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時光,不一樣的愛琴海&地中海
在土耳其的西部,特別是沿海地區,許多小鎮都遺留著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遺蹟。我們的路線是土耳其西北的大環線,逆時針方向走,途徑的景點多數也是全世界旅客的打卡點。離開伊斯坦堡經過恰納卡萊海峽和特洛伊木馬古蹟,到達土耳其的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擁有土耳其最悠美的海岸線,與藍白的浪漫小城聖託裡尼隔岸相望,簡直是歐美旅客的度假天堂。西部地區的古蹟大多是斷壁殘垣,其中最大而且最有名的就是以弗所。
以弗所是基督教早期進入土耳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前600年已經是一個人口多達25萬的小亞細亞首府,同樣擁有代表著希臘羅馬的圓形大劇場,潔淨無比的大理石街道和大型浴場。
在去往塞爾蘇斯圖書館路上,一個有趣的腳印頗有故事,它曾是古希臘妓女在街上攬客,用這個腳印來識別男人的年齡,必須大於腳印的男人才能進入妓院,莊璜的大理石街道,大型浴場等都體現了當時先進的文明。
土耳其的標誌性景點除了熱氣球之外,另一個網紅景點就是奶白色梯田般的棉花堡。暖暖的泉水中蘊含著大量的碳酸鈣,經過千年的沉積形成了白色梯田,溫泉的溫度大概35-37度之間,僅是暖暖的,不夠熱。
景區內的希拉波利斯遺址曾是羅馬和拜佔庭為了溫泉療養而建的古城,如今看到的斷壁殘垣可知古城還是沒有逃過頻繁地震帶來的災難。
別聽它叫棉花堡就以為是軟綿綿的,雪白的地面看似柔軟,事實上時非常堅硬擱腳的,平時很少光腳走路的城市人都是一臉齜牙咧嘴,如今回想起棉花堡,腳底還非常生疼。我們參觀時天氣不好,陰天小雨,所以沒有看到像網上照片那麼藍白。
土耳其西南沿海這條線,最討我們喜歡的就是安塔利亞老城區——卡勒伊奇,老城裡如同國內的古鎮,建築依然保留著歷史街區的原貌,精美的奧斯曼建築經過修繕和翻新後,改建成許多民宿、餐廳和紀念品店。
一條馬路分隔了老城和新城,一邊是車水馬龍的新城區,一邊是靜謐祥和的千年老城。樹影婆娑的狹長街道,灑滿陽光的碼頭餐廳。
步至海港,藍綠色清晰見底的海灣停泊了不少遊艇和出海的客船,沙灘被躺椅和太陽傘佔據,基本沒有海浪的沙灘非常適合遊泳,坐在海岸餐廳裡點一杯紅茶,清爽的海風拂過臉龐,與沙灘上的遊客分享著這份愜意。
這個擁有加勒比海盜氣質的羅馬海港從公元2世紀起一直都是安塔利亞最重要的生命線,直到20世紀才被另一個新港口取代,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旅遊觀光的碼頭。
不得不說,愛琴海和地中海的海水都非常清澈,鹹度也不高,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似乎沒有看夠呀,這種地方就應該連續呆個幾天,每一條街道都能帶來新鮮感,陌生人的微笑捎來別致溫暖,在街上瞎走都會莫名開心。即使再多熙熙攘攘的旅客,也破壞不了它自身的那份恬靜閒適。
從安塔利亞前往卡帕多奇亞的路上,經過土耳其的「布達拉宮」——梅夫拉納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前身是伊斯蘭苦行僧修行的場所,裡面埋葬了創始人傑拉雷丁·魯米和他的學徒。
對於如今的穆斯林而言,它便是一所神殿,就如藏家的布達拉宮,每年至少上百萬人來造訪此地,一睹伊斯蘭的珍貴聖物。靠近博物館,悲傷而莊重的音樂,停留久了有點讓人感到難受。
跟藍色清真寺相比我覺得它比較人性化,女士不需要包頭,給遊客發放鞋套會幹淨衛生許多,想想如果一股臭腳丫子味來配上如此悲傷的歌曲,那真是慘絕人寰了。
Tips
棉花堡:需要脫鞋進去,最好帶雙厚襪子,注意防曬。
卡勒伊奇:老城區一帶沿著地中海岸,部分海灘是鵝卵石海灘,十分漂亮,建議停留兩三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