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新調研耒陽市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時強調:
堅持統籌兼顧,加快轉型升級,推動耒陽高質量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8日訊6月4日,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新來耒陽市調研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相關工作。鄭建新強調,耒陽市要堅持統籌兼顧,推進改革創新,科學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衡陽市委常委、耒陽市委書記羅瓊參加調研。
當天上午,鄭建新首先來到座落於永濟鎮白鳳村的耒陽市智航實業公司玩具廠,得知該廠是東莞市智豐集團利用當地閒置廠房改建的,既盤活了資源,又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他十分高興,對永濟鎮把扶貧車間打造成為貧困戶脫貧新平臺,探索出一條特色脫貧攻堅新路徑表示肯定。他勉勵企業負責人再接再厲,充分利用綜合營商成本優勢,有序擴大規模,做大做強產業,開闢扶貧車間,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他還叮囑耒陽市有關部門和永濟鎮要積極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及時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在耒陽市經濟開發區,鄭建新先後深入浚林服飾、德霸照明、漢客箱包皮具等企業考察調研,一一詳細了解了企業發展需求和面臨的困難,並針對具體的問題現場把脈開方,他在分別與各企業負責人交流中,殷切希望大家在抓好生產經營的同時,當好耒陽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實體經濟的信息員和宣傳員,吸引所處行業上下遊企業來耒陽考察辦廠,帶領更多的老鄉回鄉投資興業。
鄭建新在調研時強調,耒陽市要立足自身發展優勢,實行差異化招商引資,繼續建好園區平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教育、醫療等生活服務設施配套,緊緊圍繞企業需求打造「135工程」升級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用地、用工、解決員工各項保障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大幫助與支持,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取得更大成績。
位於永濟鎮的旭蓮生態觀光農林公司生態湘蓮(葡萄)種植基地是省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之一。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通過「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幫助58名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與484戶貧困戶籤訂了《產業扶貧幫扶協議》。去年公司給484戶貧困戶發放分紅資金共96800元,為貧困戶發放工資60萬元。
鄭建新在認真聽取情況介紹後,對公司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做法表示讚賞。他強調,要充分發揮扶貧項目在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離開旭蓮生態觀光農林公司,鄭建新以「四不兩直」的方式,隨機走訪了永濟鎮永濟社區貧困戶伍昭陽、伍付生家,與貧困戶圍坐一起拉家常,了解貧困對象「兩不愁三保障」等政策落實情況,鼓勵他們增強信心,自力更生,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早日過上幸福的生活。鄭建新在告別貧困戶時要求,各級扶貧幹部要全面準確掌握貧困戶相關情況,做到因戶施策、精準施策。
當天下午,鄭建新來到蔡子池街道辦事處聶洲居委會,與社區工作人員及「衡陽群眾」志願者交流,了解基層黨建等工作開展和群眾服務情況。當了解到耒陽市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4.1萬餘人的「衡陽群眾」耒陽志願者隊伍、逐步推出了「聶洲大爺」「五裡牌大媽」「水東江陽光行動志願者」「蔡子池勸導隊」等群眾組織品牌、形成了警民攜手共保平安的強大合力後,鄭建新對耒陽市「衡陽群眾」創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同時,他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聯繫群眾、化解社會矛盾等工作中的獨特優勢與作用,進一步擦亮「衡陽群眾」品牌,傳遞更多正能量,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隨後,鄭建新頂著烈日,深入銅鑼洲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調研。銅鑼洲片區共拆遷695戶,目前拆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正按計劃穩步有序推進,年底可以建成交付使用,鄭建新對銅鑼洲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工作表示肯定。他強調,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拆遷與建設、生態環保與項目建設、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的關係,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切實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耒陽市武廣片區,鄭建新調研了片區整體規劃及開發、紙都實驗學校建設情況。鄭建新強調,要充分利用武廣高鐵站點周邊的輻射優勢,按照高標準、高起點要求,科學編制武廣片區整體規劃;注重生態建設,保留原生態地形地貌;注重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尤其要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的布局與建設,將武廣片區打造成耒陽市的「教育新城」「宜居新城」;要立足長遠承接產業和項目,蹄疾步穩推進片區建設。
衡陽市委常務副秘書長林喜洋、副秘書長鄒錕,衡陽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耒陽市領導吳旭東、邱小兵、張東輝、劉華文、李雲、劉洋、李興武、黃含茂、曹曉江、曾三成等參加調研。
[責編:梁昕]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