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情況介紹
  目    錄
  前   言 
  一、背景 
  1.1  微電影 大世界 
  1.2  影視後備軍:傳媒專業的青年學子 
  1.3  神馳楚天 情系鄂臺 
  二、活動概況 
  2.1  名稱
  2.2  品牌發展歷程
  2.3  宗旨
  三、活動詳情 
  3.1  海峽兩岸高校微電影創作營
  3.2  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
  3.3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行 
  四、日程安排
  前   言
  海峽兩岸,血脈相承,文化交流更是兩岸長期以來溝通的精神橋梁。溝通促進融合,交流促進發展,文化交流是物質文明豐富的今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青年學子是未來社會的主心骨,為青年學子搭建良好的平臺,就是為社會構建美好的未來。
  2013年9月,以「微電影與中國電影人才培養暨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教育與產業發展委員會年會」命名的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
  2013年2月,「第一屆臺灣微電影選拔活動」啟幕,宣示臺灣微電影正式邁向「微新運動元年」;
  2013年7月「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交流營」在武漢大學展開,為期7天的合作時間裡誕生了4部優秀學生微電影作品;
  2013年,兩岸微電影發展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學術界僅限於「命名與形態」層面對微電影的探討,邁步進入到產業化與文化內涵開拓的層面。
  在此背景下,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聯手武漢大學、共同推出,由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首屆海峽兩岸微電高峰論壇」,將以「微電影」為切入點,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在近期以青年大學生團隊合作的方式為主,逐步面向兩岸社會各階層,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兩岸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和嶄新品牌。論壇擬推出以「金飛燕獎」為標誌的兩岸微電影大獎,力爭在未來將其辦成海峽兩岸微電影的最高獎項。
  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除了政府、企業間的政治、經濟合作,民間團體的文化合作也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中,兩岸大學生構成了交流的重要主體。
  兩岸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多種形態和方式,有高校間的交換學習;有假期夏令營、論壇,如「百名臺灣大學生八閩行」夏令營、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兩岸大學生交流研習營、兩岸大學生領袖論壇;有各類比賽,如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兩岸大學生古典詩詞聯吟大會、兩岸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海峽兩岸大學生(青年)創意設計•旅遊紀念品大賽等。
  微電影作為近年來新生的一種文化,正在漸漸走入人們視野,現在也不乏各種微電影比賽。兩岸間的微電影比賽比較知名的有「兩岸原創微電影大賽」和「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首屆兩岸原創微電影大賽」由「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盛典」改名而來,由「2012臺北國際短片電影節」及第五屆「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盛典」主辦,亞太傳媒、搜狐網、土豆網、貝立德、世新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參與群體包括全球華人;「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由福建省旅遊局主辦,面向「所有影像愛好者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才俊」。
  綜上,儘管兩岸間的交流合作異彩紛呈,但是在兩岸大學生的交流中沒有針對微電影的,在兩岸微電影交流中沒有針對大學生的。而且從區域上看,閩南沿海地區以及北京、上海一線城市交流頻繁,機會偏多。正是基於這樣的現狀,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特地聯合武漢大學,委託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共同推出「2014年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以期通過該項目促進海峽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在思想碰撞和文化融合中共同成長。
  1.1  微電影 大世界
  微電影已經成為當今網絡時代重要文化形態之一。微電影打破了傳統電影創作中草根與精英的界限,降低了影像藝術創作的門檻,使得無數多元文化背景的影視愛好者成為電影產業的新生力量;微電影還契合了移動互聯技術帶來的自媒體傳播時代的變革,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平臺隨時隨地觀看、分享電影。
  微電影的文化內涵是促使我們對其進行關注並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微電影鎖定了小人物、小命運,實現了情感共鳴;微電影突出創意與視覺體驗,滿足了廣大網友求新求變的心理;微電影本身的特質,人人都可以當導演,實現了人們「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微電影保持了文化的多元維度,讓我們能看到主流商業電影之外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側面。微電影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可以讓我們讀懂一個時代、一個社會。
  微電影潛在的市場價值更值得我們關注。《2013中國微電影發展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和手機移動市場的發展,微電影的市場也在蓬勃發展。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相當於2012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觀影人數,而網絡視頻用戶在2012年底已經達到3.72億,這使得「微電影」的「錢景」十分可觀。據估算,未來五年內,微電影行業產值可達數百億元以上。
  1.2  影視後備軍:傳媒專業的青年學子
  微電影平民化的創作和傳播需求降低了影視創作的門檻,對於高校影視專業學子而言,微電影是一種更適合他們創作的文化形態。「第一屆臺灣微電影選拔活動」專門設置了「學子組」,鼓勵青年學子進行創作。大陸的微電影比賽更是不計其數,各地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半夏的紀念」,以及近年來興起的新媒體主辦的微電影比賽,如新浪微電影大賽。這些比賽中,大學生都是龐大的參賽主體,絕大多數影視專業的學子都懷揣著問鼎影視大獎的夢想。他們是影視業的新生力量,也是未來的主力軍。
  微電影對傳統工業電影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支撐和幫助作用。一般的微電影大賽只是徵集作品,對作品進行評選,沒有任何指導的過程,學子們只是盲打盲撞,難以切實有成效地提升創作水平,本次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正是看到了這類賽事的弊端。為了切實有效地提升學子們創作水平,培養計劃擬將從各重點高校篩選出來的優秀學子召集起來,共同合作完成創作,並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為他們提供更高的平臺、更好的機會,在文化交流中成長,在思想碰撞中提升。
  1.3  神馳楚天 情系鄂臺
  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我國中部的中心城市。武漢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城市。而現代武漢的兼容並包更讓這個城市文化呈百家爭鳴之態。美麗的城市景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就了武漢繁榮興盛的影視文化產業,這是一個深度與廣度兼具、美麗與思想共存的城市。
  第49屆金馬獎、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浮城謎事》拍攝於武漢,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屆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獎、第29屆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萬箭穿心》故事也取材於漢口漢正街;武漢還走出了張以慶、陳為軍這樣國際知名紀錄片導演以及梁為超這樣的國際製片人。
  武漢與臺灣的情緣則可以追溯到百餘年前辛亥革命,一百多年的差異化發展也改變不了「本是同根生」的情緣。近年來,湖北與臺灣的交流更是頻繁,二者在經濟政治文化的合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次活動特地邀請臺灣高校前來參加,既是再續兩岸情緣,也是尋求共同發展。
  二、活動概況
  2.1  名稱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2014 武漢)
  CIMF: T&M Micro-film Creation,Communication and Academic Forum (2014 Wuhan)
  2.2  發展歷程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由2013年「武漢大學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交流營」發展而來。「武漢大學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交流營」是湖北省對臺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極目楚天舒•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活動」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湖北省教育廳、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10家單位主辦。來自兩岸的海峽兩岸40餘所高校的500多名師生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是湖北省兩岸交流的經典品牌。
  2013年「武漢大學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交流營」在為期7天的合作時間裡誕生了4部優秀學生微電影作品,其中臺灣銘傳大學和湖北師範學院共同攝製的《旅行的意義》摘得桂冠。該活動受到了兩岸師生的一致好評,短暫的七天,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此外,該活動還受到了兩岸媒體的共同關注,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反響。
  有了首屆活動的成功經驗,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武漢大學決定將此項微電影交流活動打造成湖北省乃至全國兩岸交流的經典品牌,每年舉辦一次,每屆限定一個主題,主題將涵蓋文化傳承、價值認同、社會變遷等與現代社會密切相關的內容。項目包含理論與實務兩個板塊,對應到活動本身即微電影創作營和學術論壇。參與院校方面,大陸地區的高校將逐漸拓展到全國範圍,活動地點也將隨著項目發展轉移,首先在武漢打下穩固根基,往後將逐漸轉變成兩岸輪流舉辦,參與人數和投入資金也將逐年提升。
  2.3  宗旨
  1)以微電影創作為切入點,促進兩岸高校青年學子的交流與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實踐創作能力,尋求差異化共存,進而促進兩岸微電影事業的發展,乃至海峽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2)以高峰論壇為平臺,分析探討微電影產業的發展現狀、微電影的媒介特性、微電影發展的政策管理及前景展望等問題,由此梳理近年來我國微電影創作、生產、傳播和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的信息和行業發展趨勢。
  3)以微電影與媒介互動為重心,強調微電影創作對新聞傳媒的轉型、發展和創新的作用力。微電影興盛於新媒體傳播時代,同時,網際網路、移動平臺、社交媒體等又得益於微電影的視覺傳播,對未來的新聞傳播事業產生極大影響。
  三、活動詳情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是一項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聯手武漢大學推出的一項持久性項目,由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該計劃主要針對兩岸重點高校傳媒專業的優秀青年學子,在主辦方與承辦方的努力下,為青年學子搭建一個跨越海峽的交流平臺,邀請專家學者以及業界人士為他們進行理論與實戰指導,在交流與合作中全方位培養、提升學子們的創作水平。
  「2014年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從廣度和深度上都進行了全面升級。活動將包括三個部分:海峽兩岸高校微電影創作營、海峽兩岸高校微電影高峰論壇及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行。
  3.1  海峽兩岸高校微電影創作營
  1)  2014年度拍攝主題——城 • 記憶
  主題詮釋:
  一座城,一群人;一種獨特氣質,一段專屬記憶。城,是既真實又抽象的存在。城,如陳凱歌導演的《百花深處》——我們所生活的日新月異的城市;又如錢鍾書筆下困擾我們人生的這座「圍城」。 城•記憶,可以嚴肅、沉重,也可以清新、活潑;可以是一段歷史、一件往事,也可以是曾經的一個人。
  每一個城市都擁有一段獨特的記憶,也許因為某段歷史,也許因為某個人。我們常說「六朝古都」「歷史悠久」,也常說「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記憶看不見,卻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記憶聽不見,卻被我們口口相傳。
  城,又是抽象的存在。人生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人生的圍城裡,糾結、失落、拼搏,奮進……
  本次活動以「城 • 記憶」為主題,以增進學子們對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的了解,展開對生活的本質的思考與探究,用光影記錄我們的社會與時代。「城」不特指武漢,鼓勵學子們努力展現兩岸城市的關聯。「城」也不特指城市,可以大膽發散思維進行創作。
  2)  作品要求
  1、最終提交的微電影作品時長為10-15分鐘,格式為AVI、MPG、MP4。
  2、所有作品都必須在影片最前面加上本屆微電影創作營的指定片頭。
  3、作品內容不能含有色情、暴力因素,不能與法律相牴觸。
  4、作品必須為活動期間的原創作品,組委會不承擔包括(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糾紛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其法律責任由參加活動的本人承擔。
  5、最終作品,除非特別申明,組委會與合作組織有權無償在公共媒體上作非盈利性展示、展播、結集出版,或用於公益宣傳與藝術教育等非商業性活動。參評作品的視頻、靜幀圖像、中/英文字幕拷貝版、宣傳片花可能被組委會用於本次評選的宣傳活動及之後的相關展映活動。
  3) 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擬推出以「飛燕獎」為標誌的兩岸微電影大獎,力爭在未來將其辦成海峽兩岸微電影的最高獎項。「飛燕獎」的創意來源於古詩「昔時王孫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意境。電影創作曾經是專業技術門檻較高的領域,隨著數字影視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為一般大眾喜聞樂見、參與其間的藝術創作活動。「飛燕獎」寓意本論壇促進微電影在海峽兩岸社會的全面開展。
  評選10部入圍作品角逐「金飛燕獎」、「銀飛燕獎」和「銅飛燕獎」三個獎項。每部入圍作品分別給予3000元的創作基金,評選「金飛燕獎」、「銀飛燕獎」和「銅飛燕獎」作品各一部,再分別給予10000元、5000元、3000元獎勵。
  此外,設置六個單項獎,分別為: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頒發獎盃和榮譽證書。
  3.2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
  1) 論壇主題
  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參與主體主要針兩岸影視製作方面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知名導演,及高校的教師、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均可提交論文參加。圍繞「海峽兩岸微電影創作與研究」這一主題展開研討。從學術的視角探討海峽兩岸微電影的創作,子題參考方向:
  1、和而不同——海峽兩岸微電影發展格局
  2、知「微」見「著」——媒介融合時代微電影的演變、機遇與挑戰
  3、「微」時代,「大」傳播——微電影市場營銷模式的變革
  4、微電影的影像書寫與亞文化傳播
  5、可自擬與主題相關的其它題目   
  2)、論文要求
  1、內容具體,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價值,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或全國性的會議上發表或宣讀。
  2、提交的論文須有中、英文對照的題目、論文提綱;完整的論文全文、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與通訊地址,字數5000字左右。
  3、請採用「word.」格式的文本文件,確保論文內容可以公開發表,不涉及保密內容。
  4、論文word文檔命名統一為:「姓名-題目-學校-聯繫方式」;
  5、由於後期需要列印匿名送審,要求參賽論文內容中不出現作者信息;
  6、所有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7、具體格式應按照學術論文的規範格式編排;
  8、若論文為合著,作者不應超過兩人,且投稿者應為第一作者;若論文為研究生與其導師合著,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組委會接受研究生的來稿,但需附導師同意其投稿的函的掃描件。
  3) 獎項設置與獎勵辦法
  分學生類個人獎和非學生類個人獎,還將評選優秀組織獎。
  學生類個人獎:
  一等獎1名,獎金4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3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三等獎5名,獎金2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優秀獎共8名,獎金500元,頒發榮譽證書。
  非學生類個人獎
  一等獎1名,獎金5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二等獎2名,獎金3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三等獎5名,獎金2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組織獎:
  優秀組織獎若干,頒發給在本屆論壇中積極籌備的外校研究生會、學生會,獎金1000元。
  如果稿件質量無法達到設獎要求,組委會有權空缺相應獎項。
  3.3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行
  邀請微電影創作營及論壇論文獲獎者參加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行活動,參觀黃鶴樓、辛亥革命紀念館、省博物館等。
  四、日程安排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日程安排
  6月 宣傳報名 向大陸及臺灣高校寄發活動通知;
  在校園媒體及公共媒體投放廣告;
  7月10日前 報名 提交「交流營」報名表
  發論文徵集通知
  7、8月 作品創作 大陸、臺灣邀請高校學生分別根據活動主題進行劇本創作,制定拍攝計劃,並進行拍攝、剪輯
  其它選手不限主題進行劇本創作、完成拍攝剪輯
  7月31日前 完成劇本創作 劇本發送至郵箱:jingfeiyan2014@126.com,
  組委會將對劇本予以審查並進行反饋
  8月31日前 微電影作品、論文提交 論文發送至指定郵箱
  微電影按規定格式以光碟形式郵寄至組委會
  9月1日-14日 作品評審 評審委員會就各高校微電影進行評審,
  確定獲獎作品及展播作品;
  篩選論文入圍作品、確定主題發言名單
  9月15日-20日 會議籌備 邀請微電影入圍及獲獎高校團隊、論文獲獎作者
  赴漢參加頒獎儀式;
  確定頒獎儀式及高峰論壇相關內容
  9月23日 選手報到 微電影獲獎高校團隊及論文獲獎者報到;
  志願者迎接
  9月24日上午 開幕儀式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開幕儀式;
  交流營入圍作品展播
  9月24日下午 學術論壇 微電影學術論壇專題發言暨頒獎儀式;
  9月25日 荊楚行 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
  9月25日晚 頒獎典禮 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頒獎典禮
  暨閉幕儀式;
  9月26日 離會 根據行程安排武漢一日遊;各高校返程

相關焦點

  • 2015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微電影作品及論文徵集的公告
    為了加強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年之間文化交流,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湖北青年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15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正式拉開序幕。   2015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包括兩項內容,即:2015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2015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
  •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作品徵集通知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等承辦,旨在以微電影創作為媒介,為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兩個版塊組成,「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作品徵集已於6月中旬啟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將於2017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行。    今年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本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拍攝主題為「家•記憶」,面向兩岸特別是兩岸高校徵集最近一年內創作的微電影作品。
  •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作品徵集通知
    「第四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等承辦,旨在以微電影創作為媒介,為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本屆論壇由「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兩個版塊組成,「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作品徵集已於6月中旬啟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和「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將於2017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行。    今年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30周年,本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拍攝主題為「家•記憶」,面向兩岸特別是兩岸高校徵集最近一年內創作的微電影作品。
  • 2016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徵集論文公告
    2016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徵集論文公告 海峽兩岸,血脈相承,文化交流更是兩岸長期以來溝通的精神橋梁。為了加強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年之間文化交流,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 (2016)正式拉開序幕,現向兩岸廣泛徵集微電影論文,並有關事項具體通知如下:
  • 2016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徵集論文公告
    2016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徵集論文公告 海峽兩岸,血脈相承,文化交流更是兩岸長期以來溝通的精神橋梁。為了加強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年之間文化交流,第三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 (2016)正式拉開序幕,現向兩岸廣泛徵集微電影論文,並有關事項具體通知如下:
  • 「金飛燕」第五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辦
    長江雲報導 11月9日上午,「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辦。本屆高峰論壇由湖北省臺辦主辦,湖北經濟學院承辦,臺灣聯合報系協辦,來自海峽兩岸的微電影大咖、青年學子、新聞媒體等300餘人參加活動。
  • 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金飛燕獎」揭曉(組圖)
    湖北省委常委、省宣傳部部長梁偉年出席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頒獎典禮並致辭。(中國臺灣網 高旭 攝)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武漢訊 (記者 高旭)9月22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頒獎典禮在湖北武昌舉行,湖北省委常委、省宣傳部部長梁偉年,省委副秘書長、省臺辦主任劉凱春,國臺辦新聞局處長周強,臺灣新北市文教交流協會執行長胡治明等領導嘉賓分別為獲獎者頒獎。
  • 「金飛燕」第六屆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主要活動包括微視頻與微電影作品徵集和展映,獲獎作品頒獎,兩岸青年就微電影的學習、創作進行交流等。  三、活動內容  活動由「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作品徵集」「頒獎典禮」「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三部分組成。
  •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開營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  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童湛)5月30日,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4位在兩岸具有影響力的導演和影像大師級人物組成金牌導師團
  • 海峽兩岸視頻大賽作品徵集火熱進行中
    第七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暨高峰論壇作品徵集通知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微電影愛好者溝通交流,由湖北經濟學院主辦的第七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暨高峰論壇活動正式啟動,現將作品徵集等具體事項公告如下:一、活動主題緣·築夢(以血緣、親緣、情緣為紐帶,凸顯青年築夢
  • 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文藝晚會演繹客家風情
    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文藝晚會演繹客家風情 2014年07月29日 10:57:16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贛州8月13日消息(記者 劉津) 12日晚
  • 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24日在梅州閉幕
    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24日在梅州閉幕 2011年06月25日 08:1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1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據介紹,今年共有128家海內外媒體、近700位記者報名參加採訪。作為「5?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 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為促進兩岸大學生交流與合作,打造青年文創交流平臺,5月26日晚,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漳州市華陽體育館舉行。此外,參加頒獎典禮的還有來自漳州市有關部門、縣(區)校地共建單位的代表、兄弟院校團委代表、閩南師範大學各地校友會代表、閩南師範大學校內各單位負責人、其他主承辦方相關領導、特邀嘉賓、海峽兩岸高校師生代表、評委團代表、微電影文化論壇專家代表、入圍作品團隊代表以及微電影愛好者近1800餘人出席頒獎晚會。
  • 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專題高峰論壇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由中國科協交流部指導,河南省科協、河南省商務廳、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於12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鄭州舉行。
  • 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臺北開幕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臺北消息 由中國臺灣網、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和旺旺中時傳媒集團、臺灣劉氏宗親會總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近日在臺北舉行。兩岸姓氏歷史專家,宗親代表及政商人士約100位嘉賓參加了論壇,就劉氏的起源及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1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據介紹,今年共有128家海內外媒體、近700位記者報名參加採訪。作為「5?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 首屆海峽兩岸(北海)鳥文化高峰論壇開幕
    首屆海峽兩岸(北海)鳥文化高峰論壇開幕 2018年10月15日 13: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的領導參觀北海鳳鳴鳥類溼地公園。
  • 預告|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
    ,福建農林大學第二屆 CSFMF高峰論壇-海峽兩岸食品科學交流的重要平臺第二屆「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暨「首屆閩臺海洋科學研究生論壇」「第二屆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CSFMF)高峰論壇」將於2020年12月5日在福建福州舉辦。
  •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武漢舉行
    盲人小朋友現場表演《童年》感動全場    華夏經緯網11月15日訊:15日晚,以「溫暖中華情」為主題的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湖北武漢舉行。    據悉,本屆微電影大賽暨高峰論壇由省委宣傳部、省臺辦、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網絡電視臺主辦、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承辦,是第十三屆「湖北·武漢臺灣周」的重要分項活動之一,旨在加強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岸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臺灣島內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