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三縣市「立委」少一席 地方政府怒重北輕南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2020年舉行第十屆「立委」選舉,臺當局「中選會」以第七屆「立委」選舉計算方式試算,高雄市、屏東縣將減少一席,即便臺南市增加一席,民進黨執政的南部三縣市總體少一席,地方首長不滿。《蔻蔻早餐》今專訪臺南市新聞處長許淑芬、高雄市新聞局長丁允恭、臺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丁、許都認為,臺灣長期重北輕南,須審慎處理土地規劃,而非拿「立委」席次開刀,應重新討論。

    臺灣「立委」總席次113席,區域「立委」73席,「中選會」近日以第七屆和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計算方式估算,並以今年6月底臺灣人口數2299萬6448人為準(不含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第十屆區域「立委」組成將會有所調整,臺南市、新竹縣將增加一席,而高雄市和屏東縣則減少一席。

    消息一出,南部三縣市皆表不滿。丁允恭今說,高雄縣市尚未合併前總計九席,合併後卻少一席,「變成懲罰高雄。」他認為,上一波縣市合併時,土地規劃導向錯誤,臺當局應重新規劃、整並;他也提到,外界認為高雄市經濟發展緩慢,但個人可支配所得,高雄市排在「六都」第二名,去年臺灣「經濟部」招商評比也是前段班,高雄市卻仍有先天劣勢,就是臺當局長期重北輕南。

    卓冠廷則說,臺中也是縣市合併,人口穩定成長,但還沒有增加到可增加一席,但他指出,臺灣重北輕南又忽略中部,某些地方的特殊性與民代席次的連結也值得討論,他舉例,臺中部份選區常被質疑因人設事,畫得細細長長,就可能被某個政黨或家族長期壟斷。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鬆綁管制改善「重北輕南」政策 讓南臺灣有感
    (作者 林富男)半世紀以來,南臺灣獨得的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都比北臺灣少。因此,南臺灣的民眾,尤其高雄的產業界人士,總是說臺當局的政策是「重北輕南」。這種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更顯嚴重。南臺灣的觀光業者期盼,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應重視南臺灣民眾的意識。   臺灣經濟曾有很長時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 臺中人口超越高雄 陳菊怪重北輕南挨轟
    高雄市長陳菊在臉書道賀,但也感慨表示「半世紀以來重北輕南,土地的不均衡發展。」並稱有人懷疑舉債建設值不值得。陳菊則認為「絕對是造福子孫,為高雄百年發展打基礎。」但網友炮轟「牽拖重北輕南、把勞檢做好提高就業環境吧」、「人口外移是你自找的,不用在那邊都是國民黨的錯,你在高雄執政多久了不用檢討自己嗎?」、「連屏東的薪資都上看28k~32k了!高雄連26k都像要老闆的命一樣!誰不跑!」
  • 選區重劃減"立委"席次 高雄市府不滿怒槓"中選會"
    華夏經緯網7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立委」選區重劃,高雄市政府槓上「中選會」!據報導,高雄市長陳菊昨天出席彌陀區文安橋暨海尾橋通車典禮後表示,人口不斷北移的趨勢是南臺灣發展的危機,縣市合併後,高雄人口並未減少,也未沒落,質疑「中選會」是依據什麼法源重劃「立委」席次。她強調,不會逃避該承擔的責任,有心人不必唱衰高雄。
  • "立委"席次調整爭議 原"立委"徐欣瑩:新竹縣應增加一席
    華夏經緯網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選會」正進行各縣市下屆「立法委員」席次調整作業,曾擔任新竹縣區域「立委」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表示,應該延續第七屆的分配方式,讓新竹縣「立委」由目前的一席,變成兩席,不過她也強調,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席次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問題,以及「立法院」改革,還是要透過「修憲」,通盤來檢討席次分配的機制。
  • 臺「立委」補選,藍綠各得一席
    27日傍晚6時,國民黨候選人沈智慧自行宣布當選臺中「立委」,贏了對手大約1.5萬票,為國民黨守住一個席位。聯合新聞網認為,這次「立委」補選其實重演了臺中市長選舉的「龍燕之爭」(國民黨盧秀燕對陣民進黨林佳龍)的結果,沈智慧以近六成的得票率一路領先,民進黨的王義川則拿到38%左右的票數,與市長選舉結果相當,「顯示從九合一至今兩個月,臺中選民的意向沒有改變」。
  • "立委"選區變更高雄屏東喊不公 臺南認為是遲來的正義
    華夏經緯網5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選會」29日通過「立委」選區變更案,臺南市、新竹縣各增一席,高雄市、屏東縣各減一席。臺南的「立委」認為是「遲來的正義」,高雄、屏東的「立委」則認為不公平。
  • 「立委」席次減一席? 屏東縣:情何以堪
    「立委」選區重劃大限將至,根據臺灣「中選會」檢討下屆「立委」選舉席次,屏東縣可能會從現有3席降為2席,屏東縣政府20日高分貝表示,屏東縣扣除原民人口數,還比南投縣多出30萬人,「立委」席次同為2人,根本不合理,叫屏東人情何以堪!
  • 柯文哲批治水重南輕北 林佳龍:臺北一次蓋4條地鐵
    對於臺北市長柯文哲批評治水重北輕南,林佳龍表示,前瞻計劃五大建設方面,臺北有臺北的強項,像是數字建設,若臺北提出好的計劃,中南部縣市長也一定全力支持柯市長,只是五大建設像軌道運輸,「臺北市的地鐵一次興建4條」,20年前由臺當局編列預算,還不算進未來的債務比,中南部要蓋一條軌道運輸,縣市政府配合款比例很高,自償率還有受到很大的規定,「不能說臺北蓋地鐵就臺當局出錢,中南部要軌道運輸的時候就說縣市政府在
  • 國民黨2016「立委」選舉:北猛搶、南怯戰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訊 國民黨昨(29)天結束現有「立委」選區的參選意願調查,呈現北熱南冷、基本盤爭破頭現象。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雖然臺北、新北、桃園等都有參選爆炸選區,但云林及嘉義,藍營雖有現任「立委」,卻無人表態參選,引起「北猛搶南怯戰」的質疑。  臺北市內湖選區,因「立委」蔡正元表明不連任,登記參選意願爆炸,呈現八搶一局面。
  • 湖北江陵面積最小的鄉鎮,位於三縣市結合部,鎮區不大但歷史厚重
    江陵南部的水鄉:秦市秦市鄉,地處江陵縣最南端。東側與監利縣相連,南邊石首市相鄰,是一個典型的位於三縣市結合部的鄉鎮。全鄉面積55.69平方公裡,人口只有2萬左右。而江陵全縣面積1000多平方公裡,人口40.5萬。
  • 國民黨獲過半「立委」席位 李敖邱毅陳致中落敗
    第八屆「立委」選舉昨天同步進行,在區域「立委」結果方面,全部79席中,國民黨拿下48席,民進黨取得27席,親民黨喜獲一席。與上屆相比,國民黨退步13席,民進黨大增14席。無黨籍方面,顏清標蟬聯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高金素梅 (微博)成功連任「山地原住民立委」,陳雪生奪得馬祖「立委」席位。接下來,導報記者就帶領大家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這場「混戰」。
  • 臺灣「立委」選舉,藍綠都難逃年輕世代反撲
    不只是「大選」這樣,連「立委」選舉都是這樣的趨勢,國民黨派系包袱,與韓國瑜過度靠近的「立委」候選人,幾乎難抵年輕世代的反撲,民進黨在這些選區都拿下勝選,例如臺中派系老大顏清標兒子顏寬恆,雲林張家女兒張嘉郡等是代表著過去國民黨舊勢力。此外,民進黨政黨票不如預期,讓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搶下席次,也代表著世代革命成功。
  • 臺四席「立委」補選衝刺 馬英九馬不停蹄
    據臺聯合報報導,臺「立法院」四席「立委」補選周六登場,國民黨輔選進入最後衝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南下嘉義縣陪同林德瑞掃街,今天則連趕花蓮縣、新竹縣、桃園縣三地輔選,選前之夜在桃園縣中壢市,宣告這是最後決戰地,國民黨內強調:「(桃園縣)這一席絕不能掉!』
  • 臺灣明天選舉區域「立委」請關注三大數字
    2008年,國民黨在113個區域、不分區「立委」席次中,取得81席,民進黨僅獲得27席。這次「立委」選戰,雖然藍營仍佔優勢,但國民黨在先前歷次補選中,已經先丟掉6席,與民進黨已大幅拉近差距。看點與預測:  國民黨或將拿到18席不分區「立委」,區域「立委」方面保守估計可獲42席;而民進黨方面,受惠於「三隻小豬」效應,預計可拿下34席區域「立委」與16席不分區「立委」。南北拼破0 藍綠誰能搶灘成功?
  • 2016"立委"選舉 國民黨樂觀50席力拼過半
    據了解,臺「立法院」的「立委」總席次為113席,過半為57席。本屆國民黨在「立法院」共65席,包括區域「立委」49席、不分區16席。黨內人士評估,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延續「九合一」敗選後的頹勢,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除力拼「執政」保衛戰,「立法院」席次消長,恐怕更是關鍵。
  • 挺韓大將傅崐萁報名參選「立委」
    始終力挺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的無黨籍前花蓮縣長傅崐萁,今(21)日中午12點,完成登記參選「立委」,為國民黨在花蓮的「立委」選情投下震撼彈。傅強調自己才是「正藍軍」,現在國民黨基宜花東「立委」選情都出現緊繃,「傅崐萁這一席非常重要」,呼籲支持者力保他進入立法機構,並用選票「教訓民進黨、下架蔡英文」。
  • 民進黨實現「原住民」立委新突破
    「立委」選舉落幕,伍麗華破天荒地搶下民進黨30多年來首席「山地原住民立委」;而連任成功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陳瑩,也再度擴大政治版圖,「原住民雙東姐妹」讓國民黨的鐵票缺一塊。伍麗華、潘孟安「原住民」選票向來被視為國民黨的鐵票,「原住民」最多的臺東縣,從基層民意代表到縣議員,以及過去的省議員、「國大代表」,到「立委」清一色都是國民黨或親民黨員等泛藍版圖;鄉鎮長、村裡長也同樣。2004年,「原住民」席次有8席(平原、山原各4席)。