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盛夏日,再來北戴河。
北戴河咋這麼幹淨?
車剛駛入市區,大家就議論紛紛。
是的,北戴河特別乾淨,特別清新,乾淨得一塵不染,清新得滿眼是綠!
大街、小巷、公園、沙灘……那麼清爽,那麼潔淨,仿佛剛剛剛用水清洗!
老詹按捺不住,放下行李便走到外面,一張一張,拍攝下這乾淨得一塵不染的北戴河。
金臺海景酒店大門,正對劉莊夜市。時值正午,陽光直射,遊人尚稀,地面卻是十分乾淨,不見任何垃圾。
出門左拐,是交通要道。起眼一望,靜謐、整潔,開闊、舒服。
馬路邊,林蔭道,紅磚鋪地,鑲有木凳,可供行人小憩。
右手轉彎,進入小巷,往前直走,便可通向海邊。
海邊有座公園,環境清爽宜人。
海邊沙灘,鬆軟潔淨,一看就想光著腳丫跳下去,飛快奔跑!
沙灘馬路旁,有白色長椅,累了困了,可坐下歇歇。
轉了一圈,回到酒店,北戴河印象,一個字,爽。兩個字,乾淨。三個字,特舒服。
心裡不由感嘆:就像歐洲小鎮,簡直舒服極了!
北戴河咋這麼幹淨?
兩天後,見到一位區領導,將這個問題直接拋給在此工作了14年的這位「老北戴河」。
這個問題呀,說來話長。區領導告訴我,北戴河區委、區政府,這些年操心最多,著力最大的,就是治理環境。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地區,第一印象就是環境。治理「髒亂差」,為什麼「髒」放在第一位?因為它是基礎、是關鍵、是標誌!
環境很髒者,必然亂和差!反過來,一個城市非常整潔,說明它的亂和差,也治理得很好。
區裡治理環境,主要三條措施。
第一,環衛清掃。
這是主力,也是基礎。環衛力量強,密度大,制度嚴,就可以把城市的大街小巷打掃和保持得比較乾淨。環衛隊伍建設,我們一直抓得很緊。
第二,門前五包。
每個單位,實行「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安全」五包。家家門前都乾淨了,環衛清掃壓力就減輕了。
第三,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是北戴河堅持多年的特色。既然是旅遊避暑勝地,環境就是這裡的名片,百姓的飯碗,大家都有這個意識,所以,人人甘當環衛志願者,大街小巷,到處有人拿個夾子,見到垃圾紙屑就撿起來。區委和政府機關帶頭,分片包幹,區領導每天再忙,也得抽一個小時去街頭當志願者。
區領導所說,確實很在理。實際情況到底如何?老詹拿著手機,街頭巷尾,作了一番調查。
一看環衛清掃。
酒店旁邊馬路,正好有人打掃。掃得非常認真,柵欄裡一塊小紙屑,也不放過。
他叫趙尚志文,今年62歲,退休後當了環衛工。這條長1500米的東經路,四人包幹,從清晨5點半到夜裡10點半,兩人一班,輪流循環。「這路就是我們的家,要收拾得比家裡還乾淨!」
二看門前五包。
劉莊夜市,《尊孚珠寶》、《德克士炸雞店》門前,不留任何垃圾,隨時有人清掃。
小夥子,重慶人,開了一家冰粉店,門前隨時整乾淨,遊人伸出大拇指,他還不大好意思。
三看志願服務。
沙灘上,公園裡,街頭巷尾,隨時可見志願者身影。
採訪中,老詹還發現一個「秘密:,每隔一周,北戴河會搞一次「全民洗城」,由黨政機關帶頭,各單位參與,將大街小巷,好好清洗一遍。
難怪,這裡空氣如此清新,街巷如此潔淨!
乾淨的北戴河,只有短短6個字。
然而,這6個字後面,是千千萬萬人堅守多年的信仰與努力。
《碼字工匠老詹》共有六類文章,不妨隨便翻翻:
一、時評
十八大後首個出獄部級「老虎」——雖然人已出獄,難題並未解決。
別了,京華時報
遼寧,我擔心你的坦誠
周本順讓我耿耿於懷
官場那些「小圈子」
滴滴如此命硬 後臺到底是誰
二、人生
我為什麼不願當市長
正因為沒有後臺,所以才更要努力
怎樣與上司相處 記住四個字足矣
岡仁波齊:朝聖路上的靈魂洗禮
又見成龍,他老了,老詹更老了
七十七說
七十又七說
感謝每一個人
三、寫作
讓寫作成為人生最好的娛樂
寫好「大文章」,只須「三板斧」
想說給你聽,新聞系學生
老詹寫新聞,只有這麼一個訣竅
這篇文章讓我徹夜難眠,一戰成名!
老詹講課結束 學員反映如何
咪蒙如何做標題,一看你就明白了
四、人物
恩師老範
老伴楊喬
金沙江畔,有這樣一對知青夫妻
好想娶個好媳婦
山西,那位北京知青的孩子
改衣工匠何師傅
何師傅,你終於離開北京了……
五、楊喬(老伴寫文章,比老公厲害)
我的鄰居汪曾祺
王鎮蘇、林先生和我
同學張集貴
公社故事
地委書記李佔林(公社故事之二)
老社長彭再玉(公社故事之三)
我的老師們
《我的老師們》之二:班主任張蓮初老師
《我的老師們之三》:中學老師康筱維
我的螞蟻觀
六、新書
十八年寫成一本書,這本書到底有啥用?
感謝出版社,推銷俺的書,到底買不買,還是買了吧!
那一夜,為什麼讓我至今難忘
喬家大院能夠「做大做強」嗎?
絳縣這樣的山區小縣,旅遊能搞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