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W-ZX505這個小機器,實際上是索尼的小夥伴在發售前讓我先聽了一下,當時第一感覺ZX505對比原有的黑磚更適合下一個時期索尼的音色溢價,足夠的紮實但是又足夠的修飾潤滑感,不再是那種過於暗沉或者是數碼味道過多的廉價聲音,不過當時系統並未完全了解到所有環節我也不敢多下定論。
從現今市場趨勢和產品屬性來看,ZX505意味著新時期索尼已經不在固執在音樂商店和索尼精選等盈利音樂平臺閉環環境,ZX505意味著下一個時代索尼的開幕,全開放隨意裝APP對接所有網絡資源!索尼HiFi終於走向了所有音視頻平臺內容的開放系統。
索尼過去在閉環自身技術生態也吃過虧,例如記憶棒和MD等諸多市場都把自己和小夥伴搞得過於折騰最後淪為小眾。考慮到這種現象索尼更多不再是寄望於HIFI的小眾領域深度開發,轉而傾向於打造資源對接的大眾化音頻做法,會更加貼近當下年輕人使用習慣的趨勢。
相對比老款的ZX300A甚至是黑磚WM1A和WM1Z金磚等高價產品,ZX505有很大的差異化改進,特別是在供電部分和電路設計優化很多,甚至連索六萬的無鉛焊料都用於ZX505的耳機輸出接口、電池連接、電容部分,對於玩過耳機線焊接的朋友就知道這個效果並不玄學。實際上在這個官方對比列表中最為尷尬的我感覺是黑磚WM1A,在素質和硬體上都不如ZX505更具有市場競爭力,除非有資深發燒友買黑磚WM1A用於MOD打磨。
PS:需要注意的是ZX505同樣使用了聚合物電容器和POSCAP電容器設計,煲機200小時同樣在內置提示也設計在索尼的高品質音效指南菜單下。煲機並非玄學這點索尼也是了解核心根本的差異。
對比硬體屬性的不斷提升,在核心玩法上ZX505注重全開放資源APP玩法和音頻算法的渲染玩法。有因為有了開放性安卓9.0系統和黑膠音效,DC相位線性器可選,軟體系統完全兼顧了硬體音效的高嵌入度契合,不會出現音效無法在某個APP無法使用的毛病。
上手部分:
索尼NW-ZX505的開箱部分我也就不多說了,儘量挑一些有用的功能性體驗部分跟大家說一下用於參考,另外提醒國行線上都會送一個翻蓋皮套。
ZX505從原來的ZX300A的3.1英寸屏幕提升為3.6英寸屏幕,解析度提升至1280X720的標準解析度,屏幕下巴大幅度降低的非活動空間。這種調整讓整個機器屏幕正面顯得一體化,機身尺寸上僅提升了3MM高度細微差距,寬度不變則維持了原來的手感優勢,右下角設計了經典的WALKMAN標識。
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比對索尼入門級手機和A系列更精緻,色彩還原效果也是相當不錯。音頻格式方面支持:MP3 / WMA / FLAC /WAV / AAC / HE-AAC / Apple Lossless / AIFF / DSD / APE / MQA等新格式。續航播放時間為:MP3 128kbps:約 20小時AAC 256kbps:約 20-小時FLAC 96kHz/24bit:約 18小時FLAC 192kHz/24bit:約 16小時DSD 2.8224MHz/1bit:約 10小時DSD 5.6448MHz/1bit:約 8小時DSD 11.2896MHz/1bit:約 6.5小時。
機身正面右側主按鍵區域依然採用大按鈕和弧度打磨,所以整個磨砂手感效果冠絕當前播放器設計觸感。特別是在音量+和播放暫停按鍵做了一個小凸圓點滿足口袋時的盲操作手感,在設計語言上隨著大屏幕發展,索尼是唯一堅持盲操作苛刻追求的國際品牌。這一代ZX505藍牙編碼依舊支持:SBC, LDAC, aptX, aptX HD, AAC編碼,並獲得HI-RES有線和HI-RES無線認證.內置藍牙模塊也達到了5.0最新的規格。
機身左側的TYPE-C口充電方便安卓用戶不用額外配線,下方的TF卡槽位置支持microSD, microSDHC, microSDXC標準,儘管客服可能會說最大支持256G,實際上512G也可以正常使用。
索尼NW-ZX505的頂部在4.4接口和3.5部分都採用了索六萬的無鉛焊接焊料,進一步提升了聲音的優化。4.4平衡耳機孔提供16歐下最大200mW輸出,而3.5常規耳機孔16歐下最大50mW輸出。
為了滿足不同的格式區分,封面會根據不同的格式調整為不同磁帶封面模式滿足不少資深索尼粉絲回憶。
黑膠音效:
通過拾音器實現低頻共振,改善耳機或揚聲器的初始靈敏度 ( 低頻範圍 ) ; 細微的表面噪聲和刮擦噪聲,改善耳機/揚聲器的初始靈敏度 ( 低頻到高頻範圍 ) ; 從揚聲器到轉盤的聲學反饋產生的豐富音效。
事實上作為最新一代的ZX505在黑膠音效下的濾波效果,已經越來越趨向成熟,很大程度上黑膠音效類型分為:標準、音臂共振、轉盤共振、音紋雜音四個可選逐步提升模擬黑膠的風格口味深度。
可以說音紋雜音是模擬黑膠口味最深度化模擬老黑膠的聽感,標準則是最輕度的模擬淺度口味偏向數位化口味,這種算法的設計除了渲染深度也給很多黑膠愛好者一種新老黑膠聆聽感的時代模擬深度選擇
DC相位線性器:
實際上這個選項使低頻段特性更接近傳統模擬放大器的做法,也可以認為是放大器部分的濾波模式,選擇類型包含:類型 A LOW類型 A STANDARD類型A HIGH類型 B LOW類型 B STANDARD類型BHIGH。總體使用感受來說A類型人聲器樂的中高頻修飾柔化,B類型人聲中高頻的修飾部分突出銳化結像,前者適合動鐵圈鐵高頻較為刺激的補償,後者更適合動圈和音色較為啞暗的耳機搭配。
索尼DSEE HX:
DSEE HX數字增強技術是類似於早期BBE等補償音效的算法屬性,不同的是在於結合索尼的數字放大器技術S-Master HX技術和DSEE HX會獲得硬體和軟體的高契合度效果,新一代的ZX505在開啟這個選項時會將音樂的主體細節如人聲和器樂細節部分放大,並且改變了一定的人聲和樂器的定位細節差異化了背景的聲場細節,一定程度上適合流行和小編制的設計,聽交響可以考慮不開啟這個音效。
新世代開放式安卓9.0:
實際上開放式系統並不太好做,很多播放器的主控cpu的部分運算性能有限,這也是為什麼索尼到了今天才取捨功耗和系統開放式設計的原因。隨著近幾年移動處理器的價格越來越廉價和功耗夠低以及內存成本分攤下來,越來越多播放器走向開放式安卓平臺已經是主流趨勢,而且做完整的安卓系統還需要過認證會耗費更多的時間。
索尼的安卓9系統有魔改音量控制和音頻算法嵌入修改,主要是在增益設計和濾波設計的部分。
其次索尼ZX505這個尺寸搭載9.0最少還是可以看看視頻版本MV,頗有一點復古掌上小電視感覺。還可以不耗費手機電量的情況下用於電子書閱讀,實際上zx505手持看電子書的觀感也不錯。
音質評測:
聲場部分:
ZX505的聲場僅次於索尼D100錄音筆,不過D100的聲場最大問題是黑沉之餘有點暖色調過於渲染化,這也使得D100在聲場表現多種細節的密度時,而且在較大聲場信息量下,D100的音色的耐聽度不如ZX505。某種程度上ZX505具有舊時代模擬走向的聲場的一些特徵感的扁平修飾和立體空間的兼顧,這也確保了暖色調的索尼一貫風格味道和聲場表現的細節達到很好的梳理和耐聽度。不過對於部分較為刺激的動鐵耳機來說,ZX505也會暴露這些耳機的缺點。
總的來說ZX505聲場背景也有一貫索尼的沉黑,但是再也沒有過多修飾和刻板的地方,屬於典型中小型的舞臺室內走向,具有不錯的空間信息反饋。
低頻部分:
ZX505對上更高價位的黑磚金磚,實際上低頻也有著相當出彩的風格和素質差異化提升,特別是在低頻的彈性和凝聚感要好不少,甚至避免了過去低頻刻意算法上補償過於不自然的渾厚,尤其是在聽更HIFI口味的高清錄音,都一改了過去索尼只討好年輕人那種ACG的口味。ZX505的下潛和低頻彈性瞬態表現按,都是對比過去索尼的播放器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
ZX505一定程度上低頻有點開始類似國產播放器追求硬素質表現,具有軟韌度的層次感的低中頻過度細節,甚至同價位一些低頻並不理想的堆料國磚可能在低中頻的解析還不如ZX505。特別是在聆聽較高價位的多單元耳機和頭戴耳機,ZX505在低頻表現上完全做到了碾壓了老型號的ZX300A和黑磚低頻解析不足。
ZX505一定程度上不在固執在日系的低頻口味理解,對於下一個世代的索尼應該挽回一些硬體聲音素質的口味上,ZX505在低頻做目前這個口味水平,已經開始代表索尼開始演變新的風格定價階梯。
中頻部分:
中頻部分實際上目前金磚依然是個很飄忽的旗艦播放器,但是ZX505當前固件對比金磚的最新固件來說,我認為ZX505的中頻性價比十分強勢。人聲具有不錯的順滑感和細節潤色,特別是人聲密度和人聲厚度的自然感不再是那種大量渲染過頭的口味。過去那種廉價數碼味道的不適感和音色的刺激控制都大大改進了,某種程度上ZX505大量應用模擬電路和改變焊接用料,在小巧機身上做出自己的模擬味道理解中頻是很難得。
在人聲和器樂部分的細節表達中,ZX505稍微突出了一點距離位置,但是不影響整個聲場的規整感,整個聲音的設計思路控制得還是很精準。尤其是人聲和器樂的凝聚感,層次感的提升也是相對過去ZX303更加明顯。相對比黑磚的中頻比較順滑的密度,ZX505更為硬朗不缺柔韌的細節突出我覺得更容易討好年輕人和當前主流新款的耳機聲音設計。
日本索尼開發歷史中最糾結的就是索六萬這塊大磚頭曾經考慮使用大量的模擬元器件,最終還是選擇了數位化的結果。而ZX505隨著開發經驗的成熟,也做到了高端播放器的技術下放,這樣的做法成就了ZX505在中頻音色細節的表現和口味上都錯開了過去那種硬體不足,算法來湊的弊端。所以ZX505之後的索尼高端播放器中頻,我相信也同樣值得期待。
高頻部分:
同對比索尼最高旗艦的金磚WM1Z的漂亮渲染高頻,ZX505更加注重高頻的層次感表現而不是渲染風格帶來的討好。儘管在抓耳的程度和控制力稍差於金磚的設計,甚至控制力也不如黑磚。不過在流行和懷舊甚至是ACG和原聲類音樂表現方面,ZX505已經絕對滿足了當前高清DSD類音樂資源的表現力需求。
ZX505在人聲所謂空氣感也就是超高頻效應部分,實際上也做了一定的修飾,確保了人聲齒音和空氣感乃至密度梳理的關係。這一點也是過去索尼低端播放器都沒有做到的部分,作為中端進階的ZX505很大程度上高頻反映了更正確的中高頻細節過渡部分,確保了器樂和人聲高頻部分的自然質感和輕微的渲染不影響密度。
尤其是在弦樂的自然感和質感都完全秒殺ZX300,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聽ZX505我都不樂意去再聽ZX300那種已經高頻表現完全落後的產物。ZX505更貼近當下密度和層次感要求更高的主流播放器溢價口味,實際上全球耳機品牌出海到日本市場,日本索尼也會考慮到除了自身耳機風格溢價和世界對接,播放器的音色溢價同樣也在不斷提升。
但是對比A系列的素質略為雞肋,尤其是在高頻部分你很難聽完ZX505還考慮A105或者ZX300。即是比對D100這種跨界的錄音筆,ZX505的高頻反而會更能兼容現下新款耳機的聲音設計。
索尼NW-ZX505評測總結:
ZX505的功能玩法很多,音效也足夠各種聽感的需求。對比過去的索尼播放器硬體底層的聲音素質不充分的毛病,在同價位競品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也許ZX505不算是同價位最頂尖的音質選擇,但毫無疑問在系統開放性和音質兼顧方面吸引了年輕人的選擇。
尤其是對於那些忙著上班和上學的年輕人,像資深發燒友一樣四處下載資源的經驗肯定是不如很多老燒的。那麼選擇ZX505可以確保足夠的音質聆聽效果,利用所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 蘋果音樂等各大平臺的資源我覺得已經足夠對付了。
如果你財力足夠雄厚和要求更高,那麼索尼音樂精選HI-RES會員從每月68-99的消費一年下來最高也就是998元(IOS下買則要最高1298包年),額外部分的DSD高清專輯大概均價從一百幾十到三五百起步,每一首DSD原生音源的消費大概也就十來塊錢,選一些特別喜歡的歌曲買個高清版本我相信也是大家目前可以接受的範圍。
在新生的內容索尼360 reality audio臨場音效歌曲資源,也是一個不錯的新內容還提供了三個等級的深度版本,對於新的流行和古典人聲提供更具方向感知信息和空間的表現力,內容價格也沒有過多的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