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門峽 ——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2021-02-26 暢遊中原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

近年來,天鵝來這裡過冬,三門峽已經成了國內聞名的天鵝城。

冬季來三門峽看天鵝遊地坑院,絕對是一場奇幻夢之旅。

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神奇的地下四合院--陝州地坑院,還可以乘坐「天鵝號」遊輪,遨遊母親河

磅礴奔湧的黃河在轉了個「幾」字形大彎後,被「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攔腰阻截,安靜下來,形成了一個浩渺寬闊而波瀾不驚的湖面。

依託三門峽水庫形成的三門峽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成為到三門峽旅遊必去的「打卡地」。三門峽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是河南省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每年入冬到次年初春季節,數以萬計的白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臨三門峽庫區越冬,三門峽庫區已成為國家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和中國大天鵝之鄉。

天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別稱水面上的芭蕾舞精靈。天鵝是鴨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它性情溫順,叫聲溫柔細膩,所以人們把它視為上帝從天堂派來的精靈,把它當成貞潔、高貴、美麗的象徵。

地坑院是窯洞的一種,也叫做天井院或下沉窯院,它區別於窯洞的是位於地平線以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體系。

作為一種古老而宜居的民居樣式,地坑院具有擋風隔音、防震抗震、堅固耐用、冬暖夏涼的優點,冬季窯內溫度在10℃以上,夏天保持在20℃左右,「進村不見人,見樹不見村」就是它的真實寫照。

地坑院民俗文化園內還有當地的民俗表演與非遺展示,如捶草印花、陝州剪紙、鑼鼓書、澄泥硯、木偶戲、皮影戲、糖畫、紅歌表演、陝州特色婚俗表演等,體驗互動性強,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自開放以來受到廣大遊客的喜愛。

除了眼福之外,大飽口福也是每一個吃貨來這的目的!畢竟三門峽可是名廚之鄉,有大把大把的必嘗美食,給你最濃厚的陝西滋味!匯集黃河金三角」地區風味小吃,即河南佔四成,陝西、山西分別佔三成,主營關中切糕、棉花糖、粉湯羊血、山西刀削麵、河南羊肉燴麵、湖南臭豆腐,以及胡辣湯、炒粉條、紅薯丸子等100餘種特色小吃。

老子著《道德經》之處--【函谷關】。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這一千古雄關見證了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戰爭,演繹了不少歷史典故,諸如「楚漢爭關,公孫白馬,雞鳴狗盜,紫氣東來「等。如今在函谷關內依然保留有戰國時期的兵器庫和古城牆。

*除《暢遊中原》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暢遊中原》立場。

  註:本文來源於開封旅遊,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更多精彩請關注暢遊中原

相關焦點

  •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
  • 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近年來,天鵝來這裡過冬,三門峽已經成了國內聞名的天鵝城。冬季來三門峽看天鵝遊地坑院,絕對是一場奇幻夢之旅。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
  • 相約「天鵝季」共赴三門峽與天鵝共舞
    「遊黃河、看天鵝、泡溫泉、賞民俗、品小吃……眼下正是三門峽最美的季節,熱忱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搭乘幸福的旅遊快車到三門峽遊覽,體驗旅遊的樂趣,享受生活的美好。」11月13日下午,由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河南中原鐵道旅遊集團公司承辦的三門峽文化旅遊(鄭州)推介會暨2020白天鵝旅遊季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
  • 鄭州到三門峽新開一趟高鐵 快「廝跟著」去看白天鵝吧
    當天上午10時40分許,隨著G9207次中原快車「天鵝號」高鐵旅遊專列緩緩抵達三門峽高鐵南站,標誌著2020年三門峽白天鵝旅遊季啟動後,由三門峽市與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開行的首趟白天鵝旅遊季高鐵旅遊專列正式開行,遊客將重點遊覽三門峽市天鵝湖城市溼地公園、虢國博物館、陝州地坑院
  • 冬季快到三門峽賞天鵝泡溫泉
    據了解,三門峽被譽為「天鵝之城」,歷來是河南省內冬季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冬天來三門峽市,不僅可以看到成群戲水的天鵝,還可以享受高陽山溫泉帶來的舒適。此次2020年度中國冬遊名城對參選地市有城市冬季旅遊景觀多樣、吸引力強,生態環境優越,冬季旅遊活動豐富、參與度高;交通便利,冬季旅遊接待能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完備,旅遊服務品質高,冬遊產品口碑良好等多項要求,評選結果將在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公布。
  • 萬隻白天鵝在三門峽與你「浪漫邂逅」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藍天、碧水、淨土工程,飛臨三門峽黃河溼地越冬的白天鵝數量逐年上升,最多高達一萬餘只,佔全國白天鵝總數的三分之二。三門峽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也吸引了大批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旅遊觀光、採風創作。
  • 坐著高鐵去看天鵝!「三門峽·天鵝號」高鐵列車今日首發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 遊黃河、看天鵝、泡溫泉、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嘗豫西美食……11月21日9時01分許,G9207次動車組準時駛出鄭州東站,標誌著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三門峽·天鵝號」高鐵旅遊列車正式開行。
  • 冬季出遊推薦三——三門峽看天鵝,地坑院,泡溫泉
    周末兩天的三門峽出遊安排,遊玩景點:陝州地坑院(或曲村地坑院),馬嵬驛小吃街、高陽山溫泉或翡翠麗池溫泉、天鵝湖溼地公園,三門峽必吃十大碗,如果時間允許可再去靈寶的函谷關進行遊玩地坑院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蘊藏著豐富的文化。
  • 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函谷關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素有「萬裡黃河第一壩」的美譽。中流砥柱自古以來就是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衝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 河南三門峽最有名的5個景點,其中1處是函谷關,你去過嗎?
    導語:河南三門峽最有名的5個景點,其中1處是函谷關,你去過嗎?1、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地理位置特殊,三門峽大壩距離市區30千米,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這是家喻戶曉的水利工程,是一處風景名勝和人造景觀相結合的好去處。
  • 地坑院遐想|王麗英【薦讀】
    地坑院阻斷了臘月的寒風,窯洞裡暖暖的,遊人擠在土炕上,看著牆上舊報紙的舊新聞。  舊新聞上說,不知道哪一年,遠在西伯利亞的天鵝飛到了中國的三門峽黃河溼地來越冬;舊新聞上說,新中國在三門峽建立了第一座黃河大壩;舊新聞上說,三門峽與陝縣分了合,合了分,陝縣曾經叫陝縣,現在叫陝州……  其實,都是指的同一個陝塬。
  • 地坑院+天鵝湖+函谷關+高陽山溫泉+重渡溝+伏牛山滑雪場純玩5日遊
    陝州地坑院+天鵝湖+函谷關+高陽山溫泉+重渡溝+伏牛山滑雪樂園純玩5日遊走函關古道,觀千古雄關陝州地坑院一探密地下古村落馬鬼驛百味巷一品嘗晉陝小吃
  • 走,坐著高鐵看天鵝去!
    越冬成為冬日裡最浪漫的景觀想去看天鵝、畫天鵝、拍天鵝的小夥伴們注意啦!今天跟著小編一起坐高鐵去三門峽近年來飛臨三門峽黃河溼地比如陝州地坑院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漫步在地平線下的古村落走,坐著高鐵看天鵝去
  • 清水黃河白天鵝,花開中國大仰韶——三門峽的中國結
    地坑院航拍地坑院,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人類穴居活化石」,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地坑院蘊藏著豐富的本地文化,是根據黃河人家的生活狀況應運而生的。
  • 自駕掛壁公路,住原生態地坑院,賞國花洛陽牡丹!
    太行掛壁美且險,大壩地坑函谷關,少林雄風今猶在,此行更要看牡丹!南太行因其山勢陡峭、地形複雜,無法修成蜿蜒而上的盤山公路,聰明勤勞的當地村民發明了「掛壁公路」這一世界上最奇特、驚險的公路奇觀。那就是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神奇村莊——地坑院!天井窯院 :俗稱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其中河南三門峽境內保存的較好,呈現出「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妙景象,現在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其中歷史最早,保存較完整的院子有200多年的歷史。
  • 我們「上天入地」去旅行(一)陝州地坑院
    請朋友們跟著我的圖文去做一次「上天入地」的奇妙旅行吧!(本文請參閱我的頭條文章:)究竟如何「上天入地」?大家先別著急,先跟我坐高鐵去三門峽遊一遊,到那裡就有答案了。然後,按照我事先策劃好的1天2晚的三門峽行程進行遊覽,行程線路:三門峽市——三門峽大壩——天鵝湖——陝州地坑院——靈寶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 ,出行交通為旅遊包車(九座商務車)。
  • 【自駕遊‖約泡溫泉】 三門峽地坑院、泡火山溫泉、看天鵝、乘天鵝號豪華遊輪、品美味十碗席2日遊
    【地坑院】「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這是對地坑院的真實寫照,老百姓稱它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窯院,村民們在平地上挖出一個深坑,然後再在坑的四壁鑿挖窯洞居住,被譽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列入了河南省十大民俗經典。
  • 周末自駕遊,「民居史上活化石」——陝州地坑院,黃河第一壩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當地人稱為「天井院」、「地陰坑」、「地窯」,是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傳聞中這裡的建築奇蹟是「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據說已有約四千年歷史了。
  • 黃河明珠,天鵝之城,河南三門峽必遊的八個旅遊景點
    三門峽又稱上陽城、陝州,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地處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相傳大禹治水,使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三門峽由此而得名。這裡有古老的華夏文明、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秀麗冰川,有黃河明珠、天鵝之城等美譽。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河南三門峽必遊的八個旅遊景點吧。
  • 「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走進三門峽
    為進一步促進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助推河南文旅強省建設,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委網信辦於7月31日至8月6日共同舉辦「打卡老家河南——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8月4日至5日,「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走進三門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