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剃鬚刀是男人的浪漫,不過這只是我們現代人才能擁有的。
畢竟在科技技術落後的古代,剃鬚可跟浪漫沾不上一點關係,甚至用痛苦和折磨來形容也不為過。
古埃及人就是代表了,因為文化差異,他們非常注重身體的潔淨程度,並且認為毛髮過多會很不體面。
想法雖好,實踐起來就不是那回事了。當時的剃毛工具用的都是石頭、貝殼之類的。就算後來有了青銅這類的金屬剃毛器具,用起來也很遲鈍。
過了很久之後,才出現了一種和現代剃鬚刀造型比較接近的青銅剃鬚刀,那時的人們才開始稍微有了點剃鬚的體驗感。
不過看圖也看得出來,真是只是好了一點點而已。
但是發展到20 世紀初,這種可替換刀片的吉列剃鬚刀開始迅速風靡起來了,用起來方便又省事。
刮鬍子變得不再痛苦,這才開始和快樂沾起了邊。
並且,還帶動了電動剃鬚刀的普及和發展。
從 1928 年 開始,Jacob 發明出了世界第一款電動剃鬚刀,再到後來無線電動剃鬚刀的問世。人類終於正式邁入了移動剃鬚的時代,中間整個過程只耗費了幾十年。
電動剃鬚刀發展至今,大多數的造型外觀設計還停留在上面是浮動刀頭,下面是把手的設計,大個頭噪音響只能居家使用。
但現在產品發明的趨勢就是東西越做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強大,剃鬚刀當然也不例外。
小米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和鬚眉攜手推出了這把跟卡片一半大小的電動剃鬚刀,讓你真的隨時隨地都能保持精緻形象。
日本武士刀同款材質
27度銳角刀頭
大家都知道,亞洲人體毛和歐洲人比更為稀疏,而鬍鬚也都是「硬茬」,分布的也不均勻。
常見的旋轉式電動剃鬚刀更像是為毛髮濃密的西方人打造的,只有這種往復式剃鬚刀,才更適合亞洲人的鬍子特徵。
所以鬚眉這款卡片式電動剃鬚刀,也採用了往復式設計,更貼合我們的需求。
除開刀頭的設計,刀頭的材質也是至關重要。
鬚眉這款剃鬚刀,用料十分講究,直接將日本武士刀的同款材質安來鋼拿來做刀頭。
安來鋼除了鋒利韌性好,用起來也絕不會拖泥帶水,不會傷害到鬍子周圍的皮膚。
不止這些,這款剃鬚刀的刀刃角度設計也別有洞天。
因為刀刃角度越小就越鋒利,颳起鬍子來也會更快。
在常見的幾款剃鬚刀中,博朗刀刃角度是33°,松下是30°,但鬚眉僅僅只有27°。
0.055mm蜻蜓翼刀網
各種短硬胡茬輕鬆帶走
因為電動剃鬚刀的刀片轉速特別快,所以刀頭和皮膚之間會用一層薄薄的刀網隔開,起到保護的作用。
但刀網的厚薄設計也決定了刀頭的效率。
刀網越厚,刀頭和你的皮膚就離得越遠,剃鬚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說刀網越薄,剃鬚效果才越給力!
而這款剃鬚刀的刀網厚度只有0.055mm,等同於55微米!
55微米就和一顆精子差不多大,這種超薄的刀網,能讓刀頭髮揮多大功效大家都懂了吧。
刀網的結構也很有意思,做成了仿生蜻蜓翼網的形狀,使用的時候來回移動就和滑翔的蜻蜓一般,特別順滑。
僅有卡片大小
走到哪裡都可以做成型男
好用很重要,還能到處用可就厲害了,這款鬚眉電動剃鬚刀為啥要叫卡片式呢?因為它真的很小,用圖說話!
而且特別輕巧,只有105g,連一臺手機的一半都沒有。
厚度也只有大概13.6mm左右,甚至比有些手機還要薄。
要是你的錢包夠大,他就能直接塞進去。
放褲兜裡也行,外出的時候想颳了也特別方便!
並且不用擔心會有誤觸的情況,因為鬚眉卡片式剃鬚刀把開關做到了蓋子底下,要自己主動打開去用,它才會被啟動。
如果遇到什麼臨時約會之類的,也能擺「渣男」形象,留下一個好印象。
也不必糾結是否會吵到別人,內置的微型高速馬達,每分鐘能轉7000下,速度如此之快,周圍人還沒感覺到你就已經用完了!
我們在42分貝的環境下使用它,也只漲到了68.4分貝,就跟大點聲音說話一樣。
好用還得耐用,90分鐘的超長續航能長期滿足你的需求,就打你一天用三分鐘,都能用一個月!
沒電了也不慌,一根Type-C充電線就能搞定,只要三分鐘你就可以完整使用一次了。
分離式刀頭乾淨衛生
整身沒有一顆螺絲釘
很多小夥伴就覺得傳統電動剃鬚刀用起來很爽快,但是清潔又很麻煩。
這款剃鬚刀就做了個分離式刀頭,一秒下用水衝一下即可,不過機身不能碰水的喲。
整個機身都是一體式的衝壓鋁殼,表面沒有一個螺絲釘,密封乾淨又衛生。
外殼還用到了稀有的「薄壁深腔加工」,所以鋁殼厚度只有0.6mm,這種加工工藝有極高的難度。
鬚眉因為這麼複雜要求,甚至都沒有找到一家代工廠願意做,最後還是某個高端手機的供應商拋出了橄欖枝。
所以這款剃鬚刀的設計到研發問世,頗有「工匠精神」的風範,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
到現在,鬚眉已經正式成了小米生態鏈的一環,產品品控直線升級。
這樣一把好刀,價格也十分合理,只要199元就能體驗到了。
還推出了變形金剛聯名款,售價369元,童年男神「大黃蜂」和「擎天柱」你不心動嗎!
剃鬚刀的發展如此迅速,咱也高緊跟時代的腳步,嘗試一下新新產品不是?沒準你就會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