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野味不能吃!益陽男子因為捉了26隻青蛙攤上事了

2020-12-12 益陽城市網

拒絕野味的話題在今年年初因為疫情而再一次引發社會的強烈關注,但我們身邊卻還是有個別人我行我素,隨意捕獵和殺害野生動物,同時也置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於不顧,想要把野味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近日,益陽赫山區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赫山區進港公路全豐村路段有人在捕捉青蛙。民警立即趕往現場。

捕捉的青蛙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鑑定,王某捕抓的26隻青蛙均為野生動物活體,其中有2隻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餘青蛙都屬於三有動物和湖南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線蛙和黑斑蛙。據嫌疑人王某交代,他捕捉青蛙是想改善夥食。

「三有動物」切勿隨意捕獵和殺害

目前,赫山區森林公安已經對王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下一步將移送檢察機關起訴。

值得提醒的是,同青蛙一樣,蟾蜍、麻雀、野兔等常見的野生動物,都被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版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依法受到保護。隨意捕獵和殺害這類動物將可能構成犯罪。

相關焦點

  • 農村6種很「難捉」的野味,甲魚第一上榜,第六是蛇的最愛!
    農村野味很多,不管是田野裡打洞的,還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爬的,還有喜歡蹦的,土裡鑽的,一應俱全,這是很多人想吃但是吃不到的,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對農村的野味都非常嚮往,不過,一般的人可能不是很了解,野味之所以貴,除了它的味道鮮美,以及食材偏少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難捉,今天要說的6種野味,是農民公認比較難捉的
  • 福建莆田男子用聲音誘捕麻雀120隻 被公訴
    福建莆田男子用聲音誘捕麻雀120隻 被公訴莆田仙遊男子捕捉麻雀120隻 被公訴保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新冠肺炎之後,已經是很多人的共識。野生動物大多受保護,甚至一些常見的青蛙、麻雀也可能是三有動物、省級保護動物,隨意捕獵、捕殺都可能違法違規。日前,福建莆田仙遊檢方對一名涉嫌非法狩獵120隻麻雀的男子予以公訴。
  • 福建莆田男子用聲音誘捕麻雀120隻 被公訴
    福建莆田男子用聲音誘捕麻雀120隻 被公訴莆田仙遊男子捕捉麻雀120隻 被公訴保護野生動物,不吃野味,在新冠肺炎之後,已經是很多人的共識。野生動物大多受保護,甚至一些常見的青蛙、麻雀也可能是三有動物、省級保護動物,隨意捕獵、捕殺都可能違法違規。日前,福建莆田仙遊檢方對一名涉嫌非法狩獵120隻麻雀的男子予以公訴。
  • ​弄清這些「野味」真相 別讓「吃貨」變「吃禍」
    面對史上最嚴「禁野令」,有人不禁要問:到底什麼是「野味」?如何區分「野生動物」與「家畜家禽」?牛蛙、甲魚等「野味」被列入禁食名單?野味滋補的「偏方」靠譜嗎?今天,讓我們逐個解答這些困惑和問題。注意這些不能食用的「野味」獸類:野豬、野兔、黃麂、狍子、竹鼠等鳥類:麻雀、斑鳩、野雞、野鴨、大雁等兩棲類:各種蛇類、青蛙、蟾蜍等2.如何區分「野生動物」與「家畜家禽」?按照有關定義,野生動物指的是大自然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
  • 南通海門一男子抓58隻野生青蛙「打牙祭」被查
    夏日炎炎,田間地頭的蛙聲喚起了某些人的「歪腦筋」,想捕捉青蛙來「打牙祭」,但「野味」可不能隨便吃,一不小心就會觸碰法律「紅線」。 近日,海門區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在長江岸邊夜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岸堤下的農田裡正有人使用強光頭燈和自製工具網兜抓捕野生青蛙,違法嫌疑人李某被農業執法人員當場抓獲,繳獲作案工具以及各種蛙類並予以扣押。經清點,李某抓獲的野生蛙類共58隻(均為活體)。
  •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就警告:這一大堆「野味」是不能吃的
    另一位葡萄牙傳教士加斯帕·達·克路士(Gaspar da Gruz)更是驚嘆中國人可取用食材的廣泛程度:「他們也吃蛙,蛙是養在門口的大水盆中出賣,售賣的人要負責剝開。在極短時間內他們能剝100隻,他們是從背面剝開個口子,從那裡把皮剝光……」雖然這些早期傳教士們的信條「是入鄉隨俗」,但其字裡行間仍然滿是驚詫之情。
  • 4名男子抓青蛙獲刑,抓這些野生小動物都是違法的,你知道嗎?
    在農村的朋友都喜歡打野味,比如抓青蛙,捉黃鱔等等,野味確實味道不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已經是一種違法的行為了。4月3日,八坼派出所就抓獲了4名涉嫌非法狩獵的男子。據兩人交代:他們都是看到市場上青蛙價格較高,便動起歪腦筋,到野外捕捉青蛙,趁著天氣轉暖專程到吳江來打算抓點青蛙賣錢。可是打這麼大老遠來,還帶著工具,乘坐一般的公共運輸也太顯眼了。民警判斷捕蛙地點附近一定有交通工具。盤問下來,兩人承認還有同夥,於是民警又重回莘七線沿路搜尋。
  • 青海海東男子非法狩獵7隻野雞 被罰8400
    青海海東男子非法狩獵7隻野雞 被罰8400海東互助男子非法捕獵野雞7隻 一隻罰1200元本次疫情,可能和動物有關,蝙蝠是病毒來源,中間宿主可能是蛇、果子狸、獾或者穿山甲,總之是野生動物。病毒的危害很大,本次疫情大家都看到了,造成大家每天呆在家裡不能出門,造成一些人被感染、確診,甚至病重和死亡。這起疫情並非沒有教訓,非典、伊波拉病毒等,拒絕野味,拒絕捕獵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有的人總是不理解,覺得我抓個青蛙,捕個魚也違法,或者說野豬糟蹋我莊稼,我不能捕殺麼,或者說蟒蛇吃了我家的羊,我不能捕捉麼?
  • 違法捕捉青蛙130隻 這名男子被「理麻」
    7月26日,記者從威遠縣公安局獲悉,日前,威遠男子黃某因在禁獵期間,涉嫌非法狩獵野生動物被威遠警方依法處理。7月22日早晨5時許,威遠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在巡邏至轄區席草田農貿市場臨時攤點時,發現一男子面前放著一個布口袋,裡面有東西在動。於是,民警上前詢問,並要求男子打開口袋接受檢查。
  • 春節雜談:吃野味之一二三
    本人沒出息,二十六年前有次在銀川公幹,第一次遊覽沙湖,置身塞外美景而興致勃勃,突遇一隻被船槳打傷的野鴨,頓時野性大發,說與其讓它死掉浪費了,不如捉回吃掉,於是朋友真的拿到餐館,紅燒了滿滿一盤,大夥一會就搶光了,那味道確實鮮美。
  • 天台山暗訪野味 林海深處遭遇驚險一幕
    餐館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老闆是一對年輕夫婦,女的抱著一嬰兒,他們熱情地招呼記者入座,並向記者推薦各種菜餚,但絕口不提野味。記者指著招牌說,能不能弄點野味吃?老闆很警惕地說,非典時期,誰敢做這種買賣。並做出一付不吃就走人的表情。記者只好胡亂叫了幾個菜。??席間,我們有意無意地說起了吃野味的「經驗」,老闆娘忍不住插話說:「都怪這個非典,不然你們今天也有口福。」
  • 熱點| 農民抓114隻癩蛤蟆被警方刑拘!這些動物你惹不起
    陳某想抓些野味,弄幾頓豐盛的宴席犒勞自己和親朋。2月14日下午,他手提蛇皮袋,在鄰近的姜家鎮浮林村村頭的小水庫裡「奮戰」數小時,抓到114隻癩蛤蟆。2月18日上午,陳某安排了朋友在溪邊進行宰殺。經群眾舉報,隨後陳某被淳安森林警察抓獲歸案,109隻癩蛤蟆已經被宰殺,還有5隻活體被當即放生。
  • 一男子抓58隻野生青蛙被查
    夏日炎炎,田間地頭的蛙聲也喚起了某些人的「歪腦筋」,想捕捉青蛙來「打牙祭」,但「野味」不能隨便吃,否則就會觸碰法律「紅線」。   8月21日,南通市海門區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在長江邊夜巡,發現岸堤下的農田裡有人使用強光頭燈和自製工具網兜抓捕野生青蛙,執法人員當場抓獲嫌疑人李某,並繳獲作案工具以及多種蛙類。
  • 還在炫耀吃野味
    要消滅頭腦中貪食野味的「病毒」,真正學會敬畏自然,「吃」一塹長一智,永遠告別「野味」。日前,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森林公安局接到一起警情:該縣龍塘村村民龍某在社交網絡上曬出一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的死體照片,稱系其父龍某某上山捉到的野雞,並叫囂「天天吃野味吃到膩」。民警在其家中搜查出一隻野生紅腹錦雞、錦雞標本等。龍某因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已被刑拘。
  • 撞壞故宮東華門男子攤上大事了
    3月15日,一男子從河南自駕來到北京,3月16日,駕車強行頂開故宮博物院東華門,這近乎令人窒息的操作後,男子被警方帶走,真希望他有個完美的理由,要不然,他真的攤上大事了。咱們今天不談刑事責任,不說是否涉嫌故意毀損文物罪,畢竟,細節還不得而知,只談民事責任。先說東華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今年是它600周年,平日裡也是百般呵護的主,被男子一撞,門釘壞了,這事要是放在別的門上,就算賠個門也不過幾個錢,但,東華門,僅僅一個門釘,得值多少錢?
  • 男子深夜到溫州一山上抓石蛙 被民警當場抓獲
    近日,溫州甌海公安分局澤雅派出所破獲一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涉案男子陳某抓捕的並不是什麼罕見動物,而是看似不能再普通的蛙。8月30日晚,澤雅派出所民警在澤雅鎮北嶺垟一帶山路巡邏時,發現盤山路邊停著一輛摩託車,離車不遠的山澗處有一名頭戴探照燈男子,提著一個網袋正欲往山上爬去,民警見其形跡可疑,遂上前盤問。可走近打開該男子手中的網袋一看,頓時一片蛙聲響起,數十隻褐色的蛙東串西跳,當民警詢問該男子袋內是什麼東西,該男子回答稱是青蛙。
  • 靈魂拷問:野味到底有什麼可吃的?為什麼很多人賭命也要吃野味?
    而這些,不過是中國野味市場的冰山一角。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吃野味?其實吧,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吃野味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假設,百姓們又攤上了個「何不食肉糜」的皇帝,那就真是暗無天日,坐等人間煉獄了!「吃什麼」成了身份的象徵人類最初就意識到肉類的美味,不過作為一名普通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恐怕只能「望肉興嘆」,能吃上肉的還是少數人,不是限購,而是特供。
  • 青蛙不能吃了 生態養殖的牛蛙、石蛙可以放心吃!
    浙江在線杭州9月11日訊(通訊員 施水泉 見習記者 梁國瑞)  7月26日,本網和杭州其他各大媒體集中報導,通報淳安當地青蛙體內曼氏裂頭蚴寄生蟲的感染狀況,稱通過監測(解剖)發現當地青蛙體內的曼氏裂頭蚴寄生蟲的感染率高達45.63%。
  • 撞壞故宮東華門男子攤上大事了
    3月15日,一男子從河南自駕來到北京,3月16日,駕車強行頂開故宮博物院東華門,這近乎令人窒息的操作後,男子被警方帶走,真希望他有個完美的理由,要不然,他真的攤上大事了。咱們今天不談刑事責任,不說是否涉嫌故意毀損文物罪,畢竟,細節還不得而知,只談民事責任。先說東華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今年是它600周年,平日裡也是百般呵護的主,被男子一撞,門釘壞了,這事要是放在別的門上,就算賠個門也不過幾個錢,但,東華門,僅僅一個門釘,得值多少錢?
  • 什麼都敢吃的貝爺,因為吃了這一野味,終於吃出了麻煩!
    因為當貝爺在野外生活時幾乎什麼都敢吃,不管是蛇,蜥蜴還是昆蟲等食物,就沒有貝爺不敢吃的。 也正是因為貝爺在野外幾乎什麼都吃,所以貝爺也被很多人視為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甚至是連很多中國的「吃貨們」都對貝爺佩服的是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