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又一古村走紅,位於贛州的大山深處,人稱「客家第一古村落」

2021-02-08 古村遊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們開始嚮往以前的慢生活,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在周末時選擇前往古村小鎮度過線下時光,尋找那一份失去已久田園的記憶。江西贛州一個歷史悠久,早在兩宋時期就已十分繁榮的城市。歷經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古鎮散落其間。古樸幽靜的環境、淳樸的民風民俗、還有那一棟棟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原始古建築,都是現代景區所無法給予的,猶如一座座世外桃源一般吸引著遊客的前往。

白鷺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的最北端,距離贛州市區約60公裡,毗鄰興國和萬安,又有一腳踏三縣之稱。古村坐落在一片群山之中,整體為一塊月牙形的寬闊之地,一條清溪自東向西逶迤流淌,飛簷灰牆古建築群有序地分布村子中,猶如一片世外桃源,景色優美。這裡至今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築,以及濃厚的客家文化,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

古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六年,相傳是唐朝玄宗時期中書令、越國公鍾紹京的第十六代孫興國縣竹壩人鍾輿,與自己的妻兒一起共計四人,趕著上百隻鴨子,遊牧到這片區域。看此地四面青山,中間有一塊空地,一條溪水自東而西逶迤而來,像玉帶飄過。看到這裡景色十分美麗,於是決定在此地宿營休息。當晚夢見自己的鴨子全部變成白鷺,是一個吉祥之兆。天亮後,只見鴨子休息的地方一片金光閃閃,百餘只鴨子一夜之間竟然生出了200多個蛋。鍾輿欣喜若狂,認定此地是一塊寶地,於是遷居至此,也將此地命名為白鷺村。從此,鍾輿的子孫在此開墾耕作,生息繁衍。

古村至今已有870多年歷史,舊時的村民利用連綿青山取之不盡的竹木資源,以及鷺溪河直通贛江的水路便利,經營竹木生意,日益興旺發達,富甲一方,於是紛紛在村子建起深宅大院。村內有近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200多座明清時期建造。古祠堂、古民居清一色連片的黑瓦青磚,風火山牆,飛簷翹角,氣勢非凡。漫步在白鷺古村的深街幽巷裡,到處是青磚、黑瓦、恢宏氣派的門樓和造型各異的花窗、木雕、灰塑、石雕、彩繪。長長的石板路、百年院落式的青磚老屋,斑駁的牆面上還留著上個時代的標語。

但古村因為沒有太多商業化的進入,許多老房子還是無法得到很好的修復,房子空置的比例也很大。有些只剩下朽爛的木頭框架,有的屋頂透亮朝天,連瓦片也沒了。進了後院,殘垣斷壁、斷磚碎瓦,顯得有些悽涼。雖經風雨剝蝕,仍構架皇皇,保持著昔日的雄姿。

村內客家第一福、中國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王太夫人祠、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故宮唯一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無不靜靜地訴說著古村的千年歷史,幽深蜿蜒的橫街豎巷。隨處可見的、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和祠堂等建築,那些磚牆牆面以白灰粉刷,牆頭覆以青瓦兩坡牆簷,白牆青瓦,明朗而雅素,給你一種很寧靜舒心的感受。

雖然這裡的白鷺古村的規模比不上皖南的西遞、宏村,也沒有鳳凰的宏偉,麗江的名氣。但是這個古村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贛派與徽派的建築風格是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那麼,你是否去過白鷺古村?它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點個讚呀。

相關焦點

  • 贛州雙溪鄉大石門村,大山深處的客家村落,上猶人熟悉的故鄉景象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故鄉,永遠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縈的所在。而對故鄉故土的思念、眷戀之情,就是鄉愁。席慕蓉說,鄉愁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三毛說,鄉愁是夢中的橄欖樹;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莫言說,鄉愁是家鄉的紅高粱,風吹的時候不停搖晃;王鼎鈞說,鄉愁是浪漫而略近頹廢的,帶著像感冒一樣的溫柔。每個人都有鄉愁,它說不清,道不明,揮之不去,如一縷青絲纏在心頭。
  • 贛州贛縣區白鷺古村,大山深處一腳踏三縣的客家古村,古建築眾多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古村落亦稱傳統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歷史村落。
  • 實拍江西贛州的古村落,被譽為「江南第一宗祠村」,景美少有人知
    江西是個好地方,似乎人人都是知道的,江西有很多的旅遊景點和古村落,而今天要說的是江西贛州的一個古村落,這個古村落位於寧都縣,寧都縣有一個古村落叫做東龍古村,剛開始到東龍古村的時候就是喜歡喜歡上他的那種荷花,從遠處看是非常的漂亮。
  • 江西又一古村走紅,位於大美蘆溪,大山深處的避暑聖地
    有人說現在許多古村鎮早已名存實亡,徹底被商業化,無法感受古韻風情。事實上,有許多的古村子還保留著原始的風味,只是我們不從得知。一些隱秘於城市角落裡的古樸村落,至今還是一片原始古樸的樣子,你可以踏著青石板路,路過歲月痕跡的老房子,住著充滿煙火氣的人家。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江西萍鄉的小眾古村落-王源古村。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位於銅陵的「飛地」上,吳氏九大古村落之一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意外走紅的古村落-嶺山吳古村。嶺山吳古村落位於銅山鎮南泉村南端,而銅山鎮是銅陵在池州境內的一塊「飛地」,距銅陵市區約90公裡左右。整個村子三面環山,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是吳氏九大古村落之一。古村落始建於宋末,其創始人為四宣義公,系從徽州遷居此地。自然村現有130餘戶500人,吳姓人口佔村落人口總數95%。
  • 河南又一古村走紅,人稱「千裡太行第一村」,林州人守住的鄉愁
    大山深處有人家,在黃土高原與華北高原間巍峨延綿的太行山就似一條巨龍一般將無數的文明串聯起來;太行枕華夏而居,綿綿大山,重重疊疊,多少美景藏於其間,多少故事誕生於此;民以食為天,在古代多數人們大多會選擇水土肥沃之地而居,而因社會動蕩,為躲避戰亂與土匪強盜的侵擾,多數村莊會建於大山深處;太行便成為了古村的棲息之地,在古時巍峨的太行作為屏障護一方百姓平安
  • 廣東又一古村走紅,人稱東莞「小鳳凰」,長形水塘神似周莊
    古村落之所以是古村落就是因為其比古鎮和古城的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並且從軍事,經濟等等方面來看都沒有兩者的繁華,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沒有古村落能比得上古鎮。在廣東東莞就有一處古村落的規模堪比鳳凰古城,而且水景也可媲美周莊。南社明清古村落,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
  • 龍巖這座古村落,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瀰漫濃鬱客家人文氣息
    在福建西部山區,有一個創建800多年的古村落。它雖然沒有什麼知名度,少有遊客踏足,卻與宏村、周莊、烏鎮、婺源等並列為十大「中國最美的村鎮」,並且以其山環水繞、鍾靈毓秀的鄉村美景,以及保留完好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而聞名,被譽為「客家莊園」「民間故宮」。它就是培田古村。培田古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宣和鄉,距縣城40公裡,總面積13.4平方公裡,有430多戶住戶。
  • 江西大山深處的客家農村,地處贛州兩縣交界處,秋收仍用傳統方式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九山村江西南部一個民風純樸,風景優美的客家村落。地處贛州興國縣社富鄉,于都縣仙下鄉兩鄉交界處,地處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之間。這裡沒有平原的一馬平川,起起伏伏的山讓人恍如處在世外桃源一般。
  • 山西又一古村走紅,人稱「黃土漢墓」,卻因朗口小曲兒聞名
    山西位於中國華北地區,是典型的黃土高坡,雖然這裡的經濟就其他城市而言發展的稍有遜色,但這裡的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都不錯,山西是出了名的煤礦名稱,「煤老闆」就是外界對山西人的評價;山西還是出了名的醋文化名城;古老的晉文化在這座黃土大地上閃閃發光,在三晉大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山西成為了與眾不同的歷史文化名城。
  • 江西興國縣東韶古村,贛州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落,荷花塘旁古韻濃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古村現代生活中稀有的存在,古村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古村落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體,是在特定歷史中形成並保存至今的傳統鄉村聚居地。古村落作為農耕文明演繹變遷的見證,不僅是祖先饋贈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中華大地上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流傳的血脈以及給我們留下美好記憶的精神家園。
  • 大山深處隱藏著最美的客家古村落,廣東的世外桃源,鮮為人知
    談到中國的古代村落,很多遊客多少都去過些,但你是否真的見過那個「山外水外,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世外桃源?今日帶你到廣東韶關的曹角灣古村落,一座隱藏在山間最美麗的客家村落,也是廣東人私藏的世外桃源。
  • 江西大餘雲山村,左拔曹氏客家圍屋,大山深處熟悉的老屋
    曹氏客家圍屋位於江西省大餘縣左拔鎮雲山村,處在大餘縣第二高峰海拔1275.6米的雲山腳下,距大餘縣城約26.5公裡。去往雲山村的路上可以說是山高路遠、彎急坡陡,完全可以說雲山村是一個遠離城市的世外桃源。在雲山村可以看到現在少見的客家傳統建築土磚瓦房的老屋,現今雲山村是國家傳統古村落。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位於西遞和宏村之間,等待著被遊客發現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處走紅的千年古村落-屏山古村。屏山村位於黟縣西遞和宏村之間,從黟縣縣城到這裡大約只有4公裡左右。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落,村子的背面有一座山形狀如同一面屏風,吉陽溪九曲十彎,穿村而過,依山面水的屏山村也是一個風水非常好的地方。
  • 僑鄉村,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
    僑鄉村位於梅縣區南口鎮,距縣城12 公裡,是一個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華僑之鄉,也是一個古老、美麗而純樸的村落。僑鄉村生態風景秀麗,民風純樸,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還有31座美輪美奐、建築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圍屋。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位於宣城的「造紙村」,宣紙從這裡誕生
    而小嶺村則是宣紙的主要原產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千年古村落。小嶺村,位於涇縣縣城西偏北10餘公裡的山區,隸屬於丁家橋鎮,境內群山環繞,山巒疊嶂,溪水川流不息,有「九嶺十三坑」之稱。村口有一棵老青檀樹,正是因為青檀樹,這裡才成為宣紙的故鄉。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纖維柔韌綿密,質地純正,遠遠優於他地,而這恰恰是製作宣紙必需的製漿材料。
  • 揭秘藏匿在梅州的七大古村落
    這裡曾是粵東和江西商品流通運輸的必經之地這裡民風淳樸、古樹參天存有大量數百年歷史的古民居以及鹽商古道、古驛站等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態客家古村落玉水村最具特色的>風格迥異的客家圍龍屋被譽為「客家圍屋博物館」同時享有「中國最典型的客家圍屋古村落」的美譽橋溪村橋溪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
  • 江西古村有客家古祠堂24座,距贛州市區約2小時車程,古韻極濃
    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古村落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古村則是因為風水而被大家知曉。於都澄江古村便是這樣一個村落。澄江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東北部葛坳鄉境內,距葛坳鄉政府6公裡。
  • 這地享有「中國最典型的客家圍屋古村落」的美譽
    僑鄉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地處鹿湖山下,有500多年的建村史,是著名的華僑之鄉,還是影視拍攝基地,享有「中國最典型的客家圍屋古村落」的美譽,美輪美奐、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圍屋。僑鄉村是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走入村口,一座"十廳九井"的方形圍屋屹立在眼前,屋頂升起嫋嫋的白煙,猶如一個手握菸斗、經歷滄桑的老人,正在向人們訴說著悠悠的客家歷史,眼裡飽含濃濃的客家鄉情。下面介紹一下僑鄉村的幾處主要景觀。
  • 江西古村地處贛州大山深處,距上猶縣城52公裡,瓦房老屋很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老屋對於每一個在贛州農村成長的人來說都是一定不會陌生的,對於現代的人來說老屋只是過去貧窮的代表,但是它卻陪伴了許許多多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