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條?牛肉丸?通通靠邊!它才是潮汕風味的標誌性食材!

2020-12-18 愛生活愛老吳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八角、豆蔻、草果、肉桂,各種香料的不同配比,幻化出豐富多彩的味覺體驗,這就是滷水。中國很多地方都有製作滷水的習慣,而潮汕的滷水在這其中,顯得格外的獨樹一幟,只因其中加入了別的地方的滷水沒有的一種特殊的香料,而它正是潮汕滷水標誌性香味的來源,它就是每個潮汕人再熟悉不過的南姜!

南姜(也有人叫良姜),跟生薑長得很像,外皮偏紅色,原產自亞洲熱帶地區,氣味濃烈複雜,它擁有生薑的辛辣,還集多種香料的氣味於一身,與生薑不同的是,南姜水分含量少,而且纖維較多,並不適合直接拿來做菜食用。南姜在東南亞地區是很常見的香料之一,但在國內僅閩南、臺灣以及潮汕地區用得比較多。歷史上往來於東南亞做生意的潮汕人將這種濃烈的香料帶回了潮汕地區,從此南姜便在潮汕地區落地生根,並且逐漸成為了潮汕地區的標誌性氣味!

你很難想像,沒有了南姜的潮汕滷水會變成什麼樣子!沒處理過的新鮮南姜潮汕人生活中用得不多,而滷水正是它大展拳腳,全力展示自己的絕佳舞臺。全國各地都有自己滷製食物的方法,味道雖然各有特色,但是配料卻基本差不多,只有潮汕人會加入南姜來製作滷水,而它也沒讓潮汕人失望,南姜的氣味濃烈,味道辣中帶甜,可以說是潮汕滷水的點睛之筆,正是它那複雜而又穩定的香味,使得加入了它的滷水被打上了非常鮮明的地域標籤,有了極高的辨識度。

新鮮的南姜纖維較粗,含水量極少,氣味濃的同時,口感辛辣乾澀,基本上除了滷水之外,普通潮汕家庭極少將它搭配於其他菜餚中。但是,野馬雖烈,稍加馴服,立刻就能變身成為寶馬。由於南姜含水量少,其風味物質就全都蘊含在其纖維中,於是潮汕人直接將剛收穫的南姜搗碎,使其中的蘆葦姜酚盡情釋放出來,香氣變得更加濃鬱,而要將南姜這匹野馬完全馴服,還需要一根套馬杆,食鹽就是馴服這匹野馬的套馬杆。將搗碎的南姜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食鹽醃製一段時間,食鹽增加了鮮味和鹹味,同時也讓南姜變得溫和,可以直接食用,醃製過後的南薑末就可以儲藏起來,隨時都能拿出來用,這就是幾乎所有潮汕人都很熟悉的一種食材——南姜麩。

既然是被馴服的野馬,那麼肯定是不會差的,南姜麩在潮汕人眼中,幾乎可以跟任何食材搭配。很多雜鹹的醃製都會放南姜增加其風味,大芥菜的邊角料經過曝曬,最後加入鹽、糖以及南姜麩醃製,就變成了潮汕的一種風味雜鹹「貢菜」;差不多相同的方法,給成白蘿蔔切條製成的蘿蔔乾,就成了另一種風味雜鹹「菜頭槁」;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橄欖糝了,這是用青橄欖敲裂之後,加入鹽、糖、南姜麩醃製而成。除了醃製的雜鹹,南姜麩也會用於很多的菜餚之中,用以去除異味以及增加風味。潮汕著名的牛雜粿條湯,其靈魂所在就是撒在上面的那一小撮南姜麩,正是這一小撮南姜麩,去除了牛雜的異味的同時,增加了其本身的風味,獨具特色。

潮汕人對於南姜味道的喜愛的程度是外地人理解不了的,甚至在水果中也能見到其身影。水果切塊,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拌入南姜麩,也可以再拌上甘草汁,這樣就成了潮汕這邊特有的水果沙拉——甘草水果。南姜的味道能減少水果的酸澀味,使甜味表現得更加明顯,而且還能讓水果擁有特殊的香味,變得獨具風味,這其中的代表就是番石榴,這種水果本身味道淡,拌上南姜之後,兩者的味道相得益彰,成為了潮汕地區著名的風味食品。

除了作為食材,南姜還能作為蘸料,蒜泥醋大家都很熟悉,滷鵝必不可少的蘸料,但是潮汕地區蘸滷鵝的,除了蒜泥醋之外,還有一種南姜醋。南姜醋可以用新鮮南姜調製,但是味道太衝,很多人接受不了,而如果用南姜麩調製的話,味道就柔和的多。南姜泡在醋中,其中的風味物質溶解到了白醋中,形成了獨特的味道,既能化解油膩,又能去除肉中的雜味,賦予肉無法言語的香味!對於潮汕資深的老餮來說,滷鵝蘸南姜醋才是最香的,而且不止是滷鵝,很多本身有異味的肉類,比如羊肉、內臟等,蘸這種醋特別合適。不過就像狗肉一樣,南姜醋香是香,但是非常容易上火,所以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最溫和的蒜泥醋。

從南姜被帶到潮汕落地生根開始,就註定了它將與潮汕人變得密不可分,幾百年來,從陌生到熟悉,南姜經過與一代又一代潮汕人的逐漸磨合,最終成了潮汕人的專屬 味覺密碼!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潮汕人的記憶——牛肉丸粿條
    但無論是生意,還是茶都替代不了這個詞,潮汕美食——牛肉丸。而牛肉丸和粿條完美融合的牛肉丸粿條,更是潮汕人家最思念的味道。也許你以為牛肉丸起源於潮汕,但是我的祖輩告訴我,牛肉丸是聞名於潮汕。相傳牛肉丸最初是由客家地區梅州的客家人傳過來的,那時客家地區養了很多的牛,殺完牛之後吃不完,便製成了牛肉丸,後來傳到了潮汕。
  • 來試試這碗潮汕風味的牛肉丸粿條湯,爽口彈牙的牛肉丸太好吃了
    如果我問你們潮汕著名的小吃有什麼?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哪個?牛肉丸?砂鍋粥?蠔烙?潮汕粿品?滷味?還是粿汁?其實潮汕的特色小吃非常多,但幾乎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潮汕的手打牛肉丸。記得在周星馳的一個電影裡,有一個很長的鏡頭就是給了我們潮汕牛肉丸的,雖然稍微有一點誇張,但確實潮汕的牛肉丸從它的口感,材料,製作的工藝都是讓很多的食客們都嘆為觀止的。
  • 潮汕女孩的心全被粿條徵服,潮汕女孩的賢惠,得從這碗粿條湯說起
    提到潮汕,如果你還是只知道潮汕牛肉丸,而對粿條湯一概不知, 那你可能也是只知道潮汕女孩的好看而品味不到她們的賢惠。粿條,對於潮汕人來說,簡直可以算是他們的第三大主食,就像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粉,可粿條卻是他們的獨愛。
  • 潮汕美食走起——炒粿條、潮汕蠔烙 、潮式腸粉!!!
    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孤島,沒有去過汕頭的人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接上文《潮汕美食走起!!——牛肉火鍋、牛肉丸!!!》,今天我們繼續說潮汕美食!碰到潮汕人,他門會很自豪的說:「來瓦們大潮汕,保準讓你一個月餐餐不重樣。」 潮汕人對吃那是絕對的認真,毫不含糊!
  • 牛肉丸粿條湯,味道鮮美,做法簡單
    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脾氣,不同產地的米、不同河流的水製作而成的粿條都可能不具「潮汕味道」。今天自己做,正宗的牛肉丸粿條湯,正宗的潮汕味道。用料牛肉丸4顆,粿條150克,生菜3片。輔料食鹽,炸蒜蓉。潮汕牛肉丸粿條湯的做法1,先把牛肉丸切十字、生菜洗淨置於碗底;將牛肉丸加入開水中,煮沸。2,待牛肉丸浮起時,加入粿條。3,2分鐘後,加入鹽。4,起鍋,倒入事先底部鋪上生菜的碗中,撒入炸蒜蓉即可。
  • 大家對潮汕手打牛肉丸,可能有些誤解?
    說起潮汕牛肉火鍋,除了那些聽起來讓人感覺雲裡霧裡的牛肉部位外,一定還與聞名遐邇的牛肉丸連在一起。潮州雖地處「省尾國角」,潮人潮商卻遍布世界,因而有「國內一個潮汕,國外一個潮汕」的說法。潮汕人講究「功夫」,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享譽海內外,總能勾起在外潮汕人的故鄉情結。
  • 不是所有的牛肉丸都配叫「潮汕牛肉丸」!彈到飛起
    潮汕牛肉丸是出了名的Q彈爽口,一口咬下去,牛肉汁「吱」的一聲,香味瀰漫整個嘴巴,大飽吃貨口福。「出門在外,每到深夜就想起家鄉的牛肉丸粿條」,這成為多少在外地工作潮汕「膠己人」共同的心聲。不僅潮汕人鍾意這一顆顆正宗的牛肉丸,就連外地的朋友也遠聞其名。
  • 潮汕地區的粿條,平凡的味道,搭配出百變的風味
    粿條口感勁道,由於製作的過程中沒有加入任何調料,所以也沒有任何鹹或者甜等等其他味道,有的只是最原始最平凡的淡淡米香。粿條色澤潔白,外形酷似河粉,外地人常常捉摸不透什麼是河粉什麼又是粿條,甚至簡單地認為在潮汕的就是粿條,出了潮汕就是河粉。其實只有吃過粿條的人才知道兩者之間的區別。
  • 為什麼潮汕牛肉丸那麼好吃?
    說到廣東潮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美食,而牛肉丸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近幾年潮汕牛肉火鍋更是火遍大江南北。但所長聽一枚潮汕boy說,潮汕人吃牛肉丸,通常都不是去吃牛肉火鍋,而是……來一碗「粿條」。「每次從外地回家,都要吃碗牛肉丸粿條才舒服」。這是多少在外鄉工作潮汕同胞的心聲。
  • 潮汕牛肉火鍋裡,最讓人念念不忘的竟是它,吃貨:吊龍才是
    一旁細膩的牛腩高湯正在爐火煨著,加上鮮甜的白蘿蔔和南姜,食材的香味素不斷釋放,吸引來不少饞人。潮汕人是吃牛肉的行家。無論是切片得肥瘦正好的鮮牛肉,到脆嫩多汁的牛肉丸,讓挑剔的食客讚不絕口。牛肉火鍋,吃的就是一個鮮嫩。鮮是指味道,嫩是指口感。
  • 潮汕美食——粿條
    各地美食都有各地不同的特色,人們會根據歷史的發展和當地人們的共同喜好,製作人們喜歡吃的一種食物或者飯菜,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這些食物可能會被帶到其他地方被大家所知道,菜品的種類很多,蔬菜和肉菜各有不同的風味兒,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潮汕菜,叫潮汕粿條。
  • 網飛首部中國美食微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潮汕》講了啥?
    不同於中西文化結合的《風味人間》、走清談路線的《風味實驗室》,《風味原產地 · 潮汕》更注重當地食物本身。也許是因為沒有以往美食紀錄片刻意煽情的部分,硬核、粗暴、專注於食物本身的拍攝和敘述風格,使它在播出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收穫了豆瓣8.6分評價。這也是Netflix採購的第一部中國原創美食紀錄片。
  • 《風味原產地潮汕》粿條,一種聽起來很像油條的米製品
    粿(guǒ)條,一種米製品,跟咱們平時吃的米粉外形非常相似,但是口感上也有很大的區別,粿條口感堅韌,粿條是潮汕的特產,是一種由米漿製成的特產,說到這裡,我想到了炒涼皮,潮汕炒菜多用豬油,豬油的脂肪含量高,味道非常香,再加入小蔥、豬皮等配料,味道更加香嫩爽口,在鍋中翻炒幾下,就變成了潮汕人離不開的早餐
  • 潮汕粿條為什麼那好吃?在國內出名嗎?
    粿條的出名,是名聲在內!走出潮汕能吃到的機會不多,知道的人也不多,在潮汕之外大家見得更多的是河粉,有機會吃到的也基本是河粉!就算有機會吃到,大部分人也以為是河粉。粿條在潮汕地區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得益於潮菜獨特的煮法,更適合潮汕人的口味,雖然粿條的煮法和河粉都一樣,湯煮和炒煮,但是調料和配菜的不同,口味和風味就有比較大的差別了。
  • 一口咬下去就被彈上天的潮汕牛肉丸,你一定沒吃過!
    愛吃潮汕牛肉丸的朋友們,對這些火鍋店裡的場景肯定再熟悉不過了。近幾年潮汕牛肉火鍋更是火遍大江南北。但小暖聽一枚潮汕boy說,潮汕人吃牛肉丸,通常都不是去吃牛肉火鍋,而是……來一碗「粿條」。潮汕,一個由吃貨組成的地方。這裡,可以說將解剖一頭牛做到了極致。在汕頭全民愛吃牛,整頭牛都被完整消耗掉,毫不浪費。據說一頭牛,只有最好的30%多才適合火鍋,次之的打成牛肉丸,再差點的做成牛肉餅。就算沒有吃過正宗牛肉丸,星爺電影《食神》裡的那顆可以當桌球的牛肉丸一定不陌生。其實,並沒有誇張,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真的可以當桌球耍。
  • 超好吃的潮汕牛肉粿條的家常做法,建議收藏
    文|吳少如在潮汕地區的大街小巷裡穿行,你會發現牛肉店遍地開花。牛骨頭湯特有的香味濃到化不開,一碗一碗的牛肉粿條相繼送到飯桌上,客人們毫不顧忌吃相,大口大口的喝湯吃粿蘸醬。湯粿和炒粿,簡簡單單兩種烹飪方式。牛肉、牛雜、牛筋、牛肚,任君挑選。
  • 不是所有牛肉丸都是「中華名小吃」,牛肉丸還要看潮汕
    隱藏在潮汕美食界的王者 牛肉丸在潮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據說是由客家人的肉碎糰子改良而來。 然而,潮汕美食太多,牛肉火鍋只是在潮汕當地僅僅是一個尋常吃法,後來傳到外地才開始「聲名大噪」。
  • 吃過都誇的潮汕手打牛肉丸,順豐包郵到家!
    >  潮汕牛肉丸,純手工打制而成  堅持傳統工序,手工現捏  每顆牛肉丸都經過「歷練」,經驗老到的師傅去除多餘的筋膜和油脂後,再將牛肉暴力捶打成肉漿,現捏成丸放入溫水中定型。  〓 牛筋丸 〓  這位牛筋丸選手也不甘示弱,口感韌勁筋道的它也同樣搶手!加了嫩筋的牛筋丸,纖維更加緊緻,更有嚼頭!
  • 潮汕粿條一大碗香噴噴,地方特色營養美味,做法簡單快速出鍋
    說起美食這個話題就難以繞過廣東的粵菜,說起粵菜除了全國聞名的順德菜,還有粵菜重要分支潮汕菜。潮汕菜中有一種特殊的食材:【粿條】。粿條是一種有趣的食品,光是粿這個字,出了潮汕就非常少見。雖然各位不一定見過粿條,但是有一種極其類似的食品,就是廣州的沙河粉。
  • 再說潮汕粿條就是河粉我跟你急!
    粿條≠河粉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很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這不怪他們。 畢竟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過: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簡稱河粉。(《蔡瀾談食材之粿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