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的餐飲業,老闆該如何換晶片?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秦朔朋友圈

民以食為天。餐飲是永遠的朝陽產業,是永恆的剛性需求。

走向小康的十四億食不厭精的人口,為中國餐飲業奠定了龐大的市場基礎。按說這是餐飲業無可置疑的春天,但是實際上大部分餐飲業老闆都在蕭瑟的秋風中憂慮和掙扎,而朝生暮死也幾乎成為此業常態。這是為什麼呢?

一家餐飲企業做大做強,靠的不僅是美味菜品和優質服務,更重要的是戰略和創新。一艘沒有航向的船,什麼風都是逆風,戰略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2013年是中國餐飲行業的分水嶺,八項規定出臺之後,餐飲行業進行了一次大洗牌,部分高端餐飲被迫轉型或淡出市場,與此同時,也催生了一批創新性餐飲企業品牌的崛起。

2018年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突破4萬億,上市企業寥寥可數,可見新老玩家激烈角逐,大型餐飲連鎖企業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很多發展中的餐飲品牌不溫不火,小微餐飲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在盈利與虧損的邊界掙扎,餐飲行業「冰火兩重天」現象加劇。目前餐飲行業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低門檻,高淘汰

餐飲行業進入門檻低,激烈競爭已成為常態。據統計,2017年餐飲從業者一年增加700萬人,但同時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開店周期不過508天。10家店中僅1家能存活,其餘的在短短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裡耗盡資產,黯淡離場,餐廳的熱鬧熙攘背後是殘酷的競爭,「活下來」是大多數餐飲企業首要奮鬥目標。

另外,在電商風暴和體驗經濟潮流下,餐飲成為城市商業綜合體中的主力業態,在部分商場業態中餐飲佔比甚至可高達五成。但商場餐飲並不如表面這般光鮮,近10%的商場餐飲開業不到半年就被淘汰出局。開店潮與關店潮並行壓力下,餐飲更迭提速,餐飲企業如果不主動創新,不主動去創造市場,結局只有一個:更快地被市場淘汰。

第二,新概念,新跨界

2019上半年,海底撈的營業收入是117億,與此同時,其他老牌餐飲企業如上海小南國、西安飲食、湘鄂情等都處於水深火熱中。老字號的發展乏力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抱陳守舊,事實上,許多老字號也在努力尋求與時俱進,如全聚德曾嘗試通過拓展外賣、開發休閒餐飲、抖音營銷來拓展年輕市場,無奈並未抓住精髓,定價與外賣消費需求不符、門店和菜品並未調整,難以俘獲年輕客群。可以看出,老字號還在新與舊的糾結之中,尚未找到有效的接合點,轉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技術全面滲透,場景美學引領時尚風潮,營銷創新層出不窮,跨界產品目不暇接……新餐飲品牌花樣百出,當沙縣小吃變身「沙縣輕食」,周黑鴨推出「不辣」系列,西貝開設線上食品商城,口味、品類、行業的界限被打破,開啟了無限的創新之門。自帶創新基因的新餐飲品牌玩得風聲水起,大量網紅餐廳如魚得水,且不說它們能走多遠,但至少為行業創新開了一扇窗。

第三,新技術,新思維

科技直接推動了餐飲業的創新,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用戶點評改變了企業與消費者的聯接方式,改變了企業管理方式,改變了供應鏈渠道,改變了生產工藝……餐飲業的SaaS系統通過匹配上下遊企業供給和需求實現高效運作;大數據成為勾勒用戶畫像、分析區位選址、分析客流消費力的重要依據;平臺化實現在線預訂、排隊、下單、支付、評價;智能設備和先進技術實現餐飲的高效穩定出品,帶來「新匠心」美食,科技力正成為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另一方面,在網際網路和新科技的助推下,新零售將成為未來的核心商業模式,餐飲企業必須要轉變思維,樹立新零售的思維和自媒體意識。

首先,積極面對八零、九零後、零零後新消費人群的需求,他們見多識廣、敢花錢但也夠謹慎、追求個性,崇尚自由,獵奇心重,餐廳的口味、服務、環境、包裝都是他們的關注點,因此,餐飲企業要快速調整門店配置,優化場景、氛圍、服務等內容;

其次,充分利用自媒體和在線平臺,發揮線上點評和口碑傳播的效用;

第三,餐飲企業營銷內容從自賣自誇到塑造品牌價值、展示品牌個性,抓住年輕人的情感訴求來塑造品牌,並實現差異化競爭。

縱觀中國餐飲市場,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形態:

第一類:請客餐廳——面子裡子都有。公司聚餐、朋友聚餐、家庭聚餐,請客的需求是剛需,這類餐廳的特點在於環境好、服務好、品質好、價格合理,讓人賓至如歸,面子裡子都有。

第二類:家庭廚房——安全放心且高性價比。隨著經濟能力提升,大眾消費群體不斷增大,家庭在外就餐已經成為常態,在滿足口味需求的前提下,家庭消費更傾向於乾淨、安全、性價比高的餐廳,符合高頻消費的需求。

第三類:創意餐廳——夠新夠奇是關鍵。重點面向年輕客群,通過新奇體驗、菜品創新、科技賦能等多方面,滿足年輕群體求新求異的需求,餐飲企業不斷創新玩法、跨界合作,新產品會層出不窮。

第四類:快捷食堂——上班族的貼心廚房。為都市上班族提供預製好的菜品,解決其早午餐的需求,滿足對營養、衛生、價格、效率的要求,這類餐廳重點布局在辦公區附近,連鎖品牌居多。

在這四大類餐飲企業中,有的如火如荼,有的冷冷清清,有的發展迅猛,有的停滯不前。其實,做餐飲有兩種方式,一是開餐館,二是做公司。開餐館可以在批發市場買菜,可以開夫妻店不計人工成本,但如果想做公司,那就涉及企業的定位、管理、品牌、運營等方方面面,若是用開餐館的思維開公司,必然走不了多遠。

綜合分析來看,目前餐飲企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共性問題:

1、缺少靈魂,就吃談吃

智綱智庫專門出過一本書《找魂》,為企業、城市、項目找魂,「魂」即「靈魂」,找到一個餐廳/品牌最突出、最有代表性、具有傳播性和共鳴感的特質,並用一句話精準展現品牌的定位、特色、情懷,成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比如碧桂園的「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茅臺酒的「國酒喝出健康來」。

如果「就吃談吃」,只注重餐廳菜品相關細節,忽略了餐廳的靈魂所在,就會魂不附體。品質是基礎而不是全部,除了品質,還得給人一個願意來品嘗「匠心美食」的理由。由此而言,做餐飲,你還真得知道什麼叫「功夫在吃外」。

吸引消費者的直接誘因,很大程度上是餐廳展現出來的氣質,再用口味和菜品留住顧客。消費者的喜好和關注點可能千差萬別,但餐飲企業需要抽絲剝繭,結合餐廳文化和理念,形成具有品牌力、感染力、傳播力的具象展示。因此,餐飲老闆不僅要關注「吃」,更要關注餐廳的「魂」,找到企業想要向消費者傳達的理念,虛實結合,真正去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到物有超值,這樣的餐廳才具備生命力和競爭力。

2. 缺少戰略,思路不清

對於一家希望長期發展的企業來說,頂層設計一定是不可忽視的,頂層設計為企業有章法、有力度、有成效地發展指明方向和路徑。 「戰略決定戰術,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對餐飲行業仍然適用,餐飲業環節多,複雜又繁瑣,若沒有戰略指導,企業容易陷入某一環節而忽略整體,導致整體發揮受挫。

一套完整的企業戰略,為企業明確消費客群、緊跟市場趨勢、明確品類賽道、明確品牌個性、設計拳頭產品、講好品牌故事、制定戰略打法,通過系統的布局,真正實現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和品牌沉澱。反之,沒有戰略就只能開個夫妻店,在危機降臨時自亂陣腳,在生存線上徘徊。

3. 缺少模式,路徑不明

海底撈能成為餐飲帝國靠的是無微不至的服務嗎?喜茶的成功是因為排隊嗎?為什麼有的網紅品牌如曇花一現,有的卻可以長紅?這些問題的答案並非這樣直白,海底撈的服務口碑讓人忽視了其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和員工激勵政策;喜茶排隊是結果而不是起因,其背後也是完善的頂層設計和企業組織升級;情懷和故事總有聽膩的一天,網紅品牌只會講故事可不行。

餐飲企業在找到「魂」之後,必須樹立商業模式的觀念,這是由於餐飲業的複雜性,從產地到餐桌經歷的鏈條長、第三方參與者多,以及餐飲與網際網路、與其他行業、與資本的聯繫越發緊密,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增加。因此,餐飲企業需要思考與各利益相關方的關係和合作模式,通過重新設計與關鍵資源的合作模式、盈利模式,為企業量身定製符合企業實際的商業模式,重構價值鏈。

在多元的商業模式中,連鎖化是餐飲業升級的必然,中國餐飲行業整體連鎖化率僅為5%,相較於美國的30%仍有較大的差距。而連鎖化發展是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也是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認知和品牌認可的有效途徑,值得中小餐飲企業特別關注。連鎖經營的方式有多種,傳統的直營和加盟各有利弊,新出現的「加盟合伙人」模式通過創新利益分配方式重構加盟商與企業的關係,促使加盟商與企業共同發展、成長。可見餐飲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在不斷調整,餐飲企業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4. 缺乏打法,引爆不足

傳統的企業在找市場,優秀的企業在創造市場。要創造市場必須要有清晰的打法去引爆市場。餐飲進入紅海競爭,儘管選品、選賽道同樣重要,但任何賽道都免不了同質化競爭。因此,企業的打法顯得尤為重要,保持頭腦清晰、方向明確,才不至於自亂陣腳。

激烈競爭下,缺少明確打法的企業容易陷入幾個陷阱:第一,價格戰,不可持續的低價戰略並不能增加消費者粘性,相反會降低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第二,盲目跟風模仿,今天酸菜魚火了,就都去做酸菜魚,加重同質化競爭,卻忽略了成功的企業成功的原因;第三,營銷錯位,「網紅店」浪潮下商家都喜歡包裝文化情懷,但忽略情懷和產品之間的連接,導致商家的閃現和閃退。

另一方面,紅海市場留給每個商家的時間並不多,短期內的營銷引爆對企業生存同樣重要。雖說餐飲企業想要撕掉「網紅餐廳」的標籤,但若是連網紅店都做不到,企業就值得反思了。營銷是企業不變的課題,不斷變化的是渠道、內容、技術,餐飲企業的營銷引爆必須立足品質、優勢出發、因人制宜、擁抱科技、拓展渠道、思維創新,形成品質、形象、品牌一致的企業文化。

總之,在變革的時期,能看到趨勢並具有戰略思維的企業仍是少數,尤其是已經在餐飲業打拼多年的企業家,不可否認經驗和直覺有其價值,但絕不能因此拒絕創新。一旦將思維仍限定在門店數據、菜品開發、服務、定價等執行層面的事,忘記抬頭看路,就會被時代裹挾著往前走,等到趨勢變成普遍現狀時才後知後覺,最終只會被淘汰。

可見,一家優秀的餐飲企業不僅要有戰略,還要有靈魂,不僅要有商業模式還要有戰略打法。除此之外,還有創新思維。餐飲的新玩法層出不窮,但核心還是回歸餐飲本質「消費者」和 「食物」,才是有效的創新,以下三個創新思路值得餐飲企業思考:

思路一:打造超值餐飲:讓人願意來、專程來和重複來

超值,意味著企業關注點從價格到價值的轉變,要讓顧客感到超值、超出預期。顧客的預期是由餐廳的廣告、裝修、價格、地段等因素引導的,顧客心裡不自覺的會有一桿秤,將付出的金錢與享受到的食物、服務、環境比較。

不過,要超出預期並不是要花50塊吃到100塊的東西,而是讓顧客心甘情願地花錢,顧客要的是吃出文化、吃出故事、吃出驚喜,能感受到餐廳有味、有料、有型、有品、有心,才能讓顧客願意來、專程來和重複來。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菜品上,從重口味到重健康,原生態的、無公害的、稀奇古怪的更受青睞;

服務上,從端盤子到打招呼,讓顧客感受到「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環境上,從乾淨整潔到情懷品味,通過場景美學營造與餐廳定位契合的就餐氛圍。

思路二:打造四高餐廳,創新消費場景

四高餐廳,即高顏值、高體驗、高社交、高品位的餐廳,無論是顏值、體驗、社交還是品味,都是餐廳的IP。「餐飲IP化」實際是讓餐廳給消費者講故事,讓顧客通過空間設計、場景美學、創意菜品、特色服務感受餐廳的故事,為顧客創造了一個消費場景。

「餐飲IP化」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找「魂」和品牌升級自建IP,比如花廚的「餐廳+花藝」,胡桃裡的「餐廳+音樂」,通過強化某一特色形成餐廳的IP;二是通過跨界合作創造新的生活方式,比如服飾店+咖啡廳、家居店+零食鋪、KTV+火鍋、書店+甜品、超市+餐廳,讓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得到同時滿足,從而強化品牌IP。

在眾多的跨界組合中,「餐飲+零售」是企業最易操作,也是關聯性最高的組合,能夠催生無限消費場景,零售給餐飲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流量、降低整個餐飲業的供應鏈成本、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餐飲企業可通過開發半成品、即食食品,拓展外帶窗口、線上商城、便利商超等銷售渠道,門店增加零售區等途徑,拓展跨界「餐飲+零售」服務,可操作性更高。

思路三:打造「新匠心」餐飲,傳承與創新並進

傳統的匠心工藝依賴於廚師的個人水平,靠的是經驗,而「新匠心」讓技術賦能工藝,通過將生產製作工藝步驟分解、利用智能設備精準控制各環節,保證品質可控、口味穩定,同時也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減少企業對關鍵廚師的依賴。更重要的是,當每個環節可以量化之後,更能激發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新匠心主義」的到來意味著餐飲進入標準化生產管理時代,科技賦能為企業帶來了更多機遇,新老企業都應該快速應變。「新匠心餐飲」不會丟失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人情味,因為這是在傳統菜譜的基礎上,經過研發人員的反覆試驗、對比、選品,結合大數據對消費者偏好的分析而進行的創新,這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行業的進步。

結語:

餐飲行業高速發展下,「危」與「機」共存,不想被浪潮淹沒,需要系統的謀劃和策劃,從頂層設計到模式打法、從選品類到造品牌、從營銷引爆到運營管理,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行業更迭來得比想像更快,餐飲企業必須快速反應、緊跟趨勢、大膽創新,沒有時間留給企業躊躇。作為餐飲業老闆,懂專業只是入門的前提,而換晶片,則是生存的必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

相關焦點

  • 711、羅森等便利店快餐衝擊餐飲業 餐飲品牌該如何應對?
    在我國,連鎖便利店對餐飲業的衝擊越來越明顯:白領青睞便利店快餐,目前,以全家、711、羅森為首的便利店在中國布局後,開始提供一日三餐的快餐服務。   在我國,連鎖便利店對餐飲業的衝擊越來越明顯:白領青睞便利店快餐,目前,以全家、711、羅森為首的便利店在中國布局後,開始提供一日三餐的快餐服務。
  • 俗稱「勤行」的餐飲業,這個時代該如何發展,這5方面你做到了嗎
    很多人對餐飲也一知半解,然後投資幾十上百萬開一家店,如果不會後廚所有主動權都在廚師手裡,一般廚房外包給人,做的好吃一直加價,不好吃一直換,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口味一直變換,或者廚師擱攤子只能休業,導致生意一落千丈,早早就關店大吉。並且現在的店都是千篇一律的,要想出挑,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讓顧客記住你。
  • 芯原股份如何看當下晶片賽道
    芯原股份如何看當下晶片賽道 國家IC人才培養平 發表於 2020-12-18 17:43:30   作為「國內半導體
  • 2020年換手機選華為還是小米?不要亂買,看看店老闆怎麼說!
    2020年換手機選華為還是小米?不要亂買,看看店老闆怎麼說!華為和小米都是我們國內市場上比較火爆的品牌,也積累了不少的粉絲。不過一直以來,兩個品牌在網上的爭論都比較多,一部分人死誇小米,一部分堅挺華為。
  • 韓國留學生搶註「茶顏悅色」,餐飲老闆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品牌?
    「山寨」是餐飲業普遍「流行」的現象,甚至隨著華人留學和移民潮蔓延到海外,讓不少辛苦埋頭做品牌的餐飲人苦不堪言。身為餐飲人,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品牌?本文2339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你的創意很好,下一秒就是我的了1.跨國山寨,難以維權餐飲業有個神奇的現象,評判一個餐飲品牌是否當紅,可以看它的跟隨者和模仿者多不多
  • 蜉蝣:你們只知我朝生暮死,而我只管吃香喝辣
    圖片:Richard Bartz / wikimedia朝生暮死的五月飛蟲紅斑蜉(Ephemera rufamaculata)屬於蜉蝣目蜉蝣科蜉蝣屬——這一串不加修飾「蜉蝣」告訴你,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蜉蝣;紅斑蜉所在的蜉蝣屬(Ephemera)即是蜉蝣科(Ephemeridae)的模式屬。
  • 移動晶片如何超越半導體巨頭?
    移動晶片如何超越半導體巨頭?   蘋果公司最近宣布停止在Mac中使用英特爾晶片(該晶片於2006年採用),並轉而使用自己設計的處理器。   長期以來,英特爾合作夥伴微軟公司在其Surface Pro X平板電腦中使用了定製晶片,以替代英特爾晶片。
  • 旅西華人餐飲業:從透明到隱性衛生問題仍需解決
    不過,該僑民透露,這家餐館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工人們喜歡在飯廳裡剁肉餡包餃子。幾個人圍在一起包。讓很多老外感到詫異。若是中國人還可以理解這種做法,但很多老外並不認可這種方式。這位僑民還進一步表示,不單單是這家餐館,許多華人開的小吃店,用飯廳當廚房的現象很普遍。
  • 8換1晶片太誘人了
    8換1晶片太誘人了,哈登和他攜手NBA共同完成了一個大結局一旦進入每年的季後賽,隨著賽程的不斷深入,往往會有幾場喜怒哀樂,因為只要有一支隊伍晉級,就會有相應的隊伍被淘汰,而被淘汰後,可能被長期掩蓋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比如的休斯頓。
  • 海底撈、九毛九虧損警告,餐飲業該如何「自救」?
    餐飲業總算接近恢復正常,只需掃碼測體溫。馬上到了出半年報的日子,作為國內餐飲界大佬和新晉網紅,海底撈、九毛九早早發布了盈利警告。從他們的生存狀態裡,我們或許能看到餐飲業上半年慘澹的縮影。其實,這也是很多行業和個體的寫照。1、海底撈:預虧9-10億,漲價又降價先從海底撈說起。
  • 湘潭餐飲業開放堂食,人氣如何?能放心吃了嗎?
    湘潭餐飲業開放堂食,人氣如何?能放心吃了嗎?店老闆唐擁華表示,特殊時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是他們對顧客的一種責任和關愛。3月16日,嶽塘區文明辦、衛健局、市場監管局還組織啟動了「公筷公勺行動」,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增強消費信心,助力餐飲行業復甦。當天,便有盤龍山莊、華都等50多家餐飲單位積極響應。
  • 疫情、5G關口和後品牌時代,這三大要素將給餐飲業帶來什麼?
    似乎當下的疫情對餐飲業來說,它不過是一盤開胃菜而已,如何渡過疫情只是前期考驗,之後經濟復甦隨之而來的後品牌時代與5G落地將產生的聯動效應,這些情況該如何面對又將如何借勢突破,這才是餐飲人不得不思考的後續問題。
  • 「上位客人『滾』過的床單沒換,拒睡!」床單也能裝晶片,要逆天了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酒店床單上有汙漬,或發現枕下藏著幾根頭髮,這些疑似床單未換的現象著實讓住店客不爽。但誰能監督這事兒?8月27日,美團點評與中國飯店協會聯合發布消息,正在與國內酒店推廣「淨放芯」智能晶片項目。此項目落地後,房間床單有沒有落實「一客一換」,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即可知曉。
  • 消費券、直播帶貨,餐飲業也要加入「促銷大戰」,更多的卻是無奈
    而餐飲業復工多日以來,依舊面臨客流慘澹的問題。於是如何吸引客流,增加銷售額,成為了餐飲企業當下要解決的首要難題。諸多餐飲行業紛紛加入到促銷「大戰」中,甚至力度大到令人瞠目結舌。消費難的問題,不只是餐飲業一個行業。此前為了能夠推動消費,全國範圍內28個省市、170多個地方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已經累計發放了價值190多億元的消費券。
  • 遷戶口將不用換身份證 變動住址今後寫進二代證晶片
    信報訊(記者李劍英)今後,居民戶口遷移住所發生變動時,公安部門會把變動的住址寫入晶片。當住所變更的時候,可以把晶片內的信息改變,不需要換發證件。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鮑遂獻在昨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很多人一家有幾處的房子,但在登記居民戶口的時候,只能有一個住址。當住所變更時,可以把晶片內的信息改變,不需要換發證件。
  • 餐飲業老闆吐槽利潤低:1隻雞要交13種稅29種費
    記者從廣州市經貿委獲悉,為推動餐飲業的大眾化轉型升級,商務部即將在廣州試點減輕餐飲業稅費負擔。  去年廣州市人均年餐飲消費額超過6000元,但仍吃不轉餐飲業遇冷的現狀。業內指出,減稅或將扭轉餐飲業經營現狀,帶旺餐飲業發展。  去年廣州有住宿餐飲企業(含個體工商戶)51168家,人均年餐飲消費額超過6000元,現有國家級酒家70多家。
  • 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
    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呢,這對晶片來說,是流片後或者上市前的必須環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411.htm  大公司的每日流水的晶片就有幾萬片,測試的壓力是非常大。
  • 鬥米靈活用工創新模式 打破餐飲業傳統招聘格局
    最近,一個關於餐飲企業用工狀態的段子在很多EMBA課堂,以及餐飲老闆之間流傳。大意是這樣:一個服務員端菜時不小心把盤子摔了,然後對老闆雙手一攤。老闆,你是讓我賠呢,還是炒了我?而老闆趕緊一臉賠笑地安慰服務員:沒事沒事,你該幹嘛幹嘛!
  • 沒有了晶片的華為,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國每年都要依靠外購進口晶片進行手機生產,國產手機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外購,每年光採購費就高達3000億美元。我國晶片的自給率僅僅只有30%。手機最重要的是什麼,晶片。華為的同行競爭對手蘋果公司,依靠頂尖的晶片在手機市場佔領高地。如今因為華為5G的發展和超越,它突然慌了,開始對晶片進行了限制措施。這種情況非常不利於華為公司後期的手機研發。怎麼辦呢,華為頭頂重任,開始自主研發晶片,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是,研發出來了方案,那怎麼造呢?
  • 香港駕照該如何在深圳辦理免試換證?
    評論:0香港駕照該如何在深圳辦理免試換證?1/ 2香港駕照該如何在深圳辦理免試換證?2015年09月18日 9:12來源:開車技巧作者:木子[車友頭條-車友號-開車技巧]  持香港駕照,該如何在深圳免試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