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看著孩子發燒難受,家長會想方設法給寶寶降溫,而面對多種多樣的降溫方式,往往又會覺得難以抉擇。那麼,兒童發燒可以採用哪些物理降溫方法?需要注意些什麼?採用物理降溫後孩子還用去醫院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下面這幾種方式是比較常見的科學物理降溫方法,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下哦!
★ 毛巾冷敷
用毛巾冷敷孩子額頭是不錯的降溫方式。家長可以將毛巾放入冷水(20~30℃為宜)中,完全浸透後取出,稍適擰乾致其不往下滴水後,根據孩子額頭大小摺疊起來放上去,每隔5分鐘換一次。
★ 溫水擦浴
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或者讓寶寶洗溫水澡也是比較科學的物理降溫方式。家長可以準備溫熱(低於寶寶體溫1~2℃,不會讓寶寶覺得寒冷為宜)的水,將毛巾放入溫水中浸潤後,分別擦拭孩子的頸脖、腋下、四肢等處,幫助寶寶皮膚散熱。注意,無論是溫水擦浴還是溫水澡,切記保持寶寶所處的環境溫度適宜。
★ 泡熱水腳
泡熱水腳會讓孩子覺得比較舒適,同時也有助於出汗散熱。給孩子泡腳的水溫如果家長們不好把握,可以準備一個水溫計,通常以40℃左右為宜,以孩子能承受的水溫為準。在孩子泡腳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添加熱水。
★ 喝熱水
在孩子高熱狀態下,身體非常容易缺水,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多喝一些溫熱的水,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有助於幫助寶寶排尿。而排尿不僅能幫助散熱,也有助於排毒。如果寶寶發燒是由感冒引起的,家長也可以煮薑糖水給寶寶喝。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正確地進行物理降溫確實有助於孩子退燒,但如果方法不得當,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致使孩子身體情況變得更糟糕。下面這些物理降溫方式要麼具有比較大的爭議,要麼實施起來有諸多限制條件,家長們注意避雷!
△ 給孩子枕冰枕
給發燒的孩子枕冰枕,是很多家長都會採用的方法。但事實上,這種方法雖然可能帶來成效,但卻有諸多禁忌:
1. 6個月以內的嬰兒別用冰枕,否則很容易出現降溫過度的情況;
2. 孩子發燒體溫如果還在持續上升,也不要用冰枕,否則不僅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寒顫,還可能致使體溫升得更高。
3. 如果孩子的條件可以使用冰枕,家長們也要注意不要讓冰枕直接接觸寶寶皮膚,否則很容易產生凍傷。可以在冰枕上墊一層毛巾;
4. 如果孩子在枕冰枕的過程中,出現了畏寒、寒戰等現象,應該馬上停止冰枕的使用。
△ 冰敷
冰敷也是比較有爭議的方式。與冰枕類似,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要採用這種方式,如果一定要使用冰敷,也不要讓冰袋直接接觸寶寶皮膚,且應該少量使用於局部,如孩子額頭、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當寶寶在冰敷中出現寒戰、寒戰等現象時,也要立即停止。
△ 酒精擦拭
酒精擦拭聽起來很靠譜:取濃度約30%的酒精擦拭孩子四肢內側血管豐富處,酒精揮發能夠幫助孩子散熱。
但事實上這種方法也是有爭議的,且不是每個年齡段適用。像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皮膚比較薄,滲透力極強的酒精擦拭上去之後,很容易透過皮膚滲入血管。如果孩子身體吸收了過量的酒精,很容易產生中毒的情況。此外,由於酒精也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或可導致血管收縮,反而會影響孩子皮膚散熱。
那麼孩子發燒,是不是掌握科學的物理降溫方式就ok了呢?當然不是,在孩子發燒的過程中,家長們除了做好降溫工作,也要監測好體溫、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
如果孩子發燒伴隨著下面這些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斷治療:
1. 3個月以內嬰兒發熱超過38℃,3個月以上的孩子發熱超過39.5℃。
2. 熱程超過2周。孩子如果長期發燒,不排除存在免疫系統故障、腫瘤等潛在疾病。
3. 發燒的同時精神狀態不佳、活動量減少,神情倦怠、無精打採,這往往說明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
4. 伴隨劇烈甚至噴射性的嘔吐,這可能預示著顱腦病變,家長要引起重視。
5. 表情暗沉發黃、發青,眼神呆滯,常常也是發燒嚴重的表現。
6. 呼吸困難、呼吸變得急促、口唇發紫,不排除寶寶感染了肺炎的可能。
7. 伴隨著全身性或局部的抽搐,這有可能是高熱驚厥,多發於3個月~6歲以內的孩子。
8. 伴隨著皮疹、皮膚發紫發冷,這可能是寶寶藥物過敏,或患有傳染病的表現。
9. 伴隨著腹痛、腹瀉,甚至出現膿血便,不排除痢疾的可能。
兒童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哪些?關於這一問題,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漲姿勢呢?孩子發燒雖然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但大家也要講究科學的護理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