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今日,南航在廣州舉行主題活動,紀念首次不經停跨太平洋飛行、開通廣州-洛杉磯航線20周年。20年前的1997年7月20日,南航使用波音777-200ER客機從廣州直飛洛杉磯,實現了人類首次使用雙發飛機不經停跨越太平洋的商業飛行。為紀念首次雙發跨洋,南航於21日由新型波音777-300ER客機執飛廣州-洛杉磯CZ621航班,將其命名為「越洋新徵程」主題航班,並安排當年首航航班的乘務員再次執飛。
20年前雙發飛機首次跨洋創紀錄
開啟廣州直飛美國新航線
1997年7月20日,南航波音777-200ER客機從廣州出發,經過13小時13分鐘不經停飛行,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開啟了廣州直飛美國航線,使旅客免於轉機奔波。這是歷史上首次使用雙發飛機進行橫跨太平洋不經停的商業飛行,也開創了世界民航的歷史。
雙發飛機跨洋飛行堪稱創記錄,它的飛行難度究竟有多大?據悉,整個太平洋佔地球海洋面積近50%,備降機場很少,橫跨太平洋航線對飛機和發動機的性能、航空公司的運行保障水平都有較高要求。而20年前雙發飛機跨洋飛行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在南航於1997年使用波音777-200ER執行廣州-洛杉磯航線之前,橫跨太平洋航線都是由三發以及四發飛機來執行,而雙發飛機不經停橫跨太平洋進行商業飛行,之前國際上從無先例。」首航機長吳捷告訴記者。
雙發飛機成功越洋,與雙發延程飛行也是密不可分的。吳捷介紹稱,「當時國際民航組織啟用了新的規則:雙發飛機正常情況下距離備降場不能超過60分鐘,但是根據飛機性能、運行經驗、放行能力、飛機壽命等情況,如果符合延程條件,可以延長到備降場120分鐘或者180分鐘。目前雙發延程飛行可提高至210分鐘。」同時,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採取天空開放政策之後,也為探索從亞洲飛躍太平洋直達美國打開了「新大門」。
承擔首次跨洋飛行任務的波音777飛機,是當時雙引擎寬體客機中的「大哥大」,據了解,波音777裝有兩臺GE90大推力發動機,航程達到前所未有的14000多公裡,恰好覆蓋廣州—洛杉磯航程。同時,南航使用該機型陸續開闢了阿姆斯特丹、洛杉磯、布裡斯班、墨爾本、雪梨、巴黎、紐約、杜拜等國際航線,
首航乘務員回憶當年
20年後再次執飛
20年後的2016年7月21日,廣州-洛杉磯首航乘務員、現南航客艙部乘務部經理李曉明將乘新型波音777-300ER客機再次執飛廣州-洛杉磯航線。
回憶起當年,李曉明表示,當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當年很多乘客都是廣東人。飛機在洛杉磯落地的時候大家都很激動,整個機艙都是掌聲,直飛航線開通後,旅客再也不用去其他城市轉機了,十分的快捷方便」。同時,她介紹稱,當時一周有2趟航班,每到星期五就有很多外國人帶著他們領養的中國小孩從洛杉磯飛往國內。而現在,乘機旅客則來自全球各地。與開航之初相比,2016年南航廣州-洛杉磯航線承運旅客量已超過40萬人次,陡增10倍以上。貨運產品也由當年的服裝變成了附加值更高的模具、電子產品、海鮮等。
南航廣州飛行部B777機隊經理孟慶榮則表示,雖然當年歷史性跨洋首飛準備充分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但機組成員還是有一點緊張和壓力。
廣州樞紐將「比肩世界上任何一個大樞紐」
目前,廣州正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積極拓展國際航線。有業內人士表示,「廣州樞紐將比肩世界上任何一個大樞紐」。
以南航為例,每天有2000多個航班飛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24個目的地,提供座位數超過30萬個。數據顯示,2016年南航在廣州白雲機場全年國際樞紐中轉345萬人次,同比增長19%,第六航權中轉78.2萬人次,同比增長50%。
南航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在「一帶一路」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布局;在已有開通的全球航點上增加強度和厚度,在重點城市上爭取實現每個點每天兩班以上,讓乘客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同時,也將更注重發達國家的二三線城市航線的航線開闢。
文、圖:廣報記者盧夢謙、李大林通訊員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