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又一古剎走紅,人稱江蘇「名剎之首」,齋飯500卻頗受歡迎

2020-12-12 遊俠許志遠

編輯/ 軟妹呦 歡迎轉載分享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的時候我們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探索不一樣的風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所謂古剎,一般指的就是年代久遠的寺廟,往深了說就是一處既有著古老的歷史,有對於歷史上某一時期的宗教文化有著極大影響,且古建保留完好的寺廟;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保留有諸多完好的古剎建築,例如:洛陽的白馬寺,鄭州的少林寺、杭州的靈隱寺等等;

古時的寺廟是清淨之地,是修身養性之地,也是人們燒香拜佛之地;不過到了現代社會中,許多的寺廟作為一處景點對外開放,成為了現代人訪古,觀光,旅遊,避暑,養生的一大去處。

江蘇扼淮控湖,自古便是富庶之地,經濟的繁榮也帶動了當地文化的昌盛;江蘇不僅有水鄉,這裡還有諸多的古剎,例如淮安的慈雲庵、徐州的寶蓮寺、揚州的大明寺等等都是極具遊玩價值的,但是要說那最聞名的當屬這座位於蘇州的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江蘇蘇州姑蘇區境內,建於南朝時期,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整個寺廟佔地近19.5畝,其中光是建築面積就有5.1畝;寺廟原為「妙利普明塔院」,後因唐朝時期寒山,希遷兩位高僧的到來而得名為寒山寺;要說這寒山寺在歷史上也是屢遭興毀,古先後遭受五次燒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重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古寺;寺院之內叢林茂密,古蹟,古雕,古碑文比比皆是,被世人稱作江蘇「名剎之首」。

寺內古建多為清朝建築,其布局沒有非常嚴格的中軸線,山門與照壁基本上都是一脈相承的,山門處兩顆古樟相守,黃牆照壁相繞,牆內樓閣盡顯古樸典雅,寺廟建築布局雖不均衡對稱,但幾乎道道相連,遠遠互通,遊於其中,趣味橫生!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其中的「夜半鐘聲」說的就是寒山寺中的古鐘樓,此樓為六角形重簷亭閣,樓內築有一銅鐘,重108噸,高8.588米,古鐘錶面刻有銘文與精美的裙邊,堪稱「天下第一佛鐘」。

寺廟的開放,促進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也增加了寺廟的收入,但是寺廟素齋館中吃一頓飯最低要花500,還是頗受歡迎,這是為何呢?原來這500元的齋飯套餐可供10人同時享用,平均下來一人只需50。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蘇州又一古剎走紅,人稱江蘇「名剎之首」,齋飯500卻頗受歡迎的呢?歡迎留言哦!

往期精選:

衡陽又一寺廟走紅,被稱「南國故宮」,卻以「裝飾三絕」名冠江南

天津又一公園走紅,人稱京津冀的「後花園」,耗資1.2億門票僅50

廣西「忘憂谷」走紅,人稱桂林「黃果樹」,卻以「天生橋」而聞名

哈爾濱「饅頭山」走紅,人稱黑南「張家界」,卻以「通天河」聞名

本溪「翡翠谷」走紅,人稱遼東「小桂林」,距瀋陽市僅138.1公裡

相關焦點

  • 蘇州又一古剎走紅,人稱江蘇「名剎之首」,齋飯500卻頗受歡迎
    ,古雕,古碑文比比皆是,被世人稱作江蘇「名剎之首」。500,還是頗受歡迎,這是為何呢?原來這500元的齋飯套餐可供10人同時享用,平均下來一人只需50。不知大家怎麼看待蘇州又一古剎走紅,人稱江蘇「名剎之首」,
  • 盤點國內三大美食之城,「一臭、一辣、一爽」,有你的家鄉嗎?
    有人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有人因為一處景愛上一座城,也有人因為美食而記住座城!民以食為天,可以說食物與人類的生存共始終;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生產水平,民俗文化的發展,食物也在逐漸地演變,原始社會從茹毛飲血到學會使用火烤,從烹煮蒸發展到更深層次的涮炒沾,食物在歷史進程之中逐漸地演變成為一種豐厚的飲食文化;我國歷史悠久各個地區間的飲食文化也各不相同,形成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國內最有名的三大美食之城吧!
  • 山西「巨型」古剎走紅,人稱晉城「小蘇州」,卻以雙塔勝寒山寺
    在皇城相府的一公裡處,有一個「巨型」的寺廟景觀,由於距離皇城相府僅一公裡,又因為是少見的寺廟形的風景區,寺中的又存在著許多比較珍貴的建築,因此海會寺旅遊風景區才能走紅。至於為什麼一個寺廟風景區會被稱為晉城「小蘇州」,先來看看海會寺中有什麼。
  • 山西一「巨型」古剎,人稱晉城「小蘇州」,以雙塔勝過寒山寺
    在皇城相府的一公裡處,有一個「巨型」的寺廟景觀,由於距離皇城相府僅一公裡,又因為是少見的寺廟形的風景區,寺中的又存在著許多比較珍貴的建築,因此海會寺旅遊風景區才能走紅。海會寺的「巨型」,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景區中包含了48處景觀,有寺廟區,雙塔區和古典園林區。從寺廟的角度來看,海會寺應該是最完整的一座千年古剎。
  • 湖北被5A「砸中」的景區,閒情雅趣不輸成都,人稱宜昌「小麗江」
    而當地擁有非常多的美麗景點,今日所說的便是其中一處,名為「三峽人家」。 而這裡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其中的燈影石就曾被郭沫若寫實誇讚過,還有明月灣等不同的景點,李白陸遊等人都留下了無數的詩篇,各種不同的習俗也都值得體驗,當地妹子載歌載舞,拋繡球,又或者少女為你捧上一杯清茶
  • 江蘇又一古剎走紅,人稱南京「白馬寺」,棲霞寺曾歸它管轄
    江蘇又一古剎走紅,人稱南京「白馬寺」,棲霞寺曾歸它管轄。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往期精選河北又一景點走紅,人稱石家莊「小桂林」,景色堪比頤和園雲南又一寺廟走紅,人稱昆明「頤和園」,規模不輸武當山
  • 江蘇又一古鎮走紅,人稱蘇州「小上海」,卻以「油墩」堪比成都
    古鎮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是一處讓人懷舊緬古之地,在多數人心中古鎮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國內的古鎮資源之多,可謂是數不勝數,你要問哪的古鎮最具魅力,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說江南的水鄉古鎮, 水、橋、街、屋一處令人魂牽夢縈之地;
  • 江蘇又一古鎮走紅,人稱南通「小周莊」,卻以「一鎮兩制」聞名
    俗話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其中的蘇杭就是「蘇州」與「杭州」,古人將其與天堂相媲美,可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蘇杭二州的美景是被世人所肯定的,自古江南美景醉人心,就連清朝的乾隆皇帝都為之流連忘返,說到江蘇的古鎮,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周莊,周莊是江南水鄉的代表之作,將江南水鄉的柔美與婉約展現的淋漓盡致,可是世人皆知蘇州的周莊,卻無人知南通的白蒲
  • 江蘇又一景點走紅,人稱「張氏之洞」,聯票160遊客卻不絕
    位於江蘇宜興的張公洞是國家的4A級景區,又叫做庚桑洞,是我國石灰巖溶洞比較著名的一個景點。這個地方的洞穴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穴多達七十二個,而張公洞、善卷洞,靈谷洞被稱為宜興的三奇,這三個溶洞都比較出名。張公洞聞名於世界是因為這裡是道教聖地。被人稱作「海內奇觀」,傳說,漢代的張道陵和唐代的張果老都在這裡修過道,可以說是張氏之洞。
  • 江蘇又一古剎走紅,人稱無錫「天福寶地」,一奇觀引來無數香客
    在江蘇就有這樣的一座寺廟,不僅影響當地的宗教文化,也因為寺內的一處奇特景觀被世人們所注意。這就是在無錫惠山上,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的惠山寺。對當地的佛教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成為無錫十大叢林之首。這座寺廟在歷史上香火旺盛,僧舍更是達到了數百間,有著「天福寶地」的美稱。但這裡也經歷過眾多的浩劫,經過多次的重修。直到2004年這裡才進行修復向遊客開放。
  • 南京又一公園走紅,被稱「百寺之首」,門票85人稱「江蘇故宮」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就是南京的大報恩寺,並且是整個南方地區的第一座寺廟,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因此被稱「百寺之首」。為何稱大報恩寺為公園呢?原因就是大報恩寺的原貌早已不復存在,如今成為了一個遺址公園,但因為寺廟中包含了「佛頂真骨」(釋迦牟尼的頭骨,全世界僅此一個),「感應舍利」等等一大批世界級的文物和聖物,因此讓一個遺址公園走紅,再加上大報恩寺在南方地區的名氣,讓大報恩寺的遺址公園成為南方新的寺廟之首。
  • 上海又一園林走紅,人稱東南私家「圓明園」,奇秀甲於蘇州拙政園
    國內園林眾多,又以皇家園林和蘇州私家園林最為出名。園林是體現一個時期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繁華的大上海,園林自然也不能少。而在江南的園林中,私家園林眾多,每座園林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但要說出名的,絕不只是蘇州的拙政園。上海的老城廂中,有一處奇秀甲於東南任何園林,包括蘇州拙政園的豫園。
  • 上海又一景點走紅,人稱松江「小後海」,園林之景勝於蘇州
    整個園林佔地約七十多畝,還保留有明清時期的江南園林的風貌,醉白池的園林布局擺脫了原始的園林建築風格,以池水為中心,池水的三面都是曲廊亭榭,園林之內草木茂密、亭臺遍布;池水的東側是樓閣建築,西側則是敞開的大片林地,水池於四周的亭臺花草相呼應,曲徑廊折,古韻十分的濃鬱,園林之景勝於蘇州。
  • 江蘇又一古鎮走紅,人稱泰州「小上海」,反超周莊成江南人氣榜首
    在我調查的時候發現,在江蘇泰州市有一處名叫黃橋的古鎮,受歡迎度非常高,並且還是江南古鎮人氣榜的榜首。針對於這一點,我分析了下黃橋的古鎮的優勢。江蘇又一古鎮走紅,人稱泰州安徽有一仿建園林,人稱合肥「小安徽」,不輸蘇州備受當地人歡迎
  • 江蘇又一古鎮走紅,人稱南通「小蘇州」,門票免費卻少有人知
    ,各地的飲食文化與民俗習慣在此融合成為了獨特的餘西文化,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餘西的美食之上,餘西的菜系汲取揚菜、蘇菜之精華之處形成了獨特的餘西江海特色菜系,其美食聞名天下,這裡也被人們稱之為是南通的「小蘇州」。
  • 江蘇又一景點走紅,人稱蘇州的「北京後海」,門票免費少有人知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從整個江蘇省來看,除了歷史文化厚重的南京,蘇州就是「無人能及」,都知道蘇州古城的規模巨大,五個歷史街區,三個歷史風貌地區,三十多個舊街巷,七十多座橋梁,二十多個古駁岸,六百多口古井,二十多個古牌坊,更別說一些民居之類的建築,那真的是一天一夜也數不完,今天重要要說的是被稱為蘇州古城中的「後海」。門票免費所有人知的地方,叫做平江路。
  • 蘇州這一古剎走紅,面積49670平方米,被稱「巨無霸」古寺
    其實說白了就是有一定年代和歷史的寺廟,一般和這些地方一樣,在當時一定時期的宗教文化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國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有時間感的古剎,就比如鄭州登封的少林寺,還有洛陽的白馬寺等,都是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剎,今天說的是蘇州這一古剎走紅,面積49670平方米,被稱「巨無霸」古寺。
  • 內蒙又一古鎮走紅,人稱蒙古族「小鳳凰」,豔壓周莊成魅力之首
    內蒙又一古鎮走紅,人稱蒙古族「小鳳凰」,豔壓周莊成魅力之首。安徽又一古鎮走紅,人稱安慶「小上海」,耗資8.8億成「鬼城」北京又一景點走紅,人稱京北「小灕江」,山水奇秀勝似桂林江蘇又一景點走紅,耗89億成蘇州「西湖」,卻因「牛仔褲」遭吐槽
  • 蘇州又一古鎮走紅,人稱江蘇的「南潯」,卻以「酒都」而千古流傳
    有人說古鎮就是一座古老破敗且留不住年輕人的鎮子,也有人說古鎮就是一種歷史的記憶,是文化的象徵,其像一本好書,亦是一壇老酒,值得人慢慢翻閱,細細品嘗;在我看來古鎮最為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多麼華麗的外衣,也自是比不了現代化城市的規模與設施,但正是其破敗的景象,古老的痕跡,原始的風貌才是古鎮魅力所在之處。
  • 山西「巨型」古剎走紅,被譽為「小蘇州」,門票僅30值得前來
    而在晉東南地區也有很多值得觀賞的景點,其中有處寺廟竟然被稱作「小蘇州,而且離出名的皇城相府不遠。這座寺院,開可以說是一處極有觀賞價值的古剎。「小蘇州」的名號,名不虛傳。除了這些,海會寺在建築上也有著不可磨滅的成績。這裡有的兩座古樸佛塔,經考證建立於唐末梁初,整體造型古樸,外磚上有著密布的佛龕,龕內嵌滿坐佛,雕刻技藝精湛,被譽為「國之珍寶」。明代建立的琉璃塔,整體流光溢彩,第十層還有一處懸空樓閣。寺內的佛殿,建造於,金,元,明,清各個朝代,就連大雄寶殿上也有「天下第一清宮」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