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狂魔「漢尼拔」,竟然演了一部暖到心底的公路片

2020-12-12 老胡電影院

72歲開始賽車,創造的紀錄50多年無人打破,這樣的老頭你服不服?

看到下面這張照片,你有沒有感到害怕?有沒有一種被食人狂魔漢尼拔博士支配的恐懼感?

今天不說漢尼拔博士,也不說《沉默的羔羊》,說說安東尼·霍普金斯的另一部電影《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託》(以下簡稱《摩託》),你肯定想不到:以食人狂魔「漢尼拔」聞名影壇的安東尼·霍普金斯,還演過這麼一部溫暖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一個老摩託車手伯特·芒羅,他捨身忘我地追求極速,直到72歲那年,歷經千難萬苦從紐西蘭到美國猶他州邦納維爾鹽鹼灘參加摩託車賽跑,終於完成了壯舉:在朋友們的幫助和鼓勵下創下了新的摩託車世界紀錄。此後,他多次前往邦納維爾,並最終創造了陸上摩託車的速度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伯特·芒羅的人生,可以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概括:人生真有趣,無法預料。

一、不一樣的競速電影:主角是個邋遢的老頭子

速度是人類的永恆追求之一,有一類天生就是為快而生,他們就像《摩託》裡邊的主人公芒羅那樣,早已把自己獻給了速度之神。

因此,有關競速的電影也有很多。但競速類電影中主角一般都很年輕、很炫酷,就像講F1賽車的《極速風流》,留著披肩長發、高鼻梁、藍眼睛的天才車手,剛剛因為偷情被別人老公打傷,在醫院裡包紮的時候,不管腹部的傷,抓緊時間勾搭上一個漂亮護士。

這樣的劇情和節奏,才符合觀眾對於天才車手的想像:他們用生命賭速度,因此,快、風流。大多數情況下,這類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是荷爾蒙旺盛、恣意張揚青春的年輕人。

即便是韓寒拍的《飛馳人生》,講車手的沒落和失意,那也至少是一個中年車手,稱不上老,電影中也有年輕的鮮肉跟中年車手搭戲。可以說,年輕帥哥是競速類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摩託》這部電影完全反套路,充當車手的主人公是一個老頭子芒羅,並且,芒羅一點也不帥(剛開始看可能還有一點被漢尼拔支配的恐怖)。

他一個人寡居在紐西蘭的一個小鄉鎮,一早上就開始搗鼓他的摩託車,聲音吵得鄰居差點報警;他生活得很粗糙,天天早上起來尿在院子裡的檸檬樹上,被鄰居的主婦看到後,還振振有詞:「孔子說過那是最棒的天然肥料」。

寡居多年按捺不住寂寞,他於是約了在銀行上班的另一個老太太(相當於鄉村儲蓄所的職員),終於要約會了,他整了一聲乾淨利落的西裝,鞋卻穿不上了,因為他的趾甲太長了,穿不進去,他是怎麼處理的?請看下圖(注意:下圖口味略重)。

【用砂輪剪趾甲就問你服不服?】

芒羅住的院子裡雜草叢生,鄰居抱怨這樣會影響本地的房價,老頭的處理方式就是:澆上汽油放一把火,最終引來了消防隊。

就是這樣一個邋裡邋遢的糟老頭子,竟然要去競速,而且是從紐西蘭不遠萬裡來到美國,神奇吧?

二、不一樣的公路電影:沒有義薄雲天的信仰,只有東拼西湊的生活

因為涉及到旅行、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所以這部電影也可以算作公路片,但它又不是普通的公路片。

最典型的公路片是《摩託日記》,講23歲的自由鬥士切·格瓦拉穿越拉丁美洲,細緻地感觸時代的脈搏,並最終走向革命之路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支撐切·格瓦拉和同伴奮勇向前的,是胸中那股革命和自由的熱血,是對未來的激情,這也是大多數公路片都有的主題,主人公在路上不斷成長、不斷改變,最終找到生活的意義,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而《摩託》不是,芒羅也沒有什麼革命激情,也沒什麼成長(前列腺好像腫脹得更大了),他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能不能到達美國邦納維爾鹽鹼地他自己心裡也沒底兒。

一路上他都是在輾轉騰挪、東拼西湊,先是花低價買了一輛二手汽車,然後憑藉對於車子的了解把這輛車修好,為了獲得二手車行老闆的許可在那裡造拖車,他免費幫車行修好了好幾臺報廢車。

這樣的旅途沒有什麼激情和抱負可言,有的只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艱難。但即便就是這樣,旅途也不缺溫暖,也正是因此,我才把這部電影總結為安東尼·霍普金斯最溫暖的一部公路片。

三、不一樣的劇情片:直達心底的溫暖

在影評平臺上,這部電影被打上了「勵志」的標籤,一個72歲的摩託車車手不服老,不遠萬裡跨越重重艱辛參加競速比賽,最終還贏得了比賽,創造了記錄,這多麼勵志?

是的,我也承認主人公芒羅的人生經歷很勵志,但能實現這一勵志結果的,是他一路上遇到的溫暖。

從紐西蘭坐船到了洛杉磯,芒羅住進了一個小旅館,而旅館的前臺接待是個易裝癖者,他名字叫蒂娜。他不僅以最優惠的價格給芒羅開了一間客房,還帶著芒羅去找二手車市場,帶他去取紐西蘭郵遞過來的摩託車,為芒羅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甚至在道別的時候,約芒羅去家裡共進晚餐。

【美國人的共進晚餐,你懂的】

之後,芒羅的拖車壞了,他遇到了一個印第安大叔,並向他求助,大叔帶他到了自己的營地,為他做飯並送給他一個平安符,臨了還送了他一副治前列腺的藥。

之後,芒羅遇到了寡婦艾達,不僅在她家借宿,還發生了一夜風流,讓這個寡婦找到了自己死去老公的感覺。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比賽場邦納維爾鹽鹼地,芒羅卻不能參加比賽,一方面他沒有提前報名參賽,另一方面他的摩託車不符合安全標準,他本人也沒有降速傘、防火服等安全裝備。好在:有一個特別資深的參賽者吉姆·莫法特幫助了他,吉姆每年都參加比賽、設備專業(也很有錢),在這個比賽場上特別有威望,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周旋,最終,芒羅成功參賽。

芒羅跨越半個地球從紐西蘭來到美國,這一路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的堅韌,而是:他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溫暖,各種各樣的人都真心實意幫助他,為他祝福。如果沒有這些溫暖,就沒有芒羅最後的成功,也沒有這部影片的成功。

四、當你用善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會回饋給你溫暖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芒羅一路上會遇到這麼多好人?電影也給出了答案:芒羅總是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別人,他給別人以溫暖,所以,世界就用溫暖回饋了他。

這部電影改編自世界著名摩託車手伯特·芒羅的真實生平故事。芒羅72歲參加摩託車賽的時候,是上個世紀60年代。在這個時代,美國正在經歷越南戰爭,長期的越戰使美國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也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經濟的衰退,也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和民權問題,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在這一階段,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包容降到了谷底,比如對異裝癖的不友善,對印第安人的戒備之心……

但芒羅不一樣,在他這一路上,不管遇到誰,他都大方地上前打招呼,遇到別人的困難,他也能主動上前幫忙。與其說他不服輸的精神感染了這一路上遇到的人,不如說他的熱情、毫無戒備融化了人們心裡的堅冰。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同樣的:當你用善意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會回饋給你溫暖。電影藉助芒羅的故事,其實是想表達對於人性善、對於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堅信,只要有這份善良和堅定,即便是70多歲的老頭,也能創造奇蹟。

電影的最後,芒羅回到了紐西蘭老家,開始準備下一場摩託車比賽,而鄰居也以他為榮。事實上,從72歲開始,他在後面的幾年裡,取得了很多次摩託車競速比賽的冠軍,1967年創下295.453公裡/小時的陸地最快記錄,至今無人打破。而他的故事不僅勵志,也一直溫暖人心。

【真實的伯特·芒羅】

憑藉這個故事,安東尼·霍普金斯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有沒有溫暖一些呢?

相關焦點

  • 最全的食人魔類電影總結Top10,第一名是否是你心中的No1
    / 法國 / 義大利綜合評分:6.82 NAVER:6.96 IMDb:6.2 豆瓣:7.3 熱度:10517影評:漢尼拔系列電影第四部,詮釋了漢尼拔童年到少年蛻變的經歷。父母被德軍殺害,妹妹也被殘忍殺掉並被分食,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漢尼拔心性巨變,雖然投奔了嬸嬸,卻也沒放下心中的仇恨,在學得一手好本領的同時,也向之前的仇人復仇。結尾,仇人雖被殺淨,但漢尼拔也得知了自己同樣吃了妹妹肉湯的事實,於是就有了之後的食人醫生漢尼拔(只演到復仇結束)。
  • 最全的食人魔類電影總結Top10,第一名是否是你心中的No1
    / 法國 / 義大利綜合評分:6.82 NAVER:6.96 IMDb:6.2 豆瓣:7.3 熱度:10517影評:漢尼拔系列電影第四部,詮釋了漢尼拔童年到少年蛻變的經歷。父母被德軍殺害,妹妹也被殘忍殺掉並被分食,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漢尼拔心性巨變,雖然投奔了嬸嬸,卻也沒放下心中的仇恨,在學得一手好本領的同時,也向之前的仇人復仇。結尾,仇人雖被殺淨,但漢尼拔也得知了自己同樣吃了妹妹肉湯的事實,於是就有了之後的食人醫生漢尼拔(只演到復仇結束)。
  • 《漢尼拔》堪稱劇版《紅龍》 揭漢尼拔早期故事
    《漢尼拔》海報   城市快報訊 電影《紅龍》和《沉默的羔羊》最大的貢獻是塑造了影史上著名的食人惡魔「漢尼拔」。美劇《漢尼拔》,描述了「漢尼拔」的早期故事,那時候他還是受人尊敬的精神科醫生,與聯邦調查局合作追蹤一名高深莫測的連 環殺手。  本劇主演麥德斯·米科爾森,可以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這位坎城影帝二八開的頭髮有點油,眼神也很虛幻,顴骨突出,從出道就很少 演正面的角色。
  • 解說之《漢尼拔》2:森林驚現人體蘑菇,食人魔將現人間!
    先來看今天的視頻吧~   Hello大寶貝,我是劉嗶,上一集《漢尼拔》我們講到,威爾和漢尼拔追查連環食人魔,查到了他的住址和電話,他們正準備驅車趕過去,漢尼拔卻偷偷給食人魔打了個電話,告訴食人魔一句話,「他們知道了。
  • 「碎屍食人魔」是如何煉成的
    馬尼奧塔的網名為「紅龍」 馬尼奧塔與「紅龍」漢尼拔在解讀馬尼奧塔這位「碎屍食人魔」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馬尼奧塔在某網絡論壇上的一個常用ID叫做「reddragon1」。有歐美網友指出,「red dragon」是一部電影的名稱,且指向極為明確——是的,就是那部著名的驚悚片《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沉默的羔羊》系列塑造了多位讓人震駭的變態殺人惡魔,最為著名的就是核心人物、影星安東尼·霍普金斯塑造的高智商「食人魔」漢尼拔博士。 「紅龍」何解?
  • 戲魔段奕宏,一個人撐起一部《食人狂魔》
    曼谷死體博物館法醫館中陳列著幾具乾屍,他們皆是刑事命案死刑犯,執刑後身體塗布樹脂成乾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食人魔——黃利輝!《食人狂魔》(又名:《細偉》)則是重現了黃利輝是如何一步步踏入罪惡的深淵。黃利輝由段奕宏飾演,從出道開始還沒當過「小鮮肉」段奕宏就直接被粉絲喚作「硬漢」。
  • 《後會無期》一部公路片
    和所有寫影評的一樣,我會以「作為一部公路片」為開始。是的。實在是因為它不太特別,而我寫這片影評,主要送給樸樹,送給還有一批在電影事業上奮鬥的有志青年。我批駁這句話:(樂觀)更像是說你一事無成,還在傻樂。
  • 美國惡名遠播的食人狂魔,漢尼拔原型,無情嘲諷美國警方的不作為
    有著「食人狂魔」之稱的傑夫瑞·達莫,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連環殺手,據他供認的就有17人命喪他手,其行兇手段的殘暴冷血,令人髮指膽寒,堪稱是《沉默的羔羊》裡真人版的食人博士漢尼拔。據英國《鏡報》7月12日報導,美國警方於1991年將其逮捕歸案,但人們對此並不滿意,甚至連達莫都在嘲諷他們「是你們親手將血淋淋的被害者交還到我手中的」。原來,達莫曾將年僅14歲的克內拉克哄騙至他的公寓並將其迷暈,就在達莫外出期間克內拉克甦醒過來,赤裸著身體逃出公寓。
  • 首部51萬人8.8分,續集11萬人8.2分,只有漢尼拔醫生才有如此魅力
    當年,《沉默的羔羊》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除了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精湛演技以外,離不開導演喬納森·丹姆,他對哈裡斯·託瑪斯的同名原著小說理解非常到位,並使電影避免了好萊塢慣常驚悚懸疑片的庸俗套路。該片上映十年後,好萊塢終於決定拍攝續集。而喬納森·丹姆則拒絕繼續擔任導演,理由是他無法忍受續集藍本中過分突出暴力因素。
  • 漢尼拔,一個優雅的殺人魔
    安東尼將漢尼拔·萊達醫生這個角色詮釋得入木三分。哪怕,只是鏡頭忽閃而過時殘留在螢屏上的一抹神情。如同一個無情的神,不知仁為何物,以萬物為芻狗,以冷酷的理智俯視人類。他是吃人狂魔三言兩語就挑撥獄友吞舌自盡,人們談他色變,恐懼不已,對付他一人須召集特種部隊。與他交談時隔著監獄牢門,隔著一重鋼化玻璃,還會被告知遠離玻璃。
  • 「碎屍食人魔」是如何煉成的
    馬尼奧塔的網名為「紅龍」 馬尼奧塔與「紅龍」漢尼拔在解讀馬尼奧塔這位「碎屍食人魔」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馬尼奧塔在某網絡論壇上的一個常用ID叫做「reddragon1」。有歐美網友指出,「red dragon」是一部電影的名稱,且指向極為明確——是的,就是那部著名的驚悚片《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沉默的羔羊》系列塑造了多位讓人震駭的變態殺人惡魔,最為著名的就是核心人物、影星安東尼·霍普金斯塑造的高智商「食人魔」漢尼拔博士。 「紅龍」何解?
  • 羅小黑戰記電影:一部別開生面的『公路片』
    我個人也算是羅小黑半個粉絲,想想大概追了整整五六年,卻還只有28集,又是一部跟作者比誰活得長的有生之年系列。在前有哪吒,後有柯南這段時間上映,不得不說羅小黑挑選的時間有點慘。但影片本身的質量其實相當好,我個人能給予很高評價。
  • 《沉默的羔羊》:它是食人魔漢尼拔的本源,這部經典犯罪小說果然驚出冷汗!
    史達琳奉命到監獄找到精神病專家漢尼拔,請求他提供兇手「野牛比爾」的線索。但漢尼拔本身也是個變態食人魔,他一邊和史達琳玩貓捉老鼠的遊戲,有意每次只透露給史達琳一點點信息,另一方面又想要深挖史達琳的童年陰影…… 我承認,小說《沉默的羔羊》不是個二流小說。在上期的預告中我說它是二流小說拍成了一流電影,這對它有點兒不公平。
  • 漢尼拔系列電影之《紅龍》
    劇中的男主漢尼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名心理學家,他專業、紳士、迷人,你根本不會把他看成一個變態的食人魔。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從這部電影裡我們通過一些片段可以對漢尼拔這個人物有更多的了解。漢尼拔在聽一場演唱會,他聽得很認真,大家表演的都很好,唯獨有一個光頭太差勁了,破壞了整個音樂。
  • 美國惡名遠播的食人狂魔,漢尼拔原型,無情嘲諷美國警方的不作為
    有著「食人狂魔」之稱的傑夫瑞·達莫,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連環殺手,據他供認的就有17人命喪他手,其行兇手段的殘暴冷血,令人髮指膽寒,堪稱是《沉默的羔羊》裡真人版的食人博士漢尼拔。據英國《鏡報》7月12日報導,美國警方於1991年將其逮捕歸案,但人們對此並不滿意,甚至連達莫都在嘲諷他們「是你們親手將血淋淋的被害者交還到我手中的」。原來,達莫曾將年僅14歲的克內拉克哄騙至他的公寓並將其迷暈,就在達莫外出期間克內拉克甦醒過來,赤裸著身體逃出公寓。
  • 想知道食人狂魔漢尼拔的原型是誰?那你不能錯過這部美劇
    他的名字或許比不上威爾·格雷厄姆或漢尼拔·萊克特那麼響亮,但他所偵破的許多連環殺手案件,都成了《漢尼拔》故事裡經典角色的靈感來源。食人魔漢尼拔也是在童年時期在戰爭中目睹妹妹被吃掉的慘劇,從此以「食人」作為反抗社會的手段。如果戰爭的真理是「弱肉強食」,那麼他吃掉那些比他笨又沒用的人類有什麼關係呢?漢尼拔也和艾德蒙一樣,享受著和當權者打交道的同時,繼續犯罪行為的刺激感,只是漢尼拔更上層樓,直接和參與調查自己罪行的人成為朋友,再進一步操弄他們的心理行為。
  • 真實事件改編,讓泰國小孩聞之色變的食人狂魔
    儘管這是小說裡的故事,但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確有發生,而且還被改編成了電影《細偉》(又名《食人狂魔》)。在泰國,許多家庭裡都會有這樣一個場面,大人們嚇唬小孩說:「如果不乖,可是要被細偉吃掉的」。他是泰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童食人魔,專挑小孩下手,對他們剖心挖肺,然後把心臟等器官烹煮食用。從1954年到1959年,細偉至少殺害了6名兒童,其中最小的僅有5歲,最大的也不過11歲。
  • 【事典】真·反派系列之漢尼拔:變態殺手界的傑克蘇
    他們能讓一部平庸之作出彩,讓一部上佳之作載入史冊。……「架空」從今天開始,不定期推出「真·反派」系列。這一次,我們站在高於正義的地方。「無禮是最大的罪行。——漢尼拔·萊克特」1977年,密西西比人、鬱郁不得志的紐約記者兼編輯(同時精通醫學和心理學)——託馬斯·哈裡斯,開始了一部懸疑小說的創作。1981年,這本名為《紅龍》的小說問世。書中首次出現了巴爾的摩精神病醫院中,一位名叫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 Lecter)的食人醫生。
  • 真實事件改編,讓泰國小孩聞之色變的食人狂魔
    儘管這是小說裡的故事,但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確有發生,而且還被改編成了電影《細偉》(又名《食人狂魔》)。在泰國,許多家庭裡都會有這樣一個場面,大人們嚇唬小孩說:「如果不乖,可是要被細偉吃掉的」。他是泰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童食人魔,專挑小孩下手,對他們剖心挖肺,然後把心臟等器官烹煮食用。從1954年到1959年,細偉至少殺害了6名兒童,其中最小的僅有5歲,最大的也不過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