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魏葉 肖克)90後旅客客艙誕下嬰兒,深航乘務長化身主刀醫生為其接生。記者了解到,5月10日下午深航ZH9215南京前往貴陽的航班上,發生特殊的一幕。
據當班乘務長邵曉璐回憶,5月10日17時23分,飛機關閉艙門後,一名女乘客急忙進入後艙洗手間。乘務員呂海力敲門提醒該乘客,要求其使用完畢儘快出來。2分鐘後,當呂海力再次敲門提示時,卻意外聽到嬰兒啼哭。未見女乘客懷抱嬰兒,為何裡面有哭聲?經過乘務組決斷,馬上從外部將洗手間打開。此時,只見該女子半蹲在地,手上託著一名連著臍帶的嬰兒,胎盤已暴露在外,她表情痛苦並呼喚「救命!」
看到此景,邵曉璐和一同過來的乘務員大吃一驚!邵曉璐稱,迎客時通常她見過的乘客,大概都能記住幾分體徵。但由於該乘客登機時手持羽絨服擋在腹部,且身材孕象不明顯,未能讓人聯想到是一名孕婦,突如其來的場面著實讓大家嚇了一跳。
危急時刻,乘務長邵曉璐立即組織乘務組採取應急措施,報告機長、聯繫地面醫護人員,通過客艙廣播尋找醫生,取來急救藥箱和應急醫療箱進行救治。據乘務員王蔓婷介紹,經過反覆尋找都沒有找到醫生,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不將孩子臍帶剪斷,可能會窒息死亡。就在大家百般無奈之中,乘務長邵曉璐靈機決斷:「救人要緊,按照手冊規定救人。」
據了解,邵曉璐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有過生產經驗。當時乘務組將產婦抬到客艙最後一排躺下,並將機上毛毯搭起了臨時產房,疏散周圍乘客。在得到機長許可後,乘務員王蔓婷取來急救醫療箱,將醫療器具進行消毒。同時,查看應急手冊指引,按照步驟施救。乘務長邵曉璐在手冊指引下,戴上醫用消毒手套,冷靜地進行急救工作:在臍帶15~20釐米處用臍帶夾夾住,將臍帶剪斷使嬰兒與母體分離。再用消毒紗布包住嬰兒妥當安置。同時,用消毒紗布包住產婦端臍帶……經過幾分鐘妥善處置,和乘務員們不斷安撫,產婦的緊張情緒漸漸緩和,大人和孩子終於脫離危險。
飛機滑回後,接到機組聯絡趕來的醫護人員立即登機對產婦和嬰兒進行檢查。乘務長將處置步驟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接,得到了專業醫生認可。南京機場急救中心尹主任表示,「ZH9215航班乘務組臨危不亂,特別是乘務長能夠在沒有醫護人員的情況下及時出手搶救旅客生命,處置專業、英勇、果敢,深航在處置此事中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值得肯定。」
航班經過更換飛機和乘務組,繼續前往貴陽。而ZH9215航班乘務組一路照顧產婦來到醫院。深航高度重視,江蘇分公司客艙服務部經理趙德芳和副經理楊蕾第一時間來到醫院探望,由於產婦經濟困難,分公司為她墊付了醫藥費,還提供了生活幫助。趙德芳經理說,「緊急醫療救助是深航乘務員在初始培訓中就必須接受的培訓。該乘務組嚴格按照手冊規定進行處置,展現了過硬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特別是突發情況下對乘客及時進行情緒安撫,體現了深航的人文關懷。」客艙服務部副經理楊蕾表示,「此事在分公司乘務員朋友圈已經傳開了,考慮到女乘客較年輕、經濟困難,下一步或將進行捐款,希望她能儘快好起來!」
據了解,機上生產有風險,孕婦乘機須謹慎。根據規定,懷孕超過36周(含)的孕婦,不允許乘坐飛機。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容易流產,不建議懷孕不足12周的孕婦乘坐飛機。
據介紹,「準媽媽」免疫功能較弱,抗外界幹擾能力較差,而客艙裡氧氣少、氣壓低及飛機起飛、降落過程中產生的大氣壓差,增大了「準媽媽」出現早產甚至流產等意外的可能性。飛機上缺乏專業產科醫生和醫護人員,缺乏專業助產設備,萬一出現產傷和大出血、嬰兒被感染等,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