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12月18日晚間在華視登場,三組候選人包括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三人首度同臺完整呈現各自政見。
根據臺「中選會」規劃,每一候選人發表政見時間共30分鐘,分3輪發表。韓國瑜第一個出場演講,以「經濟」為主軸挑戰對手,並緊扣「庶民領導人」訴求,強調應從百姓的實際感受出發、與民同在。此外,韓國瑜也檢視現任蔡當局「執政」失德失能、不廉潔,甚至用虛假數字進行欺騙,宣稱上任後將成立特偵組;他並以蔡英文上任三年多來臺灣年度漢字多為「苦、茫、亂」等負面字眼為例子,凸顯在民進黨當局施政下,臺灣民眾對於經濟發展的無力感和不幸福感,訴求「必須換人做做看」。
不僅如此,韓國瑜還要求蔡英文回答臺灣的定位,「未來將帶2300萬臺灣同胞何去何從」,並批評她不要「九二共識」,也不敢喊「臺獨」。
第二位出場的是20年間五度參與大選的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由於經驗老道,當天他的行程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也以「老將出馬」自比。現場他不僅回顧了自己從政多年的經歷和成績單,也拿出這「準備了20年」的施政藍圖,並針對目前兩岸及國際情勢變化做出的調整提出觀點和主張。
蔡英文第三位出場。出場時,她一度把火力重炮集結在韓國瑜是「落跑市長」、「挖石油政策跳票」、「買豪宅」等事件上,批評其不夠格。在大肆抨擊對手後,她也花樣百出地炫耀自己「執政」三年以來的各式「政績」,宣稱島內「年金改革」頂住了壓力改革成功、臺灣經濟成長率「維持亞洲四小龍之首」,赴臺觀光人次「歷史最高」等。
評論:首場政見會多口水 難分輸贏
韓國瑜與蔡英文重炮互轟,口沬橫飛,如辯論大戰。有評論認為,雙方表現沒有特別之處,尚難分輸贏。
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認為,韓的表現比去年高雄市長選舉和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辯論時好很多,非常有力量。另一資深媒體人許聖梅認為,在一場政見發表會中破題很重要,韓國瑜是以「臺灣如何定位」來問蔡英文,而蔡英文則選擇閨蜜來破題,「兩人格局高下立判。」
不過,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認為,蔡英文戰術彈性靈活、攻守利落,韓國瑜一直攻堅卻只能固票;而宋楚瑜則太傳統「梗太老」,破票很困難。
臺北市長柯文哲則在政見會結束後於臉書開酸,指檯面上的候選人整天噴口水喊口號,「就像剛剛結束的政見發表會一樣。」
不過,也有一些島內網友對蔡英文頻頻看稿大為不滿,批評蔡是「讀稿機」,「連罵人都要翻頁」。網友諷刺稱,蔡英文的表現簡直可用「一擊即潰」形容,甚至預測蔡英文會「技術性逃避」接下來的辯論會。
五度參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宋楚瑜雖辣批蔡、智嘲韓,但政見發表會橘營仍被邊緣化。香港中評社刊文評論,宋楚瑜憑藉豐富經驗,台風穩健,表現四平八穩,卻未激起火花。「老將不死,只是被藍綠邊緣化」正是宋楚瑜的寫照,2016年選舉拿到157萬票的宋楚瑜這次能發揮多少影響,也成為問號。
(原題為《島內2020選舉首場電視政見會登場 韓、蔡、宋激烈交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