙的達裡雅布依村,依靠沙漠人文景觀,吃上了「旅遊飯」。人民網 高亞永攝

「如果說通過轉移就業、種植紅柳大芸、養殖和田羊達到脫貧的目的,那麼發展鄉村旅遊就是為了增加村民收入,奔向小康生活。」王芳說,達裡雅布依村人均收入已從2014年的3200元提升至9136元,287戶貧困戶均已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

「沒有搬出來之前,一年收入不到2萬。如今兩個兒子就業了,我在家養了200多隻羊,妻子在旅遊合作社上班,預計今年收入能達到9萬元。」臨走時,買色地克給記者算起了增收帳,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呢!」

相關焦點

  • 新疆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 塔克拉瑪幹腹地矗...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  搬遷前,300多戶村民在新疆于田縣城以北250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世代沿河而居。但荒漠化讓克裡雅河逐漸乾涸,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現實問題愈發突出。僅僅在幾年前,這裡80%的人們還處於貧困線以下,過著缺水、少電、不通電話的生活。  「達裡雅布依鄉只有一個行政村——達裡雅布依村,全村364戶1404人,其中貧困戶289戶1133人,貧困發生率近80%。」
  • 新疆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
    新疆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 塔克拉瑪幹腹地矗起「沙漠新村」  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
  • ...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塔克拉瑪幹腹地矗起「沙漠新村」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人民網 高亞永攝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
  • 塔克拉瑪幹腹地矗起「沙漠新村」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人民網 高亞永攝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從原始到現代,仿佛發生在一夜之間;易地搬遷,讓這裡的人們過上了「從來沒想過」的生活。搬遷前,300多戶村民在新疆于田縣城以北250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世代沿河而居。
  • 塔克拉瑪幹腹地矗起「沙漠新村」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高亞永攝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
  • 央視直播將走進于田達裡雅布依村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和田地區融媒體中心將共同推出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帶您走進于田達裡雅布依村,感受「探險旅遊+和田羊養殖+紅柳大芸種植」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們幸福生活。達裡雅布依村舊貌。
  • 新疆和田:達裡雅布依的幸福「新」生活
    7月20日,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中蜿蜒的供電線路,我們走進被譽為「最後的沙漠部落」新疆于田縣達裡雅布依新村。二層小樓、柏油路,新學校、衛生院及客運站,以嶄新面貌呈現在眼前。 村委會前婦女和姑娘們高跟鞋清脆的聲音,隨風飄起的各種款式顏色的花裙,與路邊新房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鄉村圖畫。
  • 新疆和田達裡雅布依村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全面展開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8日電(甄立民 魏玲香 孫文龍) 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達裡雅布依村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7日全面展開。此前,從8月15日至8月31日,經過16天的準備,完成材料運輸、人員培訓及杆坑開挖。
  • 死亡之海裡的村莊—達裡雅布依村,死亡之海的腹地,沒人知道來歷
    死亡之海的腹地,最乾旱的地方,竟然住著一個村子,村子裡常年與外界隔離,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這個村子就是達裡雅布依村。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唯一一塊被中外考古學家稱為「世外桃源」的綠洲,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中唯一的綠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達裡雅布依迸發新活力 新居新業新生活
    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角(6月24日攝)6月24日,在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新居民點的梭梭大芸試驗田裡,村民阿里木江·艾力和鄉鄰一起管護著開春種下的梭梭柴,憧憬著來年的豐收。
  • 新疆和田:達裡雅布依的幸福「新」生活
    7月20日,沿著塔克拉瑪幹沙漠中蜿蜒的供電線路,我們走進被譽為「最後的沙漠部落」新疆于田縣達裡雅布依新村。二層小樓、柏油路,新學校、衛生院及客運站,以嶄新面貌呈現在眼前。 村委會前婦女和姑娘們高跟鞋清脆的聲音,隨風飄起的各種款式顏色的花裙,與路邊新房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鄉村圖畫。
  • 塔克拉瑪幹最後的沙漠部落克裡雅人,遷入新家園
    在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5小隊,依明的妻子在夜間做拌麵,達裡雅布依共369戶1342人,2017年開始,有102戶396人已經搬遷至達裡雅布依小鎮易地扶貧安置點,2019年年底前,又將有114戶443人搬遷。
  • 新疆于田縣:「新達裡雅布依」村的新生活
    距離于田縣130公裡,位於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達裡雅布依村是該縣161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達裡雅布依則當地民眾因世代沿新疆和田地區克裡雅河而居,被稱為克裡雅人。無通訊信號、無常明電、飲河水……克裡雅人以放牧和簡單農業種植維持生計。
  • 新疆最古老的沙漠腹地村落,達裡雅布依,我想去看你
    7月底,新疆又一次被按下了暫停鍵,直到今天快一個月了仍然在繼續,有了第一次的抗疫經驗,這一次從居家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制訂了學習生活和工作計劃,按部就班,同時又利用富餘時間做些平常沒時間做的事,比如整理照片,這件事讓我收穫滿滿。
  •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走進達裡雅布依追尋野駱駝的蹤跡
    >圖文/易會林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我們從新疆于田縣往北進入塔克拉瑪幹沙漠,沿著克裡雅河蜿蜒曲折的河道,走了220公裡的沙漠越野行程,翻越沙丘並穿過大片胡楊林深夜來到達裡雅布依。達裡雅布依,身處中國最大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238公裡處,一個被稱為「塔克拉瑪幹的肚臍」的綠洲,是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之一。
  • 搬新房 有班上 奔小康|易地扶貧搬遷|就業|達裡雅布依鄉
    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如何確保搬遷群眾有事做,各地採取了針對性的舉措:引導搬遷戶在安置區做勞務經紀人,成立農業合作社吸納村民就業,把工廠設在搬遷點為附近群眾提供崗位。樂業才安居,生活更安心。
  • 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肚臍」通電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4日電(記者杜剛、白佳麗)13日下午,有塔克拉瑪幹沙漠「肚臍」之稱的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達裡雅布依鄉易地扶貧搬遷點終於通上了穩定的大電網電,一條85公裡長的電線拉近了這個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和現代社會的距離。
  • 【新疆脫貧攻堅 · 易地搬遷】走出窮窩窩 開啟新生活
    這項工程,就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這條途徑,就是邁向幸福與富裕的通途。  廣袤的地域、豐富的地貌、多樣的氣候,造就了新疆的壯麗。然而,在這16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些沙漠深處、高原腹地、河道跟前的村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自然環境條件惡劣,是新疆一些農牧民難以擺脫貧困的客觀因素,是新疆不少鄉村脫貧的一大障礙。
  • 新疆的達裡雅布依村,面積達到2000平方公裡,相當於60個澳門!
    而新疆這個村的面積已經達到2000平方公裡,是面積只有32.8平方公裡的澳門的60倍,也是全國最大的村莊,即新疆的達裡雅布依村。達裡雅布依村位於遼闊壯麗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村所在的地方也是整個沙漠唯一的綠洲。由於環境相對封閉,直到19世紀初才被一支探險考古隊意外發現。
  • 達裡雅博依:被譽為「沙漠第一村」,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
    地理位置達裡雅布依,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端腹地的綠洲——克裡雅河流域之中。克裡雅河,意為「漂浮不定的河流」,源於崑崙山融化的雪水,自南向北,深入沙漠腹地,消失於達裡雅布依。現屬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管轄,老村位于于田縣北部約210公裡處(位於沙漠之中,未通馬路,從于田開車前往,需走100公裡左右的沙漠地)。政府後建的新村位于于田縣北部約90公裡處(已通柏油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