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本土學生都覺得難的《英語文學》 杭外劍高卻列為必修課

2020-12-18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3月20日訊 3月,offer(留學錄取通知書)到的季節。

  一份offer,對有些家長而言,是裝點門面的榮耀。

  一份offer,對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杭外劍橋國際高中中心主任夏谷鳴而言,則是對學生各得所歸,找到自己適合的教育期待。

  正是這兩種不同教育理念的差異,在A-level新開科目《英語文學》身上,顯得尤為明顯。

  2012年9月,杭外劍高將《英語文學》設為必修課。今年,首屆修讀《英語文學》的學生畢業。

  英國和美國本土得A率都不高的《英語文學》,同行避之不及稱之為「吃力不討好」的《英語文學》,杭外劍高為何執意開設並作為必修?

  變革進行時

  杭外劍高將《英語文學》列為必修課

  高二開《英語文學》之時,杭外劍高學生張璐穎有點牴觸。「這對英語母語的人來說,尚且難,更何況對於我們?要是拿個難看的分數,還怎麼申請?」升學,還是首當其衝的話題。

  意料之中的難,在上課之初就遇見了。文章大意是讀懂了,可無從下手分析。「最終的考試,只有一道題,給一段文章,就此分析,一小時內作答。」張璐穎說。有時,會要求用兩三種方式理解同一篇文章。

  這樣的題型,固然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激發個人的發散性思維。但若胸中無墨,又如何來指點江山?

  比如,英國著名現代詩人奧登(W. H. Auden)是位沒有公開表明身份的Gay(男同性戀),他的詩句之中會隱晦地表達這種上下求索不得的情感。

  他還會旁徵博引,《美術館》(Musee des Beaux Arts)一詩就是由勃魯蓋爾的名畫《伊卡魯斯》而引發。「這幅畫取材於希臘神話,要是對此一無所知,很難理解詩意。」杭外劍高學生金冰瑩說。

  有時,根本沒有文章,而是直接拋出一個話題。比如,某某作者用怎樣的手法表達婚姻問題。要是沒有相關作品爛熟於胸,又怎麼表達觀點?

  統考後一半學生的成績是C

  就是這樣一門必修課,不費時費力,沒有悟性,都不足以駕馭。「最難之處,是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理解。作品裡,還藏著不少歷史與典故。」金冰瑩認為。

  統考成績出來,一屆120個學生裡,一半人拿了C,拿A的只有少數。「要知道其他每一門課都有過半的人拿A。」張璐穎說。落差之下,有家長和學生接受不了。

  「群裡有一位媽媽說,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輾轉反側。她不斷地自問,美國夢就這樣破滅了?」杭外劍高的高二家長王先生回憶。當時,「不少家長激動得有點偏激。」

  王先生的想法,與他們並不同。「這門課,正好是對人文課缺失的彌補。」他不喜歡「成績取代一切」的盲目與偏執。

  父母的「狹隘」,有時會影響孩子。

  剛上劍高時,爸爸就給金冰瑩定了標準:要上美國前30的高校,即便第31位都不行。「高二定申請意向的學校時,天哪,我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學校可申請了。」金冰瑩苦笑。

  從抱怨到喜愛,改變在一點點發生

  儘管被「偏執」裹挾了9年,但改變,總會一點點發生。

  現在,張璐穎不再抱怨英語文學了。令她意外的是,自己反倒是愛上了英文詩。

  對於詩歌這類深奧玄妙的文體,她向來敬而遠之。可偏偏開課第一年,外教Amanda就拿出一本英國詩人託馬斯·哈代(也是英國作家,《德伯家的苔絲》作者)的詩集。

  Amanda逐字逐句的分析之下,張璐穎漸漸會讀詩了。她看出了哈代遭妻喪之痛後,詩風大變。即使再拿其他詩來,也可讀出詩的情感與意向。

  偏文的金冰瑩,帶著好奇走入英語文學課堂。

  最近,課上在深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名作《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弗洛斯河畔之上,一座磨坊的興廢牽引著兩代人的情感與命運。

  其實,喬治·艾略特這個男性名只是筆名。瑪麗·安·伊萬斯(Mary Anne Evans)這個女性名,才是作家真身。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世俗偏見之下,瑪麗不得不用男性名才可引起公眾的關注。

  「如果沒有老師的點撥,恐怕我們難以發現那些細膩的內心描寫是女性才有的筆觸。」金冰瑩開始喜歡琢磨隱藏在字裡行間的弦外之意。

  【對話校長】

  教育不僅僅只為申請上幾所學校

  杭州外國語學校劍橋國際高中,是全國170多家A-level辦學中心裡,唯一一家將英語文學納入必修課的學校。

  2012年9月,杭外劍高辦學4年後,引進這門在同行眼裡「吃力不討好」的A-level科目《英語文學》。

  對課程推行者而言,是種莫大的挑戰。「走的道路,挺艱難的。」杭外劍高夏谷鳴校長淡淡地笑道。

  這門課,即便對英國和美國本土的高中生而言,學起來也不易。他們的得A率,也很低。「我們的學生,語言又能不能跟上?」這是夏谷鳴最初的擔心。

  可漸漸地,他發現,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家長一上來便問,「考差怎麼辦?」因為統考成績一事,與家長糾結了整整半年。

  其實,這樣的糾結,更是不同教育理念的糾纏。

  「中國家長在升學角度,很少考慮量力而行。儘管我們一直強調並贊同『適合的教育』,可一旦落實到自身的孩子身上,就找不準定位。

  孩子託福考108分,家長嫌不夠,離滿分120分還有差距,要求孩子再考。在傳統教育之下,家長也被死分數框定。

  沒有考不進的大學,只有不用功的孩子與不負責任的老師。『必上清華北大』傳統的思維,牽引到了這裡。

  但事實,並非如此。有志者,不一定事竟成。這背後,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的孩子優秀,但不一定都達到能進哈佛耶魯那個層面的優秀。

  教育,不僅僅只為申請上幾所學校。教育,更應該是一顆平常心。

  國際培養人才的標準都變了,我們怎麼還是禁錮在傳統教育理念裡呢?」

  令他欣慰的是,家長正在一點點地改變。分數之外,他們漸漸意識到孩子的交流能力、創新能力與人文素養的培養。

  「本是教育孩子的,沒想到教育了家長。」夏谷鳴自嘲地笑了下。抿了一口水,他又說,「若是能改變家長,也是好的。」

  給孩子能與英美同齡人「對話」的人文素養

  眾人皆懼,我獨往矣。《英語文學》的必修課,是開定了。

  推行前,劍高做了大量調查。向英國前15%位和美國前30%位的名校發郵件,詢問學校招生官對開設《英語文學》這門課的看法。

  「回覆郵件裡,招生官都說非常欣賞我們接受這個挑戰。這門課對本土學生而言,就不易。即使我們考的沒有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好,他們也能理解。」杭外劍高教學中方主管謝慧萍說。

  招生官的這一回復,無疑打消了不少不安。

  這背後,有夏谷鳴自己的一番思量。

  「目前,我們引進的國際教育項目有缺陷。有的缺陷,永遠解決不了。有的,目前解決不了。有的,在推進中就能解決。

  現在,國內教育的人文學科並不缺失,卻被忽視。語文,變得為了迎合考試而無法觸及人的靈魂。

  引進的國際教育呢?不是變形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本沒有自己的教育模式。」

  夏谷鳴想建立自己的國際教育模式:給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他並不奢求學生能在兩年的時間裡,就對英語文學有深刻的理解。他期待,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二三十年後慢慢顯現人文素養的積澱。

  這也是出去的需要。

  在英國和美國的中學,英語文學是門必修課。他們有完整五年人文素養的培養。如果你沒有,那麼當你走出去,與你交流的人,與你共事的人,與你競爭的人,背景優於你。你拿什麼立足?

  在文學欣賞、對文學現象分析之中,培養批判性思維。只有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才能更有的放矢地交流。」

  儘管,夏谷鳴將良苦用心告知於家長。但他坦言,內心仍有些許忐忑。

  當時,這屆學生的成績還未出。若是結果並不好,家長是否會歸咎於《英語文學》開設之過?

  好在現在,英國錄取結果已出,美國高校正在陸續發放offer。10名學生被牛津和劍橋錄取,美國已出的offer中,有學生被芝加哥大學、約翰霍布斯、西北大學、聖路易斯等一批一流大學錄取。

  有一位被牛津錄取的學生,拿了3A1B1C。1C,恰是英語文學。另一名學生,拿了5個A(英語文學是A),卻被牛津拒絕了。

  「統考成績,僅僅只代表一種學術能力。錄取中,還要看個人陳述、教師推薦等其他多種材料。綜合這些,來看這名學生的特質與能力,是否與學校相匹配。因此,成績並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夏谷鳴說。

相關焦點

  • 2021年天津財經大學817英美文學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全國院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考研真題分析對於報考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考生而言,「英美文學」是全國各院校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科目(一般而言,英語專業專業課分語言學、文學及翻譯等三個研究方向)。需要說明的是,有的院校會將研究方向與考試科目緊密掛鈎,即報考英美文學研究方向就只考英美文學試題,報考語言學方向就只考語言學試題,英美文學為單卷,分值為150分;有的院校試卷考察內容會同時涉及文學、語言學、翻譯等內容(有的院校涉及兩部分),各佔50分,滿分150分。
  • 中國學生為什麼都要學英語?居然分值比中國歷史還高?
    為啥要學英語,這麼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中國學生為什麼都要學英語?目前我國的學生學習英語,對英語的重視程度比歷史高,是一種普遍現象。如果僅僅就英語的好處而言,肯定還沒有達到決定社會發展的這麼高的作用。
  • 中國孩子只會英語,可以去希臘上學嗎?
    很多投資者移民希臘,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那麼很多家長有疑慮,孩子只會英語,可以去希臘上學嗎?答案是可以的。英語在希臘的高普及率眾所周知,希臘的官方語言為希臘語,那麼對於從小學習英語的中國孩子來說,去希臘是不是沒有優勢呢?
  • 漢語取代英語成為必修課
    吉爾吉斯斯坦年輕人將學漢語去中國留學作為奮鬥目標,在南部一所中學 漢語取代英語成為必修課奧斯曼諾夫中學是吉爾吉斯斯坦南部賈拉拉巴德州的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
  • 浙江省內杭外劍高再登頂!2020年度出國留學最強中學榜發布
    杭州以杭州二中、杭州外國語學校等公立學校為代表,杭州二中學生通過本部出國,杭外則開設劍橋國際高中。今年杭州地區的一個大變化是:除杭師大附外所有的公立學校(包括本部出國人數眾多的杭二中)全部躋身總榜,在全國的學校中獲得名次。特別是杭高去年的表現一舉超過十四中直追杭外劍高。
  • 2020年南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考研初試複習備考經驗專業課指導
    南開綜合實力強,英語專業排名也靠前,而且很多我本科的老師都是南開畢業的,也可能受到影響,所以選擇了南開。2020南開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統招報名了有200+的人,最後複試線370分,進入複試的大概有20+的人,最終錄取11人,基本都是390分+,有一個380分+的。還有幾個370分+的本校調劑到了格拉斯哥的翻譯項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填報。
  • 葉劉淑儀:中國歷史應是香港學生「必修課」
    【同期】香港新民黨主席、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 葉劉淑儀我覺得很痛心,在學校散播仇恨,散播偏見。這個問題很嚴重。我不是說要求你要一面倒地歌頌祖國,但是你不可以只提供一種信息給學生,所以我們教育在課程、教材、考評、校本管理、還有老師的態度,都出了嚴重問題。
  • 「說道」受邀入駐北京大學英語系必修課
    2015年6月24日,北京大學聯合金運公司開發的「說道」英語外教平臺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大學禮堂舉行。金運科技公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合作推出「說道」英語外教平臺是全球英語教學最先進的高科技產品。
  • 2022考研:電子科技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現在覺得沒有必要那麼早,翻譯6月開始也不遲,我就是翻譯戰線太長很痛苦。今年英漢我覺得有點難,因為我翻譯水平太低了。漢英今年簡單了,是一個科幻小說家的話。2019是道德經,往年考過:童心說,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嶽陽樓記,蘭亭集序。而翻譯專業今年考的:五柳先生。所以我曾經一度以為會考古文,準備的時候分古文,散文準備吧。我用的資料:三級筆譯資料,三級筆譯真題,武峰12天。
  • 紐約時報: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聊英美文學
    1月17日,《紐約時報》採訪了亞投行行長金立群,主題不是經濟,而是英美文學。金立群的辦公桌擺著不少經典著作,談到美國文學,他表示,「從中看到了人類對大自然的適應,徵服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文章說,金立群一直對西方的事情很感興趣。
  • 東西湖少兒英語
    東西湖少兒英語, 先後獲河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2011-2012度被選為中美富布賴特學者,在耶魯大學英語系從事為期一年的學術訪問。斯坦貝克的小說詩學追求》入選《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博士文庫》。齊聰聰,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 架起文化與英語教育的橋梁
    《課標》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等。學生通過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加深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培養世界意識,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 考研英語試卷中命題素材出自哪裡,你了解過嗎
    考研英語難嗎,有人說難,有人說不難,其實難不難不僅僅取決於個人,更多的還取決於你會不會備考。如有些考生不僅悟出了命題規律,連英語命題素材的出處都了解得很清楚。如果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不妨今天隨小編來了解一下。
  • 留德學姐:放棄英美去德國留學更容易?別太天真了
    (因為慕尼黑中餐實在太難吃了,所以也不下館子,我對奢侈品也沒興趣,不然的話費用會高一點) 德國對國際學生一視同仁,保險我們也是用的當地的公立保險,一個月一百歐,基本看什麼病都不用花錢。坐車有學生票一學期兩百歐全市範圍內隨便坐。
  • 2022考研: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2019年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專業課高分經驗分享我是18年12月參加的川外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初試,其中專業課:611 基礎英語 135分、811 英語翻譯與寫作130分,二外法語73分,政治73分。
  • 英美兩國都說的英語,那麼他們在交流上是毫無障礙的麼?
    畢竟隨著國家和地區的變化,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是因為歷史問題,英語可以說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了,英語學好了,那麼在很多地方都是能用得上。但是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人和英國人,他們說的英語都是一樣的麼?他們互相交流之間,會出現什麼問題麼?
  •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英語(含英日雙語、英法雙語、商務英語、旅遊...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掌握兩門以上外語,具有較為深厚的英美文學文化知識、語言學知識及英美社會文化知識,了解教育、外交、外事、金融、經貿、法律、軍事、新聞和科技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相關學科知識的複合型英語專門人才。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贊同,各種刷屏,訴說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苦楚。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
  • 2020很適合文科生的熱門專業——商務英語
    英語和商務作為兩個自成一統的體系,靠學生內部進行知識和技能的複合。畢業生的外語達到相當於英語專業的水平,同時,學生又接受系統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和專業學科的教育,畢業生可以用流利的英語進行專業領域的溝通和學術研究。
  • 北京第二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二外日語複習方法
    其次,自己本科就是英語專業,並且在研究生階段依舊想繼續學習英語專業的相關知識,所以想留在外語類院校學習英語,而北京有三所外語類學校,分別是北外、北語、北二外,這就更加縮小了自己擇校的範圍。最後,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大家擇校時切不可好高騖遠,儘量要選擇一個切合自己能力的,或者比自己能力稍高些的學校,不然到最後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