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353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新發地疫情發生後,北京市的「菜籃子」保供穩價情況備受關注。6月21日,記者來到大洋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大洋路市場」)了解情況,市場在加強進出人員體溫監測,加大衛生整治、環境消殺、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採取了多項舉措,目前產品銷售已取消零售,以批發為主,貨源來自原產地,供應量和價格相對穩定。
大洋路市場位於北京東南部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十八裡店鄉大洋路商業街中段,經營範圍包括蔬菜、生鮮肉、水產、水果等批發,其中,肉類、禽類、蛋類佔北京市場交易量的一半以上。
下午三時許,這座包含3000餘家商戶的市場顯得有些冷清。大洋路市場經理馮偉介紹,疫情發生之後,市場進行了全方位消殺。6月13日對全市場員工、商戶及居住區家屬進行了核酸檢測,總人數8200人;朝陽區疾控部門對市場各點位取樣檢測全部為陰性。「所以在6月19日,經區裡研究決定,為了適應目前的環境,也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交叉感染,市場從原來批零兼售的市場轉型為只做批發不再做零售了。」
「目前市場只提供批發進貨,這也是大洋路市場的新定位。」馮偉說,「要到晚上8點,市場才會熱鬧起來。」他介紹,這裡有200家配菜公司,為餐館、食堂等做配送。從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僅進入的車輛就有3080輛。
目前市場供貨充足,大部分產品是原產地供貨。「西紅柿是赤峰的,蔥頭、土豆、冬瓜等都是原產地的,葉菜大部分是從周邊河北玉田、固安、張家口落地的。」馮偉說。
價格方面,馮偉介紹,從6月19日開始,每天對價格進行跟蹤,拿出18種類別的菜每天進行登記、對比。
牛肉商戶陳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日他出售的牛肉每天有一千來斤,與以往差不多,價格也沒有大的波動,一斤31塊錢。從馮偉提供的數據來看,6月21日,大洋路市場牛羊肉價格與前日持平,豬肉價格比前日下降了1%。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市場內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個檔口進行著細緻的消殺。
消殺人員郭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每天要負責對市場進行4次消殺。而據了解,除了對廳棚內消毒4次,廳棚外的居住區、公共區域(下水道、垃圾站點等)每日還要消毒2次,衛生間每日消毒4次,確保消殺工作全覆蓋無死角。市場內還增設了42處公用洗手池,保障衛生安全。
在做好全面消殺的基礎上,市場還加強了環境衛生整治和衛生保潔力度,做到攤位區域無垃圾,垃圾及時清掃處理,實現日產日清。
為扎牢疫情防護網,增加人員力量在市場出入口24小時全天候值守,安裝了4套人臉識別及測溫系統。凡是進入市場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及手套,測溫達標,持有健康碼並完成後臺數據錄入,並設立應急監測點。
據了解,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持續對大洋路市場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以生鮮、冷凍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水產品及其製品為重點品種,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嚴防高風險地區食品流入市場。加強食品安全監測,對市場內所有物品進行統一登記造冊並建立臺帳,做到來源可控、銷售過程可溯,確保市場食品質量安全,保護市民「菜籃子」安全。
承諾並公示!北京18家連鎖超市
蔬菜一個月內不漲價
「大手拉小手」、「主動結對子」、連鎖商超承諾不漲價、省市合作穩定貨源……新發地暫時休市以來,北京商業企業積極行動、團結協作,共同打響了一場生活必需品保供戰。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北京18家大型連鎖超市均已向公眾承諾,至少10種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蔬菜品種一個月內不漲價,這份承諾現已在各大超市店內進行公示。
在家樂福門店內,高高懸掛的蔬菜價格公示海報格外醒目。紫蔥頭0.38元一斤、圓白菜0.99元一斤、冬瓜1元一斤……10種蔬菜的單價都在3元以內,自6月14日起1個月內不漲價。
在京客隆店裡,10種蔬菜一個月內不漲價的公示張貼在大門口,土豆、圓白菜、黃瓜、圓茄子、紫蔥頭、油菜、大蔥等10種蔬菜單價也都在3元以內。
據了解,在北京市商務局的組織和指導下,6月14日深夜,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發出緊急倡議,號召重點零售企業落實「三保一穩」——保安全、保供應、保質量、穩物價,堅決杜絕哄抬物價、非法囤積等行為,保證物價穩定和市場供應。
隨後,各大商超企業積極行動,承諾全力保供穩價。目前,包括超市發、京客隆、華冠、物美、首航、永輝、家樂福、華聯、盒馬等在內的北京18家連鎖超市,均設定了與居民基本生活直接相關蔬菜品種的價格上限。同時,各大超市都將價格承諾信息在店內公示。
此外,商業企業還在店內公示「大手拉小手」的幫扶承諾。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6月13日起,市區商務部門立即組織各大連鎖商超、電商平臺積極行動,利用自身貨源渠道優勢,為小型零售商及餐飲企業提供生鮮商品批發服務,幫助社區便民菜店補充貨源,避免老百姓家門口菜店出現缺貨斷貨現象。
目前,多點MAX一站式進貨服務平臺依託物美集團生鮮供應鏈,為近2000家小門小店提供全城配送服務。美菜網依託平臺採購和銷售渠道優勢,每天向市場供應蔬菜400餘噸,為生鮮超市、社區便民菜店配送蔬菜3800多次,比6月12日以前增加40%,同時為餐飲商戶配送生鮮食材13000多次。「分分鐘」餐廳採購平臺每天為400餘家餐飲企業提供一站式食材採購服務。超市發與好鄰居、華光等商超合作,為其門店提供蔬果配送,日配送33個品種3500公斤。
針對食堂採購大多依賴於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這一特點,市區商務部門倡導推動大型蔬菜零售企業發揮產地直採優勢,和單位食堂「主動結對子」,保障員工就餐需求和食材質量。
據悉,物美旗下麥德龍超市自從6月13日開始,從山東、河北各基地直接調配蔬菜,每天為近300家餐飲食堂客戶提供保障;家樂福藉助自身供應鏈體系,為朝陽、海澱、豐臺的單位食堂、餐飲單位提供蔬菜3萬公斤;華冠超市立足房山,為周邊各企事業單位的食堂提供生鮮品配送服務,日配送量1萬公斤;志廣富庶利用自身產運銷渠道為48家單位食堂提供後勤保障,每天配送生鮮產品80餘噸。
部分內容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