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探索不一樣的風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所謂古剎,一般指的就是年代久遠的寺廟,往深了說就是一處既有著古老的歷史,有對於歷史上某一時期的宗教文化有著極大影響,且古建保留完好的寺廟;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保留有諸多完好的古剎建築,例如:洛陽的白馬寺,鄭州的少林寺、杭州的靈隱寺等等;
古時的寺廟是清淨之地,是修身養性之地,也是人們燒香拜佛之地;不過到了現代社會中,許多的寺廟作為一處景點對外開放,成為了現代人訪古,觀光,旅遊,避暑,養生的一大去處。
江蘇扼淮控湖,自古便是富庶之地,經濟的繁榮也帶動了當地文化的昌盛;江蘇不僅有水鄉,這裡還有諸多的古剎,例如淮安的慈雲庵、徐州的寶蓮寺、揚州的大明寺等等都是極具遊玩價值的,但是要說那最聞名的當屬這座位於蘇州的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江蘇蘇州姑蘇區境內,建於南朝時期,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整個寺廟佔地近19.5畝,其中光是建築面積就有5.1畝;寺廟原為「妙利普明塔院」,後因唐朝時期寒山,希遷兩位高僧的到來而得名為寒山寺;要說這寒山寺在歷史上也是屢遭興毀,古先後遭受五次燒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重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古寺;寺院之內叢林茂密,古蹟,古雕,古碑文比比皆是,被世人稱作江蘇「名剎之首」。
寺內古建多為清朝建築,其布局沒有非常嚴格的中軸線,山門與照壁基本上都是一脈相承的,山門處兩顆古樟相守,黃牆照壁相繞,牆內樓閣盡顯古樸典雅,寺廟建築布局雖不均衡對稱,但幾乎道道相連,遠遠互通,遊於其中,趣味橫生!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其中的「夜半鐘聲」說的就是寒山寺中的古鐘樓,此樓為六角形重簷亭閣,樓內築有一銅鐘,重108噸,高8.588米,古鐘錶面刻有銘文與精美的裙邊,堪稱「天下第一佛鐘」。
寺廟的開放,促進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也增加了寺廟的收入,但是寺廟素齋館中吃一頓飯最低要花500,還是頗受歡迎,這是為何呢?原來這500元的齋飯套餐可供10人同時享用,平均下來一人只需50。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蘇州又一古剎走紅,人稱江蘇「名剎之首」,齋飯500卻頗受歡迎的呢?歡迎留言哦!
往期精選:
衡陽又一寺廟走紅,被稱「南國故宮」,卻以「裝飾三絕」名冠江南
天津又一公園走紅,人稱京津冀的「後花園」,耗資1.2億門票僅50
廣西「忘憂谷」走紅,人稱桂林「黃果樹」,卻以「天生橋」而聞名
哈爾濱「饅頭山」走紅,人稱黑南「張家界」,卻以「通天河」聞名
本溪「翡翠谷」走紅,人稱遼東「小桂林」,距瀋陽市僅138.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